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8卷第7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O02年7月 Vo1.18 No.7 JOURNAL OF SICHUAN COI.I.EGE OF EDUCATION Ju1.2O02 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吴 糖 (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江苏无锡214063)・ 摘要:党的纲领是党的一面旗帜,是一个政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体现。中国党人必须坚持最 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为实现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 关键词:最低纲领;最高纲领;统一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57(2002)07-0003-02 同志《在庆祝中国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 然产生垄断,出现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猛烈增 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 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 (P.434)反抗的结果,是 纲领与最高纲领的深刻内涵及其辨证关系进行了科学、系 “迫使资本家阶级在资本关系内部一切可能限度内,愈来 统地阐述,明确指出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符合近 愈把生产力当做社会生产力看待” (P.434)的结果。但 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 是,垄断组织的出现并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工人 高纲领,并且向世人郑重宣告“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 仍然是雇佣劳动者,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 领的统一论者”。这其中的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我们必 被推到了顶点。 (P.436)处于顶点必然会发生变革。由 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 此可见,垄断组织的出现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 统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建设中有中国特色社 式,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 会主义的宏伟事业。 然存在,这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再次,全球化经济不 一、坚信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 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坚信马克思 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 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 在要求。经济全球化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 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主义社会取代资 经济高速增长,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需 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资本主义生 要而不断调整其产业结构,从而延长资本主义的生命周期。 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 但是,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反 发展,国际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表现出其强大的生 而使矛盾更加尖锐。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虽为资本的全球 命力,但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首先,资本主 扩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但又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 弊端与局限扩大到全球。而且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 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掠夺,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 展的过程,揭示了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获利较少,甚至没有获利。这样,必然加剧世界范围的 他们在《党宣言》中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存在 差距,使一些国家和一部分人走向贫困化。无产阶级和资 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 产阶级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最后,一些国际组织的出现也 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它的每一个进步,必然使资本主义 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当今,随着资本的不断跨 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起来,突出地表现为周期性爆发的生 越国界,也出现了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 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这就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 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组织在协调世界经济关 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样,社会化的大生产使“资 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组织基本上是由少数发 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 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的,是为这些国家的垄断资本服务的, 己了。”…(P.257)它必然要求消灭私有制,建立与之相适 它不可能充当“世界”的角色。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 应的公有制。因此,资本主义的灭亡和主义的胜利是 不可能克服和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 不可避免的。其次,垄断组织的出现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灭 生产力、科学技术虽有了飞速发展,但终究不可能改变资本 亡的命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日益社会化,这样必 主义必然灭亡、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拳收稿日期:2002-04—15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的必然趋势。 二、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辩证统一的关系 党的纲领是党的一面旗帜,它是一个政党的政治主张 的集中体现。党的纲领规定着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及 一2002年7月 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 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 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三、立足现实。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 中国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党。 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实现目标的途径等。它既包括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最低 纲领,同时也包括表明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与 最高纲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共 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我们党的 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理想都是我们 在十四大的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党以马克思列宁 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马克思列宁主 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党人一贯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 系实际、遵循客观规律的工作作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的指导下,中国党人始终能做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主义的远大理想 不能动摇,如果动摇了这一崇高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 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必然导致亡党亡国。所以,每一个 人都要坚信主义的信念,为实现主义的理想 社会而不懈努力。然而,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主义社会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它是在社会生产力 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制度。同志在“七 一”讲话中指出:“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这揭示了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主义社会是一个 美好的理想社会,但它并不是空中楼阁,它只有在社会主义 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主义社 会的实现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它是以各个时期 的最低纲领的实现为前提的。实现主义只能一步一 步、脚踏实地地进行,不可犯激进主义,否则则欲速而不达。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这方面已有深刻 的教训。建国后的50年代末6o年代初,由于受国际 主义运动的影响,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赶超欧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党人脱离了中国的客观实 际,在极左思潮的指引下,提出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三面红旗”,快马加鞭,大刮“风”,急于跑步进入 主义社会。表面上社会主义建设搞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 是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规律,最后使整个国民经济遭受了 沉重的打击。主义社会不能一蹴而就。 主义社会是中国党人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它 是始终不易的奋斗目标。最高纲领是稳定的、不易变化的。 最低纲领是在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制定的,它是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需要而产生的,是符合当时客观 实际情况的,是党人的现实奋斗目标。由于不同发展 阶段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所以,不同时期的最低纲领也有 所不同。最低纲领是多变的、不固定的。