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方案比选 .......................................... 1 1.1方案选取及尺寸拟定 .................................... 1 鉴于毛利冲地质地形情况,该处地势崎岖,桥全长较长,故比选方案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斜拉桥形式。根据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初步拟定了三个方案。 ...................... 1
1.11方案一:50+80+50m的变截面箱型连续梁桥 ................................................................................... 1 1.12方案二:4×45m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梁 .................................................................................. 2 1.13方案三:65+115m斜拉桥 ................................................................................................................... 3 1.2各方案主要优缺点比较表 ........................................................................................................................... 4 1.3. 结论 ............................................................................................................................................................. 4
第二章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5
2.1 基本资料 ...................................................................................................................................................... 5
2.1.1 主要技术指标 ..................................................................................................................................... 5
2.1.2 材料规格 ............................................................................................................................................. 5
2.2 结构计算简图 .............................................................................................................................................. 5 2.3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6
第三章 内力计算及组合 .................................. 10
3.1 荷载 ............................................................................................................................................................ 10
3.1.1 结构重力荷载 ................................................................................................................................... 10
3.1.2 支座不均匀沉降 ............................................................................................................................... 11 3.1.3 活载 ................................................................................................................................................... 11
3.2 结构重力作用以及影响线计算 ................................................................................................................ 11
3.2.1 输入数据 ........................................................................................................................................... 11
3.3 支座沉降(SQ2荷载)影响计算 .............................................................................................................. 20 3.5 荷载组合 .................................................................................................................................................... 25
3.5.1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内力组合 ............................................................................................... 25 3.5.2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内力组合 ............................................................................................... 28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四章 配筋计算 ......................................... 32
4.1计算原则 ..................................................................................................................................................... 32 4.2 预应力钢筋估算 ........................................................................................................................................ 32
4.2.1 材料性能参数 ................................................................................................................................... 32
4.2.2 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及布置 ....................................................................................................... 32
4.3 预应力筋的布置原则 ................................................................................................................................ 38
第五章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布置 .......................... 40
5.1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算..................................................................................................... 40
5.1.1 截面上、下缘均布置预应力筋 ....................................................................................................... 40
5.1.2 仅在截面下缘布置预应力筋 ........................................................................................................... 41 5.1.3 仅在截面上缘布置预应力筋 ........................................................................................................... 42
5.2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估算..................................................................................................... 42 5.3 预应力筋估算结果 .................................................................................................................................... 43 5.4 预应力筋束的布置原则 ............................................................................................................................ 45 5.5 预应力筋束的布置结果 ............................................................................................................................ 46
第六章 净截面及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46
6.1 净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见表6-1) .......................................................................................................... 47 6.2 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见表6-2) ...................................................................................................... 48
第七章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 ...................... 48
7.1 控制应力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 49
7.1.1 控制应力 ........................................................................................................................................... 49
7.1.2 其他参数 ........................................................................................................................................... 49
7.2 摩阻损失
l1的计算 ................................................................................................................................. 50
l4的计算 ......................................................................................................... 51
7.3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损失7.4 预应力筋束松弛损失
l5的计算 ............................................................................................................. 53 l6的计算 ......................................................................................................... 53
7.5 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
7.6 预应力损失组合及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55
第八章 强度验算 ........................................ 57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8.1 基本理论 .................................................................................................................................................... 57 8.2 计算公式 .................................................................................................................................................... 57
8.2.1 矩形截面 ........................................................................................................................................... 58 8.2.2 工形截面 ........................................................................................................................................... 59
8.3 计算结果 .................................................................................................................................................... 60
第九章 应力验算 ........................................ 62
9.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 62 9.2短期效应组合 ............................................................................................................................................. 63 9.3长期效应组合 ............................................................................................................................................. 69 9.4基本组合 ..................................................................................................................................................... 74 9.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截面强度验算 ......................................................................................................... 79
第十章 变形验算 ........................................ 84
10.1挠度验算 ................................................................................................................................................... 84 按照新《公桥规》第6.5.3条规定,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的挠度应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本桥采用C50混凝土,其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为1.425,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长期挠度后,主梁最大挠度不应超过计算跨境的1/600,即1/600=80/600=0.0134M=134MM。由桥梁博士的计算,下表为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挠度后主梁的最大值,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挠度值。 ............................................................... 84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挠度与预拱度设置 ................................................................................................... 84 注:表取全桥一半前节点,后一半节点结果对称 ....................................................................................... 85 10.2预拱度设置 ........................................................................................................................................... 85
第十一章 设计图绘制 .................................... 86
11.1 概述 .......................................................................................................................................................... 86 11.2 总体布置图 .............................................................................................................................................. 86 11.3 主梁一般构造图 ...................................................................................................................................... 87 11.4 主梁预应力钢束构造图........................................................................................................................... 87
第十二章 设计总结 ...................................... 88 参考文献 ................................................. 致谢 .................................................... 90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一章 方案比选
1.1方案选取及尺寸拟定
