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口2006年7月 VOL.28 NO.4口JUL.2006 壮语韵尾一M系列词语的语义分析 口卢勇斌 [摘 要] 运用义素分析方法和统计法对壮语以一M为收声韵尾的词语进行语义分析,并以此来探 讨它们的语义特征和相互关系。 [关键词]壮语;韵尾一M;词语;语义特征;义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H00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3887(2006)04—0093一O5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Words with Terminal Sound—M in Zhuang Dialect LU Yong—bin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Chi雄口)一 Abstract:The article,by componenti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method,has conducted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words with terminal sound-M and discussed about their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Key Words:the Zhuang Dialect;terminal sound~M;semantic characteris- tics;componential analysis 一、问题的提出 义素分析理论与方法是现代语义研究最基本的理论和 方法。运用义素分析法来分析语义,可以分析语义的理性 意义、情感意义和隐含意义。理性意义是语言的基本组成 田 语属于孤立语,音节结构整齐,即音节基本上是由 声母、韵母和声调来组成。韵母是壮语音节中必不 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分为单韵母和复合韵母 部分,是词义的基础,情感意义是词义的情感色彩,隐含意 义是指一个词语除了它的纯理性内容之外,凭借它的基本 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对语义的理性意义、情感意 义和隐含意义的义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各种理性义 两大类型。复合韵母有开音节和闭音节两种类型,其中闭 音节有一1TI、一13、一日、一P、一t、一k六种。在辅音韵尾 中,以一M为收声韵尾的韵母总共有9个:a:m,am,em, i:m,im,o:m,om,u:m,LIFD。这9个韵母分别与不同的声 素、情感义素和隐含义素。理性义素、情感义素属于显性义 素,它们在任何语境中都可以构成义位,直接介入言语交 际;而隐含义素属于隐性义素,它不能在语境中构成义位, 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显现,间接地进入言语交际领域。以 母和声调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语音形式,这些 语音形式与一定的语义相结合就构成了壮浯更高一级的语 言单位一~语素或词语。都是由收声韵尾一M来构成的这 些语素或者词语,它们在语义上。具有哪些特征,相互之间 又有什么关系呢?探讨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地 了解语音象义,音义相生等语言规律,其对于探讨壮语的源 词以及划分壮语同词族,相信也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语言是一种结构系统,而不是一个个音义结合物的堆 壮语yam (水)为例,其理性义素有三个:[氢氧化合物]+ [生命的基础]+[液体],情感义素有0个:Eo],隐含义素则 可以有:[无味的]+[流动的]+[阴凉的]+[能溺死生命 的]。 分析一M收尾词语的语义特征,我们的出发点主要是 放在一M语义的基本特征和语义的关联上,也就是说主要 是探讨其“同”的层面上。