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教育思想》模拟试题2

《现代教育思想》模拟试题2

来源:保捱科技网
《现代教育思想》模拟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

1.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 功能、导向功能、 功能、 功能、反思功能,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 功能。 2.教育事业是面向 的事业,教育 是面向未来的实践,教育实践本质上需要具有未来性和 性的教育理论来指导。

3.所谓全面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 、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 等。

4.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必须以学生 的发展为目标,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为尺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5.早在1948年《世界宣言》就宣告:“人人享有受 的权利”。几十年来,各发达国家确实是把全民教育作为缓解社会 和国家的反 计划和经济振兴计划来对待的。

6.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 ,进而提高全民族的 文化素质。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如何理解教育思想的涵义? 2.为什么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3.试列举三条教育的“应试”倾向的主要弊端。 4.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5.简述“自我导向学习”。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试分析下面这则案例材料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案例材料]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它班的同学拣到的。数年以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收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

2.试分析下面这则案例材料,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案例材料]班里转来了一位女同学。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先是惊讶得面面相觑,而后捂住嘴埋下头嗤嗤笑了起来。因为那女孩只有几绺稀疏的头发。女孩惨白着脸,象只受惊的小鹿手足无措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同学把这个丑丑的女孩当作了笑谈的资料。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通

过主动与女孩接触,发现这个女孩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手特别巧,女孩是因为生过一场大病才变成这样的,她的父亲也离家出走了。后来,老师通过让女孩办黑板报,让大家见识了她漂亮的美术字和潇洒的图案设计;通过手工比赛,让同学发现了她精美的剪纸艺术;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同学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和美的价值。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丑”女孩,而且发现女孩原来有一双很大很美的眼睛。女孩的脸上终于有了快乐、自信的笑容。 四、论述题(35分)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答题要点提示: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哪些特征,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等]

.

模拟试题2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

1.预见 评价 理论指导 2.未来 实践 创新 3.特点 状态4.实践能力 创造性5.教育 危机 贫困 6.质量 科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教育思想是指经过人们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教育理论认识(3分),具有实践性、抽象性、社会性和前瞻性等多种特征(2分)。

2.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3分),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全局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2分)。

3.学校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1分);整个中小学教育变成大学预备班的教育,只片面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2分);以单纯分数标准评价学生成绩,以单纯的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导致教育评价上的片面性(2分)。

4.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强、对人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有信任感、平等待人、对新教育方式有兴趣、尊重他人。(每点1分,满分可只答5点)

5.自我导向学习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理念,即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1分),而学习者本人要学会学习(1分),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 和方法(1分),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1分),自己选择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己进行学习评估(1分)。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6分,共32分)

[题目1的评分参考要点]此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回答: 一、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

1.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寒,母亲抱病,无钱买来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儆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表现了崇高的师德,令人敬佩。(3分)

2.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育效果是可靠的。(5分)

3.老师也没有采取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的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的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这些都是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5分) [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论证的水平,另计3分] 二、老师的做法并不妥当。因为:

1.老师出于保护学生的心理,动机无可厚非,但老师为此而不惜自己做假,当众隐瞒了自己完全知道的事实,这样做并不好,至少有了欺骗学生之嫌。(3分)

2.学生无论有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做不道德的事情,而老师过于看重客观原因而忽略学生行为失当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更大的危险,基本上只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表面的善良可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自掏腰包的做法并不可取。(5分)

3.老师煞费苦心营造一种所谓的“人文环境”,其行为是否妥当,情节表明在“数年以后”才从学生的来信中得到肯定,这是不是也太冒险了一点?如果这位学生在当时就产生了一种“占小便宜没事儿”的侥幸心理呢?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因此还是应该即时说清楚,再个别加以解决为好。(5分) [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论证的水平,另计3分]

[题目2的评分参]

1.虽然人文教育的影响时刻都存在于我们身边,但学校教育中的人文环境永远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加以细心发现和精心培育。案例中的老师善于利用“办黑板报”、“手工比赛”和“主题班会”等具体方式,让这位容易受到歧视的女生得到展现自己心灵手巧美好品质的机会,也让同学们发现了生活中更多的充满美好希望的事物,提高了思想认识的境界,使班集体的人文环境得到改善。老师的做法是成功而富有启发的。(5分)

2.学生对于生活中美与丑的最初的认识,一般都处于简单和直观的水平,但这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为此,教师不能简单使用批评或说教的方式来给他们以帮助。(3分)

3.让生活本身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吧,因为在我们的世界上,往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更具有发现美好事物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周围同学和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可以让教育赢得出乎意料的成功。(3分)

4.让同学们的善良的天性都得到发挥,不能靠简单地说教来实现,而是需要教师去创造一些必要的教育方式,如此为学生提供各种发现的机会,共同开拓一片促进美好事物得到发展的空间,这也是我们教师、长辈应有的职责。(5分) 四、论述题(35分) [评分参考要点]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5分) 素质教育具有八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4分)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正确对待以住的基础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改善外部条件的关系;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发展特长的关系。(6分)

注重素质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任务。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素质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走向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改变只重视智育的做法。当前尤其要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教育,加强理想、伦理道德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能力,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15分)

[能结合自己实际体会的分析,另计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