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办“国是论坛”建设高端智库

创办“国是论坛”建设高端智库

来源:保捱科技网
创办“国是论坛”建设高端智库

作者:龙大为

来源:《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

创办“国是论坛” 建设高端智库

龙大为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如何彰显智库特征,打造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中南大学站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创办“国是论坛”,由各民主党派阐述和论证中国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的正当性和优越性,集中展示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同时进一步实现工作模式创新。

【关键词】国是论坛;建设;智库

【DOI】10.3969/j. issn.1009-2293.2019.01.014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93(2019)01-0055-02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必须切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功能有更为准确的定位,此即:“咨政建言”“理论创新”“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教育部也下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明确了高校新型智库功能定位。

2017年,中南大学统一战线参政议政工作室入选“光明日报、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CTTI来源智库”,成为全国高校唯一入选的统一战线智库,也是全国入选CTTI的两家智库之一。如何彰显智库特征,把它打造成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中南大学认为,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创办“国是论坛”,以此为平台,为各民主党派提供机会,由他们阐述和论证中国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的正当性和优越性,集中展示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

一、主要做法

(一)聚焦国家急需,确定主攻方向

2018年是中国党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和提出“召开新政协”倡议七十周年。2018年3月4日,**总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提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重要论述一经发表,就在全国范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南大学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聚焦国家急需,提出了创办“国是论坛”的大胆设想,并确定主攻方向,将首届论坛主题确定为“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下设四个具体研讨方向,同时明确发挥学科优势,以法学院牵头,部与参政议政工作室一起联合办会,以体现论坛的学术性,保证论坛的政治性。邀请函一经发布,立即得到很多高校及有关单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响

应。为了确保论坛的政治方向,校反复强调,论坛筹备组三审三议,最后请部与省社会主义学院审定,并确定交流论文。

(二)创新高校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

2018年11月17日,中南大学首届“国是论坛”暨“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研讨会”在长沙开幕。会议特别邀请了省政协副、致公党主委胡旭晟,部副、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邓焕生等领导亲临指导并讲话。胡旭晟强调,研究新型政党制度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关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必须把握好政治方向,参政党要有所作为,高等院校要做出示范。会议选取了14篇优秀论文做大会交流,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法理、中国的人民政协制度研究、党政合设与合署制度研究、新时期制度理论研究等四个分主题进行,来自红旗出版社、湖南省社科院、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北党校及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等相关领域的60余位专家与会探讨,充分交流、凝聚共识,加深了对于**总新型政党制度理论阐述的认识和理解。本次论坛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与学术优势,从筹备到参会人员,从主题到形式,全方位体现了新型智库组织形式与合作机制的创新。

(三)“两微两网”打造高端发布平台

智库逐步建立了“两微两网”,以传播研究成果。一是开通微信公众号。2018年1月,创办微信公众号“中南代表委员之声”,关注全校代表和委员们的实时动态,传播好声音,目前已有上千条推送。二是创办微动态。编印《与立法工作动态》,聚焦我国当前的立法工作与工作前沿动态,致力于各级与政协的履职活动,为代表和委员们及时了解领导有关立法和工作的最新动态提供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参政议政,已推送至第二十期。三是建立门户网站。在已有“中南大学网”基础上,2018年4月,又开通“中南参政议政网”,致力于线上运营,高效便捷的方式服务代表和委员们。依托“两微两网”,形成立体的力量凝聚平台,紧跟互联网+的时代趋势。本次论坛还被红网、华声在线、三湘网、新浪网、腾讯网、华南网、长沙门户网、东方头条和中南大学新闻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

(四)咨政建言彰显特色

中南大学拥有数百名有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其中各级、政协委员76人次,学校借助智库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履职,聚焦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发展战略,开展各种活动为党政决策服务,作为举办“国是论坛”的系列活动组成部分,已经形成统一战线智库平台的发展特色。代表、委员或联合提案,或建言,仅2018年,就向各级、提出提案议案、反映社情、提出微建议200余条,其中数十条提案议案获和、省的高度重视与采纳。为保证国是论坛可持续发展,学校为智库下拨了专项经费,扩大和改善了办公用房。

二、工作成效

(一)推进了理论创新

一是增进了政治共识。“国是论坛”进一步巩固了共识,传播了正能量,加深了民主党派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意义的理解与把握,提高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忠诚度。民主党派专家学者表示: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参政党视角讲好中国政党制度的故事,体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二是拓展了研究视角。在交流中,大家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例如:我国理论界需要超越西方政党制度和政党理论的狭隘视角,研究新型政党制度必须把握好评价标准,必须关注中国实践,同时对社会法治建设、法理学等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三

是集结了研究成果。会议将收集的论文,先是以摘要汇编成册,并适时将修改版汇编成论文集。

(二)开创了工作模式

一是具有示范性。开展“国是论坛”暨“新型政党制度”研讨,体现了开展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省政协副胡旭晟给予高度肯定:中南大学召开“国是论坛”非常具有开创性,希望能够发挥高校对于新型政党制度研究的示范作用。二是具有引导性:首次由高校部门联合二级学院办会,树立了校、院合作开展工作的好典型,激活了专家学者研究统一战线、参与工作的热情。三是具有探索性。首次将部对高校工作的指导落实在具体的学术研讨会上,实现了部、省社会主义学院、党派与高校多方位的互动,开创了我省工作学术化新模式,也保证了本次会议在政治方向上的正确性。

(三)促成了工作机制

首届“国是论坛”闭幕后,民革湖南与中南大学达成了联合共建“社会法制研究中心”的意向。“中心”挂靠中南大学法学院,依托中南大学参政议政工作室智库及相关学科的优质科研资源,就资政建言等具体事务开展研究合作,以期形成高质量的资政成果,供省领导决策参考,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许 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