鉴于毛利冲地质地形情况,该处地势崎岖,桥全长较长,故比选方案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斜拉桥形式。根据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初步拟定了三个方案。
1.11方案一:50+80+50m的变截面箱型连续梁桥
本桥上部构造为50+80+50m的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梁,箱梁采用的单箱单室截面,箱梁支点截面梁高5m,跨中截面梁高2.5m,梁宽9m,下部构造桥墩为薄壁式桥墩或双柱式墩配桩基础;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配扩大基础。由于该桥桥位较高 ,为了减少
墩台数量且跨径选择合理。
图2 变截面连续梁桥立面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图3 变截面连续梁剖面图
1.12方案二:4×45m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梁
1.本桥上部构造为4×45m预应力砼连续梁,箱梁采用的单箱单室截面,梁高3m,桥面宽9m, 下部构造桥墩为薄壁式桥墩或双柱式墩配桩基础;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配扩大基础。
图4 等截面连续梁立面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13方案三:65+115m斜拉桥
本桥上部构造为65+115m的箱型截面的斜拉桥,由于斜拉桥的多点支撑故可以大大减少主梁的高度,索距为6m,塔高38m。箱梁采用单相单室,梁高1.8m,梁宽9m,下部构造桥墩为薄壁式桥墩或双柱式墩配桩基础;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配扩大基础。
图5 斜拉桥立面图
1.2各方案主要优缺点比较表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表2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适用性 跨越能力较大结构刚度跨越能力较大结构刚度大、变形小、行车平顺舒大、变形小、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抗震能力适、伸缩缝少、抗震能力强 强 箱梁断面刚度大,施工安全。 大跨度连续梁恒载内力占的比重较大,选用变高度梁可以大大减小跨中区段恒载产生的内力。 变高度符合梁的内力分布规律。 采用悬臂施工时,变高度梁又与施工时的内力状态相吻合。 变截面连续梁部分上部结构造价较高,支座养护费用较高, 从美学观点出发,变高度梁比较有韵律感,特别是位于城市中的桥梁。 梁的高跨比小自重明显比其他小,变形小,行车舒适 安全性 箱梁断面刚度大,施工安全。 主桥采用悬臂施工,需要挂篮,吊装设备及。连续梁施工控制复杂,工期较长, 连续梁桥主墩需要大型橡胶支座,养护更换麻烦 箱梁断面刚度大,施工安全。 主桥采用悬臂施工,需要挂篮,吊装设备要求高 由于跨径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 墩台少,下部结构施工少 经济性 上部结构造价相对其他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由于两种较低,主桥的运营养技术要求高所以造价也护成本在后期较低。 高 整体外形单一,跨径安排气势宏伟,符合地形特较合理,由于桥型较长,点,但跨径安排较大。显主梁结构单一显得有点得不协调 单调 美观性 1.3. 结论
通过对比,从受力合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角度综合考虑,方案一为最佳推荐方案,即50+80+50m的变截面箱型连续梁桥。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二章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2.1 基本资料
2.1.1 主要技术指标
桥型布置:50m+80m+50m变截面连续梁桥(图2-1) 桥面净空:净-8m
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纵坡:0 % 桥面横坡:2%
Ⅰ-Ⅰ500 ⅠⅠ-ⅠⅠ5009000800025002254008005000
图2-1 主梁横截面图及桥面布置图(单位:cm)
2.1.2 材料规格
主梁: C50号混凝土,容重为27kN/m3,弹性模量取3.45×107 kPa; 桥面铺装:采用防水混凝土,厚度为10cm,容重为25kN/m3; 人行道、栏杆:C20号混凝土,容重为25kN/m3;
横隔板:C50号混凝土,容重为27kN/m3,弹性模量取3.45×107 kPa。
2.2 结构计算简图
全桥三跨共取52个单元,53个结点,其中1~3、12-19、34-41、50-52号单元长为3m,9-11、20-22、31-33、42-44号单元长为4m,6-8、23-25、28-30、45-47号单元长5m,4、5、26、27、48、49号单元长1m。桥墩简化为活动和固定铰支座。结点x、y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坐标按各结点对应截面的形心点的位置来确定,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2所示。
图2-2 结构计算简图
2.3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用三角形分块法(GEO2程序)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截面编号和坐标系取用,见图2-3。
y1617182223242567131514212027(28)2654103(11)2(12)1(19)x
图2-3 截面几何特性计算的三角形分块结点编号图
输入数据文件D2-1-1.DAT,内容为: 28 1,-5.0,0.0 2,5.0,0.0 3,3.0,0.85 4,1.6,0.85 5,0.4,1.25 6,0.4,3.8 7,1.6,4.2 8,3.0,4.2 9,4.2,3.8
10,4.2,1.25 11,3.0,0.85 12,5.0,0.0 13,5.0,4.1 14,8.0,4.3 15,8.0,4.5 16,-8.0,4.5 17,-8.0,4.3 18,-5.0,4.1 19,-5.0,0.0
页脚内容20,-3.0,0.85 21,-4.2,1.25 22,-4.2,3.8 23,-3.0,4.2 24,-1.6,4.2 25,-0.4,3.8 26,-0.4,1.25 27,-1.6,0.85 28,-3.0,0.85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以上数据仅为一个结点截面的数据文件,其余结点截面的数据文件省略,其形式与上类同。
计算结果,见“表2-1 结点截面几何特性总表”。
结点截面几何特性和单元几何特性,分别见表2-2和表2-3。
表2-1 结点截面几何特性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节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截面高度 2.5 2.5 2.5 2.5 2.5 2.52 2. 2.83 3.1 3.36 3.67 4.03 4.33 4.65 5.0 5.0 5.0 4.65 4.33 4.03 3.67 3.36 3.1 2.83 2. 2.52 2.5 2.52 页脚内容截面面积 6.46 6.46 6.46 6.46 6.46 6.48785 6.7493 7.17387 7.78447 8.43962 9.24446 10.2379 11.1248 12.1401 13.3 13.3 13.3 12.1401 11.1248 10.2379 9.24446 8.43962 7.78447 7.17387 6.7493 6.48785 6.46 6.48785 90
截面抗弯惯距 5.91274 5.91274 5.91274 5.91274 5.91274 6.01112 6.87785 8.3962 10.8016 13.6047 17.4601 22.7143 27.8722 34.3222 42.4142 42.4142 42.4142 34.3222 27.8722 22.7143 17.4601 13.6047 10.8016 8.3962 6.87785 6.01112 5.91274 6.01112 截面形心位置Hx(m) 1.41 1.41 1.41 1.41 1.41 1.42 1.47 1.56 1.67 1.78 1.91 2.07 2.2 2.34 2.49 2.49 2.49 2.34 2.2 2.07 1.91 1.78 1.67 1.56 1.47 1.42 1.41 1.42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 2.83 3.1 3.36 3.67 4.03 4.33 4.65 5.0 5.0 5.0 4.65 4.33 4.03 3.67 3.36 3.1 2.83 2. 2.52 2.5 2.5 2.5 2.5 6.7493 7.17387 7.78447 8.43962 9.24446 10.2379 11.1248 12.1401 13.3 13.3 13.3 12.1401 11.1248 10.2379 9.24446 8.43962 7.78447 7.17387 6.7493 6.48785 6.46 6.46 6.46 6.46 6.87785 8.3962 10.8016 13.6047 17.4601 22.7143 27.8722 34.3222 42.4142 42.4142 42.4142 34.3222 27.8722 22.7143 17.4601 13.6047 10.8016 8.3962 6.87785 6.01112 5.91274 5.91274 5.91274 5.91274 1.47 1.56 1.67 1.78 1.91 2.07 2.2 2.34 2.49 2.49 2.49 2.34 2.2 2.07 1.91 1.78 1.67 1.56 1.47 1.42 1.41 1.41 1.41 1.41
表2-2 结点截面几何特性表
序列号 节点号 截面高度 截面面积 截面抗弯惯距 截面形心位置Hx(m)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50-52 6 26 28 48 7 25 29 47 8 24 30 46 9 23 31 45 10 22 32 44 11 21 33 45 12 20 34 42 13 19 35 41 14 18 36 40 15-17 37-39 2.5 2.52 2. 2.83 3.1 3.36 3.67 4.03 4.33 4.65 5.0 6.46 6.48785 6.7493 7.17387 7.78447 8.43962 9.24446 10.2379 11.1248 12.1401 13.3 5.91274 6.01112 6.87785 8.3962 10.8016 13.6047 17.4601 22.7143 27.8722 34.3222 42.4142 1.41 1.42 1.47 1.56 1.67 1.78 1.91 2.07 2.2 2.34 2.49
表2-3 单元几何特性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单元号 1-4 49-52 5 48 26 27 6 25 28 47 7 24 29 46 8 23 30 45 9 22 31 44 10 21 32 43 11 20 33 42 12 19 34 41 13 18 35 40 14 17 36 39 15 16 37 38 截面面积 6.46 6.473925 6.618575 6.961585 7.47917 8.112045 8.84204 9.74118 10.68135 11.63245 12.72005 13.3 截面抗弯惯距 5.91274 5.96193 6.444485 7.637025 9.59 12.20315 15.5324 20.0872 25.29325 31.0972 38.3682 42.4142 截面形心位置Hx(m) 1.41 1.415 1.445 1.515 1.615 1.725 1.845 1.99 2.135 2.27 2.415 2.49
第三章 内力计算及组合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1 荷载
3.1.1 结构重力荷载 (1)桥面系荷载
防撞护栏重:q1 =[(0.3+0.5)×0.2/2+0.2×0.5+0.8×0.2 ]×25×2
=24.5 kN/m
桥面铺装重:q2 =(0.6+0.15)×4/2×25×2 = 21kN/m 合计:q = q1+q2 = 45.5 kN/m
将桥面系荷载作为二期恒载以均布荷载的形式加在主梁上。 (2)主梁自重
按γ=27kN/m3的容重,以计主梁自重的形式计入恒载中。且在每跨l/4截面、l/2截面以及支点截面各设一道横隔梁,其重量按非结点荷载计算。
中跨跨中截面横隔板重:
[(5-0.4×2)×(2.5-0.25-0.4)-0.8×0.3×2-0.3×0.3×2-1×1.5-0.5×π×0.75×
0.75+0.3×0.3×2 ]×0.2×27= 26.497 kN
中跨l/4截面横隔板重:
[(5-0.538×2)×(3.362-0.25-0.538)-0.8×0.3×2-0.3×0.3×2-1.25×1.5-0.5×π×
0.75×0.75+0.3×0.3×2×0.4×27 ]×0.4×27= 74.112 kN
中跨支点截面横隔板重:
[(5-0.8×2)×(8-0.25-0.8)-0.8×0.3×2-0.3×0.3×2-1.25×1.5-0.5×π×0.75×
0.75+0.3×0.3×2×0.4×27 ]×0.6×27 =165.184 kN
边跨l/4截面(靠中跨侧)横隔板重:
[(5-0.4×2)×(4.029-0.25-0.4)-0.8×0.3×2-0.3×0.3×2-1.25×1.5-0.5×π×
0.75×0.75+0.3×0.3×2×0.4×27 ]×0.4×27 = 90.705 kN
边跨跨中截面横隔板重:
[(5-0.495×2)×(3098-0.25-0.495)-0.8×0.3×2-0.3×0.3×2-1.25×1.5-0.5×π×
0.75×0.75+0.3×0.3×2×0.4×27 ]×0.4×27 = 66.932 kN
边跨l/4截面(靠桥台侧)横隔板重:
[(5-0.405×2)×(2.51-0.25-0.405)-0.8×0.3×2-0.3×0.3×2-1×1.5-0.5×π×0.75
×0.75+0.3×0.3×2 ]×0.2×27= 26.510 kN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边跨边支点截面横隔板重:
[(5-0.4×2)×(2.5-0.25-0.4)-0.8×0.3×2-0.3×0.3×2-1×1.5-0.5×π×0.75×
0.75+0.3×0.3×2 ]×0.4×27= 52.984 kN
3.1.2 支座不均匀沉降
支座不均匀沉降应根据各墩位处地质情况以及基础的布置形式和支座反力大小按《基础工程》以及有关规范的规定来计算,这里假定中间两桥墩相对两边桥台下沉20mm。在荷载组合中,此项荷载作为SQ2,SQ2中还可包括温度等荷载效应,应根据设计要求来取用。
3.1.3 活载
汽车: 公路I级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qk和集中荷载Pk组成),qk=10.5kN/m,Pk=360kN;计算剪力效应时,Pk=432kN。
3.2 结构重力作用以及影响线计算
采用FR2程序计算,关心结点取结点1~53;关心截面取全结构的相关截面。 3.2.1 输入数据
52,53,5,32,1,0,1,1,53,1 (NM,NJ,NS,NGE,NME,NKA,NCA,NTI,NFI,NFY) 1, 1, 2, 1, 1 2, 2, 3, 1, 2 3, 3, 4, 1, 3
…… (中间数据省略,其形式与上类同) 50, 50, 51, 1, 3 51, 51, 52, 1, 2
52, 52, 53, 1, 1 ISE(I,J),J=1,2 ,(IMG(I,J),J=1,2),I=1,NM 1, 0.0 ,0.0 2, 3.0 , 0.0 3, 6.0 , 0.0
…… (中间数据省略,其形式与上类同) 50, 171, 0.0 51, 174 , 0.0
52, 177 ,0.0 ( I,(XY(I,J),J=1,2) )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27.0,3.45E7 ( I,(WE(I,J),J=1,2),I=1,NME ) 1, 22.3875 , 61.3615 2, 20.6140 , 58.7755 3, 18.7830 , 55.5940
…… (中间数据省略,其形式与上类同) 30, 32.5510 , 328.0000 31, 33.9680 , 355.9750
32, 34.0600 , 356.4700 (I,(AI(I,J),J=1,2),I=1,NGE) 4
1,9999,0.0,9999 16,0.0,0.0,9999 38,9999,0.0,9999
52,9999,0.0,9999 ( ISJ (SXYM(J),J=1,3) )
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3, 10,3, 11,3, 12,3, 13,3, 14,3,
…… (中间数据省略,其形式与上类同)
50,3, 51,3, 52,3, 53,3, 1,1,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 (中间数据省略,其形式与上类同) 46,1,
47,1,
48,1,
49,1,
50,1,
51,1,
52,2,
((JFI(I,J),J=1,2),I=1,NFI)
50,52 NLM,NP
1,10,98.5,1.0,1 5,NJP
52,10,98.5,1.0,0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2,-53,0 16,2,-165.184 38,2,165.184,0
52,2,- 1, 2, 3, 4, 5, 6, 7, 8, 9, … , …, 49,50,51,52,53. …. 3.2.2 计算结果
(1)文件.OUT(部分结果)
ICA= 1
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大轴力 -1.25E-12 -3.98E-13 -1.36E-12 -1.28E-11 3.65E-11 -2.54E-11 -1.18E-11 -8.70E-11 -1.24E-10 -1.16E-10 -1.20E-10 -8.40E-11 -1.00E-10 -8.47E-11 -1.01E-10 8.86E-11 8.27E-11 9.67E-11 7.43E-11 8.21E-11 7.01E-11 2.76E-11 9.05E-11 8.56E-11 3.17E-11 5.60E-11 9.36E-11 5.34E-11 -3.20E-11 -1.28E-10 最小轴力 -1.50E-12 -4.78E-13 -1.E-12 -1.53E-11 3.04E-11 -3.05E-11 -1.41E-11 -1.04E-10 -1.49E-10 -1.39E-10 -1.44E-10 -1.01E-10 -1.20E-10 -1.02E-10 -1.21E-10 7.38E-11 6.E-11 8.06E-11 6.19E-11 6.84E-11 5.84E-11 2.30E-11 7.55E-11 7.14E-11 2.E-11 4.67E-11 7.80E-11 4.45E-11 -3.83E-11 -1.53E-10 最大剪力 3.33E+03 2.51E+03 1.68E+03 8.62E+02 6.02E+02 2.40E+02 -9.06E+02 -2.08E+03 4.84E+03 6.20E+03 9.84E+03 1.25E+04 1.38E+04 1.51E+04 1.66E+04 -1.10E+04 -9.85E+03 -8.83E+03 -7.E+03 -6.72E+03 -5.63E+03 -3.35E+03 -2.14E+03 -9.86E+02 1.32E+02 3.55E+02 6.81E+02 5.91E+02 2.00E+03 3.48E+03 页脚内容最小剪力 1.75E+03 1.12E+03 4.72E+02 -1.76E+02 -3.92E+02 -8.09E+02 -2.13E+03 -3.52E+03 3.15E+03 4.25E+03 7.25E+03 9.41E+03 1.04E+04 1.15E+04 1.27E+04 -1.44E+04 -1.30E+04 -1.17E+04 -1.05E+04 -9.06E+03 -7.69E+03 -4.90E+03 -3.42E+03 -2.01E+03 -6.59E+02 -3.94E+02 -1.15E+02 -1.94E+02 9.60E+02 2.17E+03 最大弯矩 -6.34E-12 8.73E+03 1.50E+04 1.86E+04 1.92E+04 1.95E+04 1.E+04 1.15E+04 -1.63E+04 -3.62E+04 -6.81E+04 -9.61E+04 -1.27E+05 -1.60E+05 -1.97E+05 -1.62E+05 -1.30E+05 -1.02E+05 -7.62E+04 -4.71E+04 -2.23E+04 -6.57E+03 7.09E+03 1.48E+04 1.65E+04 1.66E+04 1.65E+04 1.47E+04 6.82E+03 -6.95E+03 最小弯矩 -7.60E-12 4.32E+03 6.78E+03 7.38E+03 7.16E+03 6.74E+03 3.23E+03 -5.71E+03 -4.27E+04 -6.74E+04 -1.06E+05 -1.41E+05 -1.79E+05 -2.21E+05 -2.68E+05 -2.23E+05 -1.83E+05 -1.47E+05 -1.14E+05 -7.81E+04 -4.78E+04 -2.E+04 -1.38E+04 -5.E+03 -3.96E+03 -3.79E+03 -3.99E+03 -5.86E+03 -1.42E+04 -2.95E+04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1.25E-10 -1.59E-10 -1.41E-10 -1.46E-10 -1.26E-10 -1.35E-10 -1.25E-10 -1.24E-10 -1.46E-10 -9.42E-11 -1.19E-10 -1.15E-10 -1.34E-10 -2.10E-10 -1.57E-10 -1.11E-10 -4.86E-11 5.45E-11 -7.38E-12 -8.92E-12 -2.73E-12 2.05E-12 2.05E-12 -1.50E-10 -1.91E-10 -1.69E-10 -1.75E-10 -1.51E-10 -1.62E-10 -1.50E-10 -1.49E-10 -1.76E-10 -1.13E-10 -1.42E-10 -1.38E-10 -1.61E-10 -2.52E-10 -1.E-10 -1.33E-10 -5.83E-11 4.54E-11 -8.85E-12 -1.07E-11 -3.27E-12 1.71E-12 1.71E-12 4.76E+03 7.E+03 9.11E+03 1.17E+04 1.30E+04 1.44E+04 1.58E+04 -1.13E+04 -1.02E+04 -9.20E+03 -8.24E+03 -6.97E+03 -5.87E+03 -3.29E+03 -2.06E+03 -8.79E+02 4.00E+02 6.30E+02 8.94E+02 1.71E+03 2.54E+03 -1.14E+03 3.36E+03 3.20E+03 5.55E+03 6.71E+03 8.86E+03 9.88E+03 1.10E+04 1.21E+04 -1.49E+04 -1.35E+04 -1.23E+04 -1.11E+04 -9.47E+03 -8.12E+03 -5.00E+03 -3.50E+03 -2.12E+03 -6.28E+02 -3.79E+02 -1.56E+02 4.92E+02 1.14E+03 -2.54E+03 1.77E+03 -2.28E+04 -4.76E+04 -7.69E+04 -1.03E+05 -1.31E+05 -1.63E+05 -1.98E+05 -1.62E+05 -1.29E+05 -9.E+04 -7.15E+04 -4.09E+04 -1.49E+04 3.85E+02 1.28E+04 2.02E+04 1.98E+04 1.94E+04 1.88E+04 1.51E+04 8.79E+03 8.79E+03 4.42E-11 -4.85E+04 -7.90E+04 -1.15E+05 -1.48E+05 -1.84E+05 -2.25E+05 -2.69E+05 -2.23E+05 -1.82E+05 -1.44E+05 -1.11E+05 -7.32E+04 -4.11E+04 -2.15E+04 -4.57E+03 4.21E+03 6.97E+03 7.37E+03 7.56E+03 6.90E+03 4.38E+03 4.38E+03 3.68E-11
