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33
·临床监护·术中不同体位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廉艳
(青大附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不同体位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未实施特殊干预,观察组则开展综合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情况及手术压疮的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于术后观察3个时刻点的压疮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压疮平均面积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小于后者(P<0.05)。观察组术后颈肩痛、上肢麻木及下肢麻木的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结论 针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对其实施术中不同体位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提升手术安全性,减少不适感。
关键词:术中体位护理;长时间侧卧位;急性压疮;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33.196
本文引用格式:廉艳.术中不同体位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3).234.
0 引言
手术体位实际就是为满足手术操作需要,需要合理摆放的体位。侧卧位乃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手术体位,以全髋关节置换术、胸腰椎手术、泌尿系统手术及神经外科手术等术式中最为常见 [1]。本次研究通过选取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探讨术中不同体位护理对其急性压疮形成所具有的影响,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所选取患者术前均无压疮,手术时间≥3h,无皮肤疾病,无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排除压疮史、术中大出血、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另将合并有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排除。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区间21-84岁,平均(58.4±12.4)岁;21例右侧卧位,27例左侧卧位;10例骨科手术,19例神经外科手术,8例胸外科手术,11例泌尿外科手术。观察组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区间20-83岁,平均(58.3±12.1)岁;29例右侧卧位,19例左侧卧位;9例骨科手术,18例神经外科手术,9例胸外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两组在年龄、术式、性别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运用普通海绵垫,对受压支撑部位提供保护。观察组则开展综合体位护理,(1)压疮量表评估。提前评估患者压疮发生风险,于术前1h,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运用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表实施评估。此评分表有10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参照参考文献[2]。依据Waterlow 压疮危险评分表,另与本科实际相结合,制定出符合本科需要的《手术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及护理记录单》,轻度危险:10-14分,中度危险:15-19分,高度危险:≥20分。对于分值为15-19分患者,则运用图片或宣教材料,对麻醉过程进行讲解,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在压疮风险方面的认知,获取其配合,以便更好的开展术后压疮的治疗与防范。针对评分≥20分的患者,需于术前将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另对难免压疮进行申报。(2)术中压疮观察记录单。运用护理记录单,内容为创面情况、压疮发生的部位、皮肤温度、手术体位及皮肤颜色等,深入了解皮肤颜色实况,术中责任护士签字。在对手术不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每间隔2h,放松患者约束带,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对局部受压部位进行按摩。(3)使用凝胶垫。依据患者病情实况,选择合宜的抗压凝胶垫。将开放式碗形头圈垫于头部,肩峰与肘关节需具有相同高度,将有通用方垫的托手架上,铺于上侧臂,而将半圆形体位垫铺在下侧手臂腋下,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控制身体与双臂的摆放角度,即<90°。于胸部位置,垫凝胶减压垫(5-7cm),于腰部位置,垫半圆形体位垫,将通用方垫放置于骨盆两侧,外加挡板,将通用大凝胶垫垫在受压髂脊部位,运用侧卧位隧道海绵垫,于海绵垫的上下两层位置,将两腿放上。除了能够有效预防脚踝间与大腿压疮之外,还有助于患者腿部输液通道状况的细致观察,便于管道管理。
1.3 评价标准。(1)压疮形成状况。包含有压疮平均面积与发生率。分别于术后即刻、30min、24 h时,运用美国压疮顾问小组(NPUAP)所指定标准,评定压疮情况,划分为1-4级,依次为正常、皮肤淡红、出现不褪色红斑、 受压部位有水泡或皮损。(2)舒适度。术后1d时,随访患者,询问紧张情绪发生情况、下肢麻木及术后上肢麻木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SPSS 20.0处理研究所得数据,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又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
——
若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则由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于术后观察3个时刻点的压疮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压疮平均面积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小于后者(P<0.05)。观察组术后颈肩痛、上肢麻木及下肢麻木的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
3 讨论
体位摆放乃是整个手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体位摆放的安全合理与否,则会对手术是否成功产生直接影响。侧卧位乃为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手术体位,针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因存在较小的受力面积,手术创面与身体呈点状接触,而局部则具有较大的受压,外加麻醉作用,使患者知觉丧失,同时具有较差的肌肉自主调节功能,除了会造成患者皮肤出现松弛状况外,还会造成低氧血症,使血流量减慢[3]。本次研究针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于术中对其实施综合体位护理,内容有运用压疮量表评估预警、凝胶垫减压及术中压疮观察表等,最终结果可知,观察组于术后观察3个时刻点的压疮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压疮平均面积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小于后者。观察组术后颈肩痛、上肢麻木及下肢麻木的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低于后者。由此表明,针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对其实施术中不同体位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提升手术安全性,减少不适感。
参考文献
[1] 张云凤,宋思贤,梁亮芳.医用高分子凝胶体位垫在侧卧位手术中预
防急性压疮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0):49-50.[2] 冯睿.术中改良护理对侧卧位患者术中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