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级卫生专业资格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118)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118)_真题-无答案

来源:保捱科技网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

年(118)

(总分86,考试时间120分钟)

B1题型

1. 多巴酚丁胺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A. 兴奋α受体为主,对β受体作用较弱。用于心脏停搏后的复苏、过敏性休克等

B. 兴奋血管平滑肌和间接兴奋α受体与较弱的兴奋β受体作用。对休克并发尿闭及心功能不全、心搏骤停复苏具有较好疗效

C. 兴奋β受体作用,低浓度兴奋α受体。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并已补足血容量的患者更有价值

D. 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较多巴胺强。用于休克并心、肾功能不全及感染性休克者

E. 兴奋α肾上腺受体,对β受体无作用。用于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及感染性休克以及外周阻力降低而动脉压过低者 2. 6%羟乙基淀粉的主要用途是 A.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B. 防治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创伤、烧伤中毒和感染或手术麻醉期低血压 C. 扩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功能

D. 补充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电解质,纠正休克产生的酸中毒 E. 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3. 休克代偿期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但不减少血液供应的脏器是( ) A. 肾 B. 心脏 C. 肝脏 D. 脑 E. 肺

4. 休克指数哪项表示存在休克( ) A. 0.5

B. >1.0~1.5 C. 小于2.0 D. >2.0 E. >2.5

5. α受体阻滞剂 A. 硝普钠 B. 多巴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酚妥拉明 E. 西地兰

6. 男性,50岁,因腹膜后肿瘤剖腹探查,术中暴露分离腹膜后巨大肿瘤过程中,血压突然下降至9.3/6.7kPa(70/50mmHg),脉搏122次/分,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 A. 感染性休克 B. 神经源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损伤性休克 E. 失血性休克

7. 间羟胺(阿拉明)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A. 兴奋α受体为主,对β受体作用较弱。用于心脏停搏后的复苏、过敏性休克等

B. 兴奋血管平滑肌和间接兴奋α受体与较弱的兴奋β受体作用。对休克并发尿闭及心功能不全、心搏骤停复苏具有较好疗效

C. 兴奋β受体作用,低浓度兴奋α受体。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并已补足血容量的患者更有价值

D. 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较多巴胺强。用于休克并心、肾功能不全及感染性休克者

E. 兴奋α肾上腺受体,对β受体无作用。用于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及感染性休克以及外周阻力降低而动脉压过低者

8. 中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用途是 A.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B. 防治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创伤、烧伤中毒和感染或手术麻醉期低血压 C. 扩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功能

D. 补充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电解质,纠正休克产生的酸中毒 E. 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9. 休克时很少发生不可逆变化的脏器是( ) A. 肾 B. 心脏 C. 肝脏 D. 脑 E. 肺

10. 休克指数哪项表示无休克( ) A. 0.5

B. >1.0~1.5 C. 小于2.0 D. >2.0 E. >2.5

11.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血管扩张剂 A. 硝普钠 B. 多巴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酚妥拉明 E. 西地兰

12. 男性,72岁,患绞窄性肠梗阻,体温骤升至4℃,寒战,血压12.1/10.1kPa(95/76mmHg)。 A. 感染性休克 B. 神经源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损伤性休克 E. 失血性休克

13. 异丙肾上腺素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A. 兴奋β受体。用于休克伴心排血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 B. 对抗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

C. 使微血管前括约肌松弛。用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

D. 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增加,间接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作用慢,持续时间长 E. 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收缩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扩张冠脉和脑血管,血压升高 14. 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用途是 A.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B. 防治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创伤、烧伤中毒和感染或手术麻醉期低血压 C. 扩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功能

D. 补充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电解质,纠正休克产生的酸中毒 E. 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15. 受二氧化碳分压及酸碱度高低来调节血流的脏器是( ) A. 肾 B. 心脏 C. 肝脏 D. 脑 E. 肺

16. 低血容量性休克代偿期微循环改变的特点是( ) A. 微循环收缩 B. 微循环扩张 C. 心排血量正常

D. 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E. DIC

17. 兴奋α受体为主的血管收缩剂 A. 硝普钠 B. 多巴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酚妥拉明 E. 西地兰

