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研讨O SANWENBAIJIA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吕海如 河北省涉县更乐镇张家庄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势,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 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积极研究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 体.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及其三者的互动交流。上课一开 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 始.老师边展示课件边给出游戏规则:“今天小熊要去表演杰 效果生动等独特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 布.需要穿漂亮些.可是柜子里的衣服太多了,到底要怎么搭配 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 穿才最靓呢》今天老师请你们做小熊的穿衣顾问好不好?老师 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还特意请了一个小帮手。这个小帮手很神奇.老师先介绍一 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下。”教师分别示范了一件上衣,一条裤子,2种颜色的设置与 一、创设情境 搭配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接着老师就设置问题: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 “现在衣柜里有黄、红2件上衣,黑、蓝3条裤子。下面请你们帮 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 小熊思考一下可以搭配出几种穿法.哪种最靓?”随着问题逐渐 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 深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写作学习、过关测验等环 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人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节.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中得出了”先穿衣服在搭配裤 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子“或者先穿裤子在搭配衣服的分类、分步思想.得到了M件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父亲和 衣服、N条裤子可以有MxN种不同的搭配规律,锻炼了学生自 儿子一道逛商店的录像.并配上声音:“今天是爷爷的生El,我 主探究能力.举一反三,完成了常规教学难以企及的教学效果。 们给他买一听中老年奶粉,好吗?可我不知这一听奶粉有多少, 四、拓宽信息 你说说怎么办?”,“用秤秤”,“还有什么办法?”“这是一个圆柱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 体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大小来计算它的重量”.“你知道怎么办 地吸收.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每个学习者都是 吗?”“不知道?”“同学们,你能帮帮这位小朋友吗?”在教学这 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 样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又自然又轻松.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 而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人 了.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帮忙解决问题。这样设计不但有利于新 发生改变。因此,只有在足够的信息背景下,学生才有“选择、加工” 课的教学.把学生思维引入新课重点解决问题的“发展区”和学 的空间:只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信息.才能促使学生的建构 生求知的“情绪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 在数学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互联网这个知识信息库.运用小学生能 动起来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够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数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 量和质量.成功地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 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图:天安 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 门、奖杯和飞机。如果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 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 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且课本中的图 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 片并不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能目睹的.难以与学生已有经验产生 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 联系 而运用现代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轻而易举 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许多张图片,图片范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把 围有窗花、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 圆柱体模具切开、拼凑。但却是凌乱的,无序的,为了突出重点, 电视节目中常见的。学生可自由浏览、搜索、比较、分析。他们根 突破难点。于是戒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用电脑先出示一个圆柱 据学习目标先观察杂乱无章的图片.再观察电脑从诸多图形中 体,然后在切割成许多小份,最后再拼凑,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 搜索出来的轴对称图形。这样.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 生面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割补法.帮助学生理解不易明 和分析.学生深刻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准确地 白、不易掌握的知识要点,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领域不可 在三年级的数学示范课《搭配衣服》上,教师利用先进的 阻挡的时代潮流.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 “互动工具”软件进行教学。该软件把游戏、生活与知识融为一 有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