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l嗍’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4月!堕:!!型!:!Q!垦堡坚塑Q圣旦鱼!鱼垒坠望垦∑圣垦Q里丛圣盟!Q呈兰盟!垦基里曼!量兰垒E巳垫!兰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装接线缆工艺技术研究李承虎。王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籀耍: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具有接触可靠、接点密度高、质量轻、体积小、抗冲击以及耐振动等优点。其在军用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与线缆装接的工艺流程、技术难点等关键工艺技术。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关键词:微型矩形连接嚣;线绳;蓑接;5-艺技术中图分类号:TM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0-0015--02Ontheprocesstechnologyoftheassemblingbetweenthemicro-rectangleconnectorsofJ30JseriesandwiresLICheng-hu,WANGPeng(No.38ResearchInstituteofChinaElectronicsTechnologyGroupCorporation,Hefei,Anlmi230031,China)Abstract:Thelittlemicm—∞ctaIlgleconnectorsofJ30Jserieshavemanymeritssuch勰contactreliably,higharecontactdensity,lightm888,vo[ume,impactresistanceandresistanttovibratiotLAndtheywidelyusedinmilitaryequipment.Thispaperintroducesindetailsuch8sprocessflowandthekeyprocesstechnoldgyoftheassemblingbe[weelithemicro-rectangleconnec[or80fJ30Jseriesandwirestechnologydifficultpoint.,whichguaranteesthequalityandreliabilityoftheproaucts.Keywords:micro-rectangleconnector;wire;assembling;processtechnology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其内部的各种元器件以及用于传输信号的线缆组件必然要求小型化、微型化。在众多线缆组件中,以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为用特种焊接工艺在金属丝的端头进行焊接.形成灯笼式接触件,俗称麻花针。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接触件闯距为1.27IDffl,压线孔径为0.50mln,可插入0.07-0.15行固定,导致接线装配工艺复杂。1.2线缆对于压接型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应选用截面lnln2代表的线缆组件使用最为广泛。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具有接触可靠、接点密度高、质量轻、体积小、抗冲击以及耐振动等优点,在军用领域具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据不完全统计,笔者所在研究所每年J30J系列微型矩形线缆组件的需求量达万根。因此,加强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装接线缆工艺的线缆,此种连接器插针、插孔只能采取灌封的形式进积为0.07加.15nllTi2的线缆且线缆芯线为多股绞合方式,不能选用单股芯线的线缆。相关压接试验验证表明,为单股芯线的线缆在与连接器接触件内孔完全匹配的情况下,经正确压接后。压接处仍然存在10%一15%的空隙率,影响压接可靠性。2装配工艺2.1总体流程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技术研究,使其在产品中得到可靠的应用,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l结构特点1.1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J30J微型连接器是一种超小型矩形连接器,其内部接触件分插针和插孔两大种类。为适应不同的安装方式,其配有多种锬紧组件;具有多种端接形式.包括直式印制板焊接、弯式印制板焊接、线缆压接、焊接等。笔者所在研究所选用的J30J系列微型连接器接触件尾端与线缆的端接方式为压接式。叠科#=刽线境下#仁=爿袭缓,掉点护蠢下并bl标识蠢f审字杖什阳t封I:=j压接I:=jt夹加工}C:j安冀妒蠢和标识蠢f压接型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的插针接点为绞线式弹性插针,是由金属丝利用特殊工艺进行绞合后,再利收藕日期:2012-01—04作者简介:李承虎(1979一),男,安徽和县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装联工艺研究和工艺管理方面的工作。