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拍方法
一、航拍无人机的组成与各部分工作原理 1、航拍无人机的组成
无人机+遥控器+云台+图传+相机 2、遥控器结构与功能
组成部分有油门摇杆 方向摇杆 前飞后退摇杆 侧飞摇杆,这四个摇杆是控制飞机飞行的主要部件,其次是云台拨轮(拨杆)。 油门摇杆:控制飞机上升和下降 方向摇杆 :控制飞机自转和左右偏航 前飞后退摇杆:控制飞机前飞和到飞 侧飞摇杆:控制飞机左右侧飞
云台拨轮(拨杆):控制飞机云台俯仰的角度 3、监视器的功能
安装有无人机APP软件,能够实时播放图传发回的影像并叠加了无人机数据信息和相机设置等功能,通过监视器信息的了解,及时掌握相机拍摄信息和无人机各种参数。 4、图传的作用
负责采集相机拍摄到的图像实时传输回地面的监视器上,有了图传的实时传输,飞手才能了解相机角度和飞机航线等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5 、云台的作用
也叫三轴增稳云台,是一种为实现目标物体姿态稳定控制的装置,负责固定相机同时使相机在运动中保持其姿态的静止,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相机在三轴上的角度 。有了云台,相机才能不受无人机飞行中晃动得影响,拍出清晰稳定的画面。 6、相机的作用
航拍无人机的重要部件,负责拍摄存储高清影像,与图传连接给其提供实时传输的影像 二、无人机控制方式与表现效果 1.单向控制 1.1前飞拍摄
向前推进手法,这是最简单常用的航拍方法,一般用于某个主体的慢慢出现,主体向镜头越靠越近,用于着重表现和突出被拍摄的对象,拍摄诸如海岸线,公路,城市,街景是个不错的选择。通常飞行器在一定高度固定好镜头的角度,然后保持直线飞行就行了。根据镜头角度分为平视直飞,俯视(0~90°之间)直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飞行高度和前进路线,并可留有一定前景,这样飞行过程中镜头会不断前景飞越,有翱翔的感觉。 1.2倒飞拍摄。
向后拉远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也比较常见,从一个中心位置向后退去,画面逐渐变得辽阔宏大,用于表现壮观的全景。后退倒飞其实就是直飞的倒飞手法,可根据镜头角度分为平视倒飞,俯视(0~90°
之间)倒飞,因为是倒飞的原因,前景是不断的出现在观众面前,如果有多层次镜头,向后拉远的镜头还可以用于拍摄人物或者自拍。
航拍中倒飞镜头经常使用,选择倒飞就像人在倒走,后面是盲区,所以一定要注意后面障碍物。
1.3上升和下降拍摄
除了前进和后退,最简单的就是上升和下降了,升降也是常用的航拍镜头语言,视野从低空到高空,或者从高空到低空。可以分为常规升降和俯视升降,常规升降镜头向前,镜头也可以向下,飞行器垂直的拉升或者下降高度,用的比较多的是拉升的镜头,比如俯视拉升。俯视拉升是镜头完全垂直向下,这个视角从天空俯瞰地上的万物,别有一番感觉,这个动作又被称为上帝的视角。俯视拉升随高度的增加,视野从局部迅速扩张至全景,突显以小见大的画面效果,俯视下降则反之。同样是飞行器的高度上升,但由于相机的朝向不同,所呈现的画面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1.4侧飞拍摄
也就是侧向飞行,斜线飞行,从目标一侧飞向另外一侧。一般飞行器如果靠近目标的话画面遮挡会比较多,侧飞过目标画面渐渐移开前景出现背景,这是常见的拍摄手法,离目标较远,画面张力会稍弱些,也常用于追踪物体的拍摄。例如运动中的汽车,这是很多汽车广告航拍常用的手法,或者拍摄城市一定在高楼林立的视觉变化。
1.5抬头和低头拍摄
