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饶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上饶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来源:保捱科技网
上饶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发生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就是该物质的燃烧热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2. 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

B. 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C. 新能源的优点是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者很少污染 D. 燃烧热是评价燃料优劣的唯一标准

3.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①③④⑤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③④⑤

4. 两种不同的烃CxHy和CaHb不论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xHy和CaHb分子中氢原子数一定相等 B.可能是C2H4和C3H6的混合物 C.CxHy和CaH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CxHy和CaHb的最简式可能不同

5. 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2C(g) △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

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第 1 页,共 8 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②图I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③图II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④图II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 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ΔH= -a kJ/mol ,在5 L密闭容

器中进行,10 s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0 mo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s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8 mol·Lˉ1·sˉ1 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6v(O2)正=5v(H2O)逆 C.10s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1akJ D.10s时,H2O的反应速率为0.012 mol·Lˉ1·sˉ1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放在氮气中冷却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常温下铁能被浓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 D.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8. 把33.6L 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22.4 L气体(气体的测量均在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 L气体的总质量是30g B.反应转移1.5mol电子 C.有70g过氧化钠参加反应 D.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1:1

9. 与丙烯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环丙烷 B.环丁烷 C.乙烯 D.丙烷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的是

A. 平衡后加入

,该反应的

增大

。下列分析正确

第 2 页,共 8 页

B.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变大 C. 平衡后再充入D. 若反应前充入的

,达到新平衡时,与

的百分含量变大

的转化率比

的高

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c(NH4+)/c(Cl-)的值一定减小

B.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弱酸HA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HA) > pH(盐酸) C.已知25℃时,HA的Ka=6.25×10—5,当pH为5.0时,HA溶液中

cHAcA = 0.16

D.某二元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必然存在:c(H+)+c(A2—)=c(OH—)+c(H2A)

12.在常温下,pH=2的氯化铁洛液,pH=2的硫酸溶液,pH=12的氨水溶液,pH=12的碳酸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分别为a、b、c、d,则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d>c>b B.a=d>b=c C.b=c>a=d D.b=c>a>d 13.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

。按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

,其反应为: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该反应的

C. 平衡常数:( )

D. 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14.近几年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 3 页,共 8 页

A.石墨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2e=== H2↑+2OH—

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 C.该装置不仅可提供电能,还可得到清洁的氢气

D.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的氢气时,正极消耗锂的质量为14 g 1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酸性溶液中:Cl-、Mg2+、Fe3+、SCN-

B.1.0 mol·L-1的NaNO3溶液中:Fe2+、K+、H+、SO42﹣ C.在强碱性环境中:AlO、CO、Na+、K+

D.0.1 mol·L-1明矾溶液中:NH、AlO、HCO、Na+

16.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Fe2+、Al3+、NH4+、CO32-、AlO2-、S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的电离),离子浓度均为0.2mol·L-1,现取该溶液加入稀硫酸后得强酸性X溶液,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取X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X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至过量会产生白色沉淀A、无色气体A,A遇空气变成棕色;过滤,获得溶液A

②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沉淀B,过滤获得溶液B

③在溶液B中通入适量CO2气体有沉淀C产生.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存在Fe2+、NH4+、AlO2-、SO42- 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Al3+

C.溶液A中存在的阳离子有Ba2+、Fe3+、NH4+、H+ D.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

二、填空题

17.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流程如图:

第 4 页,共 8 页

(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还原时,试剂X若选用SO2,则反应后的阴离子是 (填化学式)。(3)从分离出滤渣II后的滤液中得到产品,应进行的操作是 、 、过滤、洗涤、干燥。

(4)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在医学上常用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方法测定某补血剂中亚铁离子的含量。

步骤a:取10片补血剂样品除去糖衣、研磨、溶解、过滤,将滤液配成250mL溶液;

步骤b:取上述溶液25mL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逐渐滴加0.0100mol/L的KMnO4溶液,至恰MnO4好完全反应,记录消耗的KMnO4溶液的体积(假定药品中其他成分不与KMnO4反应),发生的反应为:

﹣+5Fe2++8H+=5Fe3++Mn2++4H

2O;

步骤c:重复“步骤b”2~3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

①步骤a中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 。

②该补血剂中亚铁离子的含量为 mg/片。

18.将32.0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 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