3.2.3 图形示意:
状态荷载
剪力 1.50E+04 1.00E+04 5.00E+03 0.00E+00 -5.00E+03 -1.00E+04 -1.50E+04 0 9 16 30 41 50 59 70 84 91 106 118 127 136 146 159 170 177 系列 2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2.50E+05-2.00E+05-1.50E+05-1.00E+05系列11061181271361461591700.00E+005.00E+04177-5.00E+04163041505970849109
竖向位移1.00E-020.00E+00091630415059708491106118127136146159170-1.00E-02-2.00E-02-3.00E-02-4.00E-02-5.00E-02-6.00E-02177系列1桥长
水平位移3.00E-032.50E-032.00E-031.50E-031.00E-035.00E-040.00E+00-5.00E-04-1.00E-03系列1163041505970841061181271361461591701779109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转角位移5.00E-034.00E-033.00E-032.00E-031.00E-030.00E+00-1.00E-03-2.00E-03-3.00E-03-4.00E-03系列1163041505970841061181271361461591701779109
关心截面内力影响线
左支点内力图
左支点剪力图
左支点剪力影响线1.20E+001.00E+008.00E-016.00E-014.00E-012.00E-010.00E+00-2.00E-01-4.00E-01 11263847566679桥长系列1左支点弯矩图
左支点弯矩影响线桥长 -1.00E-14-5.00E-150.00E+005.00E-151.00E-141.50E-142.00E-142.50E-143.00E-143.50E-14 系列1
左支点1/4截面内力图
页脚内容90
1011141241331421541691741126384756667990061011141241331421541691749006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左支点1/4截面剪力图
左l/4剪力影响线 4.00E-012.00E-010.00E+00-2.00E-01-4.00E-01-6.00E-01-8.00E-01桥长 11263847566679909101114124133142154169174系列10
左支点1/4截面弯矩图
左l/4弯矩影戏线 桥长-4.00E+00 系列10.00E+002.00E+004.00E+006.00E+008.00E+001.00E+01
左1/2跨截面内力图
左1/2跨截面剪力图
左1/2处剪力影响线8.00E-016.00E-014.00E-012.00E-010.00E+00 16263847566679909系列1-4.00E-01-6.00E-01 桥长 左1/2跨截面弯矩图
页脚内容101114124133142154169174-2.00E-010 1011141241331421541691741126384756667990-2.00E+0009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左1/2弯矩影响线桥长-8.00E+00-6.00E+00-4.00E+00-2.00E+000.00E+002.00E+004.00E+006.00E+008.00E+001.00E+011.20E+01
101114124133142154169174162638475666799009系列1左截面3/4内力影响线
左截面3/4剪力影响线
4.00E-012.00E-010.00E+00 16303847566679909101114124133142154169174-2.00E-01-4.00E-01-6.00E-01-8.00E-01-1.00E+000 左截面3/4弯矩影响线
系列1 左3l/4处弯矩影响线桥长-1.00E+01-8.00E+00-6.00E+00-4.00E+00-2.00E+000.00E+002.00E+004.00E+006.00E+008.00E+00 1011141241331421541691741630384756667990系列10
跨中支点截面内力影响线
页脚内容9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跨中支点截面剪力影响线
1.20E+001.00E+008.00E-016.00E-014.00E-012.00E-010.00E+00 16304150566679909101114124133142154169174系列1-2.00E-010
跨中支点截面弯矩影响线
-1.20E+01-1.00E+01-8.00E+00-6.00E+00-4.00E+00-2.00E+00 1011141241331421541691741630415056667990系列1 00.00E+002.00E+004.00E+00跨中1/4截面内力图
跨中1/4截面剪力图
9 跨中3/4处剪力影响线2.00E-010.00E+00 16304150596679909101114124133142154169174-2.00E-01-4.00E-01-6.00E-01-8.00E-01-1.00E+000 系列1桥长
跨中1/4截面弯矩图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跨中1/4处弯矩影响线桥长-6.00E+00-4.00E+00
101114124133142154169174163041505966790.00E+002.00E+004.00E+006.00E+0090-2.00E+0009系列1中跨1/2截面内力影响线
中跨1/2截面剪力影响线
6.00E-014.00E-012.00E-010.00E+00 16304150597084909101114124133142154169174系列10-2.00E-01-4.00E-01-6.00E-01 中跨1/2截面弯矩影响线
27#单元左截面 弯矩1.20E+011.00E+018.00E+006.00E+004.00E+002.00E+000.00E+00-2.00E+00-4.00E+0027#单元左截面 弯矩1021536684910110124136150169177
3.3 支座沉降(SQ2荷载)影响计算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考虑两中墩沉降0.02m引起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由于采用FR2程序计算,所以由OUTFI子程序输出结点位移时,将位移值置零了。
3.3.1 输入数据文件名为chao.DAT
52,53,5,32,1,0,1,1,180,1 (NM,NJ,NS,NGE,NME,NKA,NCA,NTI,NFI,NFY) …… (省略) 4
1,9999,0.0,9999, 16,0.0,-0.02,9999, 27,9999,-0.02,9999,
53,9999,0.0,9999, ( ISJ (SXYM(J),J=1,3) ) …… (省略) 0,0 (NLM,NP) 0 (NJP) 3.3.2 计算结果(chao.DED) 180 3
1 1 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 2 2 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3.000 3 3 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6.000 …… (中间数据省略,其形式与上类同) 51 51 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346.000 52 52 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349.000 53 53 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352.000 52 1 1 -.62936E+00 .48162E+02 -.80083E-02 .000 53 1 2 -.62936E+00 .48162E+02 .14441E+03 3.000 54 2 2 -.88297E+00 .47977E+02 .28833E+03 6.000 55 3 2 -.12632E+01 .47952E+02 .43234E+03 9.000 …… (中间数据省略,其形式与上类同) 171 51 1 -.14014E+01 -.52937E+02 .47588E+03 343.000 174 51 1 -.99334E+00 -.52803E+02 .31717E+03 346.000 177 52 1 -.68180E+00 -.528E+02 .15861E+03 349.000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80 52 2 -.68180E+00 -.528E+02 -.16070E-01 352.000
3.3.3 图形示意
力影响线:轴力4.00E-143.00E-142.00E-141.00E-140.00E+00力影响线: 水平力-1.00E-14-2.00E-14-3.00E-14-4.00E-141021536684960114127139154170180
力影响线: 竖向力1.20E+001.00E+008.00E-016.00E-014.00E-012.00E-010.00E+00力影响线: 竖向力091630415059708491106118127136146159170-2.00E-01-4.00E-01177
3.4 基本可变荷载(人群、汽车)内力和位移计算
影响线数据文件bysj.DA2,运行(修改后的)ADLOAD程序后,键入计算问题名zhou,再键入:
1.0, 1.0 (DX,DA)
150, 10.5, 1(L-计算跨径,Q-人群荷载,NJ-公路级别) 计算结果文件为zhou.SQ1,内容为(部分内容):
1 0 1 .34268E-03 .00000E+00 .14592E-0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4268E-03 .00000E+00 .14592E-03
1 1 1 .47666E-03 .00000E+00 .20297E-0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47666E-03 .00000E+00 .20297E-03
1 0 2 -.39822E-03 .00000E+00 .20600E-03
1 1 …… 245 0 245 1 245 0 245 1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39822E-03 .00000E+00 -.20600E-03
2 -.39822E-03 .00000E+00 .20600E-0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39822E-03 .00000E+00 -.20600E-03
(中间数据省略,其形式与上类同)1 .23832E+01 .18511E+03 -.21348E-03
.23832E+01 .18511E+03 -.21348E-03 -.80706E+00 -.62165E+02 .16514E-01
1 .33167E+01 .25751E+03 .14287E-01
.33167E+01 .25751E+03 .14287E-01 .11487E+00 .95042E+01 .43056E-01
2 -.60598E+01 .46883E+03 .15083E-01
.60598E+01 -.46883E+03 .15083E-01 .28695E+01 .22155E+03 -.31811E-01
2 -.60598E+01 .46883E+03 -.11459E-01
.60598E+01 -.46883E+03 -.11459E-01 .19360E+01 .14915E+03 -.357E-01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汽车荷载作用下弯矩包络图5.00E+034.00E+033.00E+032.00E+031.00E+030.00E+000102138475970931141241361461171系列1
汽车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6.00E-044.00E-042.00E-040.00E+00系列1163041505970849109-2.00E-04桥长106118127136146159170177
汽车荷载先竖向位移 5.00E-030.00E+00-5.00E-03-1.00E-02 0 9 16 30 41 50 59 70 84 91 106 118 127 136 146 159 170 177 系列1 桥长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汽车荷载作用下转角位移3.00E-042.50E-042.00E-041.50E-041.00E-045.00E-050.00E+00系列1163041505970849109106118127136146159170桥长177
3.5 荷载组合
对于箱壁具有一定厚度且有横隔板加劲的箱形梁,忽略歪扭变形的畸变应力;将活载偏心作用引起的约束扭转正应力和扭转剪应力分别估计为活载对称作用下平面弯曲正应力的15%和剪应力的5%。
桥梁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时,分为两种极限状态,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3.5.1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内力组合 组合1: Sud =1.2恒载+1.4汽车荷载
组合2: Sud =1.2恒载+1.4汽车荷载+0.98支座沉降 (1)计算结果(见表3-1)
表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单元号 1, 2, 3, 4, 5, 6, 7, 8, 节点号 1 2 3 4 5 6 7 8 最大轴力 -1.25E-12 -3.98E-13 -1.36E-12 -1.28E-11 3.04E-11 -2.54E-11 -1.18E-11 -8.70E-11 最小轴力 -1.25E-12 -3.98E-13 -1.36E-12 -1.28E-11 3.04E-11 -2.54E-11 -1.18E-11 -8.70E-11 最大剪力 2.42E+03 1.78E+03 1.14E+03 4.92E+02 2.78E+02 -6.88E+01 -1.15E+03 -2.27E+03 页脚内容最小剪力 1.93E+03 1.31E+03 6.79E+02 5.05E+01 -1.56E+02 -4.98E+02 -1.57E+03 -2.69E+03 最大弯矩 -6.34E-12 6.30E+03 1.07E+04 1.30E+04 1.34E+04 1.35E+04 1.26E+04 6.22E+03 最小弯矩 -6.34E-12 4.87E+03 7.87E+03 9.01E+03 8.97E+03 8.73E+03 6.12E+03 -1.86E+03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1.24E-10 -1.16E-10 -1.20E-10 -8.40E-11 -1.00E-10 -8.47E-11 -1.01E-10 7.38E-11 6.E-11 8.06E-11 6.19E-11 6.84E-11 5.84E-11 2.30E-11 7.55E-11 7.14E-11 2.E-11 4.67E-11 7.80E-11 4.45E-11 -3.20E-11 -1.28E-10 -1.25E-10 -1.59E-10 -1.41E-10 -1.46E-10 -1.26E-10 -1.35E-10 -1.25E-10 -1.24E-10 -1.16E-10 -1.20E-10 -8.40E-11 -1.00E-10 -8.47E-11 -1.01E-10 7.38E-11 6.E-11 8.06E-11 6.19E-11 6.84E-11 5.84E-11 2.30E-11 7.55E-11 7.14E-11 2.E-11 4.67E-11 7.80E-11 4.45E-11 -3.20E-11 -1.28E-10 -1.25E-10 -1.59E-10 -1.41E-10 -1.46E-10 -1.26E-10 -1.35E-10 -1.25E-10 -3.46E+03 -4.46E+03 -7.35E+03 -8.52E+03 -9.46E+03 -1.05E+04 -1.16E+04 1.27E+04 1.14E+04 1.03E+04 9.24E+03 7.08E+03 5.90E+03 3.55E+03 2.53E+03 1.34E+03 2.15E+02 3.35E+02 7.00E+01 -1.42E+02 -1.22E+03 -2.33E+03 -3.51E+03 -5.77E+03 -6.84E+03 -8.00E+03 -8.94E+03 -9.95E+03 -1.10E+04 页脚内容-3.88E+03 -4.90E+03 -7.80E+03 -8.98E+03 -9.94E+03 -1.10E+04 -1.21E+04 1.23E+04 1.10E+04 9.92E+03 8.91E+03 6.77E+03 5.61E+03 3.28E+03 2.28E+03 1.10E+03 -1.34E+01 1.13E+02 -1.53E+02 -3.65E+02 -1.45E+03 -2.57E+03 -3.76E+03 -6.04E+03 -7.13E+03 -8.31E+03 -9.27E+03 -1.03E+04 -1.14E+04 -6.06E+03 -2.11E+04 -4.03E+04 -7.13E+04 -9.86E+04 -1.29E+05 -1.62E+05 -1.98E+05 -1.E+05 -1.32E+05 -1.04E+05 -7.82E+04 -4.95E+04 -2.52E+04 -1.01E+04 2.65E+03 9.66E+03 1.11E+04 1.12E+04 1.11E+04 9.51E+03 2.38E+03 -1.05E+04 -2.57E+04 -5.01E+04 -7.E+04 -1.05E+05 -1.33E+05 -1.65E+05 -1.55E+04 -3.14E+04 -5.15E+04 -8.32E+04 -1.11E+05 -1.42E+05 -1.77E+05 -2.14E+05 -1.79E+05 -1.46E+05 -1.17E+05 -9.13E+04 -6.22E+04 -3.77E+04 -2.25E+04 -1.01E+04 -3.36E+03 -2.02E+03 -1.90E+03 -2.05E+03 -3.55E+03 -1.04E+04 -2.30E+04 -3.83E+04 -6.29E+04 -9.21E+04 -1.18E+05 -1.47E+05 -1.80E+05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2,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1.24E-10 -1.46E-10 -9.42E-11 -1.19E-10 -1.15E-10 -1.34E-10 -2.10E-10 -1.57E-10 -1.11E-10 -4.86E-11 4.54E-11 -7.38E-12 -8.92E-12 -2.73E-12 1.71E-12 1.71E-12 -1.24E-10 -1.46E-10 -9.42E-11 -1.19E-10 -1.15E-10 -1.34E-10 -2.10E-10 -1.57E-10 -1.11E-10 -4.86E-11 4.54E-11 -7.38E-12 -8.92E-12 -2.73E-12 1.71E-12 1.71E-12 1.32E+04 1.19E+04 1.08E+04 9.74E+03 7.49E+03 6.31E+03 3.68E+03 2.66E+03 1.47E+03 2.17E+02 3.44E+02 1.37E+02 -7.27E+01 -7.01E+02 -1.33E+03 2.45E+03 1.27E+04 1.14E+04 1.03E+04 9.25E+03 7.02E+03 5.86E+03 3.24E+03 2.23E+03 1.05E+03 -2.08E+02 -9.06E+01 -3.05E+02 -5.19E+02 -1.16E+03 -1.81E+03 1.95E+03 -1.99E+05 -1.E+05 -1.31E+05 -1.02E+05 -7.48E+04 -4.50E+04 -1.97E+04 -4.76E+03 7.40E+03 1.37E+04 1.38E+04 1.36E+04 1.33E+04 1.08E+04 6.37E+03 3.68E-11 -2.16E+05 -1.78E+05 -1.45E+05 -1.14E+05 -8.69E+04 -5.63E+04 -3.02E+04 -1.43E+04 -7.81E+02 7.10E+03 8.95E+03 9.17E+03 9.19E+03 7.99E+03 4.93E+03 3.68E-11
(2)图形示意
