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理论研究苑 2科0技11 磊霸噍年第3期 4t 高层住宅的火灾防控 封上海ll・l5火灾的思考 王珥婷,周敏雯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1209) 摘要上海11・】5特大火灾暴露出了高层住宅的火灾隐患和火灾防控中的漏洞。本文主要从居民火灾危机意识、建筑环境及结构以及建 筑材料和消防系统等方面论述了我国高层住宅火灾防控的现状与不足 并对高层住宅的火灾防控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危机意识;火灾防控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l 1)021—0200—02 截止至2009年3月,我国共有高层建筑近1O万幢,其中100米以上的 高层建筑1 154幢,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上海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近2万 幢,超过百米的超高层建筑200多幢,居世界第一;重庆的高层建筑也 已愈万,仅次于上海;北京有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8000多幢,超过百米 的超高层建筑404k.幢。可高层建筑的火灾预防控制,包括居民危机意 的。 识、建筑及其环境的消防措施等却远远滞后。 据国家建设部统计:自2oo0年至2007年底共发生高层火灾1652起, 死亡6758人,直接损失人民币235亿元。今年l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幢 28层楼的居民住宅发生特大火灾更是隆烈,它造成58人死亡,7O多人受 伤。可是这场大火所暴露的消防安全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 视,l1月24日桃浦七村一民宅发生火灾,导致两人死亡,l2月6日,兰 州一幢23层的大楼和福州一幢高层公寓都发生火灾,所幸都没有人员伤 亡。可见,加强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3)消防系统不够完善。一些新建的高层建筑虽然已经具备了比较 完善的消防系统,但却没有对消防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消防设施形同 虚设。而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颁布之前设计修建的老式 高层建筑,更是没有安装消防自动系统,有些甚至没有设置消防水泵、 屋顶水箱。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有效的自动 灭火设施,也足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自动灭火系统。 2借鉴和建议 2.1增强火灾危机意识。提高防火和自救能力 增强火灾危机意识,概括起来就是如何“防火、灭火、逃生” 1)防火。首先通过消防知识的普及来增强居民的防火意识。在家 使用电热毯、电视、电脑等物品时,避免让其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防 止其产生的热量引燃周围的易燃、易爆物而引起火灾;经常对室内的各 种电线进行检查,对碳化部位进行维修或更换电线,以减小因电线胶皮 脱落而引发火灾的概率;在厨房工作时要注意液化气泄漏引发爆燃。同 时也要注意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不要在楼道里堆积物品;不能为了方 便使消防门处于开放状态等。 2)灭火。其次通过培训居民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在火势较小的情 况下可自行灭火进行自救。如像电热毯、电视、电脑等电器引发的火 灾,应立即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也可以用浸湿的 毛巾覆盖在着火部位。若火势较大,则应立即报警并远离着火点。 3)逃生。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自救,提高逃生能力。上海发生的 此次大火,整个过程中没有看到楼内居民有序和有效的自救逃生。而当 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有1.3到1.5万人从大楼撤离,是现代史 上之最。除了部分人是靠消防人员疏散离开世贸大楼的,大多数人都是 运用自身掌握的 肖防知识逃离危险之地的。 国外的高层建筑除了设立避难层,配备消防滑梯、自垂救生索、安 全绳、袖珍降落伞等救生器材外,公民几乎都受过以制度为保障的“逃 生”培训。在美困,几乎人人都接受过“逃生”培训。同样,在德国, 家长和学校也往往从小就教育孩子们如何识别火灾的危险,平时如何与 1现状与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高楼林立,但一些新建高楼没有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规进行消 防建设。一些老式高层建筑更是存在着消防设计缺陷:没有设计防火分 区,消防布局不合理,缺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等。建筑环境也不利于 消防人员实施救援工作,并暴露出危机意识普遍淡薄。 1)居民火灾危机意识薄弱。要减少火灾的发生,或在火灾发生后 减少伤亡,主要得依靠居民自身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但我国居民普 遍缺乏火灾危机意识。平时不注意防火,在疏散通道堆放大量杂物,并 使防火门长期处于开放状态。一旦发生火灾,敞开的防火门不但无法阻 挡烟火,反而使纵向的疏散通道成为“烟囱”,加速有毒烟气和火势的 蔓延。 相比国人防火意识的单薄,日本人的防火意识就很强。当他们住进 高层酒店,第~件事就是寻找安全通道,之后还会模拟走一遍逃生路 线,万一发生火灾就可以迅速逃生。