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 第12期 技 术 经 济 V01.32,No.12 2013正 12月 Technolo ̄ Economics Dec.,2013 企业技术创新与补贴行为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刘 磊,李海燕,庞遥遥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2) 摘要: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对未来补贴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显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活动与未来补贴力度不显著相关,而创新绩效与未来补贴力度 显著正相关,即创新绩效越好的企业越能获得更多的未来补贴。最后指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 获取更好的创新绩效才是企业长久的生存之计。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活动;创新绩效;补贴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80X(2013)12—0021—04 1 研究背景 新活动能否吸引加大补贴力度?本文提出相关 研究假设,并利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 中国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 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 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家 2 文献回顾 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 技术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 将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提升纳入国家战略, 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或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 目前我国也已然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企业是技 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 术创新的主体,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 相关研究结果证明,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重要 向的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目标。 角色。例如: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使得日本在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角色不容忽视,通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水平迅速达到世界前列水 财政支持和引导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重 平_2 ;20世纪6O年代初,韩国进入大规模经济时 要手段。企业科技投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 代,韩国根据国情,将对提高韩国主导产业的国 点,目前学者们已构建了分析企业创新活动和国家 际竞争力有显著作用的技术作为发展方向,这为韩 创新体系发展的重要指标_1]。 国未来高科技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啪。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 作为企业的最大利益相关者之一,主要采 瓶颈。尽管我国R&D经费支出呈逐年上升态势, 取以下两种方式对企业施加影响:一是直接干预;二 其占GDP比例也在提高,但是,从专利有效量和专 是制定并实施公共财政对企业进行间接影 利密度(件/百万人)来看,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日 响。目前中国已形成以R&D财政补贴、税收减免 本、美国、德国和韩国等科技强国仍然存在差距。虽 和引导为主的R&D扶持体系。 然我国科技发展速度较快,但我国还未进入科技强 R&D补贴通常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直接 国行列。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外部环境和企业 补贴可进一步分为直接拨款和低息贷款等。而 内部技术的变化,原有的科学技术随时可能被取代, 对企业的R&D补贴是否合理存在争议。一些学者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整合资源、创新技术以面对内 研究了的R&D补贴是否会扭曲企业的创新激 外部环境的变化。那么,随着中国的科技发展, 励,如DavidL5]发现R&D补贴与私人R&D支 投资是否受到企业前期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的创 出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一些学者研究了 收稿日期:2o13…09 16 作者简介:刘磊(1968一),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 新、公司治理、公共安全管理;李海燕(1989一),女,宁夏银川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公司治理;庞 ̄(1990--),女,山东德州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21 技术经济 R&D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侧重 于两条研究路径:一是专注于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 品开发项目数和专利数等创新绝对指标,如朱平芳 和朱伟民l6]研究了科技拨款和税收减免两种方式对 企业科技产出的影响,用专利产出的绝对数额衡量 创新效率;二是强调R&D效率、创新产出弹性等相 对效率指标,如李左锋和张铭慎 从科技项目投入 的角度研究了科技项目投入与企业创新效率的 关系,其结果表明科技项目投入对企业创新效 率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使 得科技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间关系的研究仍在 继续。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 进行了论述。例如,罗亚非、孟韬和张杰军等 构建 了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两批创新 型试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结果 表明第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优于第二批创新 型企业。方健雯l9 对苏州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经 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溢出效应的发 生,并且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因此集群内企 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综上,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企业技术创 新和补贴,但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是否影响 未来补贴缺乏研究。鉴于此,本文利用我国创业板 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企业创新活动和创 新绩效对未来补贴收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 对策。 