2.00E+041.50E+041.00E+045.00E+030.00E+00-5.00E+03-1.00E+04-1.50E+04-2.00E+04承载能力极限剪力包络图系列1系列2163041505666799009桥长页脚内容101114124133142154169174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承载能力极限弯矩包络图 桥长-3.00E+05-2.50E+05-2.00E+05-1.50E+05-1.00E+05-5.00E+04 106118127136146159170177系列1系列2163041505970840.00E+005.00E+04
3.5.2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内力组合 (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
组合1: Ssd =恒载+0.7汽车荷载+人群荷载+支座沉降 组合2: Ssd =恒载+0.7汽车荷载+人群荷载
(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
组合1: Sld =恒载+0.4汽车荷载+支座沉降
组合2: Sld =恒载+0.4汽车荷载(3)计算结果(见表3-2) 表3-1
承载能力极限内力
9109
表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单元 1, 2, 节点 1 2 最大轴力 -1.25E-12 -3.98E-13 最小轴力 -1.25E-12 -3.98E-13 最大剪力 2.42E+03 1.78E+03 最小剪力 1.93E+03 1.31E+03 最大弯矩 -6.34E-12 6.30E+03 最小弯矩 -6.34E-12 4.87E+03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1.36E-12 -1.28E-11 3.04E-11 -2.54E-11 -1.18E-11 -8.70E-11 -1.24E-10 -1.16E-10 -1.20E-10 -8.40E-11 -1.00E-10 -8.47E-11 -1.01E-10 7.38E-11 6.E-11 8.06E-11 6.19E-11 6.84E-11 5.84E-11 2.30E-11 7.55E-11 7.14E-11 2.E-11 4.67E-11 7.80E-11 4.45E-11 -3.20E-11 -1.28E-10 -1.25E-10 -1.59E-10 -1.36E-12 -1.28E-11 3.04E-11 -2.54E-11 -1.18E-11 -8.70E-11 -1.24E-10 -1.16E-10 -1.20E-10 -8.40E-11 -1.00E-10 -8.47E-11 -1.01E-10 7.38E-11 6.E-11 8.06E-11 6.19E-11 6.84E-11 5.84E-11 2.30E-11 7.55E-11 7.14E-11 2.E-11 4.67E-11 7.80E-11 4.45E-11 -3.20E-11 -1.28E-10 -1.25E-10 -1.59E-10 1.14E+03 4.92E+02 2.78E+02 -6.88E+01 -1.15E+03 -2.27E+03 -3.46E+03 -4.46E+03 -7.35E+03 -8.52E+03 -9.46E+03 -1.05E+04 -1.16E+04 1.27E+04 1.14E+04 1.03E+04 9.24E+03 7.08E+03 5.90E+03 3.55E+03 2.53E+03 1.34E+03 2.15E+02 3.35E+02 7.00E+01 -1.42E+02 -1.22E+03 -2.33E+03 -3.51E+03 -5.77E+03 页脚内容6.79E+02 5.05E+01 -1.56E+02 -4.98E+02 -1.57E+03 -2.69E+03 -3.88E+03 -4.90E+03 -7.80E+03 -8.98E+03 -9.94E+03 -1.10E+04 -1.21E+04 1.23E+04 1.10E+04 9.92E+03 8.91E+03 6.77E+03 5.61E+03 3.28E+03 2.28E+03 1.10E+03 -1.34E+01 1.13E+02 -1.53E+02 -3.65E+02 -1.45E+03 -2.57E+03 -3.76E+03 -6.04E+03 1.07E+04 1.30E+04 1.34E+04 1.35E+04 1.26E+04 6.22E+03 -6.06E+03 -2.11E+04 -4.03E+04 -7.13E+04 -9.86E+04 -1.29E+05 -1.62E+05 -1.98E+05 -1.E+05 -1.32E+05 -1.04E+05 -7.82E+04 -4.95E+04 -2.52E+04 -1.01E+04 2.65E+03 9.66E+03 1.11E+04 1.12E+04 1.11E+04 9.51E+03 2.38E+03 -1.05E+04 -2.57E+04 7.87E+03 9.01E+03 8.97E+03 8.73E+03 6.12E+03 -1.86E+03 -1.55E+04 -3.14E+04 -5.15E+04 -8.32E+04 -1.11E+05 -1.42E+05 -1.77E+05 -2.14E+05 -1.79E+05 -1.46E+05 -1.17E+05 -9.13E+04 -6.22E+04 -3.77E+04 -2.25E+04 -1.01E+04 -3.36E+03 -2.02E+03 -1.90E+03 -2.05E+03 -3.55E+03 -1.04E+04 -2.30E+04 -3.83E+04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33 34 3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1.41E-10 -1.46E-10 -1.26E-10 -1.35E-10 -1.25E-10 -1.24E-10 -1.46E-10 -9.42E-11 -1.19E-10 -1.15E-10 -1.34E-10 -2.10E-10 -1.57E-10 -1.11E-10 -4.86E-11 4.54E-11 -7.38E-12 -8.92E-12 -2.73E-12 1.71E-12 -1.41E-10 -1.46E-10 -1.26E-10 -1.35E-10 -1.25E-10 -1.24E-10 -1.46E-10 -9.42E-11 -1.19E-10 -1.15E-10 -1.34E-10 -2.10E-10 -1.57E-10 -1.11E-10 -4.86E-11 4.54E-11 -7.38E-12 -8.92E-12 -2.73E-12 1.71E-12 -6.84E+03 -8.00E+03 -8.94E+03 1.14E+04 1.26E+04 -1.14E+04 -1.03E+04 -9.25E+03 -8.31E+03 -7.05E+03 -5.98E+03 -3.43E+03 -2.25E+03 -1.13E+03 8.91E+01 3.03E+02 5.17E+02 1.16E+03 1.81E+03 2.45E+03 -7.13E+03 -8.31E+03 -9.27E+03 1.10E+04 1.22E+04 -1.19E+04 -1.08E+04 -9.74E+03 -8.78E+03 -7.51E+03 -6.42E+03 -3.86E+03 -2.67E+03 -1.55E+03 -3.47E+02 -1.39E+02 7.05E+01 6.99E+02 1.33E+03 1.95E+03 -5.01E+04 -7.E+04 -1.05E+05 -1.65E+05 -1.99E+05 -1.E+05 -1.31E+05 -1.02E+05 -7.48E+04 -4.50E+04 -1.97E+04 -4.76E+03 7.40E+03 1.37E+04 1.38E+04 1.36E+04 1.33E+04 1.08E+04 6.37E+03 3.68E-11 -6.29E+04 -9.21E+04 -1.18E+05 -1.80E+05 -2.16E+05 -1.78E+05 -1.45E+05 -1.14E+05 -8.69E+04 -5.63E+04 -3.02E+04 -1.43E+04 -7.81E+02 7.10E+03 8.95E+03 9.17E+03 9.19E+03 7.99E+03 4.93E+03 3.68E-11
(4)图形示意
正常使用剪力包络图
1.50E+04
1.00E+045.00E+030.00E+00系列1系列2163041505970841061181271361469109-5.00E+03-1.00E+04-1.50E+04桥长页脚内容90 159170177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正常使用弯矩包络桥长-2.50E+05-2.00E+05-1.50E+05-1.00E+05系列1系列21061181271361461591700.00E+005.00E+041771630415059708491-5.00E+0409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四章 配筋计算
4.1计算原则
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预应力钢筋共计有三种,分别为纵向、横向、竖向预应力筋。其中纵向预应力钢筋根据弯矩包络图计算并布置,横向预应力钢筋根据单位宽度桥面板计算并布置,如计算配筋仅需设置普通钢筋,则可不设置横向预应力钢筋;竖向预应力钢筋根据主梁主应力计算与验算结果设置。本设计主要考虑纵向预应力钢筋的计算与布置问题。
4.2 预应力钢筋估算
4.2.1 材料性能参数
(1)混凝土等级为C50,主要强度指标为: 强度标准值:fck=32.4MPa,ftk=2.65MPa 强度设计值:fcd=22.4MPa,ftd=1.83MPa 弹性模量:Ec=3.45×104MPa
(2)预应力钢筋采用25φj15.2的钢绞线,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pd=1260MPa 弹性模量:Ep=1.95105MPa
(3)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sk=3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sd=280MPa 4.2.2 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及布置
首先根据各截面正截面抗裂性要求,确定预应力钢筋数量.为满足抗裂性要求,所需的有效预加力为: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MS1ep0.80Npe()0; WAW (4-25)
采用φj15.2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的公称截面面积Ap1=139mm2,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取σcon=0.75fpk=0.75×1860=1395MPa,预应力损失按张拉控制应力的25%估算。得到所须的预应力钢铰线的根数:
MsNpeW1e0.80(p)AW (4-26)
对A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MsNpe0.75ftkW; 1ep()AW 求得Npe的值后,再确定适当的张拉控制应力con并扣除相应的应力损失l(对于配高强钢丝或钢绞线的后张法构件l约为0.2con),就可以估算出所需要的预应力钢筋的总面积
APNpe(10.2)con
Ap确定后,可按一束预应力钢筋的面积Ap1算出所需的预应力钢筋的束数n1
n1ApAp1
采用25φj15.2预应力钢筋束,采用OVM15-22型锚具,供给的预应力筋截面面积为Ap=np×139mm2,采用φ120的金属波纹管成孔,预留管道直径为150mm 。
表4-1 预应力钢筋估算结果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单元号 1 2 3 4 5 单位 左上缘 2.68E-18 0 0 0 0 页脚内容m××2 左下缘 0 0.00309 0.00531 0.00661 0.00684 90
右上缘 0 0 0 0 0 右下缘 0.00309 0.00531 0.00661 0.00684 0.00692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0 0 0.00178 0.0066 0.0114 0.0166 0.0242 0.0299 0.0356 0.0411 0.0504 0.0415 0.0365 0.0313 0.026 0.0194 0.0128 0.00837 0.00433 0.001 0.00139 0.00134 0.0014 0.00197 0.00446 0.00854 0.013 0.0196 0.0263 0.0315 0.0367 0.0418 0.0507 0.0415 0.0362 0.0308 0.0252 0.0181 0.011 0.00618 0.00143 0 页脚内容0.00692 0.00638 0.0035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221 0.00498 0.00583 0.00591 0.00583 0.00493 0.0021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11 0.00401 0.0068 90
0 0.00178 0.0066 0.0114 0.0166 0.0242 0.0299 0.0356 0.0411 0.0504 0.0415 0.0365 0.0313 0.026 0.0194 0.0128 0.00837 0.00433 0.001 0.00139 0.00134 0.0014 0.00197 0.00446 0.00854 0.013 0.0196 0.0263 0.0315 0.0367 0.0418 0.0507 0.0415 0.0362 0.0308 0.0252 0.0181 0.011 0.00618 0.00143 0 0 0.00638 0.0035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221 0.00498 0.00583 0.00591 0.00583 0.00493 0.0021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11 0.00401 0.0068 0.00701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48 49 50 51 5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单元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0 0 0 0 0 单位 左上缘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29 0.0077 0.0133 0.0194 0.0282 0.0349 0.0417 0.0483 0.0585 0.0488 0.0426 0.0365 0.0303 0.0226 0.015 0.0098 0.0058 0.0035 0.0031 0.0031 0.0032 0.0036 0.0059 0.01 0.0153 0.0229 0.0306 0.0368 页脚内容0.00701 0.00692 0.00669 0.00535 0.00311 m××2 左下缘 0.0001 0.0035 0.006 0.0075 0.0077 0.0078 0.0073 0.0047 0.0003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34 0.0066 0.0075 0.0076 0.0076 0.0065 0.0033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90
0 0 0 0 0 右上缘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29 0.0077 0.0133 0.0194 0.0282 0.0349 0.0417 0.0483 0.0585 0.0488 0.0426 0.0365 0.0303 0.0226 0.015 0.0098 0.0058 0.0035 0.0031 0.0031 0.0032 0.0036 0.0059 0.01 0.0153 0.0229 0.0306 0.0368 0.0429 0.00692 0.00669 0.00535 0.00311 1.56E-17 右下缘 0.0035 0.006 0.0075 0.0077 0.0078 0.0073 0.0047 0.0003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34 0.0066 0.0075 0.0076 0.0076 0.0065 0.0033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0.0429 0.0491 0.0588 0.0488 0.0423 0.0358 0.0293 0.0211 0.0128 0.0073 0.0025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7 0.0051 0.0078 0.0079 0.0078 0.0076 0.0061 0.0036 0.0491 0.0588 0.0488 0.0423 0.0358 0.0293 0.0211 0.0128 0.0073 0.0025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7 0.0051 0.0078 0.0079 0.0078 0.0076 0.0061 0.0036 0.0001
主梁最终实际配束结果(见表4-2)
表4-2 主梁最终实际配束结果表
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上缘 1 1 1 1 1 1 1 21 55 96 140 203 251 300 347 421 351 306 263 页脚内容下缘 1 25 43 54 55 56 53 34 2 1 1 1 1 1 1 1 1 1 1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18 163 108 71 42 25 22 22 23 26 42 72 110 165 220 265 309 353 423 351 304 258 211 152 92 53 18 1 1 1 1 1 1 1 1 1 1 1 24 47 54 55 55 47 2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 37 56 57 56 55 44 26 1
主梁纵向预应力筋的估算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连续梁体系,或凡是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初步计算预应力筋数量时,必须计及各项次内力的影响。然而一次内力项的计算恰与预应力筋的数量与布置有关。因此,在初步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估算预应力时,只能以预估值来考虑,工程上将结构最大控制设计弯矩值增大20%—30%来进行初估计算。次内力项的计算也与结构施工方法、结构转换体系的顺序有关。所以,此项估算是非常粗略的。一般地,逐段架设法的结构次内力值均较小,悬臂施工法的结构次内力值较大,不对称结构影响更大。由于次内力项的影响,连续梁体系支点负弯矩值减小,在预估力筋数量时不必增加总弯矩值,跨中正弯矩值则要加大,应考虑增加总弯矩值来预估力筋数量。
4.3 预应力筋的布置原则
连续梁预应力筋束的配置除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构造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原则:
(1)应选择适当的预应力束筋的型式与锚具型式,对不同跨径的梁桥结构,要选用预加力大小恰当的预应力束筋,以达到合理的布置型式。避免造成因预应力束筋与锚具型式选择不当,而使结构构造尺寸加大。当预应力束筋选择过大,每束的预加力不大,造成大跨结构中布束过多,而构造尺寸布置不下时,则要求增大截面。反之,在跨径不大的结构中,如选择预加力很大的单根束筋,也可能使结构受力过于集中而不利。
(2)预应力束筋的布置要考虑施工的方便,也不能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任意切断钢筋那样去切断预应力束筋,而导致在结构中布置过多的锚具。由于每根束筋都是一巨大的集中力,这样锚下应力区受力较复杂,因而必须在构造上加以保证,为此常导致结构构造复杂,而使施工不便。
(3)预应力束筋的布置,既要符合结构受力的要求,又要注意在超静定结构体系中避免引起过大的结构次内力。
(4)预应力束筋配置,应考虑材料经济指标的先进性,这往往与桥梁体系、构造尺寸、施工方法的选择都有密切关系。
(5)预应力束筋应避免使用多次反向曲率的连续束,因为这会引起很大的摩阻损失,降低预应力束筋的效益。
(6)预应力束筋的布置,不但要考虑结构在使用阶段的弹性受力状态的需要,而且也要考虑到结构在破坏阶段时的需要。
对于本设计,各断面的锚固束和通过束确定以后,就应确定各钢束在箱梁中的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这是计算预应力效应和施工放样的依据。钢束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应满足构造要求。如孔道中心最小距离,锚孔中心最小距离,最小曲线半径,最小扩孔长度等。
(2)注意钢束平、竖弯曲线的配合及钢束之间的空间位置。钢束一般应尽量早的平弯,在锚固前竖弯。特别应注意竖弯段上、下层钢束不要冲突,还应满足孔道净距的要求。
(3)钢束应尽量靠近腹板布置。这样可使预应力以较短的传力路线分布在全截面上,有利于降低预应力传递过程中局部应力的不利影响;能减小钢束的平弯长度;能减小横向内力;能充分利用梗腋布束,有利于截面的轻型化。
(4)尽量以S型曲线锚固于设计位置,以消除锚固点产生的横向力。 (5)钢束的线形种类尽量减少,以便于计算和施工。 (6)尽量加大曲线半径,以便于穿束和压浆。
(7)分层布束时,应使管道上下对齐,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不可采用梅花形布置。
(8)顶板束的布置还应遵循以下原则:a.钢束尽量靠截面上缘布置,以极大发挥其力学效应;b.分层布束时应使长束布置在上层,短束布置在下层。首先,因为先锚固短束,后锚固长束,只有这样布置才不会发生干扰;其次,长束通过的梁段多,放在顶层能充分发挥其力学效应;再次,较长束在施工中管道出现质量问题的机率较高,放在顶层处理比较容易些。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五章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布置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规定,预应力梁应满足弹性阶段的应力要求和塑性阶段的强度要求。因此,预应力筋的数量可以从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进行估算。