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在入住酒店时 会不会留意消防安全呢? 当刚起火时,火势一般不会很大,用灭火器就可将其熄灭。可是很 多人不会使用灭火器,只能就远取水,从而耽误了最佳灭火时间。统计 数据显示,火灾中大部分的伤亡是由于烟熏导致的。其实,只要用湿毛 巾捂住口鼻就能逃出火场,但很多人因为惧怕烟雾而被困住。如这次的 火打交道。消防机构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帮助老师和家长进行对儿童防 火安全的培训。在韩国,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每月都会接受一次消防 安全教育,由老师教授逃生、躲避和使用灭火器知识,每年必须赴消防 局开展一次实地体验课。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借鉴,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从小树立危机意 识,让知道如何预防火灾,以及发生火灾后的自救方法;制定完善的火 灾逃生预案,对居民进行“逃生”培训,或开设有关课程,定期组织居 民进行消防演习,一方面能够让居民知道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做,消防器 具如何使用,增加居民的实战经验;另一方面,通过消防演习可以了解 到所有人员安全撤离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其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马上进 行调整。 同时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如消防、安监等部门,制定完善的火灾逃 “n・15”事件,许多人都不知如何自救,丧失了逃生机会。 2)建筑环境及结构和建筑材料。除了消防系统不够完善,建筑环 境也有待改善。一些大楼在建设初期,就没有对消防给予重视,防火间 距、消防车道、火灾登高设置等都不符合要求,小区内及周边道路狭 窄,道路上堆积杂物。建筑周边的绿化地、喷水池、停车场都会妨碍大 型特勤车辆通行,发生火灾后消防车无法驶入,登高车、云梯车无法靠 近和作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而建筑内部的消防设计也不容乐观。大楼内的疏散通道只有一个, 但是高层建筑人口密集,一个通道不能满足大量人员迅速撤离。应该设 成防烟或封闭楼梯间的,却设置了敞开式楼梯,逃生通道也未安装防火 门,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引发烟囱效应,严重影响疏散。 除此之外,建筑的装修材料也是引发火灾和蔓延火势一个重要 因素,高层建筑中复合地板、墙壁贴面都为可燃材料。这次上海 “11・15”事件就是由于电焊溅起的火花引燃了外墙的保温材料而引发 生预案,通过互联网、发行安全手册、举办社会活动等方式,宣传普及 防火自救知识,减少火灾中人员的伤亡。并且向每户人家派发、消防器 具和紧急救生包(包内包括:手电筒、剪刀、口罩、胶布、药盒、止血 带、逃生带等应急用品,并附有使用手册和教程光盘),并教会居民正 确使用灭火器等方法来提高火灾中自救的能力。 辜钨霸 2.2改善周边环境、建筑结构和材料 理论研究苑 201 要改善小区内的环境,首先要严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合理设计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登高作业台可使消防人员实施有 效救援。另外,还可以在楼顶设置停机坪,以供救援飞机的停靠。 在大楼内部,要有两个以上的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并多没置 几个大门,以保证火灾时迅速疏散人群。疏散通道要设配有闭门器的防 火门,并对其经常检查,确保其安全性。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国外高层 建筑的结构,比如日本的很多高楼会有一扇标有红色三角形的消防用 窗,周尉不允许封闭,火灾时方便消防员破窗而入;还有的国家在高层 建筑的阳台上放着逃生梯,并在阳台 开孑L,火灾时可以垂到下一层。 囝外一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每l4层会有一个由特殊阻燃材料建成 的“避难层”。如日本的东京野村大楼每7层就设置了避难间,而上海 的环球金融 心每l2层设有一个避难层。我国《高规》中规定:“建筑 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却没有对高层住 宅的避难层作类似规定。但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七八十米高的住宅楼 已比较普遍,超过百米高的超高层住宅也相继出现。所以,有必要在高 层民用建筑内建造与消防预警系统结合的“避难所”,并采用甲级防火 门窗,其内部的装修材料采用A级材料。同时联合消防机构对此制定有 防灾预案,并进行演练,有效确保防火安全。平时消防管理人员要对其 楼内加设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自动防排烟系统等,在每个楼道和 居民家中安装“自动烟雾报警器”和“自动洒水喷头”,并对其进行定 期检测,使其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发挥联动作用。 对于居民楼内消防设备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的现象,要派消防管理 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检查灭火器 等有时效性的消防设备是否有过期情况,一旦发现,及时更换,确保消 防栓、水喷淋等消防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总结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是一个消防难题,一旦发生蔓延就很难控制, 所以预防 【作尤为重要。