18. 休克时微循环代偿期(缺血期)的主要表现是 A. 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和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

B. 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血液主要通过直捷通路或动静脉短路回流 C. 微血管扩张,微动静脉间分支开放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淤滞,血流速度缓慢 D. 血流缓慢及促凝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 E. 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使血浆大分子或红细胞渗出 19. 苯苄胺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A. 兴奋β受体。用于休克伴心排血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 B. 对抗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

C. 使微血管前括约肌松弛。用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

D. 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增加,间接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作用慢,持续时间长 E. 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收缩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扩张冠脉和脑血管,血压升高 20. 明胶的主要用途是

A.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B. 防治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创伤、烧伤中毒和感染或手术麻醉期低血压 C. 扩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功能

D. 补充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电解质,纠正休克产生的酸中毒 E. 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21. 地尔硫䓬( ) A. 钙通道阻滞剂 B. 氧自由基清除剂 C. 吗啡类拮抗剂 D. 抗凝剂

E. 直接血管扩张剂

22. 低血容量性休克抑制期微循环改变的特点是( ) A. 微循环收缩 B. 微循环扩张 C. 心排血量正常

D. 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E. DIC

23. 休克时微循环失代偿期(淤滞期)的主要表现是 A. 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和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

B. 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血液主要通过直捷通路或动静脉短路回流 C. 微血管扩张,微动静脉间分支开放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淤滞,血流速度缓慢 D. 血流缓慢及促凝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 E. 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使血浆大分子或红细胞渗出 24. 酚妥拉明(苄胺唑啉)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A. 兴奋β受体。用于休克伴心排血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 B. 对抗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

C. 使微血管前括约肌松弛。用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

D. 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增加,间接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作用慢,持续时间长 E. 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收缩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扩张冠脉和脑血管,血压升高 25. 患者烧伤面积30%,休克期宜选用 A. 葡萄糖溶液 B. 胶体液 C. 晶体液 D. 三者均可 E. 三者均不可 26. 硝普钠( ) A. 钙通道阻滞剂 B. 氧自由基清除剂 C. 吗啡类拮抗剂 D. 抗凝剂

E. 直接血管扩张剂

27. 低血容量性休克衰竭期微循环改变的特点是( ) A. 微循环收缩 B. 微循环扩张 C. 心排血量正常

D. 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E. DIC

28. 强心药,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A. 硝普钠 B. 多巴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酚妥拉明 E. 西地兰

2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的主要表现是

A. 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和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

B. 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血液主要通过直捷通路或动静脉短路回流 C. 微血管扩张,微动静脉间分支开放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淤滞,血流速度缓慢 D. 血流缓慢及促凝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 E. 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使血浆大分子或红细胞渗出 30. 酚苄明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A. 兴奋β受体。用于休克伴心排血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 B. 对抗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

C. 使微血管前括约肌松弛。用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

D. 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增加,间接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作用慢,持续时间长 E. 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收缩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扩张冠脉和脑血管,血压升高 31. 烧伤休克期,如果病人中心静脉压很高,尿量很少,应多补充 A. 葡萄糖溶液 B. 胶体液 C. 晶体液 D. 三者均可 E. 三者均不可 32. 纳洛酮( ) A. 钙通道阻滞剂 B. 氧自由基清除剂 C. 吗啡类拮抗剂 D. 抗凝剂

E. 直接血管扩张剂

33. 低血容量休克的改变是( ) A. 心排血量减少 B.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C. 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排出量增加 D. 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E. 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排出量减少

34. 休克病人经充分扩容后血压相对平稳,此时宜选用何种药物改善微循环 A. 低分子右旋糖酐 B. 酚妥拉明 C. 多巴酚丁胺 D. 西地兰 E. 糖皮质激素

35. 以上哪项是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合物)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

A. 阻断α受体兴奋,保护细胞内溶酶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活性药物作用

B. 同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作用迅速。用于心源性休克,心排出量低而肺静脉压高者 C. 增强正性肌力,应用于利尿药无效的顽固性心衰

D. 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痉挛。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 E. 与利尿药物合用,防止因减负荷作用导致体液潴留