5.1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算
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预加力和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截面上、下缘均不产生拉应力,且上、下缘的混凝土均不被压碎,该条件可表示为:
y上y上Mmin0 (5-1) W上MmaxW (5-2) W上y下Mmax0 (5-3) W下MminW (5-4) W下y下式中:y上、y下——由预加力在截面上缘和下缘所产生的应力; W上、W下——分别为截面上、下缘的抗弯模量(可按毛截面考虑);
Mmax、Mmin——荷载最不利组合时的计算截面内力,当为正弯矩时取正值,当
为负弯矩时取负值;
W ——混凝土弯压应力限值,取W0.5fck,fck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
准值。
根据截面受力情况,其配筋不外乎有三种形式:截面上、下缘均配置力筋以抵抗正、负弯矩;仅在截面下缘配置力筋以抵抗正弯矩;仅在截面上缘配置力筋以抵抗负弯矩。
5.1.1 截面上、下缘均布置预应力筋
由力筋N上及N下在截面上、下缘产生的应力分别为: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y上N上N上e上N下N下e下 (5-5) AW上AW上y下N上N上e上N下N下e下 (5-6) AW下AW下式中令: N上n上Ayy (5-7) N下n下Ayy (5-8)
则得: n上Mmaxe下K下MminK上e下 (5-9) K上K下e上e下AyyMmaxe上K下MminK上e上 (5-10) n下K上K下e上e下Ayy式中:n上、n下——截面上、下缘估算的预应力钢筋束数; Ay——每束预应力钢筋的面积;
y——预应力钢筋的永存应力,估算力筋数量时取y0.75con,con为锚下张
拉控制应力;
e上、e下——截面上、下缘的预应力钢筋重心至截面重心的距离; K上、K下——截面上、下核心距; A——混凝土截面积,可按毛截面计算。
另外,各截面的最大配束数为:
n上MmaxK上e下MminK下e下e下W上W下W (5-11)
K上K下e上e下AyyMmaxK上e上MminK下e上e上W上W下W (5-12) n下K上K下e上e下Ayy5.1.2 仅在截面下缘布置预应力筋
由下缘预应力钢筋在截面上、下缘产生的应力分别为:
y上N下N下e下 (5-13) AW上y下N下N下e下 (5-14) AW下90
页脚内容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式中令: N下n下Ayy (5-8) 则得: n下Mmax (5-15)
e下K上AyyMmin (5-16)
e下K下Ayyn下5.1.3 仅在截面上缘布置预应力筋
由上缘预应力钢筋在截面上、下缘产生的应力分别为:
y上N上N上e上 (5-17) AW上y下N上N上e上 (5-18) AW下式中令: N上n上Ayy (5-7) 则得: n上Mmin (5-19)
e上K下Ayyn上Mmax (5-20)
K上e上Ayy5.2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估算
预应力梁达到受弯极限状态时,受压区混凝土应力达到混凝土抗压设计强度,受拉区钢筋达到抗拉设计强度。截面的安全性是通过计算截面抗弯安全系数来保证的。在初步估算预应力力筋数量时,T形或箱形截面,当中性轴位于受压翼缘内可按矩形截面计算,但是当忽略实际存在的双筋影响时(受拉区、受压区都有预应力筋),会使计算结果偏大,作为力筋数量的估算是允许的。
按破坏阶段估算预应力筋的基本公式是:
X0
Nyfcdbx (5-21)
xMMfbx(h) (5-22) M0cpcd02式中: xh0h022cM (5-23) fcdb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fb则得: nycdfpdAy2Mh0h02cfcdb (5-24) 式中:ny——预应力筋束数;
fcd——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pd——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c——混凝土安全系数; h0——截面有效高度。
若截面承受双向弯矩时,可各视为单筋截面,分别计算上、下缘所需的力筋数量。 T形或箱形截面,当中性轴位于腹板内,则应考虑截面腹板部分受压混凝土的工作,相应计算方法与公式可以参照规范所规定的原则与条文而选用。
5.3 预应力筋估算结果
预应力钢筋采用ASTM A416-97a标准的低松弛钢绞线(1×7标准型),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pd12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39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本设计选用19根钢绞线为一束,,面积为7850mm2,锚下张拉控制应力con0.75fpk1395MPa;锚具采用OVM夹片式群锚。 主梁最终实际配束结果(见表5-3)
表5-3 主梁最终实际配束结果表 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截面上缘束数 0 0 0 0 0 0 0 2 4 页脚内容截面上缘束数 0 2 2 4 4 4 4 2 0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6 8 12 14 16 18 22 18 16 14 12 8 6 4 2 2 2 2 2 2 2 4 6 8 12 14 16 18 22 18 16 14 12 8 6 4 2 0 0 0 0 0 页脚内容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2 4 4 4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4 4 4 4 2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52 53 0 0 2 0
5.4 预应力筋束的布置原则
连续梁预应力筋束的配置除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构造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原则:
(1)应选择适当的预应力束筋的型式与锚具型式,对不同跨径的梁桥结构,要选用预加力大小恰当的预应力束筋,以达到合理的布置型式。避免造成因预应力束筋与锚具型式选择不当,而使结构构造尺寸加大。当预应力束筋选择过大,每束的预加力不大,造成大跨结构中布束过多,而构造尺寸布置不下时,则要求增大截面。反之,在跨径不大的结构中,如选择预加力很大的单根束筋,也可能使结构受力过于集中而不利。
(2)预应力束筋的布置要考虑施工的方便,也不能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任意切断钢筋那样去切断预应力束筋,而导致在结构中布置过多的锚具。由于每根束筋都是一巨大的集中力,这样锚下应力区受力较复杂,因而必须在构造上加以保证,为此常导致结构构造复杂,而使施工不便。
(3)预应力束筋的布置,既要符合结构受力的要求,又要注意在超静定结构体系中避免引起过大的结构次内力。
(4)预应力束筋配置,应考虑材料经济指标的先进性,这往往与桥梁体系、构造尺寸、施工方法的选择都有密切关系。
(5)预应力束筋应避免使用多次反向曲率的连续束,因为这会引起很大的摩阻损失,降低预应力束筋的效益。
(6)预应力束筋的布置,不但要考虑结构在使用阶段的弹性受力状态的需要,而且也要考虑到结构在破坏阶段时的需要。
对于本设计,各断面的锚固束和通过束确定以后,就应确定各钢束在箱梁中的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这是计算预应力效应和施工放样的依据。钢束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满足构造要求。如孔道中心最小距离,锚孔中心最小距离,最小曲线半径,最小扩孔长度等。
(2)注意钢束平、竖弯曲线的配合及钢束之间的空间位置。钢束一般应尽量早的平弯,在锚固前竖弯。特别应注意竖弯段上、下层钢束不要冲突,还应满足孔道净距的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要求。
(3)钢束应尽量靠近腹板布置。这样可使预应力以较短的传力路线分布在全截面上,有利于降低预应力传递过程中局部应力的不利影响;能减小钢束的平弯长度;能减小横向内力;能充分利用梗腋布束,有利于截面的轻型化。
(4)尽量以S型曲线锚固于设计位置,以消除锚固点产生的横向力。 (5)钢束的线形种类尽量减少,以便于计算和施工。 (6)尽量加大曲线半径,以便于穿束和压浆。
(7)分层布束时,应使管道上下对齐,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不可采用梅花形布置。
(8)顶板束的布置还应遵循以下原则:a.钢束尽量靠截面上缘布置,以极大发挥其力学效应;b.分层布束时应使长束布置在上层,短束布置在下层。首先,因为先锚固短束,后锚固长束,只有这样布置才不会发生干扰;其次,长束通过的梁段多,放在顶层能充分发挥其力学效应;再次,较长束在施工中管道出现质量问题的机率较高,放在顶层处理比较容易些。
5.5 预应力筋束的布置结果
由以上确定的实际预应力钢束束数,结合本设计所采用的悬臂施工方法,最终确定本设计全桥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情况共分三类:边孔正弯矩底板束(b类)、中支点负弯矩顶板束(n类)、中孔正弯矩底板束(a类)。并且全桥纵向预应力钢束以中孔跨中对称布置,张拉方式为两端同时张拉,锚固方式为分散布置分散锚固。全桥不设横向预应力及竖向预应力,不设下弯束及连续束,有利于腹板混凝土的浇筑,且应力能得到满足。
各控制截面的钢束布置,详见施工图设计。
第六章 净截面及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按以上预应力筋束布置之后,便可进行净截面及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其中,净截面为扣除预应力孔道的截面,换算截面为孔道压浆后钢束与混凝土梁形成整体后的截面。显然,预加力阶段(即施工阶段)应采用净截面,使用阶段(即运营阶段)应采用换算截面。
6.1 净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见表6-1)
表6-1 净截面几何特性计算结果表
截面 An(m2) In(m4) Sx(m3) Hx(m) W上(m3) 5.42 5.41 5.47 5.67 8.57 9.92 16.90 15.53 11.08 5.51 11.08 15.53 16.90 9.92 8.57 5.67 5.47 5.41 5.42 W下(m3) 3.85 3.84 3.85 3.91 5.13 5.19 6.79 6. 5.35 3.88 5.35 6. 6.79 5.19 5.13 3.91 3.85 3.84 3.85 K上(m) K下(m) e上(m) 0.00 0.00 0.00 1.28 1.50 1.74 2.32 2.17 1.90 1.25 1.90 2.17 2.32 1.74 1.50 1.28 0.00 0.00 0.00 e下(m) 0.00 0.92 0.93 0.96 1.09 0.00 0.00 0.00 0.00 0.92 0.00 0.00 0.00 0.00 1.09 0.96 0.93 0.92 0.00 左支点 L1/8 L1/4 3L1/8 L1/2 3L1/4 中左支点 L/4 3L/8 L/2 5L/8 3L/4 中右支点 L1/4 L1/2 5L1/8 3L1/4 7L1/8 右支点 6.46 6.46 6.51 6.60 7.78 9.24 13.30 12.14 10.24 6.49 10.24 12.14 13.30 9.24 7.78 6.60 6.51 6.46 6.46 5.91 5.90 6.02 6.41 10.80 17.46 42.41 34.32 22.71 6.01 22.71 34.32 42.41 17.46 10.80 6.41 6.02 5.90 5.91 9.11 9.11 9.24 9.57 12.99 17.65 33.12 28.41 21.20 9.22 21.20 28.41 33.12 17.65 12.99 9.57 9.24 9.11 9.11 1.41 1.41 1.42 1.45 1.67 1.91 2.49 2.34 2.07 1.42 2.07 2.34 2.49 1.91 1.67 1.45 1.42 1.41 1.41 0.84 0.84 0.84 0.86 1.10 1.07 1.27 1.28 1.08 0.85 1.08 1.28 1.27 1.07 1.10 0.86 0.84 0.84 0.84 0.60 0.59 0.59 0.59 0.66 0.56 0.51 0.55 0.52 0.60 0.52 0.55 0.51 0.56 0.66 0.59 0.59 0.59 0.60
表中:An 、In---分别为净截面面积和惯性矩;
Sx 、Hx---分别为净截面对x轴的面积矩和净截面形心至x轴的距离;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W上 、W下---分别为净截面上、下缘的抗弯模量; K上 、K下---分别为净截面上、下核心距;
e上 、e下---分别为净截面上、下缘钢束重心至净截面重心的距离。
6.2 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见表6-2)
表6-2 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结果表
W上(m3) 5.42 5.41 5.60 5.78 8.97 10.76 17.69 16.25 11.91 5.65 11.91 16.25 17.69 10.76 8.97 5.78 5.60 5.41 5.42 W下(m3) 3.85 3.84 3.94 3.99 5.37 5.63 7.11 6.95 5.75 3.98 5.75 6.95 7.11 5.63 5.37 3.99 3.94 3.84 3.85 e上(m) e下(m) 截面 左支点 L1/8 L1/4 3L1/8 L1/2 3L1/4 中左支点 L/4 3L/8 L/2 5L/8 3L/4 中右支点 L1/4 L1/2 5L1/8 3L1/4 7L1/8 右支点 An(m2) 6.47 6.94 6.58 6.65 7.94 9.50 13.60 12.29 10.47 6.59 10.00 12.14 13.30 9.24 7.78 6.60 6.51 6.46 6.46 In(m4) 5.91 5.90 6.16 6.53 11.30 18.94 44.41 35.92 24.41 6.16 24.41 35.92 44.41 18.94 11.30 6.53 6.16 5.90 5.91 Sx(m3) 9.12 9.79 9.34 9. 13.26 18.15 33.86 28.76 21.67 9.36 20.70 28.41 33.12 17.65 12.99 9.57 9.24 9.11 9.11 Hx(m) 1.41 1.41 1.42 1.45 1.67 1.91 2.49 2.34 2.07 1.42 2.07 2.34 2.49 1.91 1.67 1.45 1.42 1.41 1.41 K上(m) K下(m) 0.84 0.78 0.85 0.87 1.13 1.13 1.30 1.32 1.14 0.86 1.19 1.34 1.33 1.16 1.15 0.88 0.86 0.84 0.84 0.59 0.55 0.60 0.60 0.68 0.59 0.52 0.57 0.55 0.60 0.58 0.57 0.53 0.61 0.69 0.60 0.61 0.59 0.60 0.00 0.00 0.00 0.92 0.00 0.93 1.28 0.96 1.50 1.09 1.74 0.00 2.32 0.00 2.17 0.00 1.90 0.00 1.25 0.92 1.90 0.00 2.17 0.00 2.32 0.00 1.74 0.00 1.50 1.09 1.28 0.96 0.00 0.93 0.00 0.92 0.00 0.00 表中:A0 、I0---分别为换算截面面积和惯性矩;
Sx 、Hx---分别为换算截面对x轴的面积矩和换算截面形心至x轴的距离; W上 、W下---分别为换算截面上、下缘的抗弯模量; K上 、K下---分别为换算截面上、下核心距;
e上 、e下---分别为换算截面上、下缘钢束重心至换算截面重心的距离。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七章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
对于具体的桥梁构造型式和配筋情况,相应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有一定的特性,现分别在各项预应力损失计算中作以简要介绍。
对于本设计,按《桥规》(JTG D62-2004)规定,当计算构件截面应力时,应计算由下列因素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预应力筋束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 l1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拼装构件的接缝压缩 l2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 l4 预应力筋束的应力松弛 l5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l6
7.1 控制应力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7.1.1 控制应力
con0.75fpk0.7518601395(MPa) (7-2)
7.1.2 其他参数
管道偏差系数 k0.0015 摩阻系数 0.17
根据第四章的配筋特点,底板各截面钢束弯曲影响角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预应力钢束的弯起角(底板竖弯角度为18o);第二部分为底板曲线斜率对应的夹角2。12可按下面的方法求得: 由梁底曲线方程
y4f(Lx)xL2
(7-1)
可得梁底任一截面的斜率
y4f44.5(L2x)(802x)2.8125104(802x) (7-2) 22L80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进而可得
2arctanyarctan[2.8125104(802x)] (7-3)
顶板各截面钢束弯曲影响角仅由1(顶板竖弯角度为9o)组成。
7.2 摩阻损失l1的计算
因摩擦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l1为:
l1con[1e(kx)] (7-4)
式中:con——锚下张拉控制应力; Ap——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间管道平面曲线的夹角之和,即曲线包角,按绝对值
相加,单位以弧度计;如管道为竖平面内和水平面内同时弯曲的三维空间曲线管道,则可按下式计算:
2HV2 (7-5)
H、V——分别为在同段管道水平面内的弯曲角与竖向平面内的弯曲角;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管道长度在构件纵轴上的投影长度,或为三维空间
曲线管道的长度,以m计;
k——管道每米长度的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钢筋与管道壁间的摩擦系数。 本设计采用预埋塑料波纹管。
可算出其它控制截面处的l1值。各截面摩擦应力损失值l1的平均值的计算结果。 摩阻的影响。首先根据下式计算反摩阻影响长度lf,即:
lflEdp (7-6)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式中的l为张拉端锚具变形值,由《桥规》(JTG D62-2004)查得夹片式锚具顶压张拉时l为4mm ;d为单位长度由管道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d(0l)l;
0为张拉端锚下张拉控制应力,l为扣除沿途管道摩擦损失后锚固端预拉应力,
l0l1;l为张拉端至锚固端的距离。将各束预应力钢筋的反摩阻影响长度列表计算于表7-3中。
求得lf后可知所有预应力钢绞线束均满足lfl,所以距张拉端为x处的截面由锚具变形和钢筋回缩引起的考虑反摩阻后的预应力损失x(l2)按下式计算,即:
x(l2)lfxlf (7-7)
式中的为张拉端由锚具变形引起的考虑反摩阻后的预应力损失,2dlf。若
xlf,则表示该截面不受反摩阻影响。将各控制截面x(l2)的计算列于表7-4中。
7.3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损失l4的计算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取按应力计算需要控制的截面进行计算。对于本设计可取中左支点截面按下式进行计算,并以其计算结果作为全梁各截面预应力钢筋应力损失的平均值,即:
l4式中:m——张拉批数,m30;
m1EPpc (7-8) 2m EP——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按张拉时混凝土的实际
计算;fck假定为设计强度的90%,0.9C50C45,强度等级fck即fck3.35104MPa,故: 查《桥规》(JTG D62-2004)得:EcEP1.951055.82 43.3510EcEp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表7-3 反摩阻影响长度计算表
钢束编号 0 conl1 l 0ll1(mm) d (0lfl)l(mm)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94.83 94.83 133.61 168.7 168.7 133.61 94.83 133.61 168.59 1300.17 1300.17 1261.39 1226.3 1226.3 1261.39 1300.17 1261.39 1226.41 6720 12165 18565 24250 32250 40250 48165 53565 58250 0.1934777 0.1068779 0.0679445 0.0505691 0.0380248 0.03133 0.0269941 0.0235488 0.0210542 449.60455 813.90466 1261.0484 1670.6092 2221.738 2734.0263 3222.5004 3638.4626 4012.7267
pc——全部预应力钢筋(m批)的合力Np在其作用点(全部预应力钢筋重心点)处所产生的混凝土正应力,pcNpANpe2pI,截面特性按净截面取用;
其中 Np(conl1l2)Ap(1395127.450.81)6338480291048kN
epn5.00.174.83m =4830mm