建立系统的消防预警体系,对消防设备进行定 期检都是非常重要的。高层住宅的居民也要提高自己的防火意识,学会 自防自救,从源头上预防火灾,做到防患于未然。 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胜及其中的消防用品合格有效。 此外,还要减少高层建筑内可燃物的使用量,要严格控制可燃材料 的使用,积极推广采用防火材料,用经过防火处理的阻燃型材料代替易 燃材料,对已投人使用可燃物,进行防火处理,逐步减少大楼的可燃物 荷载,提高大楼的耐火性能。 2.3完善系统加强管理 在高层民用住宅楼内,消防自动系统很不完善。但有一些商用大楼 已建立了非常完备缜密的消防预警体系,如环球金融中心,在每个楼层 都安装了和消防署连网的烟感和温感器,一旦温度或烟度超标,消防电 脑就会自动报警,同时启动门磁系统和喷淋系统。美国防火法规规定: “凡高层住宅必须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装置、紧急照明设 备、紧急排烟设备和安全疏散设施。”而我国高层住宅却没有类似规 定。在此,我们建议将这些专业的消防系统同样运用于高层住宅,在大 参考文献 …吴雪佳,王伟.高层建筑防火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消防技术与产晶信息,2007,1. I 2I看国外如何破解高楼防火难题[EB/OI ].新华国际,中全消防网,2010,11:25 [3】沈琴.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J_现代企业文化,2010,24. f4】王铭珍.从央视大火淡高层建筑防火[J1.劳动保护,2009,4. 【艰雪佳炭国高层建筑防火设汁中正在解决的问题IJl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5A. 【6]王学谦.建筑防火安全技术f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7]李亚峰.马学文,张恒.建筑消防技术与设计[M】.化学T业出版社,2005,4. [8]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 ( 接第150页) 或置于试纸夹内抽取被测空气,显色后比色定量。其优点是操作简便、 快速,测定范围广,但准确度较差。许多常见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汞、 铅等都可用试纸法测定。溶液决速法是将吸收液本身作为显色液,采样 显色后与标准管比色定量。本法灵敏度、准确度都比试纸法高。 从以上几种方法来看,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急监测采用仪 器法肯定是最理想的,但目前我国还不可能为各级监测机构都配备价格 昂贵的自动监测仪器,监测仪器的配备及监测方法的选用只能根据当地 实际情况分重点、分层次来考虑。笔者认为,应急监测应防止一哄而 上,各级监测站所配备的仪器应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一级监测站负有全 省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及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的责任,快速测定所需的仪器 应配备至一级监测站。二级站则应根据各地工业现状、工业发展方向以 及本地区的经济能力来决定仪器的配置。如工业发达地区、特别是冶 金、化lT等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的_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其大气常规监 测如采用自动、连续监测法,再有针对性地配备部分与当地大气污染物 种类相适应的检气管,便可基本满足应急监测的需要。当所在地发生大 气污染事件时,三级站也应有相应的应急监测能力。试纸法和溶液快速 法用常规监测采样器便可实现,因此,对三级站来说,必要时也可采用 试纸法或溶液快速法开展工作。另外,各级环境监测、监察部门也应该 配置一些易操作、读数快、功能多的便携式环境污染物监测仪器用于大 气污染物的应急监测。 尽管大气污染应急监测起步较晚,但有各级部门的支持,经过 全体环境监测工作者的努力和实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一定会形成 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的环境监测应急体系,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科学发展服务,为创建和谐家园做贡献。 参考文献 . [1]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 版增补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2. [2]国家环保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10. (上接第177页) 4)编制电网经济运行方案。利用潮流计算程序,将电网中所有变 压器、输电线路和主要运行方式及其在不同负荷和潮流状态下的损耗计 综上所述,了解电力潮流计算的方法,在调度中合理的进行潮流计 算,建立电网模型,模拟不同运行方式,结合全网的损耗情况,根据计 算结果,找出电力经济调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1秦荣,孙佳海.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建模 .科技创新导报. [213oJ朝霞.地区电网改进潮流计算的研究和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dE京). 算出来,进行比较,找出各种设备的最佳运行条件。根据计算结果编制 设备和各种方式下的经济运行方案,使经济调度具体化。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