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分析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分析

来源:保捱科技网
第9卷第4期 200l9年12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0F LIUZH0U V0CAT10NAL&TECHNICAL C0LI GE Vo1.9 NO.4 Dec.2009 [高教课程研究]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分析 黎 焦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为案例,分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主要特征:1.课程内容是 具有范例性的工作任务;2.学习单元由多个同范畴的学习情境组成;3.课程内容以串行结构进行序化: 4.教学环境体现真实的工作要素;5.教学实施由专兼结合教师共同完成;6.教学过程经历完整的工作过 程结构。这些特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特征: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84(2009)04-0124—05 序” (劳耐尔)[3l。下文采用狭义的概念。从结构上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以真实 看,典型的工作过程一般有“明确任务/获取信 息——制订计划/作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 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 容”[11是国家精品课程(2008,高职)的基本要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继承和创新过去改革的经验 控制——评定反馈”六个普适性的工作过程结构; 从要素上看,每一工作都包含着劳动者、工作对 象、工作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产品等工作过程 要素。每个职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 它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独特的工作过程结构和 和成果。契合了高职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类型的特 征。代表着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成为 了我国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热点。 但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目前还处在理论 探索和推广的阶段,在认识上还没有形成共识, 在实践上存在着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很多冠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材或课程中。还 工作过程要素。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均需要经历完 整的“工作过程结构”,都需要优化特定的“工作 过程要素”。 目前。对什么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还没有 一看不出工作过程的雏形”囝。因此有必要对工作过程 系统化课程的特征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深入的探讨。本文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 称“柳职院”)课程开发与设计为案例。重点分析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 一个较为全面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工作过程 系统化课程以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和学生职业发展 需要为目标,以具有范例性的工作任务为内容, 按照工作过程来组织知识.学生在职业化的学习 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进行学习,获得可迁移 的工作过程性知识。 、什么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特征之一:课程内 容是具有范例性的工作任务 广义的工作过程(Arbeitsprozess)指的是旨在 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而 “课程内容是具有范例性的工作任务”是指 狭义的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中为完成一件工作 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并且是具有范例性的工作。 这回答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9—06—19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重点资助项目(2008A045) 作者简介:黎华(1973一),男,广西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室,教育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 第9卷第4期 黎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分析 125 (一)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以工作作为学习 方化、学校化、个人化。课程设计的每一个学习 内容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核心思想, “先有 工作,然后有知识”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重 要特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对现实社会发 情境(任务、项目)应该能集中体现工作的关键 和核心.使得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 工作的方法或框架。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把范例 性的工作等同于经常性的工作。例如,清洁数控 展的实用性回答”嘲,课程的内容是工作, “教学内 容不再指向于技术变化的外在表现,而是指向于 机床是数控技术专业的经常性工作,但不是典型 工作。因此.清洁数控机床不应成为一门的 职业工作任务” 。工作是课程存在的理由,也是课 程开发和设计的“线索”,没有工作就没有课程。 