An13.3106mm2 , In44.411012mm4
pc所以 l4NpAnNpe2pnIn80291048802910484830248.18MPa 61213.31044.4110m1301EPpc5.8248.18135.79M2m230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7.4 预应力筋束松弛损失l5的计算
对于采用两端张拉工艺的低松弛钢绞线,由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按下式计算,即:
l5(0.52pefpk0.26)pe (7-9)
式中:——张拉系数,对于本设计,采用一次张拉,取1.0 ——钢筋松弛系数,对于低松弛钢绞线,取0.3;
pe——传力锚固时的钢筋应力,peconl1l2l4,这里仍采用中左支
点截面的应力值作为全梁的平均值计算,故有:
peconl1l2l41395127.450.81135.791130.58MPa 所以 l51.00.3(0.52
1130.580.26)1130.5819.01MPa 18607.5 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l6的计算
混凝土收缩、徐变终极值引起的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即:
l6(tu)0.9Epcs(tu,t0)EPpc(tu,t0)115ps (7-10)
式中:cs(tu,t0)、(tu,t0)——加载龄期为t0时混凝土收缩应变终极值和徐变系数终极
值;
t0——加载龄期,即达到设计强度为90%的龄期,近似按标准
养护条件计算则有:0.9fckfck 相对湿度为85%,其构件理论厚度为:
2Acu234.061096131373mm
logt0,则可得t020d。 log28由此可查《桥规》(JTG D62-2004)并插值得相应的徐变系数终极值为:
(tu,t0)(tu,20)1.56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混凝土收缩应变终极值为:
cs(tu,t0)cs(tu,20)1.36104
pc为传力锚固时在中左支点截面的全部受力钢筋(为简化计算不计构造钢筋影响)截面重心处,由NPI、MG所引起的混凝土正应力的平均值。计算NPI和MG引起的应力时
采
用
净
截
面
几
何
特
性
。
NPI(conlI)Ap(1395127.450.81135.49)6338471654345
kN
In44.411012 Wnp9.1951010mm3
epn4830 pc2MNPINPIepn()G
AnInWnp7165434571654345483021129200106
13.6104.4110127.12051010 27.96MPa ApAn633840.004745
13.36106 EP5.65 epsepn4720mm
In44.411012 i3.324106 6An13.36102ps1e2psi24720217.7
3.324106将以上各项代入即得:
l6
0.91.951051.361045.6527.961.56148.11MPa
1150.0047457.707.6 预应力损失组合及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根据上述各项预应力损失计算结果,可按施工和使用阶段对预应力损失进行组合,进而可得相应阶段的有效预应力。现将各截面钢束应力损失平均值及有效预应力汇总于表7-5中。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表7-5 各截面钢束预应力损失平均值及有效预应力汇总表
预加应力阶段 工作阶段 使用阶段 钢束有效预应力 (MPa) 预加应力阶段 计算截面 L1/8 L1/4 3L1/8 L1/2 5L1/8 3L1/4 7L1/8 中左支点 L/8 L/4 3L/8 L/2 使用阶段 lIl1l2l4(MPa) l1 86.68 111.22 114.46 111.21 .83 105.20 119.48 127.45 113.61 92.14 107.41 134.37 lIIl5l6(MPa) l5 19.01 19.01 19.01 19.01 19.01 19.01 19.01 19.01 19.01 19.01 19.01 19.01 l2 53.31 0.00 22.26 0.00 43.31 14.40 5.01 0.81 4.42 35.22 23.02 0.00 l4 135.79 135.79 135.79 135.79 135.79 135.79 135.79 135.79 135.79 135.79 135.79 135.79 lI 218.84 190.07 215.57 190.06 211.99 198.45 203.34 207.11 196.87 206.21 209.28 213.22 l6 148.1 148.1 148.1 148.1 148.1 148.1 148.1 148.1 148.1 148.1 148.1 148.1 lII 105.7 105.7 105.7 105.7 105.7 105.7 105.7 105.7 105.7 105.7 105.7 105.7 pIconlI 1176.16 1204.93 1179.43 1204.94 1183.01 1196.55 1191.66 1187. 1198.13 1188.79 1185.72 1181.78 pIIconlIlII 1070.46 1099.23 1073.73 1099.24 1077.31 1090.85 1085.96 1082.19 1092.43 1083.09 1080.02 1076.08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八章 强度验算
8.1 基本理论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强度的验算内容包括两大类,即正截面强度验算和斜截面强度验算。其验算原则基本上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相同:当预应力钢筋的含筋量配置适当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退出工作,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分别达到各自的抗拉设计强度fpd和fsd;受压区混凝土应力达到抗压设计强度fcd,非预应力钢筋达
,并假定受压区的混凝土应力按矩形分布。但受压区布有预应力到其抗压设计强度fsd
,这就是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唯钢筋Ap时,其应力pa却达不到抗压设计强度fpd
一区别。
根据《桥规》(JTG D62-2004),pa可按下式计算:
pafpdp0 (8-1)
式中:p0——钢筋Ap当其重心水平处混凝土应力为零时的有效预应力(扣除不包括混
凝土弹性压缩在内的全部预应力损失);
ll4 (8-2) 对先张法构件,p0conlEp对后张法构件,p0conpc (8-3)
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控制应力;l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此处,con全部预应力损失;l4为先张法构件受压区弹性压缩损失;pc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重心处由预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之比。 Ep8.2 计算公式
根据上述基本原理,这里只给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上、下缘均布置预应力钢筋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有关斜截面抗剪强度,因现行桥梁设计规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范尚无连续梁桥的计算公式,将通过主应力来验算控制。
8.2.1 矩形截面
矩形截面(包括翼缘位于受拉边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若偏安全地略去非预应力钢筋的影响,则其正截面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Mux1fcdbx(h0)paAp(h0ap) (8-4)
c2s1 且中性轴位置按下列公式确定:
fpdApfcdbxpaAp (8-5)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条件:
xbh0
(8-6)
x2ap
(8-7)
验算结果应满足:
MuMd
(8-8)
式中:Mu——截面计算承载力; Md——截面计算弯矩;
c——混凝土安全系数,c采用1.25; s——预应力钢筋安全系数,s采用1.25; b——矩形截面宽或T形截面腹板宽; h0——截面有效高度,h0hap;
ap——受拉区钢筋Ap合力作用点至截面最近边缘的距离; h——截面全高;
ap——受压区Ap合力作用点至截面最近边缘的距离;
b——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高度界限系数,按《桥规》(JTG D62-2004)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规定采用。
8.2.2 工形截面
翼缘位于受压区的工形受弯构件应按I,II类工形截面分别考虑。T形及箱形截面均可作为工形截面的特例。
8.2.2.1 第I类工形截面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
fpdApfcdbfhfpaAp (8-9)
则按宽度为bf的矩形截面计算。
8.2.2.2 第II类工形截面
当式(8-9)不成立时,计算中应考虑截面腹板受压混凝土的工作,其正截面强度按下式计算:
Mu1hf1xfbxhfbbhhpaAcd0cdf0fph0ap (8-10) c22s 且中性轴位置按下式确定:
fpdApfcdbxfcd(bfb)hfpaAp (8-11)
式中:hf——工形截面受压区翼缘的高度;
bf——工形截面受压区翼缘的计算宽度,按《桥规》(JTG D62-2004)确定。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式(8-6)、(8-7)的要求。验算结果应满足式(8-8)(以下同)。 当式(8-7)不满足时:
(1)当pa为正值(压应力)时:
Mu1fpdAp(hap) (8-12)
s(2)当pa为负值(拉应力)时:
Mu1sfpdAp(hap)paApap (8-13)
以上公式为简化计算并偏安全考虑,均未计As、As的影响;若实际设计需考虑As、
As,则在公式中计入相应的影响项即可。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8.3 计算结果
现将各控制截面的正截面强度计算结果汇总于表8-1中。
由表8-1可看出,各截面承载力Mu均大于相应的计算弯矩Md,故全桥正截面强度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表8-1 正截面强度验算表
节点号 1 最小 最大 2 最小 最大 3 最小 最大 4 最小 最大 5 最小 最大 6 最小 最大 7 最小 最大 8 最小 最大 9 最小 最大 10 最小 11 最大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1.62E+04 1.95E+04 -8.22E+04 -1.26E+05 页脚内容性质 最大 性质 下拉偏压 下拉偏压 下拉偏压 下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下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下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下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Nj 1.36E+04 1.14E+04 1.36E+04 1.14E+04 2.67E+04 2.23E+04 2.94E+04 2.45E+04 1.95E+04 1.62E+04 1.95E+04 1.62E+04 1.95E+04 1.62E+04 1.95E+04 1.62E+04 1.95E+04 1.62E+04 1.95E+04 Mj 7.53E+03 6.27E+03 1.96E+03 3.61E+03 -8.01E+02 2.76E+03 -1.52E+03 1.62E+03 -2.61E+03 4.15E+02 -5.40E+03 -2.21E+03 -2.05E+04 -1.62E+04 -4.12E+04 -3.50E+04 -6.79E+04 -5.87E+04 -9.47E+04 R 是否满足要求 配筋是否满足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1.02E+05 是 1.02E+05 是 1.35E+05 是 1.20E+05 是 1.50E+05 是 1.41E+05 是 1.48E+05 是 1.47E+05 是 1.37E+05 是 1.52E+05 是 1.22E+05 是 1.37E+05 是 7.21E+04 是 7.62E+04 是 4.34E+04 是 4.34E+04 是 2.E+04 是 2.51E+04 是 2.21E+04 是 2.09E+04 是 2.10E+04 是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最小 最大 12 最小 最大 13 最小 最大 14 最小 最大 15 最小 最大 16 最小 最大 17 最小 最大 18 最小 最大 19 最小 最大 20 最小 最大 21 最小 最大 22 最小 最大 23 最小 最大 24 最小 最大 25 最小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1.62E+04 1.95E+04 1.62E+04 1.95E+04 1.62E+04 1.95E+04 1.62E+04 1.95E+04 1.62E+04 9.24E+04 7.70E+04 9.39E+04 7.83E+04 1.92E+04 1.60E+04 1.92E+04 1.60E+04 1.60E+04 1.92E+04 1.92E+04 1.60E+04 1.92E+04 1.60E+04 1.92E+04 1.60E+04 1.92E+04 1.60E+04 1.60E+04 1.92E+04 -1.09E+05 -1.71E+05 -1.48E+05 -2.09E+05 -1.81E+05 -2.50E+05 -2.16E+05 -2.95E+05 -2.54E+05 -9.57E+04 -9.24E+04 -7.07E+04 -7.13E+04 -2.16E+05 -1.94E+05 -2.00E+05 -1.83E+05 -1.83E+05 -2.21E+05 -1.87E+05 -1.74E+05 -2.03E+05 -1.67E+05 -1.71E+05 -1.E+05 -1.75E+05 -1.70E+05 -1.70E+05 -1.88E+05 2.00E+04 是 1.97E+04 是 1.88E+04 是 2.13E+04 是 2.05E+04 是 2.11E+04 是 2.02E+04 是 2.46E+04 是 2.38E+04 是 1.98E+05 是 1.87E+05 是 2.27E+05 是 2.09E+05 是 2.44E+04 是 2.25E+04 是 2.21E+04 是 1.99E+04 是 1.99E+04 是 1.98E+04 是 1.74E+04 是 1.54E+04 是 1.18E+04 是 1.20E+04 是 1.06E+04 是 8.95E+03 是 7.78E+03 是 6.51E+03 是 6.51E+03 是 5.33E+03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最大 26 最小 最大 27 最小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上拉偏压 1.60E+04 1.92E+04 1.60E+04 1.92E+04 -1.84E+05 -2.06E+05 -2.02E+05 -1.23E+05 4.43E+03 是 4.24E+03 是 3.52E+03 是 5.85E+03 是 是 是 是 是
第九章 应力验算
9.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90
页脚内容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新《公桥规》第7.1.5条规范: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 未开裂构件 σkc+σpt≤0.5fck
允许开裂构件 σcc≤0.5fck 新《公桥规》第6.3条规范:正截面抗裂应对构件正截面混凝土的拉应力进行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
预制构件 σst-0.85σpc≤0
分段浇筑或砂浆接缝的纵向分块构件 σst-0.80σpc≤0
2 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
σst-σpc≤0.7fck ;但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 σlt-σpc≤0
新《公桥规》第7.1.6条规范: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混凝土的主压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σcp≤0.6fck
新《公桥规》第6.3条规范:斜截面抗裂应对构件斜截面混凝土的主拉应力进行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
预制构件 σtp≤0.6fck 分段浇筑或砂浆接缝的纵向分块构件 σtp≤0.4fck
2 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
预制构件 σtp≤0.7fck 分段浇筑或砂浆接缝的纵向分块构件 σtp≤0.5fck
9.2短期效应组合
表9-1
主截面应力表 单元号 1 节点号 1 应力 应力属性 上缘正应力 最大 2.4 最小 2.43 页脚内容下缘正应力 最大 -0.483 90
最小 -0.346 最大主应力 主压应力 2.4 主拉应力 -0.495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16.2 是 1.83 16.2 是 2.67 16.2 是 0.5 16.2 是 2.83 16.2 是 2.67 16.2 是 0.63 16.2 是 1.63 16.2 是 2.07 16.2 是 2.32 16.2 是 2.86 16.2 0.0 是 1.98 0.0 是 2.42 0.0 是 0.394 0.0 是 2.2 0.0 是 2.05 0.0 是 0.23 0.0 是 0.813 0.0 是 0.856 0.0 是 0.765 0.0 是 0.932 0.0 页脚内容16.2 是 2.87 16.2 是 6.69 16.2 是 7.15 16.2 是 7.1 16.2 是 7.32 16.2 是 8.59 16.2 是 6.42 16.2 是 7.02 16.2 是 5. 16.2 是 5.73 16.2 90
0.0 是 3.06 0.0 是 6.38 0.0 是 6.55 0.0 是 6.55 0.0 是 6.75 0.0 是 7.87 0.0 是 6.49 0.0 是 7.24 0.0 是 6.43 0.0 是 6.67 0.0 19.4 是 2.87 19.4 是 6.69 19.4 是 7.15 19.4 是 7.1 19.4 是 7.32 19.4 是 8.59 19.4 是 6.42 19.4 是 7.02 19.4 是 5. 19.4 是 5.73 19.4 -1.06 是 -3.8e-02 -1.06 是 -0.244 -1.06 是 -0.15 -1.06 是 -6.37e-02 -1.06 是 -0.232 -1.06 是 -2.9e-02 -1.06 是 -7.33e-02 -1.06 是 -9.77e-02 -1.06 是 -3.67e-02 -1.06 是 -0.123 -1.06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是 2.8 16.2 是 3.74 16.2 是 3.84 16.2 是 5.6 16.2 是 4.76 16.2 是 3.73 16.2 是 3.71 16.2 是 2.52 16.2 是 2.66 16.2 是 2.93 16.2 是 是 0.532 0.0 是 1.05 0.0 是 0.949 0.0 是 5.43 0.0 是 4.52 0.0 是 1.51 0.0 是 1.71 0.0 是 1.01 0.0 是 1.38 0.0 是 1.85 0.0 是 页脚内容是 6.26 16.2 是 6.65 16.2 是 6.84 16.2 是 5.46 16.2 是 6.86 16.2 是 6.18 16.2 是 6.19 16.2 是 6.0 16.2 是 5.31 16.2 是 4.49 16.2 是 90
是 7.34 0.0 是 7.79 0.0 是 8.04 0.0 是 5.42 0.0 是 6.76 0.0 是 6.71 0.0 是 6.61 0.0 是 6.28 0.0 是 5.52 0.0 是 4.52 0.0 是 是 6.26 19.4 是 6.65 19.4 是 6.84 19.4 是 5.6 19.4 是 6.86 19.4 是 6.18 19.4 是 6.19 19.4 是 6.0 19.4 是 5.31 19.4 是 4.49 19.4 是 是 -0.157 -1.06 是 -3.07e-02 -1.06 是 -6.21e-02 -1.06 是 -3.9e-02 -1.06 是 -0.576 -1.06 是 -0.163 -1.06 是 -0.294 -1.06 是 -0.415 -1.06 是 -0.265 -1.06 是 -0.223 -1.06 是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3.62 16.2 是 3.86 16.2 是 4.58 16.2 是 3.51 16.2 是 4.48 16.2 是 4.4 16.2 是 4.33 16.2 是 3.49 16.2 是 3.27 16.2 是 2.32 16.2 是 1.8 2.68 0.0 是 3.02 0.0 是 3.69 0.0 是 2.76 0.0 是 3.37 0.0 是 3.26 0.0 是 3.17 0.0 是 2.33 0.0 是 1.95 0.0 是 0.9 0.0 是 0.256 页脚内容2.91 16.2 是 3.69 16.2 是 1.61 16.2 是 5.75 16.2 是 5.59 16.2 是 5.79 16.2 是 5.85 16.2 是 5.5 16.2 是 5.4 16.2 是 7.62 16.2 是 6.96 90