抬头是无人机原地悬停由0-90度逐渐调高镜头角度,从局限的俯视角度过渡到开阔的视角,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低头是无人机原地悬停由90-0度逐渐调低镜头角度,从开阔的俯视角度过渡到局限的视角,由开阔的景象逐渐变到相机下方的小景,能引导观众进入景象的细节。 1.6 自转拍摄
就是无人机悬停在空中360度旋转拍摄,相当于地面拍摄技术中的“摇摄”,摇摄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因此它可以突破电视画面框架的局限,利用摄影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放大视野,包容了更多的视觉信息。摇摄多侧重于介绍环境、故事或事件发生的地形地貌,展示更为开阔的视觉背景,它具有大景别的功能又比固定画面的远景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在表现山群、草原、沙漠、海洋等宽广深远的场面时有其独特的表现力。 2.双向控制 2.1前飞+上升
这种技法是同时操作两个方向摇杆,前进的同时上升有飞行员驾机起飞的感觉,由低到高逐渐飞越前景,爬升的过程会给人一种舒展和壮阔的感受。比单一前飞拍摄更加有动感。 2.2倒飞+上升
多用于人物自拍或重要场景特写,飞机一定度角后退上升,主要人物或景物有特写逐渐变小,最后融入俯视的大场景中,这种方法和上升拍摄不同,不是只表现景物的顶视图。 2.3侧飞+转向
就是环绕拍摄,俗称“刷锅”。以拍摄目标为中心,飞行器围着它转,镜头始终对着目标,画面呈现目标每个角度的细节,环绕或半环绕拍摄是航拍的一大常用手法,“刷锅”常被用于拍摄标志性的建筑,例如大型雕塑、塔、城堡等等。环绕拍摄和旋转拍摄是视角相反的两种拍摄方法,环绕是从大空域拍摄小景物,用于特写,;旋转是从一个视点拍摄周围的大景象。相同的是用旋转和环绕这两个动作拍摄时,要控制飞行器的速度,匀速等距绕圈,画面才会优美动人 2.4前飞+抬头
在水面和草地上飞是常见的画面,这个画面开始的时候,俯视水面和地面,然后逐步镜头抬起,以一种未知的受限的视觉,过渡到壮阔的前景展现在眼前,既增加了画面的运动感也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好莱坞大片开头经常运用这一手法拍摄。 2.5前飞+低头
前飞的过程中,在飞临目标景物同时缓慢摇下镜头,直到从目标上方垂直过顶,如果不加低头动作,目标景物就会逐渐画面下方。 2.6上升+自转
这两个方向的组合适合镜头垂直向下拍摄,在俯视拉升时加上旋转,边旋转边拉升,可以使画面不断增加内容的同时产生缓慢的旋转
效果,使画面更具活力,这个动作对美国手(油门摇杆和转向摇杆都在左手)而言比较简单,只需操作左手一个杆就可以做到。 2.7上升+低头
表现高大景物或需要把焦点固定在某一区域时,在飞机上升时逐渐摇低镜头,画面主要景物始终保持在画面中心,只变化视角。 2.8下降+抬头
从高大目标上方下降,逐渐调高镜头,直到平视目标的某一重要区域。 3. 多向控制
3.1前飞+上升+下降
如果要连续表现不同高度的景物特写,在前飞的同时根据景物的高度调整上升和下降,会是画面产生过山车式的起伏感觉,而且每个景物都能表现出更多的细节。 3.2侧飞+转向+上升
“刷锅”的升级版,是运用螺旋航线拍摄,表现景物垂直高度上不同层级的环绕镜头,动感更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镜头不能太快,否则画面有眩晕感,这种技巧需要飞手有良好的空间感和娴熟的无人机操控能力。
3.3螺旋航线+到飞+上升
由低到高螺旋拍摄一圈后接着拉远上升,以景物特写过渡到全景模式,常用于表现大场景中的垂直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