因为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分析这些 砌,音素的结合有系统性,词语的滋生和扩展也有一定的规 律。语言研究表明:从音义的偶然约定到音义相生再到语 具有语音共性的词语,它们在语义上是否也具有一些或者 有哪些相同的语义特征。由于理性义素、情感义素属于显 性义素,它们在任何语境中都可以构成义位,并因此由它们 来构成一个词语区别于另一个词语的本质属性,然后在语 用上体现出各种语义之间的区别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而 隐性义素则恰恰相反,它体现的不是语用义上的特征,而是 素合成及虚化语法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三个发展阶段,它 具有普遍的意义。诚然,在不同地区,不同的人群所使用的 不同语言当中,这些音义结合的规律以及词语滋生扩展的 规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如此,汉语如此,相信壮语也 是如此一~这也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体现出同源派生词在意义上相关的纽带。因此本文义素分 析的重点主要放在隐性义素的分析上,而且重点是放在有 语义关联的隐性义素分析上。换一句话说,本文中,我们分 析壮语一M收尾词语的隐含义素,就是要排除一M收尾词 语所指事物的那些最基本的纯理性内容的语义特征,而主 要分析这些一M收尾词语所另外包含有的那些附加的、非 标准性的语义特征,而且相互之间具有共同点的语义特 征。l2 例如:在“分辨事物”这个特定的语境中,fu:m (黄 昏):+[(视物)模糊]、Xam (水):+[(水中视物)模糊]、 r3om 哑巴:+[(发声)模糊]、do:m +[(偷窥视物)模糊], 这些词语都具有[+模糊]这个共同的无区别性语义特征的 隐含义素,而这个隐含义素就足我们所要分析和探讨的对 象。词汇的发展是从单音节词占多数向复音节词占多数演 变的,单音节词通常是源词的基本表现形式,因此在选词进 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主要是选取单音节词来进行比较分析。 _星二_星 、壮语韵尾一 ._量一M系列 词语的语义-蠹-分蠹 析 u量叮蜃一_蜃_蜃_蜃_蜃 表1 a:/am的语义分析 汗瘫 [+阴暗] [+隆起] [+液体] 阴暗 [+阴暗] [ 胴凉] 估计 酌量[+模糊] 荤傻 [+糊涂] 埋伏 趴 [+阴暗] [+盖住] [+湿润] 潲泥 [+模糊] 大燎 [+黑色] 鸡罩 [+阴暗] [+盖住] 问 [+模糊] 剌 最 [+凹陷] [+急速] 遣盖遣蔽 [+盖住] 胰 [+黑色] [+湿润] 潲(稠的饲料)[+浑浊] [+湿润] 舍 [ 盖住] [+湿润] 楼 [+阴暗] [+盖住] 伤口愈台 [+黑色] [+盖住] 饭铲 [+黑色] 越位 [+超过] 在[+湿润]一起的味道 曼 [十 ]… 色彩暗潢肆j妻[+阴暗] [+阴凉] 泡(饭) [+浑浊] 土湿润] [+叠加j 玩弄 [+合拢] 夹 [+台拢] [+紧张] 打垮氟 [+阴凉] 食品渗出水来[+浑浊] [}液体] 嚼喂 [+浑浊] [+湿润] 跨 [+超过] 比较 [ 台拢][+超过] hain1 埋埋蘸 [+阴暗] L+盖住] ham6 晚 [+阴暗] kam1 握住 [ 合拢] [+湿润][+紧张] kam2 孵不出仔的蛋[+浑浊] +液体] kam2 (一)口(饭) [上合拢] [上湿润] kam3 盖上 [+阴暗] [+盖住] ) [十 。 …] 一 [+ 一。‘。 盖着 [十阴暗] [+盖住] 一 逮住捉着 [+合拢] [+紧张] 趺到 [+下沉] 灭绝 [+遗失][十盖住] 一一星 叮亘 _星_星 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m 一 一亘 可亘 _墓一 表2 em的语义分析 芭芒 [+多][+秉软] 弱小 ~ [+软弱] 嘈杂 [+模糊] [+多] 贴 ~ [十叠加] [+湿润] 增加 ~ [+多] 埋伏 [+寂静] [+盖住] 竹垫璩席 [+阴凉] 竹 埋伏等待 [+寂静] [+盖住] 窥视窥探 [+模糊][+寂静] 一 垫 ~ [+盖住] [+叠加] 舔 ~ [盖住][+j直体] 竺 紧张 ~ [+隆起]一一 [+紧张] 脸檀 ~ [+合拢] 