知识不再是课程存在的理由,而是挂在“线索” 上的“珠贝”嘲。学习领域是工作,学习情境也是工 作,学习子情境还是工作。工作是前提,知识是 结果。正因为课程的内容是工作,因此,工作过 程系统化课程的表述是动宾结构(从课程名称就 知道工作的内容),而不是名词词组(学科体系课 程)。 例如柳职院的数控技术专业,经过工作分析。 “数控机床加工”工作领域有数控车床加工复杂轴 类和套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复杂零件等11项典 型工作任务,其中,数控车床加工复杂零件和数 控车床加工小批量汽车支架类零件两项工作任务 成为了《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的学习内容, 该课程基于柳州汽车零配件数控铣削加工设计了 “零件单项结构加工”、 “零件生产”和“零件试 制”三大学习情境。在这里, “工作”是课程开 发与设计的主线,课程的名称体现的是工作。课 程的内容体现的也是工作。不同的,在柳职院改 革前的《企业形象》课程中,开设了cI概述、cI 精探、cI的构成等内容,该课程无论是从课程名 称,还是课程内容,都看不到工作,因此不是工 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二)设计范例性的工作。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强调工作的范例性,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 这意味着学习的工作任务是在职业岗位中具有代 表性与典型性、对学生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 工作,要能承载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范例 性的工作不是“随意的案例”,而是要“集萃的案 例”;不是“简化的工作”,而是“简约的工作”。 学生学习范例的工作。提高特定领域上的工作能 力,实现工作方法的迁移(触类旁通)。因此,在 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时,必须“看清看透” 纷繁复杂的工作,要分析工作背后的本质,要厘 清各工作之间的关系。对工作进行分类归总:在 设计学习情境时,要经过教学化的处理,使之地 课程。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特征之二:学习单 元由多个同范畴的学习情境组成 “学习单元由多个同范畴的学习情境组成” 意味着学习情境是同范畴的,而且是多个的。这 回答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容的教学化处理问 题。 (一)设计同范畴的学习情境。同范畴是系 统化设计学习情境的前提条件。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的学习情境,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 上,都是同范畴的,其工作过程的结构具有相似 性。某一工作领域的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 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正是有了这个“结构相对固定”,使得工作过程系 统化课程的开发有了一个与稳定的学科知识结构 类似的平台。学习情境的同范畴是工作过程“结 构相对固定”在课程内容上的体现,保证了学习 内容同属于某工作领域下的工作,适应了学习情 境系统化设计的要求。如柳职院的《汽车发动机 检修》课程,以故障现象为载体设计了“发动机 运行异常的检修”、“发动机怠速异常的检修”、 “发动机启动异常的检修”三大学习情境,每一个 情境都是同范畴(即都属于故障的检修)的。与 此不同的,柳职院的另一门课程《供配电系统安 装与维护》,曾经设计了“供配电系统认识”、 “电力负荷调查分析计算及短路保护”、 “电力线 路选择与检修”、“电气照明设计与维护”、“电 气安全接地与防雷设计”等多个学习情境.但是 这些学习情境不是同范畴的。不同属一个工作领 域,因此无法实现系统化设计。 (二)开发多个学习情境。一个学习领域下 的学习情境一般不少于三个。设计多个同范畴的 学习情境,是让学生在同一范畴的工作中有反复 学习的机会,目的是为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但是学习情境也不是越多越好。要考虑高职在教 126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12月 学课时上的。如,柳州院的《网络数据库系 统》课程,在过去该课程仅设计了一个综合的学 习情境(课程设计)——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 知识。以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知识集成于、贯 穿于工作过程中。如果说工作是“一根线”,那么 知识就是线上的“珍珠”。 不利于学生在反复学习中对工作进行归类与提高。 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特征之三:课程内 例如柳职院的《水环境监测》课程,在 “地表水监测”学习情境中,学生按照“环境调 容以串行结构进行序化 “课程内容以串行结构进行序化”首先是指 各学习情境是按照难度渐进的线性顺序排列的: 其次是指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内容是基于工作 过程的串行结构来呈现。这回答了工作过程系统 化课程内容序化的问题 (一)难度渐进的学习情境。这是要求在序 化学习情境时,要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遵循 职业发展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系 统化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逐渐减少, 学生自主逐渐增高。渐进性是系统化设计学习情 境的具体表现。H.一D.Hoepfner根据学生学习的 性、教师角色的转变,设计了三类任务: “封闭性”的任务(给出详细指导和提示,答案唯 一): “开放性”的任务(给出概要的和指导性的 提示,答案多个); “设计导向性”的任务(用引 导问题引导完整的工作过程,答案开放)。如柳职 院的《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根据汽车零 配件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历程(即“设 备操作员——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设 备主管”的职业成长历程)所对应的生产设备为 学习载体,按照“单台设备(点)——1组设备 (线)——多组设备(面)——企业设备(体)” 的渐进思路,设计了“操作者的预防维修”、 “维 修班组的预防维修”、 “车间级的设备管理”、 “企业级的设备管理”四个渐进的学习情境。随着 工作任务从简单逐渐复杂,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 螺旋式的提升。 (二)串行结构的内容组织。学科课程与工 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组织课程内容上采用了两种 完全不同的方式。