3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2o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推进区域经 济发展,制定了很多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涉及 科技项目经费支持、税收优惠、对中小型高新技 术企业财政补贴等。向企业提供科技补贴的行 为,会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整合创新资 源、开展创新活动。创新资源是指企业进行技术创 新所需的各种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要素。 这些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加以保护。在资源和能源 等基础产品的价格改革滞后的情况下,企业受成本 要素和利润驱动的动力不足,企业缺乏创新积极性。 而在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的情况下,企业 的创新积极性受到调动,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创新 产品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在短期内资源 的非市场定价化很难改变的情况下,补贴对于 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企业在获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后,在下一阶段会获得更多的资助,因 22 第32卷第12期 为倾向于资助社会收益高的项目,这为企业与 进行技术创新合作提供了机会 ]。同时,从风 险投资的角度看,补贴属于风险资本,在提 供补贴时要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企业的创新活动、创 新绩效与未来对企业的补贴收入正相关。 4数据选择及实证分析 4.1变量设计 本文以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为解释变 量。由于专利数据获取方便、标准客观稳定,而且与 企业创新活动关系密切E11],因此本文用企业的年度 平均专利申请量衡量其创新活动产出,用平均值旨 在熨平年度波动。考虑到样本的行业跨度较大,会 使专利数据的有效性有所削弱,本文借鉴李左峰 的做法,用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创新绩效。 本文用2012年对企业的补贴金额作为被解释 变量。 为了尽量消除变量遗漏带来的估计偏差,本文 在检验模型中引入其他变量作为控制变量:①企业 规模,企业规模可能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和最终的 企业价值,本文以企业期末总资产衡量企业规模;② 股权集中度,如果企业股权过于集中而缺少制衡,会 使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因此本文用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反 映企业股权制衡情况;③企业地理位置;④资产收益 率,该指标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 表1主要变量设计 变量 符号 定义 补贴 lnGF2o12 2012年企业所获资助的自然 对数 创新活动 AP 年度平均专利申请量 创新绩效 lnNSR 新产品销售收入的自然对数 企业规模 lnas 公司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 股权集中度 zI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大股东 持股比例之比 企业地理位置 L分别用1、2和3表示东部地区、中 ocation 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资产收益率 ROe 企业的盈利能力 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 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 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I、贵州、云 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 4.2数据来源 创业板(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GEM)是 为专门扶持中小型创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提供的证券交易市场,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本文选 取截至2010年6月1日已上市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刘 磊等:企业技术创新与补贴行为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为研究样本。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剔 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明显多于中西 除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退出 部地区。 创业板的企业和ST企业,最终的实际目标样本量 表2研究样本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 为43家。除了资助变量的数据为2012年的数 地区 频率 百分比( ) 据外,其他变量的数据均为2011年数据。实证研究 东部 33 76.7 中部 6 14.O 所需的公司财务数据以及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指标 西部 4 9.3 数据均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国 总计 43 10O 知识产权数据库(www.cnipr.corn)、中国经济金融 数据库(www.ccerdata.cn)。通过人工录入完成收 表3列示了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相 集.其中部分数据经间接计算获得,数据处理用 关系数。从表3来看: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 SPSS19.0软件和EXCEL软件共同完成。 0.5,说明各变量不存在自相关性,模型的共线性并 4.3实证结果分析 不严重,因此本文的假设合理。 表2列示了43家研究样本的地理位置分布情 从标准差来看,各企业的创新活动变量和股权 况。从表2可以看出,4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33 集中度变量的标准差较大,说明样本企业的专利申 家上市公司来自东部地区、6家来自中部地区、4家 请量、股权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来自西部地区。这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地 表3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相关系数 变量 均值 标准差 lnGF2012 AP 1nNSR lna¥ ZI Location Roe lnGF2012 15.7813 1.2080 1 AP 14.5330 11.8326 O.215 1 lnNSR 19.8583 O.9018 O.263 0.118 1 lna¥ 20.8630 0.7856 0.116 0.163 0.306 1 ZJ 3.6386 4.1817 0.380 0.O31 O.125 —0.066 1 Location 1.330O 0.6440 —0.311 0.042 ——0.808 ——0.147 0.227 1 Ro 0.0908 0.0345 —0.0¨ 一0.142 ——0.049 —0.269 0.095 0.227 l 注:“ ’表示在5 的水平下显著相关(双尾检验)。 根据以上相关性检验结果,本文建立如下回归 动;股权集中度变量的系数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 方程: 明股权结构对未来补贴并无显著影响;创新绩 InGF2。