隘口 [+阴暗][+凹陷][+合拢] neroI 粘贴附 符合 [十叠加] lie miZ 跟童近 [+合拢] nero5 (蚂蝗螃蟹) [+合拢] [+紧张] 吐 yem3 烧焦 [+黑色] peru5 小孩轻扒在 其他曲体上 [+盖住] deml 用(竹蔑)惨补 (蔑织工具) [+叠加] 藏 [+阴暗][+寂静] 搜捕 摸寻 捉鱼(黑暗 [+模糊] ~ [+j直体] 中借火光照亮) 点醮 [+j直体][+流动] ()点 [+黑色][+趺落] [+j直体][+流动] ()谪 软草席 [+叠加][+软弱] 捶 [+叠加] [+急遵] 提抬 [+合拢] ~ [+紧张] 鲢 [+合拢][+叠加] 一 [+模糊] ~ 糠刀 [+黑色] [+弓形] ~ 一 敛 [+多] 玩弄 [+合拢] [+弱小] 想念 [+模糊] [+多] ~ 甜味浓 [+浑浊] [+灌体] 帖果 [+黑色] [+灌体] 水没(过) 水j蔓(过) [+超过][+灌体] 琳浇 [+盖住] [+灌体] 品尝 [+模糊] [+拢嘴] 满 [+盖住] [+多] 邻居近旁 [+合拢] [+叠加] 寻找 [+模糊] [+合拢] 浸泡 [+藏体] 饱 [+隆起] [+多] 棱角 [+隆起] 花瓣 [+合拢] [+叠加][+软弱] 阵痛(伤痛 处问膈性的 [+模糊] [+隆起] 一 ~ [十紧张] 胀痛) 思考思索 [+模糊] [+多] ~ 表4 o:/om的语义分析 pomaI泡水泡 [+隆起] [+j直体] ∞了n 潜伏隐藏 [+阴暗] [+盖住] 一 po:m2遣护 [+盖住] 接而胖 椭圆形 [+低矮][+隆起] 矮小 [+低接] 偷看 [+模糊] [+紧张] 慰问安慰 [+多][+软弱] 埋伏等待 [+阴暗] [+盖住] 偷看探望 [+模糊] [+紧张] 幼小 [+软弱] 松(不合适) [+跌落] 小竹筐 [+凹陷] (用两手围 抱着)量(东 [+模糊] [+合拢] 西) 围 [+合拢] 把已经削过 的物体加 工,使它表 [+凹陷] 面光滑 沅入水底 [+阴暗][+低矮] [+j直体] 堆积 集拢 集中 [+多]  ̄oma2牺惠 [+寂静] [+阴凉] m0ma3黎明 [+模糊] m0:m6窗门 [+模糊] moma6牛口套 一 [+凹陷][+盖住] ko-ml槽形的东西 [+凹陷][+盖住] r ̄omaI议论 [+模糊] r ̄o-m4浸一浸 [+盖住] [+j直体][+急速]  ̄o.-m1积累贮存 一 [+多][+j直体]  ̄o.-m1收拾 [+合拢] [+多] - yoma3青黛蓼蓝 [+黑色] yo丁n4 丁n 半燕 :物烫成 [L+模糊]十偎硼J [+j直体]  ̄o-.m6黎明拂晓 [+模糊] r ̄o:m5(身体)弱 [+软弱] pjomI黑瘦 [+黑色] l0m6 昏进不醒 [+糊涂] Oom1痴杲 [+糊涂] pore6坛子 [+凹陷] [+盖住] pore2伏倒仆饲 [+盖住] pom4俯伏埋伏 [+阴暗] [+盖住] pore6脏污蘸 [+浑浊] pjom1头发 [+黑色] [+多] loml亏本 一 [+遗失] lom1穿窿 [+凹陷] 陷陷落坍 lom3塌冲破攻 [+凹陷] 陷 lom5 ’坭泞 [+浑浊] [+j直体] Iom5吞 [+惠速] lom6 昏进不醒 [+糊涂] l。ms 火 熏[+黑色] )[+j直体] l。m5 烂泥 [+浑浊] [+j直体] tom1遗失落下 [+遗失] tom3扑捕 [+盖住] tom3包(头巾) [+合拢] om2 聚合 [+合拢][+多] om3 盖住 [+盖住] tom5入蒉 [+合拢][+多] tom5重复 [+多] tom6焚烧 [+黑色] tom1土泥土 [+黑色] [+湿润] 3rom4哑巴 [+糊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l,l,_l_l_l ll 稀饭 [+浑浊 [十液体] 遮盖 说话鼻音重 说不清楚 [+模糊 乳房 [+崖起] 液体] 闷热 [+糊涂] [+盖住] 肥沃 一湿润] 酿沤焖 [叶‘盖住] [+湿润] 嚼 +浑浊] :+湿润] 嚼喂哺 [+珲浊] +湿润] mom3 、 [+ ] +盖 ] 一 ] 。