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2)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2)

来源:保捱科技网
河北中学

教 学 设 计

授课人 李建辉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仪器试剂 质量守恒定律 总(1)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 科目:化学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实验探讨法、小组合作交流 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 白磷、NaOH溶液、 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问题引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 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呢? 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教 学 教 程 [演示实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称量记录: 学生活动 思考、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意图 精心设疑,激发求知欲。 初步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反应前的总质量(锥 形瓶+空气+白磷)是 克。 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 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 总质量的关系是 。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是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

河北中学

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 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 总质量的关系是 。 思考 激疑、探索 让学生自己动带着上述问题 做实手通过实验进[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验,并记录本组实验测定行探索,培养学的数据(操作方法同演示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 生的实验能力实验2)。 和研究问题的[分组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检查纠科学态度 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第1小组做氯化钠溶液与银溶液反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初步记住定律。 应的实验;第2小组做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事实,试着总结规律。 液反应的实验;第3小组做氢氧化钠溶液与氯 化铁溶液反应的实验。 引导学生从实验事实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略) [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做课堂练习一 (2)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 符合质量守恒守律? [投影]课堂练习练习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一。 [板书]2。几点说明: (1)是指参加化学瓜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 领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意义 记忆定律内容 联系实际,讨论、体会定初步理解定律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初步中关键字的涵义。 运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河北中学

(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3)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足量反应”等字所表示的意义。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投影]氧化汞分解示意图及水分解示意图的分析(图片制作方法可参考教科书30页图2-5和课本49页图3-4),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思考 思考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再次设疑,启发思考,将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通过形象的图示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瓜的微观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产生质的飞跃。 在观察投影图示的基础上,通过看书认识化培养学生阅读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归纳的能力 本质原因。 巩固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领会质量守恒定律的内 涵。 做随堂检测题。 了解学生本节课是否达到教 学目的。 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分析守恒的原因。 [板书]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三个不变) [投影]课堂练习2(见附2)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二 矫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做课堂练习二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课堂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学生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本节的重点,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河北中学

作业布置 习题P98 1、2、3、4,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