36. 女性,36岁,因二尖瓣狭窄手术,麻醉诱导前突发呼吸困难,发绀,咳嗽,颈静脉充盈,血压12.6/10.6kPa(95/80mmHg),脉搏160次/分。 A. 感染性休克 B. 神经源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损伤性休克 E. 失血性休克

37. 去甲肾上腺素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A. 兴奋α受体为主,对β受体作用较弱。用于心脏停搏后的复苏、过敏性休克等

B. 兴奋血管平滑肌和间接兴奋α受体与较弱的兴奋β受体作用。对休克并发尿闭及心功能不全、心搏骤停复苏具有较好疗效

C. 兴奋β受体作用,低浓度兴奋α受体。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并已补足血容量的患者更有价值

D. 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较多巴胺强。用于休克并心、肾功能不全及感染性休克者

E. 兴奋α肾上腺受体,对β受体无作用。用于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及感染性休克以及外周阻力降低而动脉压过低者

38. 烧伤休克期,如果病人血压低,尿量少,应多补充 A. 葡萄糖溶液 B. 胶体液 C. 晶体液 D. 三者均可 E. 三者均不可

39. 超氧化物歧化酶( ) A. 钙通道阻滞剂 B. 氧自由基清除剂 C. 吗啡类拮抗剂 D. 抗凝剂

E. 直接血管扩张剂

40. 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性休克的改变是( ) A. 心排血量减少 B.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C. 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排出量增加 D. 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E. 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排出量减少

41. 常规抗休克措施应用后血压仍不理想的顽固性休克病人,必要时可试用哪种药物治疗 A. 低分子右旋糖酐 B. 酚妥拉明 C. 多巴酚丁胺 D. 西地兰 E. 糖皮质激素

42. 以上哪项是糖皮质激素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

A. 阻断α受体兴奋,保护细胞内溶酶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活性药物作用 B. 同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作用迅速。用于心源性休克,心排出量低而肺静脉压高者 C. 增强正性肌力,应用于利尿药无效的顽固性心衰

D. 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痉挛。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 E. 与利尿药物合用,防止因减负荷作用导致体液潴留

43. 男性,24岁,双侧大腿辗压伤后逐渐肿胀,血压10.6/8kPa(80/60mmHg),尿量每小时15ml。

A. 感染性休克 B. 神经源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损伤性休克 E. 失血性休克

44. 多巴胺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A. 兴奋α受体为主,对β受体作用较弱。用于心脏停搏后的复苏、过敏性休克等

B. 兴奋血管平滑肌和间接兴奋α受体与较弱的兴奋β受体作用。对休克并发尿闭及心功能不全、心搏骤停复苏具有较好疗效

C. 兴奋β受体作用,低浓度兴奋α受体。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并已补足血容量的患者更有价值

D. 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较多巴胺强。用于休克并心、肾功能不全及感染性休克者

E. 兴奋α肾上腺受体,对β受体无作用。用于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及感染性休克以及外周阻力降低而动脉压过低者

45. 烧伤休克期,如果病人血压正常,血钠升高,应多补充 A. 葡萄糖溶液 B. 胶体液 C. 晶体液 D. 三者均可 E. 三者均不可

46. 休克指数哪项表示休克严重( ) A. 0.5

B. >1.0~1.5 C. 小于2.0 D. >2.0 E. >2.5

47. 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性休克的改变是( ) A. 心排血量减少 B.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C. 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排出量增加 D. 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E. 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排出量减少

48. 心源性休克病人心率慢宜选用哪种药物治疗 A. 低分子右旋糖酐 B. 酚妥拉明 C. 多巴酚丁胺

D. 西地兰 E. 糖皮质激素

49. 以上哪项是抗胆碱能药物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

A. 阻断α受体兴奋,保护细胞内溶酶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活性药物作用 B. 同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作用迅速。用于心源性休克,心排出量低而肺静脉压高者 C. 增强正性肌力,应用于利尿药无效的顽固性心衰

D. 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痉挛。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 E. 与利尿药物合用,防止因减负荷作用导致体液潴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