0m 冒雨行走 [+阴暗] 一液体] 1om4 浸泡 +液体] f mm l(丰盛 吃 穿)丰富 ,一 [+多]L十,J r ̄om5簇 [+ ] r ̄om5尝 [+模糊  ̄om2薰 [十黑色  ̄om3笼罩蒙蔽 [+盖住]  ̄om4冲阿 [+盖住] [十急速] fu-m4黄昏 [+阴暗][+模糊] 天将黑 mu:m3 [+阴暗][+模糊] (灯光)暗溃 [+朋暗 (赶力) m :m (火坫,微弱 [十模糊j [+软弱] ku 5遍尽 [+多] Yu 火燎 [+黑色] tu:m6黯淡微弱 [+阴暗] num1蟒蛇 [+黑色] [+叠加] um3 抱 yUm2风 Yum1草 Yum6寻找乞讨 十模糊 tum6 睾丸 十阴暗 [+隆起] tum2树木萌芽 +模糊 +软弱 tum5煮 +浑浊 +液体 tum4漫 [+多] +液体 tum6淹淹没 r+盖住] [+多] +液体 ma:k 7草莓 [+黑色] [+多] +液体] tumb kum4弯(弯腰) [+弓形] kum 后背 [+弓形] um4染熏染 [+黑色] [叶‘液体] I、um5丛 [+多] Dum2阴雨天气 [ 阴暗] [+液体] [+模糊] pum0钝 [十模糊] [+软弱] Dum6(在水中)摸 [+模糊] [一r液体 pum 簇 [+多] Dum6蓬松 [+隆起] um4 潮湿 dum1臆痛 [+摸期] [+紧张] kum2坑凹状 [十阴暗][+凹陷] kum3掴 +盖住 [+急速] hum2鞋 [+隆起] hum2丰盛 [+多] lum2忘记 [+棚潦] lum2培土 [十盖住] 一 [+湿润] s 面 +模糊 um[+藏体] m6 摸索 [+模糊] 缓慢(动作 力气) [+软弱] mum6胡须 :十黑色 [+多][+柔软] mum4撅嘴 [+合拢] dum5喝 [+液体 不干囊 “m 未干透 [+浑浊] [+液体] m“m 模糊臆约 [+模糊] klIlm 日um6在水中行走 [+液体]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义现象尽管极为复杂,但是语义之 间并非一盘散沙,各自,而是跟语音和语法一样,也自 成体系。在语义系统中,语义的众多成分之间既相互, 又相互依存,既相互隶属,又相互制约,从而成为一个个有 ++ 十十十 软阴 柔软 序的聚合体。这些由语义系统中的一组有关联的义位或义 弱凉 琼软弱 素来组成的,并具有一定共同语义特征的大大小小的聚合 ++ 紧流 体就是语义场。l3 语义场的语义概括,其范围可大可小,根 张动 据需要还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并由此体现出语义场 结构层次与关系。_4 上面,我们对所收集到的265个以一M 为收声韵尾的词语一一进行了义素分析(表1、表2、表3、表 4、表5),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这265个词语都分别与24个 义素有关联,而这24个义素又是密切联系的。根据语义场 的结构理论,我们将上面的24个义素进行语义归纳,归纳 之后就可以看得到这24个义素实际上是一个层次、有次序 的语义集合,其语义关系的层次和次序如下表(表6): 表6 24个义素的语义归纳 从表中,我们看到这24个义素的聚合分成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分别属于三个相对的语义场,即“阴暗场”、 “遮盖场”和“湿润场”;第二层是三个主语义场之下各自再 分出两个子语义场:即“不清楚”和“惨淡”语义场,“盖住”和 “增多”语义场,“液体”和“移动”语义场。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每一个语义场的义素分布情况,我 们再来统计一下上面语义分析的各项指标(表7)。 表7语义分析指标 从表中我们看到,“阴暗”语义场义素所占的比例最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这说明该语义场的义素应该是 M韵尾的本义所在。而另 外的两个语义场的义素只是 M韵尾语义的滋生或延 伸。 : 三、结果与讨论 为什么语义的众多成分之间会成为一个个有序的聚合 体.而且这些聚合体中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外部语音形式又 有着密切的联系呢?这是因为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不管 是因音生义,还是因义生音,音义的相生是解决语音结构的 有限单位和语义滋生的无限需求矛盾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和 规律。因音生义包括近音通转滋生类义词、同义词、近义词 和同音假借滋生虚义词。因义生音包括辨义异读和声调别 义。 