2.84 0.0 是 3.08 0.0 是 1.04 0.0 是 3.92 0.0 是 3.69 0.0 是 3.82 0.0 是 3. 0.0 是 3.73 0.0 是 4.03 0.0 是 6.16 0.0 是 6.02 3.62 19.4 是 3.86 19.4 是 4.58 19.4 是 5.75 19.4 是 5.59 19.4 是 5.79 19.4 是 5.85 19.4 是 5.5 19.4 是 5.4 19.4 是 7.62 19.4 是 6.96 -0.126 -1.06 是 -0.149 -1.06 是 -9.56e-02 -1.06 是 -0.681 -1.06 是 -9.48e-04 -1.06 是 -2.86e-02 -1.06 是 -5.43e-02 -1.06 是 -0.159 -1.06 是 -0.48 -1.06 是 -0.471 -1.06 是 -0.607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16.2 是 1.12 16.2 是 0.837 16.2 是 1.79 16.2 是 1.78 16.2 是 3.57 16.2 是 2.4 16.2 是 1.53 16.2 是 1.41 16.2 是 0.109 16.2 是 0.161 16.2 0.0 是 -0.609 0.0 否 -1.08 0.0 否 -0.457 16.2 是 -0.583 16.2 是 3.3 0.0 是 2.09 0.0 是 0.768 0 是 0.821 0 是 1.74 0 是 1.53 0 页脚内容16.2 是 8.29 16.2 是 8.91 16.2 是 9.26 16.2 是 9.41 16.2 是 7.87 16.2 是 9.43 16.2 是 8.62 16.2 是 8.83 16.2 是 8.83 16.2 是 8.29 16.2 90
0.0 是 7.5 0.0 是 8.35 0.0 是 8.84 0.0 是 9.13 0.0 是 7.35 0.0 是 8.88 0.0 是 8.58 0.0 是 8.63 0.0 是 8.46 0.0 是 7.85 0.0 19.4 是 8.29 19.4 是 8.91 19.4 是 9.26 19.4 是 9.41 19.4 是 7.87 19.4 是 9.43 19.4 是 8.62 19.4 是 8.83 19.4 是 8.83 19.4 是 8.29 19.4 -1.06 是 -0.3 -1.06 是 -0.411 -1.06 是 -0.137 -1.06 是 -0.158 -1.06 是 -8.35e-02 -1.06 是 -0.712 -1.06 是 -0.257 -1.06 是 -0.454 -1.06 是 -0.744 -1.06 是 -0.545 -1.06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是 0.266 16.2 是 0.832 16.2 是 1.02 16.2 是 1.48 16.2 是 1.57 16.2 是 3.2 16.2 是 3.27 16.2 是 5.08e-02 16.2 是 3.02 16.2 是 1.83 16.2 是 是 1.18 0 是 0.388 0 是 9.68e-03 0 是 0.622 0.0 是 0.904 0.0 是 2.32 0.0 是 2.4 0.0 是 0.196 0 是 2.4 0.0 是 1.41 0.0 是 页脚内容是 7.67 16.2 是 6.22 16.2 是 4.8 16.2 是 5.08 16.2 是 8.41 16.2 是 6.98 16.2 是 6.88 16.2 是 7.07 16.2 是 6.61 16.2 是 3.0 16.2 是 90
是 7.07 0.0 是 5.56 0.0 是 4.24 0.0 是 4.3 0.0 是 6.91 0.0 是 6.04 0.0 是 6.02 0.0 是 6.94 0.0 是 6.4 0.0 是 3.03 0.0 是 是 7.67 19.4 是 6.22 19.4 是 4.8 19.4 是 5.08 19.4 是 8.41 19.4 是 6.98 19.4 是 6.88 19.4 是 7.07 19.4 是 6.61 19.4 是 3.0 19.4 是 是 -0.509 -1.06 是 -0.284 -1.06 是 -0.329 -1.06 是 -0.301 -1.06 是 -0.788 -1.06 是 -7.55e-02 -1.06 是 -4.63e-02 -1.06 是 -0.203 -1.06 是 -0.186 -1.06 是 -2.01e-02 -1.06 是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9.3长期效应组合
表9-2
主截面应力表 单元号 1 2 3 4 5 6 7 节点号 1 2 3 4 5 6 7 应力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上缘正应力 最大 2.4 16.2 是 1.83 16.2 是 2.67 16.2 是 0.5 16.2 是 2.83 16.2 是 2.67 16.2 是 0.63 16.2 是 最小 2.34 0.0 是 1.83 0.0 是 2.66 0.0 是 0.52 0.0 是 2.82 0.0 是 2.66 0.0 是 0.572 0.0 是 下缘正应力 最大 -0.483 16.2 是 2.87 16.2 是 6.69 16.2 是 7.15 16.2 是 7.1 16.2 是 7.32 16.2 是 8.59 16.2 是 最小 0.495 0.0 是 2.74 0.0 是 6.39 0.0 是 6.83 0.0 是 6.78 0.0 是 7.0 0.0 是 8.24 0.0 是 最大主应力 主压应力 2.4 19.4 是 2.87 19.4 是 6.69 19.4 是 7.15 19.4 是 7.1 19.4 是 7.32 19.4 是 8.59 19.4 是 主拉应力 -0.495 -1.06 是 -3.8e-02 -1.06 是 -0.244 -1.06 是 -0.15 -1.06 是 -6.37e-02 -1.06 是 -0.232 -1.06 是 -2.9e-02 -1.06 是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1.63 16.2 是 2.07 16.2 是 2.32 16.2 是 2.86 16.2 是 2.8 16.2 是 3.74 16.2 是 3.84 16.2 是 5.6 16.2 是 4.76 16.2 是 3.73 16.2 1.61 0.0 是 2.06 0.0 是 2.28 0.0 是 2.8 0.0 是 2.72 0.0 是 3.63 0.0 是 3.71 0.0 是 5.38 0.0 是 4.5 0.0 是 3.55 0.0 6.42 16.2 是 7.02 16.2 是 5. 16.2 是 5.73 16.2 是 6.26 16.2 是 6.65 16.2 是 6.84 16.2 是 5.46 16.2 是 6.86 16.2 是 6.18 16.2 6.2 0.0 是 6.83 0.0 是 5.56 0.0 是 5.68 0.0 是 6.23 0.0 是 6.63 0.0 是 6.84 0.0 是 5.42 0.0 是 6.8 0.0 是 6.17 0.0 6.42 19.4 是 7.02 19.4 是 5. 19.4 是 5.73 19.4 是 6.26 19.4 是 6.65 19.4 是 6.84 19.4 是 5.6 19.4 是 6.86 19.4 是 6.18 19.4 -7.33e-02 -1.06 是 -9.77e-02 -1.06 是 -3.67e-02 -1.06 是 -0.123 -1.06 是 -0.157 -1.06 是 -3.07e-02 -1.06 是 -6.21e-02 -1.06 是 -3.9e-02 -1.06 是 -0.576 -1.06 是 -0.163 -1.06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是 3.71 16.2 是 2.52 16.2 是 2.66 16.2 是 2.93 16.2 是 3.62 16.2 是 3.86 16.2 是 4.58 16.2 是 3.51 16.2 是 4.48 16.2 是 4.4 是 3.6 0.0 是 2.47 0.0 是 2.65 0.0 是 2.84 0.0 是 3.42 0.0 是 3.55 0.0 是 4.1 0.0 是 2.82 0.0 是 3.66 0.0 是 3.55 是 6.19 16.2 是 6.0 16.2 是 5.31 16.2 是 4.49 16.2 是 2.91 16.2 是 3.69 16.2 是 1.61 16.2 是 5.75 16.2 是 5.59 16.2 是 5.79 是 6.16 0.0 是 5.92 0.0 是 5.17 0.0 是 4.26 0.0 是 2.57 0.0 是 3.16 0.0 是 0.883 0.0 是 4.66 0.0 是 4.27 0.0 是 4.4 是 6.19 19.4 是 6.0 19.4 是 5.31 19.4 是 4.49 19.4 是 3.62 19.4 是 3.86 19.4 是 4.58 19.4 是 5.75 19.4 是 5.59 19.4 是 5.79 是 -0.294 -1.06 是 -0.415 -1.06 是 -0.265 -1.06 是 -0.223 -1.06 是 -0.126 -1.06 是 -0.149 -1.06 是 -9.56e-02 -1.06 是 -0.681 -1.06 是 -9.48e-04 -1.06 是 -2.86e-02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16.2 是 4.33 16.2 是 3.49 16.2 是 3.27 16.2 是 2.32 16.2 是 1.8 16.2 是 1.12 16.2 是 0.837 16.2 是 1.79 16.2 是 1.78 16.2 是 0.0 是 3.46 0.0 是 2.57 0.0 是 2.39 0.0 是 1.49 0.0 是 1.05 0.0 是 0.442 0.0 是 0.245 0.0 是 1.28 0.0 是 1.34 0.0 是 16.2 是 5.85 16.2 是 5.5 16.2 是 5.4 16.2 是 7.62 16.2 是 6.96 16.2 是 8.29 16.2 是 8.91 16.2 是 9.26 16.2 是 9.41 16.2 是 0.0 是 4.46 0.0 是 4.13 0.0 是 4.17 0.0 是 6.47 0.0 是 5.96 0.0 是 7.4 0.0 是 8.14 0.0 是 8.57 0.0 是 8.8 0.0 是 19.4 是 5.85 19.4 是 5.5 19.4 是 5.4 19.4 是 7.62 19.4 是 6.96 19.4 是 8.29 19.4 是 8.91 19.4 是 9.26 19.4 是 9.41 19.4 是 -1.06 是 -5.43e-02 -1.06 是 -0.159 -1.06 是 -0.48 -1.06 是 -0.471 -1.06 是 -0.607 -1.06 是 -0.3 -1.06 是 -0.411 -1.06 是 -0.137 -1.06 是 -0.158 -1.06 是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3.57 16.2 是 2.4 16.2 是 1.53 16.2 是 1.41 16.2 是 0.109 16.2 是 0.161 16.2 是 0.266 16.2 是 0.832 16.2 是 1.02 16.2 是 1.48 16.2 3.25 0.0 是 2.08 0.0 是 1.19 0.0 是 0.985 0.0 是 0.373 0.0 是 0.367 0.0 是 0.307 0.0 是 0.23 0.0 是 0.406 0.0 是 0.906 0.0 7.87 16.2 是 9.43 16.2 是 8.62 16.2 是 8.83 16.2 是 8.83 16.2 是 8.29 16.2 是 7.67 16.2 是 6.22 16.2 是 4.8 16.2 是 5.08 16.2 7.36 0.0 是 8.91 0.0 是 8.12 0.0 是 8.26 0.0 是 8.2 0.0 是 7.61 0.0 是 6.92 0.0 是 5.43 0.0 是 3.98 0.0 是 4.28 0.0 7.87 19.4 是 9.43 19.4 是 8.62 19.4 是 8.83 19.4 是 8.83 19.4 是 8.29 19.4 是 7.67 19.4 是 6.22 19.4 是 4.8 19.4 是 5.08 19.4 -8.35e-02 -1.06 是 -0.712 -1.06 是 -0.257 -1.06 是 -0.454 -1.06 是 -0.744 -1.06 是 -0.545 -1.06 是 -0.509 -1.06 是 -0.284 -1.06 是 -0.329 -1.06 是 -0.301 -1.06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47 48 49 50 51 52 47 48 49 50 51 52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是 1.57 16.2 是 3.2 16.2 是 3.27 16.2 是 是 1.09 0.0 是 2. 0.0 是 3.0 0.0 是 是 8.41 16.2 是 6.98 16.2 是 6.88 16.2 是 7.07 16.2 是 6.61 16.2 是 3.0 16.2 是 是 7.65 0.0 是 6.41 0.0 是 6.35 0.0 是 6.59 0.0 是 6.27 0.0 是 2.83 0.0 是 是 8.41 19.4 是 6.98 19.4 是 6.88 19.4 是 7.07 19.4 是 6.61 19.4 是 3.0 19.4 是 是 -0.788 -1.06 是 -7.55e-02 -1.06 是 -4.63e-02 -1.06 是 -0.203 -1.06 是 -0.186 -1.06 是 -2.01e-02 -1.06 是 5.08e-02 -0.203 16.2 是 3.02 16.2 是 1.83 16.2 是 0.53 是 2.9 0.0 是 1.77 0.0 是 9.4基本组合
表9-2
主截面应力 单元号 1 2 节点号 1 2 应力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上缘正应力 最大 2.4 16.2 是 1.83 最小 2.34 0.0 是 1.83 90
下缘正应力 最大 -0.483 16.2 是 2.87 最小 0.495 0.0 是 2.74 最大主应力 主压应力 2.4 19.4 是 2.87 主拉应力 -0.495 -1.00e+03 是 -3.8e-02 页脚内容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16.2 是 2.67 16.2 是 0.5 16.2 是 2.83 16.2 是 2.67 16.2 是 0.63 16.2 是 1.63 16.2 是 2.07 16.2 是 2.32 16.2 是 2.86 16.2 是 2.8 16.2 0.0 是 2.66 0.0 是 0.52 0.0 是 2.82 0.0 是 2.66 0.0 是 0.572 0.0 是 1.61 0.0 是 2.06 0.0 是 2.28 0.0 是 2.8 0.0 是 2.72 0.0 页脚内容16.2 是 6.69 16.2 是 7.15 16.2 是 7.1 16.2 是 7.32 16.2 是 8.59 16.2 是 6.42 16.2 是 7.02 16.2 是 5. 16.2 是 5.73 16.2 是 6.26 16.2 90
0.0 是 6.39 0.0 是 6.83 0.0 是 6.78 0.0 是 7.0 0.0 是 8.24 0.0 是 6.2 0.0 是 6.83 0.0 是 5.56 0.0 是 5.68 0.0 是 6.23 0.0 19.4 是 6.69 19.4 是 7.15 19.4 是 7.1 19.4 是 7.32 19.4 是 8.59 19.4 是 6.42 19.4 是 7.02 19.4 是 5. 19.4 是 5.73 19.4 是 6.26 19.4 -1.00e+03 是 -0.244 -1.00e+03 是 -0.15 -1.00e+03 是 -6.37e-02 -1.00e+03 是 -0.232 -1.00e+03 是 -2.9e-02 -1.00e+03 是 -7.33e-02 -1.00e+03 是 -9.77e-02 -1.00e+03 是 -3.67e-02 -1.00e+03 是 -0.123 -1.00e+03 是 -0.157 -1.00e+03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是 3.74 16.2 是 3.84 16.2 是 5.6 16.2 是 4.76 16.2 是 3.73 16.2 是 3.71 16.2 是 2.52 16.2 是 2.66 16.2 是 2.93 16.2 是 3.62 16.2 是 是 3.63 0.0 是 3.71 0.0 是 5.38 0.0 是 4.5 0.0 是 3.55 0.0 是 3.6 0.0 是 2.47 0.0 是 2.65 0.0 是 2.84 0.0 是 3.42 0.0 是 页脚内容是 6.65 16.2 是 6.84 16.2 是 5.46 16.2 是 6.86 16.2 是 6.18 16.2 是 6.19 16.2 是 6.0 16.2 是 5.31 16.2 是 4.49 16.2 是 2.91 16.2 是 90
是 6.63 0.0 是 6.84 0.0 是 5.42 0.0 是 6.8 0.0 是 6.17 0.0 是 6.16 0.0 是 5.92 0.0 是 5.17 0.0 是 4.26 0.0 是 2.57 0.0 是 是 6.65 19.4 是 6.84 19.4 是 5.6 19.4 是 6.86 19.4 是 6.18 19.4 是 6.19 19.4 是 6.0 19.4 是 5.31 19.4 是 4.49 19.4 是 3.62 19.4 是 是 -3.07e-02 -1.00e+03 是 -6.21e-02 -1.00e+03 是 -3.9e-02 -1.00e+03 是 -0.576 -1.00e+03 是 -0.163 -1.00e+03 是 -0.294 -1.00e+03 是 -0.415 -1.00e+03 是 -0.265 -1.00e+03 是 -0.223 -1.00e+03 是 -0.126 -1.00e+03 是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3.86 16.2 是 4.58 16.2 是 3.51 16.2 是 4.48 16.2 是 4.4 16.2 是 4.33 16.2 是 3.49 16.2 是 3.27 16.2 是 2.32 16.2 是 1.8 16.2 是 1.12 3.55 0.0 是 4.1 0.0 是 2.82 0.0 是 3.66 0.0 是 3.55 0.0 是 3.46 0.0 是 2.57 0.0 是 2.39 0.0 是 1.49 0.0 是 1.05 0.0 是 0.442 页脚内容3.69 16.2 是 1.61 16.2 是 5.75 16.2 是 5.59 16.2 是 5.79 16.2 是 5.85 16.2 是 5.5 16.2 是 5.4 16.2 是 7.62 16.2 是 6.96 16.2 是 8.29 3.16 0.0 是 0.883 0.0 是 4.66 0.0 是 4.27 0.0 是 4.4 0.0 是 4.46 0.0 是 4.13 0.0 是 4.17 0.0 是 6.47 0.0 是 5.96 0.0 是 7.4 3.86 19.4 是 4.58 19.4 是 5.75 19.4 是 5.59 19.4 是 5.79 19.4 是 5.85 19.4 是 5.5 19.4 是 5.4 19.4 是 7.62 19.4 是 6.96 19.4 是 8.29 -0.149 -1.00e+03 是 -9.56e-02 -1.00e+03 是 -0.681 -1.00e+03 是 -9.48e-04 -1.00e+03 是 -2.86e-02 -1.00e+03 是 -5.43e-02 -1.00e+03 是 -0.159 -1.00e+03 是 -0.48 -1.00e+03 是 -0.471 -1.00e+03 是 -0.607 -1.00e+03 是 -0.3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16.2 是 0.837 16.2 是 1.79 16.2 是 1.78 16.2 是 3.57 16.2 是 2.4 16.2 是 1.53 16.2 是 1.41 16.2 是 0.109 16.2 是 0.161 16.2 是 0.266 16.2 0.0 是 0.245 0.0 是 1.28 0.0 是 1.34 0.0 是 3.25 0.0 是 2.08 0.0 是 1.19 0.0 是 0.985 0.0 是 0.373 0.0 是 0.367 0.0 是 0.307 0.0 页脚内容16.2 是 8.91 16.2 是 9.26 16.2 是 9.41 16.2 是 7.87 16.2 是 9.43 16.2 是 8.62 16.2 是 8.83 16.2 是 8.83 16.2 是 8.29 16.2 是 7.67 16.2 90
0.0 是 8.14 0.0 是 8.57 0.0 是 8.8 0.0 是 7.36 0.0 是 8.91 0.0 是 8.12 0.0 是 8.26 0.0 是 8.2 0.0 是 7.61 0.0 是 6.92 0.0 19.4 是 8.91 19.4 是 9.26 19.4 是 9.41 19.4 是 7.87 19.4 是 9.43 19.4 是 8.62 19.4 是 8.83 19.4 是 8.83 19.4 是 8.29 19.4 是 7.67 19.4 -1.00e+03 是 -0.411 -1.00e+03 是 -0.137 -1.00e+03 是 -0.158 -1.00e+03 是 -8.35e-02 -1.00e+03 是 -0.712 -1.00e+03 是 -0.257 -1.00e+03 是 -0.454 -1.00e+03 是 -0.744 -1.00e+03 是 -0.545 -1.00e+03 是 -0.509 -1.00e+03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应力属性 容许值 是否满足要求 是 0.832 16.2 是 1.02 16.2 是 1.48 16.2 是 1.57 16.2 是 3.2 16.2 是 3.27 16.2 是 5.08e-02 16.2 是 3.02 16.2 是 1.83 16.2 是 是 0.23 0.0 是 0.406 0.0 是 0.906 0.0 是 1.09 0.0 是 2. 0.0 是 3.0 0.0 是 0.203 0.0 是 2.9 0.0 是 1.77 0.0 是 是 6.22 16.2 是 4.8 16.2 是 5.08 16.2 是 8.41 16.2 是 6.98 16.2 是 6.88 16.2 是 7.07 16.2 是 6.61 16.2 是 3.0 16.2 是 是 5.43 0.0 是 3.98 0.0 是 4.28 0.0 是 7.65 0.0 是 6.41 0.0 是 6.35 0.0 是 6.59 0.0 是 6.27 0.0 是 2.83 0.0 是 是 6.22 19.4 是 4.8 19.4 是 5.08 19.4 是 8.41 19.4 是 6.98 19.4 是 6.88 19.4 是 7.07 19.4 是 6.61 19.4 是 3.0 19.4 是 是 -0.284 -1.00e+03 是 -0.329 -1.00e+03 是 -0.301 -1.00e+03 是 -0.788 -1.00e+03 是 -7.55e-02 -1.00e+03 是 -4.63e-02 -1.00e+03 是 -0.203 -1.00e+03 是 -0.186 -1.00e+03 是 -2.01e-02 -1.00e+03 是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9.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截面强度验算