12= + AP+ lnNSR+ 1nas+ z1 效、企业规模和资产收益率的系数在5 的显著水 + Location+ Roe+ 。 平下与补贴正相关,而企业地理位置与补 其中:a为常数项; 、 、 、 、居、 为解释变 贴负相关。 量和控制变量的系数; 为随机误差项。 表5回归系数及其显著程度 表4列示了整体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非标准 标准化 共线性 根据表4的分析结果可知,模型的显著水平呈高度 变量 化系数 系数 T值 P值 容差 方差扩 大因子 相关,但是调整后的R。值为0.293,说明还有具有说 常数项 1.215 0.210 0.000 服性的变量未被引入模型。 AP 0.O22 O.218 1.434 0.160 0.948 1.054 表4整体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1nNSR 0.275 0.205 1.295 0.024 0.874 1.145 tnas 0.O03 0.002 O.012 0.000 O.822 1.216 R R0 调整后的 标准差 F 显著性 z1 0.021 0.073 0.474 0.638* 0.92O 1.087 R2 水平 Location ——0.649 一O.346 —2.2O1 O.O34 0.887 1.128 0.460 0.3O1 O.293 O.358 l6.062 0.000a Roe 3.921 O.1l2 0.708 0.017 0.875 1.142 从表5列示了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及其显著程 注:“…表示在5 的水平下显著相关(双尾检验)。 度。从表5来看,各变量的方差扩大因子均小于 10,表明各变量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样本数据 5 进一步讨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 符合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和要求。从表5还可知: 补贴状况 创新活动变量的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企业 2011年我国6039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主营 吸引在未来给予补贴不是凭借当期的创新活 业务收入达到54万亿元,其中新产品收入达到8.9 23 技术经济 万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6%。同时,只有26% 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有R&D活动 。我们可从两 个角度对这样的结果进行解释:从企业角度来看,大 中型工业企业多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这些 企业中有些企业在国有改革下仍采取计划经济 下的生存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缓慢;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需要一个积累的 过程,从科技投入到科技产出需要经历一定的培育 期。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良好的经营绩效是企业 吸引外部投资的要素之一。受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 管理的不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差异。从地 区来看,这种差异尤为明显。表6列示了2009年我 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与2010年的 资助情况。从表6可知: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 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57978.05亿元,比 2008年增长了13 ;2010年我国的全国科技 投资额为175.10亿元。从新产品销售收人来看,东 部地区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 区的3.849倍和6.782倍,但是从新产品销售收入 增长率来看,中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 区最低。近些年来,国家针对中、西部发展制定了相 应,如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发展税 收以及建设城市群等,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 投资力度。从2010年资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的投资额来看,虽然国家对东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仍 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的科技投资开始向中、 西部地区转移。从新产品收入来看,倾向于将 资金投给创新成果较多的企业;从新产品收入增长 率来看,倾向于将资金投给创新成果增长较快 的企、 。 表6 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绩效与 2010年资助金额 区域 2009年新产品 2009年新产品 2010年 收入/亿元 收入增长率 资金/亿元 全国 57978.05 0.130 175.1O 东部地区 412O1.26 0.082 96.2O 中部地区 10701.93 0.360 39.02 西部地区 6O74.86 0.138 39.88 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 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 河南 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 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汁年鉴))(2009、2010)。 6结论及其建议 通过利用2011年和2012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 司的相关数据,本文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是否影响 24 第32卷第12期 未来补贴。所得结论如下:第一,在提供补 贴资助时会以企业的创新绩效为评估因素,说明企 业前期的创新绩效越好,企业越能吸引更多的 科技资助;第二,虽然短期内创新活动与未来补 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仍可能存在其他衡 量指标。以上结论从侧面反映了企业提高创新绩效 有利于吸收融资,有利于发展企业与之间的信 任合作机制。 本文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本文模型中调整后的 值不高,说明变量之间的拟合度不高,可能还存 在其他更具有说服性的变量,还需进一步研究;第 二,本文仅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年创新活动和 创新绩效、2012年补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 时问范围较窄,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扩大样本信息 量;第三,仅从资助金额的角度考虑补贴行 为,行为测量略显单一,在日后研究中应加强补 贴行为测量标准的构建。 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 生存周期较短,其中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企 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 以下建议:在创新机制的构建上,应深化资 源、能源等基础产品定价的市场化改革,不断为企业 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环境中,企业拥有的创新资源越多——资助也 是创新资源之一,技术创新成功率越高。