前者是一个知识系统,强调知 识的构成,是一种平行结构;后者是行动系统, 强调知识的生成,是一种串行结构。这是工作过 程系统化课程的核心特征,它把知识放在完成实 际工作的过程之中,知识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 呈现,工作过程需要什么知识就呈现什么知识. 工作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知识,就什么时候呈现 查——制定监测方案——布设断面——布设采样 点——样品预处理——实验室分析——数据处 理——评价”等环节进行学习。以工作过程作为 参照系,分别学习资料检索的知识、集体讨论的 方法、地表水监测方案制订方法、各种地表水监 测指标的测定、监测报告的撰写方法等等。 “知 识只有在结构化的情况下才能传递” (姜大源)。 如果按照学科体系来分析,这些知识是离散、跳 跃的,是跨学科、非结构化的;但是如果按照行 动体系来分析,这些知识却是结构化、连续的。 五、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特征之四:教学环 境体现真实的工作要素 “教学环境体现真实的工作要素”意味着需 要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践教学环境.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这回答了工 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条件建设的问题。 (一)建设具有“真实”工作要素的教学环 境。工作过程要素“真实”就是教学中面对的劳 动对象、工作方法、工具和工作人员等,和未来 工作中面对的相一致。每项工作都是在特定的工 作环境中.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组合特定 的工作要素,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工作过程系 统化课程要为学生今后在“真实”的职业情境 (situation)中完成工作任务做准备。在工作过程系 统化课程建设的初期,普遍存在着重视工作过程 的结构,而忽视工作过程的要素的现象。在某种 意义上.真实的工作要素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 专业能力提高的作用不比工作过程结构完整低, “真实”性是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然目标。 柳职院机电工程系创造性地探索“柳职院一 福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柳职院出资880 万,福臻公司出资800万,建设“厂中校”—— 在福臻公司建设“柳职院一福臻”实践教学基地, 该基地由校企共同管理,生产任务全部由柳职院 的机械制造类在校生承担,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 习;校企双方按照1:2的比例派出专任教师和企业 工人(兼职教师),组成专兼师资团队,在基地对 第9卷第4期 黎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分析 127 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和生产指导。该模式成功解决 了如何建设具有“真实”工作要素的教学环境的 问题。 (二)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 优化“工作过程要素”组合是成为优秀工作者的 条件。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把工作过程的各个要 素“真实”地体现在学习情境里。在实施教学过 程中。应当把教学活动与工作活动整合在一个尽 量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由于职业能力存在于具体 的职业行动中,因此仅仅传授基本的、事实性的 和原则性的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全面培养和促进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 式必须与真实的工作联系起来。专业能力、方法 能力和社会能力,得益于工作过程要素“真实”。 离开真实的工作过程要素.学生在“失真”的情 境下形成的能力在面临“真实”的情境时,需要 重新建构,教育就无法与企业需要实现良好对接。 如柳职院的《机床电气线路维修》课程,在 “X62W铣床电气检修”学习子情境中,学生面临 如下学习情境:某生产车间的X62W铣床的电气 线路存在故障,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排除故障,并 填写维修单。课程实施的地点是校内数控技术实 践教学基地的机械制造厂生产车间。首先教师设 置X62W铣床电气在企业生产中典型的3个故障 点,向学生布置工作任务。然后由每小组(2人) 进行分析讨论故障原因、检测与排除故障的方法, 并制定排故流程图,教师从中引导。当学生完成 故障检测与排除后,正确填写维修单(组长与成 员各一份),小组成员做出自评,教师点评并给每 个小组做出评价。 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特征之五:教学实 施由专兼结合教师共同完成 “教学实施由专兼结合教师共同完成”是指 需要校企合作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共同 实施教学。这回答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师资队 伍建设的问题。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工学结合的课程,学 习的内容是工作。是开放性的工作.是始终处在 不断变化中的工作。要胜任基于“工作”的教学, 要求教师既懂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操作技 能。但是,这样的人“凤毛麟角”, “大部分专职 教师还难以适应、胜任教学改革的高要求” (张 尧学)。因此,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应该 成为一个“开放的管理平台”,用开放的观念,通 过开放的管理制度,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专职和兼职教师共同承担课程教学。 柳职院机电工程系创造性地探索“柳职院一 商泰”模式:柳职院接管商泰公司的一个生产车 间(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管企业”——该车 间全权由柳职院管理,柳职院的机械制造类在校 生承担企业生产链中的全部加工生产任务,学生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柳职院负责安排专职教师与 招聘工人(兼职教师),组成专兼师资团队,在车 间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和生产指导。该模式成功 解决了如何建设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的问题。 