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端午节挂艾草教案

端午节挂艾草教案

来源:保捱科技网
端午节挂艾草教案

一、教案背景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恰逢农历五月初五。这个节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最吸引人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挂艾草,因为人们相信它具有辟邪、驱瘟疫的作用。本教案旨在介绍挂艾草的起源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理解挂艾草的含义与意义。 3.学习制作艾草图纸和展示。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约5分钟)

通过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有人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 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挂艾草的传统(约10分钟)

用简明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如屈原的故事,饯别屈原的传统习俗等。然后重点说明挂艾草的含义和作用,如辟邪、驱瘟疫等。讲解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片或PPT进行解说。

3. 制作艾草图纸(约20分钟)

给学生发放纸、颜料等制作艾草图纸所需的材料,现场指导学生制作艾草图纸。可以提供一些模板供学生参考,同时鼓励他们展示创意。学生制作时可以合作进行,增加互动与合作精神。

4. 展示和分享(约15分钟)

邀请学生将制作好的艾草图纸展示出来,学生可以按照轮次进行分享,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同时鼓励学生就挂艾草的含义和意义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总结与展望(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学生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挂艾草的意义。可以提问:你们对端午节和挂艾草有什么新的认识?你们觉得端午节应如何传承下去?

四、教学评估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制作艾草图纸的过程以及分享的内容,评估学生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参与度。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制作艾草图纸的创意和完成度,以及他们对挂艾草含义的分享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参与和理解情况。

五、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博物馆等地参观端午节的展览,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文化。

2. 鼓励学生探索端午节的其他传统习俗,并进行调研和报告,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资源

1. 端午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艾草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3. 制作艾草图纸所需的纸、颜料等材料。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以及挂艾草的传统习俗。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展示分享,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