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启示及应对措施
作者:杨扬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6期
摘要: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愈演愈烈,短期内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欧洲是中国重要贸易伙伴之一,欧债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中国,通过贸易途径、金融途径、非接触性途径影响着中国经济。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应对。 关键词:欧债危机;中国经济;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02 一、欧债危机的成因
欧债危机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的爆发有其成因:部分成员国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福利不匹配、美国次贷危机的刺激、欧元区先天架构缺陷等。 1.实体经济空心化
欧元区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法国等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多个支柱性实体产业,而希腊等边缘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没有足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强大实体经济。
2.高福利增加财政压力
欧洲高福利制度和人口老龄化也给欧元区成员国尤其是发展水平较低的成员国的带来了财政压力,这二者是促使大规模举债的一个重要原因。 3.金融危机催化债务危机的爆发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一些国家信贷萎缩,实体经济难以获得所需资金。为此各国普遍采取了货币与财政双宽松的刺激,各国大规模举债的举措促使其面临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美国次贷危机迫使欧元区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暴露,是欧债危机爆发的催化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欧元区的先天缺陷
欧元区有制度架构上的先天不足,即有共同的货币和央行,却没有统一的财政。同时,欧洲央行在危机时刻一直奉行保守的货币,追求低通货膨胀率。这种对物价水平稳定性的追求,没能刺激和拉动欧元区的消费与投资,妨碍了次贷危机背景下的经济的复苏。 此外,欧元区仅仅是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各成员国要对本国的选民负责,其最终目标是追求和维护本国的利益。这就导致了在欧债危机爆发的开端,对救援希腊的方式争论不休,从而延误了治理欧债危机的最佳时间,导致了欧债危机的蔓延,加剧了危机的破坏程度。 二、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深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已威胁到欧元和欧元区的稳定,也不可避免地减缓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其影响途径有:贸易途径、金融途径、非接触性传导途径。 1.贸易途径
欧洲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需求方,对欧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20%。欧债危机使欧盟成员国的购买和消费减少,从而造成了中国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需求的减少。其次,欧元持续疲软,投资者规避高风险的本性促使其将目标转向相对安全的中国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欧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使中国商品的价格相对升高,造成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降低。再次,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复苏,贸易壁垒的增强使中国出口面临困难与挑战。此外,欧债危机也间接地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总体而言,我国对外贸易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中国经济虽保持着持续增长但放缓了脚步。 2.金融途径
金融途径是欧债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另一个传导途径。第一,欧债危机使欧元贬值,从而使得我国持有的欧元资产大幅缩水,导致我国经济利益蒙受巨大损失。第二,由于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动和欧洲持续的宽松货币,人民币面临极大的升值压力,我国面临输入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人民币升值以及通货膨胀都会使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减缓的趋势。第三,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欧洲是中国外资的主要来源。欧债危机使得欧洲投资者的财富缩水,导致投资能力和信心不足,来自欧洲的直接投资下降,对中国吸引外资的总体形势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同时,欧洲经济的衰退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从而冲击我国相关企业,打击本国投资者信心。可见,欧债危机使我国来看自国内和国外的投资需求减小,这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减缓的压力,同时还会造成失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3.非接触性传导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欧洲经济的衰退势必会干扰欧洲投资者的信心,而“羊群效应”会使世界范围内的投资者对经济产生下行预期,包括中国投资者,这也使中国经济面临投资减少的压力。 三、欧债危机带来的启示
欧债危机的爆发原因、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前景有重要的启示,同时为了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探讨应对措施,以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投资和出口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居民消费仅占我国GDP的30%左右。希腊债务危机警示我们,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取的。因此,无论是为了应对此次欧债危机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国经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都是刻不容缓的。中国应该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
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虚拟经济可以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分散经营风险,有利于产权重组和深化企业改革。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导致的形成,掩盖经济过热的实质。因此,为了应对欧债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要合理的引导金融业等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并进。 3.保障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社会是、市场和公民的统一体。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必须重视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如若干预不及时则可能出现国家陷入危机而一蹶不振的窘境。因此,必须正确定位在市场中的作用,为的权利划定界限。
4.保障债务透明,认清负债能力 地方应该提高债务透明度并扩大融资渠道。
首先,应建立多层次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加强对地方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从而保障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其次,应扩大地方的融资渠道,实现的收入和支出相匹配。地方应当合理的估计自身的负债能力,不能高估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则应该及时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况作全面清查和评估,对地方债务规模进行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切实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防范偿债违约风险。 5.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带来诸多收益,包括:获得铸币税收益,降低汇率风险,加快金融业的发展,节省外汇储备和提高中国的政治地位。由欧债危机引起的欧元汇率下降,使中国对欧出口企业遭受了巨额损失,中国持有的欧元外汇储备也发生了极大的缩水。为了防范汇率风险,中国应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应把握此次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的契机。随着美元疲软和欧债危机下欧元汇率的波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结构受到挑战,国际货币体系原有力量对比改变,原有平衡被打破,这为我国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范围,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6.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欧债危机中地方保护主义的复苏和贸易壁垒的加重使中国的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国际贸易预警机制不仅可以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也对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建立“四位一体”的摩擦预警机制,减小贸易摩擦,从而减少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增加的贸易摩擦及其带来的企业损失。 7.谨防经济硬着陆
经济硬着陆指经济发展不仅是短期向下波浪式的运动,而且在2-3年内,无法回到原来的高点。具体就中国经济而言,是指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低于8%,通货膨胀率高于5%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在抑制通胀方面,我国应该控制物价,当前控制房地产泡沫是一个重中之重。应当加强保障房的建设,将房价调整到合理的水平。当民众无需将过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买房,也就有了更多的金钱用于消费,也就是说,房价的调整从另一方面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在外部市场需求动荡的情况下,内需的扩大还可以增加就业,从而可以缓解就业的严峻形势。
参考文献:
[1]尹小健.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科技广场,2012,6. [2]彭路.欧债危机成因及其对我国影响研究.海南金融,2012(6).
[3]张晓晶,李成.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放导报,2010(4). [4]景维民,杨恒.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影响及启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孔凡伟.欧债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途径与应对之策.国际融资,2011,11. [6]何文静.浅析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启示.现代商业,2013,3. [7]姚宇驰.欧债危机与人民币国际化.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4). [8]张美娟.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经贸广场,2013(8). [9]徐洁.欧债危机下,中国经济当谨防硬着陆.国际经贸,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