七、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特征之六:教学过 程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结构 “教学过程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结构”表明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的是行动导向的教学, 学生全程参与工作的全过程。这回答了工作过程 系统化课程教学实施的问题。 典型的工作过程结构是“六步”工作过程, 学生参与“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作出 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 六个具有普适性的工作过程。 “这6个步骤始终 显性和隐性地存在于一切人的一切工作过程之中” (姜大源)。在始终处于变化的“工作过程要素” 中.学生亲自参与“结构相对稳定”完整工作过 程,获得一个“完整的实践工作的框架” (南丁 格尔)。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 “工作过程”不等 于“生产流程”,也不等于“操作实训”。因此 “操作能力”不等于“工作能力”。 “懂流程”不 等于“会工作”。在强调创新精神和质量意识的今 天,学生参与完整的工作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和可 贵,试想学生没有经历过“决策”,创新精神从何 而来?没有经历过“检查”,如何形成质量意识? 如柳职院的《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在 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创设真实 工作情境和真实工作任务,让学生按“学徒工一 技术工一班组长”顺序转换角色。教师对应扮演 “车间师傅——工段长——车间主管”角色。三个 发展阶段学生都面临来自企业真实零件加工和工 作要求,均经历“六步”工作过程,即:资讯 (明确任务、资料准备)、决策(分析并确定工作 128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12月 方案)、计划(制订工艺及程序清单)、实施(实 化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6) “教学过程经 施工作方案)、检查(检查控制加工过程)与评估 (评价加工质量)。 八、结束语 历完整的工作过程结构”让学生亲自参与完成工 作任务的完整过程,使学生有机会参与从分析任 务开始,直到对产品进行检查评价的整个工作过 程.是学生提高工作能力、掌握工作方法的有效 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上述几个特征涵盖了 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些特征相互关联、相辅 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 “课程内容是 参考文献: 【1]教高司函[2009]65号,关于做好2009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 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国家精品课程 评审指标(高职,2008)[Z】. 具有范例性的工作任务”确定了课程的目标和性 质,对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具有导向引领作用: (2) “学习单元由多个同范畴的学习情境组成” 确保了各工作情境同属于一个工作框架,促进学 生在同类的工作框架中实现能力的迁移; (3) “课程内容以串行结构进行序化”确保了课程的教 学进程遵循了学生认知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U1.教育与 职业,2007,(30):18—20. 【3]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Ⅱ】.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7—13. [4]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 2007,(34). 律; (4) “教学环境体现真实的工作要素”使学 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有机会接触和体验完成工 作任务必需的方法、工具设备、工作人员等,优 化要素是学生成为优秀工作者的条件; (5) “教 学实施由专兼结合教师共同完成”是实施工作过 【5]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 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 【6]瞿凡.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Ⅱ】.柳 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程系统化课程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工作过程系统 On Analyzing Main Features of the Systematic Curriculum of W0rking Process LI Hua (Liu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nege,Liuzhou Guangxi 54500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ystematic Curriculum of working pro- cess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Uege as following:1.The coupe con- tent is an example of the work task.2.Learning Modules are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ame areas of learning contents.3.The course content is sequenced in with the serial structure.4.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embodies the elements of work task.5.Teaching is completed by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s and teachers.6.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work.All above features are complementary and constituting together as an organic whole. Key words:systematic curriculum of working process;feature;Liu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