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赏识教育认识[论文]

对赏识教育认识[论文]

来源:保捱科技网
浅谈对赏识教育的认识

当前教育由于受社会上的功利思想和浮躁氛围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儿童的教育、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功利教育”“惩罚教育”依旧存在。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有所偏差,造成了许多严重的后果。我们了解孩子吗?赏识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人性化的方法,让我们去科学地认识孩子,去正确地教育孩子,对孩子充分地信任、理解、欣赏,使孩子健康活泼地发展。

赏识 赏识教育 孩子 一、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一个漂亮的聪明的孩子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可对于那些既不漂亮又不聪明的孩子呢,就未必了。当前教育由于受社会上的功利思想和浮躁氛围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儿童的教育、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功利教育”“惩罚教育”依旧存在。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有所偏差,造成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对此,我选择了“赏识教育”这个话题,并选取了个案,试图通过这个个案,探索一条保障儿童健康发展的道路。

案例:朵朵,中班幼儿,开学两个月以来每个月都尿裤子,每次问她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她只是很惊恐地看着老师,从来不说话。为此,我们想了各种办法,不断地提醒她去上厕所,这种情况有所

改善,终于有一天,一整天,朵朵没有尿裤子,我们很惊喜地在班上表扬了她,她的脸上终于有一丝快乐,从那天以后,朵朵很少尿裤子了,也跟我们多了很多交流。 二、概念界定

赏识是指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重视”或“赞扬”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赞扬,鼓励的语言;也可以是爱抚,友善的动作;或者是欣赏,激励的神情。 赏识教育,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种爱的教育,是用赏识的方法把爱具体化;而对于儿童来说,赏识教育是一种“我能行”的教育,让儿童在赏识中获得自信,完成工作的教育。

根据前人的认识,我总结出,赏识教育,就是一种用积极的方式去鼓励儿童的教育。

在赏识教育中,我们首先要持一种“儿童也是人”的观点,鲁迅曾经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儿童是人,首先,他是一个自然人,他有自己的思想,具有自身的人格。他们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并且,这些都应该得到正当的满足。其次,儿童是一个社会人,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在大家都已经持了“儿童也是人”这种观点以后,我们的观念里还应有“儿童他毕竟还是儿童”这样一种观点。儿童他是未成熟的人,他的生理,心理均未成熟,所以我们要给他特殊的关注,成人不要以成人的观念去想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事情。再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其发展最快的时

期,儿童时期,孩子具有很大的潜能,而且他有要发展自己的渴望,所以我们的社会应该给他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其一生都因为童年的健康发展而受益无穷。 三、如何去赏识孩子

对儿童的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尊重和理解幼儿,欣赏儿童,激励儿童。

第一,接纳儿童。尊重和理解儿童的观点要求我们,接纳儿童的过去,接纳儿童的现在,接纳儿童的优点,接纳儿童的缺点并帮助其改正;还要重视和肯定儿童,重视儿童的感受,重视儿童的选择,重视儿童的行为,在我们有了错误的行为时,要勇于向儿童承认错误,不要害怕“丢面子”,尊重儿童,它是教育儿童的前提,只有尊重儿童,才能做到教育儿童,让儿童健康成长。人们常说“理解万岁”,反映了人们渴望被理解的愿望。儿童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得到理解。成人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只是大人的附属品,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儿童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且在他一生的发展中,成人只能做为一个旁观者,或是适当给予一定帮助的人的角色出现,成人永远不能主宰孩子的生活,他仅仅是一个次要的人。他只能在孩子需要一定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而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孩子的观点中去。这样,既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对孩子的不理解。

第二,要欣赏儿童。儿童也是人,也渴望被爱,欣赏儿童能让儿童获得温馨和鼓舞,能让儿童感到被爱和关怀,能使儿童产生自信

心,使儿童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只有欣赏儿童,才能真正地赏识儿童。对儿童拥有欣赏的审美心态,则很容易发现儿童的优点,即使是对其错误,也会辨证的对待。罗丹曾经说过:“对我们的眼睛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教育者来说,发现孩子的优点,就是在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有些孩子似乎没有什么优点等待着我们发现,但是如果我们以一个欣赏者的眼光来发现,那么也许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

第三,激励儿童。成长是需要鼓励的,在孩子的成长中,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绊脚石,孩子感受到挫折,最需要的是成人的鼓励,一个小小的鼓励会燃起重新来的火焰,会让孩子不至于在一次小小的失败后就爬不起来。儿童的成功受到鼓励或赞扬,他们也不会担心以后因为行为而失去爱。但是,要防止孩子对鼓励形成依赖,我们在激励儿童的同时,要鼓励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孩子学会了自我激励,那么就不会形成对成人的以依赖了。

在认识到了赏识教育的内容后,我一度怀疑过赏识教育是否是一味的夸奖,看了某些资料后,我有了这样的认识,赏识教育并不仅仅是一味的表扬,批评也是一种赏识教育,但是,要正确发挥批评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批评,也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为了羞辱孩子,所以批评的时候要保护儿童的自尊,不能用失望的口吻来批评儿童,那样只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而且批评要及时,不能在某一错误已经发生后很长时间了,又反回来批评孩子,

而且对于过去的错误,有些家长总是旧事重提,一个劲的喋喋不休地用一件事来生生毁掉孩子的未来。

社会处在发展时期,教育也需要转型,儿童渴望赏识,而赏识,正是我们力所能及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为孩子们的发展奉献出我们的努力呢,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地完善,更加先进。 参考文献:

[1]张淑清,李献林.论赏识教育——全程成功教育的原理之一[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张淑清.试析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3]闫晓梅.在教育中赏识 在赏识中教育[j].宁夏教育,2007,(04).

[4]李霞.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5).

[5]张翠萍.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09).

[6]周冬梅.论教育惩罚[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10).

[7]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8]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9]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03).

[10]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