一个词从甲义引申出乙义或从甲词滋生出或者变成乙 词时.有些义素是保持不变的,这些不变的义素就是核义素 (或称源义素)。核义素是多义词的义位之间或同源词之间 共同的义素束集,足词义的核心部分,也是维系本义与引申 义或原始词与滋生词之间的纽带。从上面的语义分析,我 们看到,壮语以一M为收声韵尾词语的义素,其语义是由具 体逐渐转向抽象的,例如在“阴暗场”中,语义从黑色一浑浊 一阴暗一模糊一糊涂,概念就是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转化。 但不管它们的语义如何转化,它们都始终保持着最基本的 含义:[+阴暗]、[+遮盖]、[+液体]、[+清凉]。这就是 以收声韵尾一M为语音共性的壮语词语,其最基本的语义 特征,从词的关系上来看,它们有亲缘关系,属于类义词。 一 语音与语义相互相生的现象早就引起西方语言学家的 注意。从洪堡特到叶尔姆斯,他们都指出过印欧语里的“产 生相似印象的客体用基本相同的声音指示”的事实。我国 语言学家石安石先生在分析叶斯柏森的语音“象征作用”的 理论时,也指出了他所说的一组相近声音表示一组相近的 意义的现象,并归纳出三种类型:(1)“模拟外界的声音而且 主要起描绘声音形象的作用”;(2)“源于拟声但其作用并非 描绘声音而是指称什么”;(3)“因声音引起某种心理联想 的”。这种区分是很有道理的。第一种拟声造词显然是人 类童年时代所使用的原始语言的特点,事实上可供模仿的 声音并不多,当时的语词也一定是十分贫乏的;第二种源于 拟声的指称大体上也就是音义偶然约定的最早的…批语 词.其数量也并不多。看来,这两种情况确实就是原始语言 的特征。到l『语音造成联想而派生新词——即音义相生的 阶段,语言才完全脱离了模拟,实现了抽象化的质变,从而 开始了符号系统的建构。这时的语音“映象”和一定的思维 “意念”相结合,这就是符号化的标志。这是人类语言发展 的第二阶段,音义相生便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当音义相 生衰歇之后,代之而起的才是语法合成以及表示语法意义 的标记的出现及其系统化,它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的新成 果——推理,从而开辟了语言发展的广阔天地,这是人类语 言发展的第三阶段——成熟阶段。由此可见,音义相生是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语词大量滋生时最早起作用的规律。 通过对一M尾韵的语义分析,我们也看到了词语滋生 中音义相生的基本规律同样在壮语中产生作用,而且规律 表现得相当明显。这些现象既符合人类语言发展的基本特 点,又表现出壮语音义发展规律的基本特征。壮语的这些 事实向我们昭示了壮族人民创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同样 也向我们昭示了壮族人民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理解、适 应和改造的过程。■ [参 考 文 献] [1]邢凯,关于语义比较法的理论问题[J].民族语文.2002,(5), [2]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J],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葛本仪,词义及其概念对应性与词义类聚[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4]邵敬敏,赵春利.关-I-i ̄义范畴的理论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 2006.(1), [5]李敦之.语义场分析矩阵[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6). [6]刘桂芳,杨晓敏.对义素分析及其困惑的几点言说[J].北方论丛, 2OO5.(6). 收稿日期2006—04—15 [责任编辑黄世杰] [责任校对 蒙本曼] [作者简介] 卢勇斌(1 964~),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 师。广西南宁,邮编,530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