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科研课题的选择
小儿外科临床研究的课题选择和管理,是在“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模式下进行的,是对学科前沿问题和临床诊治实践过程进行综合探索。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小儿外科科研发展现状,并结合科室及临床医师自身经验,提出相应建议。本课题是“新世纪儿科医学科研发展中的关键课题”(2001年国家863计划),主要针对我国小儿外科领域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从科室及临床医师自身经验出发分析如何开展高水平儿外科学研究。目的在于帮助和指导小儿外科临床医师建立良好实验室环境、开展相关实验以及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模式出来。首先该课题所涉及到的内容广泛,涉及基础与临床结合(尤其是儿童外科及妇儿外科结合)、文献研究与规范实践、技术方法与操作技能相结合、应用领域研究以及学术道德等方面。
一、小儿外科科研现状
我国儿科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发病率为3.3%,位居第三位。小儿外科疾病为研究对象,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较为有限,仅为众多相关理论及相关治疗措施的积累与验证。小儿外科疾病多、复杂,同时又有许多潜在临床问题,小儿外科医师若不及时探索新方法和新技术,将会对小儿器官和组织带来不可弥补和不可预测的损伤、甚至是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小儿外科临床急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索新方法、掌握新技术来改善儿童外科疾病临床表现,减少并发症及手术并发症等,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病死率及缩短病程以减少住院费用。目前,我国对于儿童外科科研现状总结如下:一是总体进展缓慢;二是学科水平不高;三是科室人员力量薄弱;四是缺乏国际知名儿外专家。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儿外科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学科发展研究方向的认识;2.开展前沿理论研究;3.重视临床科研工作;4.提高临床科研意识;5.鼓励小儿外科临床研究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行动计划。
二、目前我国小儿外科科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儿外科领域的各种成就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为止,我国小儿外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①科研资金缺乏。据统计,我国在开展了一些国家或地区立项研发项目后,科研资金基本都用于科研项目上。然而项目开展后没有经费持续支持和引导,使得一些优秀人才被埋没于项目中。②科研方法单一且过于传统。大多数医生对于小儿畸形整形及各种手术效果难以达成共识。
三、科研课题规划与管理相关建议
根据小儿外科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结合小儿外科领域现状及未来趋势,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应以最大限度保证课题项目质量为前提进行规划与管理。从课题设置方面,应该以课题内容为主线,在选题之初,可将患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从患儿及家庭经济状况、医患关系、医院环境、对患儿家庭照顾等方面入手进行探讨。这样不仅能使小儿外科诊疗中出现新难题,还可以为其他相关科室或医师提供新视角、新思路。但如果仅凭一种想法来进行项目管理则是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及管理缺失。课题组负责人应根据本课题组成员不同所掌握临床知识及技能采取不同形式与方法,确保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以保证项目研究结果达到预期目标及效果。
四、结语我国已成为全球儿童外科领域的中心之一,且儿科外科发展迅速。
临床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研发水平是提高儿科医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基础。而基础研究,更是小儿外科学科发展的关键要素。我国现有小儿外科研究人员数量少、领域不均衡且规模较小,缺乏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平
台才能更好地为儿科临床服务,而目前我国儿童外科所面临的问题仍是亟待解决而且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先天性疾病患者的遗传、基因治疗和免疫疗法等相关领域问题;小儿外科领域中存在大量需要探索解决的科研课题;儿童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泌尿生殖道畸形等疾病患者面临着手术治疗、遗传检测以及其他各方面问题等。如何在这些领域中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研究人员并取得相应技术突破是我国儿外医疗工作者亟待探索出好科研模式和管理方法(图3)。同时,该课题已经获得了大量国内外资助,并有可能获得后续研究上的进一步支持。因此儿外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知识及经验积累,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更好地为我国儿童外科领域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