201 3年第3期 一疵 起羊放线菌病的诊治 郭海燕 ,周棕长 (1.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乌鲁木齐2.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畜牧兽医站, 鸟鲁木齐830063; 830011) 摘要:放线茵痛是肉芽组织生长造成牛、羊等动物出现的化脓性慢性炎症,其病原主要是牛放线茵和林氏放线杆茵。 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增生、化脓形成硬肿,显微镜观察可见特异的菊花状。 关键词:羊;放线菌病 中图分类号:¥858.26文献标识码:B 羊放线菌病。 文章编号:1 003—4889(201 3)03—0049—01 4防治 采用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方法。 1病况及症状 201 1年初,乌鲁木齐县在永丰乡开展肉用羊杂 交改良,引进6只种公羊,6月初一只8月龄夏洛莱种 公羊出现腹痛症状,送至农业大学兽医院就诊, 疑误食尖锐性异物所致,手术未果,过半月后病羊 下颌出现肿大,触之热而坚硬,融合后肿块直径约 4.1局部处理 连续3d在患部涂擦鱼石脂软膏,周围分点注 射0.5%普鲁卡因青霉素5ml,每天2次。第4天在肿 块部的最低位置处纵向切开1.5—2em的开口,将脓 汁挤出,用双氧水反复冲洗,最后用碘酒纱布填 塞创腔,每天早晚更换1次纱布。 4.2全身处理 静脉注射头孢噻呋钠,每天2次;取l一1. 碘化钾 做成水溶液口服,每天2~3次,直到肿胀完全消失为 止。如果应用碘剂引起碘中毒,应立即停止治疗。 4.3环境处理 lOem,用针穿刺挤出硫磺样颗粒。病羊采食逐渐减 少,消瘦,体温在39.2—39.9℃,眼结膜稍红。 2实验室检验 2.1 肉眼观察 挑破肿胀块挤出物为肉眼观察到的黄色颗粒 晶体,粘合在一起。 2.2镜检 圈舍及用具用消特灵彻底消毒,并用电解多 用接种环挑取颗粒置载玻片上,加15%氢氧 化钠溶液l滴,混匀溶解后加盖玻片。放在显微镜 下,可见由交织状菌丝组成,并向四周放射 的菊花状菌体。 2.3革兰氏染色镜检 维饮水。采用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 治疗方法,结合改善饲养条件,提高营养水平, 治疗病羊半月后基本痊愈,未有新病例发生。 5讨论与小结 5.1 病因分析 取病变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有阴 性、不规则的杆菌,有的形成中心和外周均为红 色的稍呈放射状的菌丝。 放线菌主要存在污染的土壤、水和禾本科的 芒刺上,健康家畜的口腔黏膜及呼吸道也有本菌 存在。手术创口和口腔黏膜损伤,得不到有效处 置可以促进放线杆菌的侵入。 5.2预防 避免在低湿地区放牧;舍饲羊在饲喂前,先 将秸秆、干草等浸软,以避免损伤口腔黏膜而感 染发病;及时处理和治疗皮肤黏膜的损伤。 3诊断 通过症状及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 收稿日期:2012一()6—07 作者简介:郭海燕(1971一),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兽医师, 从事兽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