表9-4
基本组合 节点单元号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内力属性 最大弯矩 最小弯矩 最大弯矩 最小弯矩 最大弯矩 最小弯矩 最大弯矩 最小弯矩 最大弯矩 Mj 7.53e+03 6.27e+03 9.e+03 6.37e+03 1.21e+04 5.51e+03 6.37e+03 88.4 3.47e+03 是否满极限抗力 受力类型 足 1.02e+05 下拉偏压 1.02e+05 下拉偏压 1.11e+05 下拉偏压 1.27e+05 下拉偏压 1.09e+05 下拉偏压 1.35e+05 下拉偏压 1.17e+05 下拉偏压 1.54e+05 下拉偏压 1.33e+05 下拉偏压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最小配筋率是否满足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最小弯矩 -2.61e+03 1.37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最小弯矩 4 -5.4e+03 1.52e+05 下拉偏压 1.22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53e+04 8.03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05e+04 7.21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3.5e+04 4.34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4.21e+04 4.34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5.87e+04 2.51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7.06e+04 2.51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8.22e+04 2.09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9.88e+04 2.09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1e+05 1.99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1.31e+05 2.00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48e+05 1.88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1.78e+05 1.88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81e+05 2.04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17e+05 2.05e+05 上拉偏压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最大弯矩 -2.16e+05 2.02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59e+05 2.02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4.71e+04 2.46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5.78e+04 2.27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9.24e+04 1.88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1.11e+05 1.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09e+05 2.84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5e+05 2.85e+04 上拉偏压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最大弯矩 -1.95e+05 2.24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33e+05 2.25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83e+05 1.99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21e+05 1.98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74e+05 1.54e+04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1e+05 1.52e+04 上拉偏压 1.2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67e+05 最小弯矩 -2.03e+05 1.18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e+05 8.95e+03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00e+05 8.79e+03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7e+05 6.51e+03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08e+05 6.37e+03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84e+05 4.43e+03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25e+05 4.33e+03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07e+05 9.11e+03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1.34e+05 5.61e+03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18e+05 4.92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1.47e+05 4.69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最小弯矩 -1.2e+05 -1.5e+05 4.76e+05 上拉偏压 4.53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22e+05 4.72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1.53e+05 4.51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33e+05 5.26e+05 上拉偏压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最小弯矩 -1.67e+05 5.00e+03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49e+05 5.21e+03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1.86e+05 4.97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69e+05 6.16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11e+05 5.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1.9e+05 7.18e+05 上拉偏压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最小弯矩 -2.37e+05 6.88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2e+05 8.41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73e+05 8.09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54e+05 9.75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15e+05 9.42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83e+05 最小弯矩 -3.5e+05 1.2e+04 上拉偏压 1.16e+04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3.15e+05 1.29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e+05 -2.33e+05 上拉受弯 最大弯矩 -2.14e+05 1.27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2.68e+05 1.27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55e+05 1.27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18e+05 1.27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3.55e+05 -3.32e+05 上拉受弯 最小弯矩 -4.37e+05 -3.32e+05 上拉受弯 最大弯矩 -3.31e+05 -2.33e+05 上拉受弯 最小弯矩 -4.07e+05 -2.33e+05 上拉受弯 最大弯矩 -3.09e+05 -1.95e+05 上拉受弯 最小弯矩 最大弯矩 -3.8e+05 -2.9e+05 -1.95e+05 上拉受弯 7.81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57e+05 7.61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71e+05 6.21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33e+05 6.05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55e+05 4.8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13e+05 4.69e+05 上拉偏压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最大弯矩 -2.5e+05 3.65e+03 上拉偏压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最小弯矩 -3.06e+05 3.58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49e+05 2.75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03e+05 2.7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53e+05 2.76e+03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07e+05 2.72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62e+05 2.27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17e+05 2.25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e+05 2.21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19e+05 2.21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75e+05 3.59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32e+05 3.56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2.87e+05 2.99e+05 上拉偏压 最小弯矩 -3.46e+05 2.98e+05 上拉偏压 最大弯矩 -3.01e+05 -1.85e+05 上拉受弯 最小弯矩 -3.62e+05 -1.85e+05 上拉受弯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十章 变形验算
10.1挠度验算
按照新《公桥规》第6.5.3条规定,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的挠度应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本桥采用C50混凝土,其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为1.425,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长期挠度后,主梁最大挠度不应超过计算跨境的1/600,即1/600=80/600=0.0134m=134mm。由桥梁博士的计算,下表为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挠度后主梁的最大值,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挠度值。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挠度与预拱度设置
节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竖向挠度(mm) 0.0 -4.0 -7.6 -10.7 -11.5 -26.4 -45.6 -48.6 -41.8 -33.4 -23.7 预加应力产生的长期挠度(mm) 8.6 13.7 18.5 22.3 23.3 15.3 51.9 40.6 31.9 26.0 20.5 页脚内容消除结构自重后结构挠度(mm) 0.0 4.0 7.6 10.7 11.5 26.4 45.6 48.6 41.8 33.4 23.7 预拱度(mm) -8.6 -9.8 -10.8 -11.6 -11.8 11.1 -6.3 8.0 9.9 7.4 3.1 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4.3 -8.4 -4.0 -1.2 0.0 -0.5 -2.7 -6.5 -11.8 -20.7 -30.5 -39.1 -52.4 -44.9 -27.8 -15.4 15.6 12.1 8.0 4.0 0.0 4.0 8.1 12.2 16.9 23.0 28.8 33.7 42.7 35.5 26.4 15.4 14.3 8.4 4.0 1.2 0.0 0.5 2.7 6.5 11.8 20.7 30.5 39.1 52.4 44.9 27.8 15.4 -1.4 -3.7 -4.0 -2.9 0.0 -3.5 -5.4 -5.7 -5.1 -2.3 1.7 5.5 9.7 9.4 1.4 0.0 注:表取全桥一半前节点,后一半节点结果对称
10.2预拱度设置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5.5规定:
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1)当由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影响产生的长期挠度不超过计算跨径的1/1600时,可不设预拱度;
(2)当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设预拱度,且其值应按结构自重和1/2可变荷载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之和采用。
2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1)当预加应力产生的长期反拱值大于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长期挠度时,可不设预拱度;
(2)当预加应力的长期反拱值小于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长期挠度时应设预拱度其值应按该项荷载的挠度值与预加应力长期反拱值之差采用。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十一章 设计图绘制
11.1 概述
桥梁设计图是以上各章设计计算结果的翔实工程描述。设计图的绘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编的国家标准《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桥梁设计图依工程规模的大小及重要程度可分为一阶段设计和两阶段设计。其中,将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者合并进行的,称为一阶段设计;两者分开进行设计的,称为两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与两阶段设计中的施工图设计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设计说明、材料数量汇总表、桥型总体布置图、上(下)结构一般构造图、上(下)部结构钢筋构造图(含预应力筋构造及普通钢筋构造)、伸缩缝布置与构造图及支座布置图、护栏、人行道、照明设施等。
11.2 总体布置图
总体布置图是桥梁的概括体现。连续梁桥不管采用何种施工方法,其总体布置图的内容原则上是相同的,一般包括立面、平面及横截面三大部分,主要展示桥梁方位与路线的平、纵、横间的衔接关系;桥孔布置与水位、地质、地形、通航(或通车)的相互关系;并展示出桥梁的空间几何形状及各部分的轮廓尺寸。其中,立面图包括桥梁全长、桥梁起(终)点桩号、各孔跨径、基底(顶)标高、桥面设计标高、桥台型式、设计洪水位(或通航净空)及地质剖面图等;平面图应主要示出桥宽、行车道宽、分隔带、护栏及下部结构平面尺寸、锥坡及引道边坡构造形式等;横截面应主要给出桥梁上、下部结构的主要构造尺寸。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1.3 主梁一般构造图
本设计主梁为变高度箱形截面梁,其一般构造图主要示出顶(底)板、腹板、中横隔板及支点横隔梁的详细构造尺寸,通风孔的尺寸及位置,梁高及梁底线形变化规律等,并给出主梁材料用量(包括混凝土方量、预应力钢筋及普通钢筋及其他材料用量),以便模板、支架的制作设置。
11.4 主梁预应力钢束构造图
主梁预应力钢束构造应通过立面图及平面图,着重给出箱梁顶板、腹板及底板预应力钢束的空间位置、钢束起弯点、弯终点和锚固点尺寸位置,并通过横截面加以必要的补充描述,以方便施工;同时还应给出各钢束的大样和材料明细表(或称材料用量表)。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第十二章 设计总结
三个月的毕业设计,……………….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邵旭东.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叶见署.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JTG D62-2004.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JTJ D63-2005.公路砖石及砼桥涵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6]JTJ 024-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7]黄平明.混凝土斜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8]席振坤.横向铰接斜梁桥实用计算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9]贺拴海,谢仁物.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10]贺拴海.桥梁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1]邵旭东.桥梁设计百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2]徐光辉,刘效尧.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丛书-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13]江祖铭,王崇礼.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丛书-墩台与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14]徐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5]易建国.桥梁计算示例集---混凝土简支梁(板)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16]徐光辉.桥梁计算示例集---预应力混凝土刚架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17]程翔云.梁桥理论与计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页脚内容90
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模板支架翻模法施工技术
[18]中华钢结构论坛[Z].www.okok.org
[19]范立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致谢
页脚内容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