最高纲领是最低 纲领的最终归宿和集中表现。党人根据实际情况,制 定出一个个最低纲领,并不断实现最低纲领,其最终的目的 就是为了实现最高纲领。最高纲领是由一个个最低纲领的 不断完成而最终实现的;最低纲领则是最高纲领的具体体 现和现实反映。党人在坚持最高纲领的同时.必须一 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制定出符合实际 的最低纲领,以逐步向实现最高纲领迈进 最低纲领是为 最终实现最高纲领而作准备的 因此.最低纲领与最高纲 领必须高度统一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 党同志既要树立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 4 始终既基于现实情况,脚踏实地地为完成现实奋斗目标而 不懈努力,又胸怀远大理想,朝着未来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在中国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中,不管是在战 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人始终能坚持最 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民主时期, 以为首的中国党人在党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党的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确立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 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 达到一个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同时提出了党在民 主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军阀,建设国内和 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 立”;“统一中国东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40年,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地论述了新 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此基础上,他又在七大的 《论联合》的政治报告中,把这些阐述归纳为党在新民 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在民主时期,我们党不但已 明确了党的最高纲领,而且明确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 国,首先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要为实现新民主主义的 基本纲领而奋斗。只有实现了最低纲领,才能为最高纲领 而奋斗。同志在《论联合》的报告中指出:“我 们党人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 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主义社 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同时,他又指出:“一 切中国党人,一切中国主义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 阶段的目标而奋斗。”t3](P.1008)全党在同志的领 导下,始终把新民主义的基本纲领作为民主的主要任 务。在新民主主义的推动下,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的任务,取得新民主主义的完全胜利。中国新民主主 义的胜利,是中国党人正确处理最低纲领与最高 纲领的关系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中国党同样坚持了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 统一 建国初,以为首的中国党人从中国的实 际出发,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产力,在坚持主义远 大理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走适合中国自己特点的工业化道 路的理论。在上,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提出了国内 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等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方针、 八 大所制定的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在路线的指引下.(下转第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7月 和精神自由,是其人格尊严所在;4.用自己的脑子思 [4]韬奋全集・卷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考,说自己想说的话,因而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 1995. 醒的头脑,是其言行的基本准则;5.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 [5]沈谦芳.邹韬奋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国家与气节尊严,精神自由与服务社会是高度统一的整体, 1998.81页②. 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最基本的人格素质。 [6]韬奋全集・卷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个极具现代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观。 1995. [7]胡适文集・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8]韬奋全集・卷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许纪霖.另一种启蒙[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5.223—224. 1999. [9]胡适文集・十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韬奋全集・卷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318,319. 1995. [1O]韬奋全集・卷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韬奋全集・卷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299. 1995, (责任编辑:戴为华责任校对:迟一) (上接第4页)中国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 纲领,它深刻地揭示和回答了当代中国应建设一个什么样 建设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基本上建立起 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同志在“七一” 了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极大地改 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 变了中国原先那种极度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中国变成了一 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 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无疑为后来建设有中 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实现党 同志通过对我国国情进行客观的分析,在党的十三 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 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科学论断主要 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我 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 党始终保持旺盛的感召力、生命力和战斗力,始终走在时代 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 的前列。同时,党人在各项工作中要认真实践“三个 会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 代表”的要求。首先,党人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超越这个阶段。并且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国内外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 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问题,用“三个代表”的思想进行思考、研究,克服教条主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 义,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 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 况,制定正确的方针、,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 斗。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又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次,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党员都应脚踏实地,埋头苦 的基本纲领。基本纲领是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干,重实际,求实效,为实现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作出贡献。 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目标、基本,是基本路线的具 并且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 体展开,同时也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我国正处于并 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人必须立足这一现 关心群众疾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保持同人民群 实,从实际出发,切切实实地把当前的各项工作做好,明确 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 要实现党的最高纲领,首先必须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三个代表”的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段的基本纲领。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 “三个代表”要求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纲领,体现了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 党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党只有始终按照 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 “三个代表”的要求,才能使党永远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 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 永完保持其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做到最低 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参考文献: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当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 【I]马克思思格斯选集.卷一[M].人民出版社, 高度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这样才能实现主 l972. 义。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卷三[M].人民出版÷土 立足现实,实现党在现阶级的基本纲领,这就要求 l972. 党人认真学习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领会其 [3]选集.卷三[M].人民出版社,l967. 深刻内涵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伟大 (责任编辑:方小早责任校对:郝丹立) 8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