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散偏汤治疗偏头痛30例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30例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江西中医药2002年6月第33卷第3期 ・ 23 ・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3O例 金亚诚 (湖北省襄樊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襄樊441021) 关键词:偏头痛;散偏汤;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 747 2 文献标识码:B 偏头痛属中医学类风、类脑风、偏头风等范畴。 笔者70年代在民间偶得一验方(暂名散偏汤)治疗 20日初诊。自诉右侧偏头痛十余年(“”中曾受 精神创伤),每隔1~2个月病情发作一次,遇寒或情 绪波动时头痛加剧,疼痛呈跳痛或针刺样痛,伴目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每获疗效。兹简介如下: 1 临床资料 眩、心烦、夜寐不宁,曾在本院作脑血流图及心电图 检查均无异常,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西医 多方治之均未好转。笔者初诊时,右侧头痛时作时 30例中,男12例,女18例;病程最短5天,最 长15年;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病例有一侧或 两侧头部发作性疼痛史,发作时头痛为钻痛或搏动 性,多伴有视觉异常等先兆,并伴随恶心、呕吐、畏光 等症状,常因劳累、焦虑、用脑过度、晕车、失眠、饮 止,痛轻则面部发凉,按压可缓解;痛剧则泛吐苦水, 数日不得进食,情绪焦躁,不任烦劳,舌质淡红、苔薄 黄,脉细弱。证系肝气郁结,气血失和,兼有寒凝气 滞,经络痹阻,不通则痛。投以散偏汤加麻黄6 g、 全蝎5 g。5剂后自觉头痛骤减,面部由凉转温,寐 酒、月经、气候变化等因素而诱发。脑电图检查偶有 轻度或中度异常,脑成象(包括血管造影)及其它辅 助检查均无异常。且须排除颅内病变、高血压病、脑 外伤及五官科疾病所引起的搏动性疼痛。 2 治疗方法 安食增,精神爽。继用散偏汤月余,去细辛、麻黄,加 当归12 g、党参12 g,以补气益血,巩固疗效,后诸症 基本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4 体会 均以散偏汤为主治疗。药物组成:川芎30~40 g,白芍10 g,郁李仁3 g,白芷3 g,柴胡3 g,香附6 g,白芥子12 g,甘草3 g,细辛4.5 g,石菖蒲9 g。每 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风寒诱发者,加重细辛 用量;头痛伴同侧血管搏动剧烈者,加麻黄;湿重者, 加半夏、陈皮;肝阳上亢头晕者,加菊花、天麻、钩藤; 失眠者,加草决明、炒枣仁;头痛呕吐剧烈者,加泽 泻。 3 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女性发病较多,常 有家族史,发作前有一定诱因。本病多与情志有关, 肝气郁结、气机失调、气滞血瘀、气血逆乱、痰浊上扰 均可致病。然人以气血为本,故治疗本病宜疏肝调 气、通经活络、祛风止痛为第一要务。散偏汤方中重 用川芎至关重要,川芎有疏肝行气、活血祛瘀之效, 为“血中之气药”。现代医药研究,川芎含有挥发油、 川芎嗪、川芎内酯等,有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循环的 作用,胃肠吸收后,通过血脑屏障起镇痛、解痉的作 用。白芍与川芎为伍,能平肝之气,生肝之血;白芍 与甘草同用,缓急止痛;郁李仁、白芷助川芎散头风; 3.1 疗效标准 显效(近期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 消失,脑血流图恢复正常,半年内未复发者。有效: 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伴随症状基本消失,脑电图 检查有好转;头痛及伴随症状均减轻,发作次数减 少,或偶有轻微疼痛者。无效:头痛发作及症状无变 化。 柴胡、香附开郁;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全方调和 气血,舒郁止痛,祛风消痰。凡突发或时轻时重、时 作时止、因情绪变化而加剧属虚实夹杂、气郁血虚、 气血失和之偏头痛均可用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尤其 对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者疗效更佳。 (收稿日期:2002.03—04) 3.2 治疗结果 3O例中,显效17例,有效8例,好 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4%。 3.3 典型病例 沈某某,女,54岁,1986年11月 欢趔i-J IN! 欢趔规范化文稿! 欢迥刊登广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