企业的长 久发展在于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只有正确制定科技 创新战略规划、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 利用有限的创新资源来获取更多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昭锋.1995--2001年中国科技投入社会化进程的初步 研究EJ].科学管理研究,2004(6):53—58. [2]FREEMAN c 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 torical perspective[J].Oxford Journals,1993(19):5-24. [33陈天荣.韩国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启示 EJ].科学管理研究,2008(8):113—116. [4]朱云欢,张明喜.我国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影响的经验分 析[J].经济经纬,2010(5):77—81.  ̄53 DAVID P A,HALL B H,TOOLE A A.Is public R&D a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private R&D'A review of the econometric evidenceEJ].Research Policy,2000(4): 497-529. [63朱平芳,徐伟民.的科技激励对大中型工业企业 R&D投人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3(6): 45-53. [7]李左峰,张铭慎.科技项目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 响研究一~来自我国95家创新型企业的证据EJ].中国 软科学,2012(12):128—137. (下转第110页) 技术经济 [6] 鲁明泓.制度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一项实证研 究[J].经济研究,1999(7):57—66. [7] 张建红,周朝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制度障碍研究:以海 外收购为例[J].经济研究,2010(6):80—91. [8] 张建红,为新江,海柯.决定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败的因 第32卷素分析[刀.管理世界,2010(3):97—107. 第12期 [9]《中国企业并购年鉴》编委会.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05)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02—231. ElO] 阎大颖,洪俊杰,任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 素[J].南开经济评论,2009,12(6):135—142. Enterprise S Overseas M&A Impact of Host S System on Su Yang,Ma Lijun (School of Graduate,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literatu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stem theory into the research on overseas merger and ac— quisition of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data of 2 1 6 oversea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China S listed companies,it makes the analysis on the eorre— lation between five dimensions of host S system and oversea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China S enterprises.It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govern— ment regulation,economic freedom,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a S enterprise S oversea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Key words:host S system;overseas M 8LA;behavioral tendency (上接第24页) [8] 罗亚非,孟韬,张杰军,等.我国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能 novation systemsI R I.Paris:OCED,2001. 力差异分析_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23— 28. [11] GRII ICHES Z.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J].National Bu— 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8(28):287—343. [9]方健雯.FDI驱动型产业集群中企、lk的创新能力和经营 绩效一基于苏州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一2012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学技术管理,2011(8):79—86. [10]0ECD.Innovative networks:cooperation in national in一 Empirical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Government Subsidy Behavior:Based on Experience Evidenc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Liu Lei,Li Haiyan,Pang Yaoyao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 an 710062,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s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GEM)as the research sample,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im— pact of enterprise 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future government subsidy behavior.The result shows as follows:future government subsidy be— havior h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innovation activ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GEM,and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nnova— tion performance,namely,the better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more the future government subsidy.Therefore,it points out that it is a way to ensure long term survival of companies that obtaining bett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improv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Key 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novation activity;innovation performance;government subsidy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