型型邗竺竺f世}竺尸鬯叫、团咽∥万方数据6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4月2.2关键工艺2.21备料备料阶段是关键阶段.必须保证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与线缆的规格型号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保证连接器与线缆的外观、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满足_[艺要求。外观方面,连接器接触件一般要求表面作镀金处理。且接触件与线缆内导体表面无氧化现象。匹配性方面,接触件压线孔径为0缆。2.2.2线缆.护套下料50n瑚.选择截面积为007—0.15mi,n2的线考虑为线缆后续返修留有长度余地和线缆加装护套后,导线存在的回缩现象.线缆及线缆护套下料长度应放2%左右的余量。同时,在下料过程中,应选用专用下料设备保证线缆、线缆护套、焊点护套和标识套管端而的平齐。2.2隰圄j亩福∞址接戤血盅相显做l辐』封面用丙酮清洗干净;灌封过程中.保证胶的流动性.i玎适当用热肛l加热;灌封后,擦除多余胶液。灌封好的线缆组件在T燥、通风的环境中放置.达到半固化状态后.方可放入60℃烘箱中2~4h进行固化处理。2.2.7校针3标识套管印字标识套管起信息标识作朋.具备线缆组件自身信息灌封好的线缆组件在达到半l司化状态时,观察连接器内所有接触件是否整齐;接触件端头与连接器外壳表面尺寸是古满足r艺要求的尺寸;接触件是否有歪斜现标识和去向位置信息标识的功能。印字方法一般有移印、喷墨印和热转印3种。日前.使用广泛的是采用热转印1艺方法.这就要求热转印的设备、色带的选择与标识套管材料的适配性,确保印字后套管上的字符耐溶剂清洗.不易被溶剂清洗掉。2.2.4端头加1.象.若有倾斜现象发生,应利用校针丁装抵住插针根部.向倾斜反方向轻轻拨动插针,直至插针垂直。2.2.8尾部处理若连接器无尾夹,可用丝线在距离连接器尾部10—15mln处扎紧,以保护套管端头;若连接器有尾夹且需要套穿屏蔽层套管的.应在导线与屏蔽成套管之间加15—20nun绝缘套管保护,以防止屏蔽层套管磨破导线绝缘线缆端头加工.注重端头的剥头足寸和内导体的无损伤和断股现象。常用的剥头处理方式有冷剥法和热剥法。冷剥法容易引起线缆内导体损伤和断股,不宜采用。热剥法常用的有激光剥头和热剥器剥头。此两种热剥法层。并将屏蔽层端头散开处向外翻卷,理顺屏蔽层后.在距离屏蔽层翻卷处10—15mm处用丝线扎紧,与线束服帖均可得到可靠性高的剥头质量.推荐在军用电子产品上使用(见图2)。后进行尾夹处理.应将尾夹压紧,且保证屏蔽层_]己松动。2.2.9绝缘耐压测试、通断测试用绝缘耐压测试仪对电缆组件绝缘电阻值测试。正常情况下,绝缘电阻值应』(于500Mn。耐电压为800v,在1min内无击穿、飞弧现象。田2台格的线氆剥头l标1用线束测试仪对线缆组件两端连接器内相应连接的接触件.进行通断性能测试。2.25压接压接是整个装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压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线缆组件的质量和町靠性。首先.采用坑压式压接法.选择专用压接工具和正确的压接档位(根据导线的截面积选择)。其次,压接时.须保证插针尾3结语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装接线缆的工艺过程足一项技术难点多、装配复杂度高、返修难度大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操作者必须经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熟练掌握每个装配环节的技术要点,技术难点.严格按照工艺指导书的要求细心操作.以确保装配质量的一次合格率和可靠性。参考文献:[1lGJB177A一1999.压接接触件矩形电连接器总规范【s】【2】GJB2647—1996.压接端子和接头总规范【s】【3JQJ3085—1999,坑压式压接连接通用技术要求【sJ部与导线绝缘层之间的缝隙小于0.2mm;压接点边缘距离插针尾部尺寸保持在0.3mm以内;压接可靠性应良好.压接点接触电阻不大于2mn。第三,压接后应进行相应的拉脱力检验,抽取3%的导线插芯在拉力测试仪上进行拉脱力测试。0.07t'rtm导线不小于10N,01mm和0.12mm导线不小于15H,0.15film导线不小于20N(见图3)。2.2.6灌封灌封时.所用的A、B双组份胶按要求进行配比.一定要搅拌均匀.同时.消除产生的气泡。灌封前,应将被灌万方数据J30J系列微型矩形连接器装接线缆工艺技术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李承虎, 王鹏, LI Cheng-hu, WANG Peng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2012,31(4)
参考文献(3条)
1.GJB 177A-1999.压接接触件矩形电连接器总规范[外文期刊] 19992.GJB 27-1996.压接端子和接头总规范 19963.QJ 3085-1999.坑压式压接连接通用技术要求 199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yjskf20120400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