(1)表现的性质为________,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2) NO 的体积为________L,NO2 的体积为__________L;

(3)若测得反应后溶液中c (H+)=a mol/L,则原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1/L。

19.(1)为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Fe3+杂质,可加入某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

A.NaOH B.Cu C.Cu(OH)2 D.NH3·H2O

(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1molA和2molB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2B(g)

xC(g),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m%;若开始充入容器中的是0.3mol A、0.6mol

B和1.4mol C,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为m%,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 。

(3)25℃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六种溶液:①NH3·H2O ②NH4HSO4 ③(NH4)2CO3 ④NH4Cl ⑤NH4Al(SO4)2 ⑥(NH4)2SO4 ,其中c(NH4+)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已知下列四组溶液中:①Na2S ② H2S 和NaHS ③H2S ④NaHS ,每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第 5 页,共 8 页

0.4 mol·L-1,回答下列问题:

c(H2S)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c(S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0.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生物材质(以C计)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是一种低耗能,高效率的制H2方法。该方法由气化炉制造H2和燃烧炉再生CaO两步构成。气化炉中涉及的反应有:

Ⅰ.C(s)+H2O(g)Ⅱ.CO(g)+H2O(g)Ⅲ.CaO(s)+CO2(g)燃烧炉中涉及的反应为

Ⅳ.C(s)+O2(g)===CO2;

Ⅴ.CaCO3(s)===CaO(s)+CO2(g)。

(1)该工艺制H2总反应可表示为C(s)+2H2O(g)+CaO(s)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用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2)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Ⅰ,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其中加入1.0mol炭和1.0mol水蒸气(H216O),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1.25倍,平衡时水蒸气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向该容器中补充a mol炭,水蒸气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再补充a mol水蒸气(H218O),最终容器中C16O和C18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已知反应Ⅱ的ΔH=-41.1 kJ/mol,C≡O 、O—H、H—H键的键能分别为1072.9 kJ/mol,4 kJ/mol、436 kJ/mol,则C=O的键能为________ kJ/mol。

(4)对于反应Ⅲ,若平衡时再充入CO2,使其浓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当重新平衡后,CO2浓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N2(g)+3H2(g) 如下:

2NH3(g) ∆H<0合成氨,其基本合成过程

CaCO3(s)+2H2(g),其反应的平

CO(g)+H2(g) K1; CO2(g)+H2(g) K2; CaCO3(s) K3;

(1)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c0 mol/L H2参加合成氨反应,在a、b两种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如图A。

①a条件下,0~t0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mol·L-1·min-1。 ②相对a而言,b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a条件下t1时刻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1/2,t2时刻重新建立平衡状态。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t1~t2

第 6 页,共 8 页

时刻c(H2)的变化曲线________。

(2)某小组往一恒温恒压容器充入9 mol N2和23 mol H2模拟合成氨反应,图B为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图。若体系在T2、60MPa下达到平衡。

① 此时N2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___MPa,H2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____M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 列式计算此时的平衡常数Kp=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分离器中的过程对整个工业合成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固体D是一种红色氧化物。

(1)混合气体A通入足量NaOH溶液后,溶液B中属于盐的溶质有 。 (2)白色沉淀C中加入盐酸的实验现象为 。 (3)固体D与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第 7 页,共 8 页

上饶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D D B C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D C C 二、填空题 17.(1)SiO2(1分); (2)SO42﹣(1分); (3)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

(4)①玻璃棒(2分);250 mL容量瓶(2分); ②56(2分). 18.酸性,氧化性 0.5mol 5.6L 5.6L

15014a14

19.C 2或3 ⑥>③>②>⑤>④>① ②>③>④>① ①>④>②>③ 20.K1·K2·K3 25% 不变 1:a 803 正向 不变

21.(c0-c1)/300t0 增大c(N2) 9 15 0.043(Mpa)-2氨,c(NH3)减小,使平衡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增大原料利用率(或NH3产率)。

22.

(1)Na2SO3 Na2SO4 2分(两种物质各1分) (2)产生气泡,沉淀部分溶解 2分(两个现象各1分)

(3)Fe2O3+6H+=2Fe3++3H2O 2分(物质和配平各1分,写化学方程式不得分)

第 8 页,共 8 页

10 C 及时分离出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