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众”营销

“小众”营销

来源:保捱科技网
“小众”营销 ——充当客户阶层的代言人

周国华 【专题名称】市场营销 【专 题 号】W-F512 【复印期号】2002年01期

笔者认为:现在中国众多企业面临的营销问题,首先是有没有取舍的意识,其次是敢舍敢取、如何舍取的问题,最后才是“取得”。“小众”营销,需要我们真正懂得做减法而不是盲目的做加法。

总占有率10%与10%的完全市场占有率 粗粗一看,这两者似乎没有区别,但真正的行家懂得两者有天壤之别:虽然最终的结果可能相同,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却有着重大差异。这其中包括企业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以及产生的机会成本等,前后两者相比,一般情况下,前者完全是“不经济的”,而后者则达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什么10%的完全市场占有率大于总占有率的10%呢?从营销角度论之,通路的设置、顾客的沟通、人员的成本、品牌的强化等,这些都是企业要重点考虑的,“广种薄收”往往是“广种不收”,而“一往情深”却常常导致“一蹴而就”。

顾客阶级(层)与巴特雷法则 现在我们已经很少使用“阶级”这一富有特定涵义的词语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顾客确定具有阶级(层)的划分,在营销学中它是一个无任何政治色彩的术语。特定的阶级有其特定的阶级语言、生活形态与表达方式,对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来说,最简单的做法是把顾客划分为重度使用者、中度使用者与轻度使用者。“小众”营销的小众指的就是这些重度使用者,即所谓的“上流社会”。这是相对于企业的服务对象而言的,并不涉及顾客自身的经济或政治地位。如对于夏利厂家来说,它的顾客的“上流社会”指的是广大的工薪阶层购车族,而并非现实生活中的巨商富贾。小众营销对这些重度使用者采用的是品牌招人、质量示人、价格惠人与关系留人。巴特雷法则(20/80法则)虽有陈词之嫌,但确实是至理名言。小众营销明确无误地宣示自己对20%重度使用者的“有色眼镜看人”,给予其特殊的关怀、特别的提醒,在充分吃透重度使用者的爱好、习惯以及心理以后,再辅之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营销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常常是无往而不胜。比起那些遍撒胡椒面的做法,其冲击力与聚集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HI,Sony 在如火如荼的价格大战中,我们见不到Sony的身影在此起彼伏的口水战中,我们也很少看到Sony的发言人。Sony就是Sony,高贵、典雅、前卫,高高在上,一以贯之,古语有“下口无势族,上品无寒门”,Sony一直以其“深宅大院”般的形象吸引那些追求品位、讲究身份的人们。在考察Sony的营销策略时,我们看到她从不低价、从不在低档场所贩卖,虽然由于诸方面原因,Sony也经常进

行价格、渠道、广告等的调整,但她的一个基本原则从未动摇过,那就是永远与其它品牌保持合适的、可感知的距离,决不因为调整而与其它品牌“同流合污”,由此而致的是地位金钱双丰收。相较而言,我们不得不对其它的家电品牌营销策略提出置疑。

三要三不要的“小众”营销 搞好“小众”营销决非小菜一碟,或小科一个,它需要长年累月精耕细作的坚韧品格和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依笔者之见,有三个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如果营销目标的确立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就不要轻易下结论。反过来,一旦有了目标,就应该矢志不移,而不应朝令夕改。二是要树雄心,而不要滋贪心。小众营销所面对的对象往往是有限的,一段时间以后,有的企业就有“移情别恋”的想法,总觉得外面的顾客更可爱,但事实情况是特定对象的消费趋势本身是动态发展的,且厂家完全可以通过创造需求来引导市场发展。从小众营销的主旨来看,产品开发、市场渗透是第一选择,而市场开发与多角化战略永远是第二选择。三要以公司为纽带而非产品为纽带。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而公司只要正确运转,是可以永恒的,因此公司帮助大于产品寿命是非常正常的。考虑到科技产品的短命现象非常普遍,也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随时代而变动,在“小众”营销中着重为产品本身塑造品牌形象是非常不经济的,也特别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视听混乱,因而类似于“思科动力”(Poweredby Cisco),“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的苹果电脑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中国成语中有“纲举目张”之说,对于“小众营销”来说,企业品牌的塑造就是其“纲”,有了这个“纲”其余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千千结摘自《国际金融报》2001年9月24日 原文约12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