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三、名词解释
33. 挫折理论
答案:挫折理论研究行为和目标之间的行为变化的规律,也叫做需要的不满足理论(2分).它是运用心理学的概念,研究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就是受到挫折时,人的心理状态及其行为(3分).
35.强化
答案: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
37. 双因素理论
答案: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1分)。他认为有些出自工作本身的因素,可以构成对职工的很大强度的激励和对工作的满足感.而有些来自工作环境打印素有缺陷或不具备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意。改善这些因素指挥消除不满而不能再促进生产率的增长。
38.组织行为学
答案: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1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39. 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重要的意义是:①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③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④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⑤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41。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它有及什么特点?
答案: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是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的组织。一般来讲,学习型组织有六大特点:精简、扁平化、有弹性、不断自我创造、善于学习、自主管理。
42.影响团队绩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主要有:团队规模、团队成员能力、角色互补、对目标的认同、管理者协调、责任心、公平的绩效评估、相互信任.(各1分,叙述完整1分)
43.简述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答案: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它是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性的基本标志;(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置的合理化;(3)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4)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
44.领导与管理的主要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答案:联系:管理是一种特殊的领导,专指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二者都是通过别人去完成具体工作。区别:领导偏重于决策与用人,管理侧重于执行决策、组织力量完成组织目标。范围上,管理的范围小于领导的范围。但管理者的外延比
34.第20题 成就需要理论
答案: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1分).1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三种:成就需要、友情需要和权力需要(2分);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而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2分).
答案: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都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创造出新的仪式和物质象征,作为组织新价值观
37.第41题
体系的载体;(2)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成为新文化的典范;(3)提拔、支持那些拥护新价值观
38。挫折理论
答案:挫折理论研究行为和目标之间的行为变化的规律,也叫做需要的不满足理论,它是运用心理学的概念,研究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就是受到挫折时,人的心理状态及其行为.
38.第42题
3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组织变革
答案: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改善自身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
40.第22题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答案: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探讨激励的心理过程以及行为的志向和选择,说明行为怎样产生、这样向一定方向发展、怎样保持下去以及如何结束的这个过程。(2分)包括:目标设置理论(说明2分)、期望理论(说明2分)、公平理论(说明2分)。只答出三种理论未解释只得3分。
41.第30题
个性有哪些特点?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个性的特点有:1、社会性;2、组合性;3、性;4、稳定性;5、倾向性;6、整体性。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有一些影响因素几乎是完全由先天遗传所决定的,而另一些因素又是完全决定于后天环境的特点。而影响个性形成的后天环境因素有:1、家庭的影响;2、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3、社会阶层的影响。
42.第31题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可以考虑采取哪些措施?
4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形成,并根植于组织成员所坚信的深层价值观中,这意味着变革组织文化会威胁到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管理者在重塑组织文化时,不但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还必须取得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就有可能引起组织动荡。
43.第43题 领导决策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领导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1)信息准全原则;(2)可行性原则;(3)系统分析原则;(4)对比择优原则;(5)时效原则;(6)团体决策原则.
44.第44题
内容型激励的几种理论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内容型激励着重对激励的原因及其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德佛的需要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33 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34。=答案: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隆在19年出版的著作〈工作与激励>中提出(1分)。认为一个人被激发出来的力量与他所追求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是有关系的。而期望理论就是研究需要(期望)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的理论。
35.第17题 组织行为学
答案: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
5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36.第34题 成就需要理论
答案: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1分)。1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三种:成就需要、友情需要和权力需要(2分);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而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2分)。
37.第42题
气质
答案: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38.第43题 群体凝聚力
答案: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于它的组成成员的内在吸引力,或叫内聚力。
39.第9题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答案: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主要有九个方面:群体
成员在一起的时间、加入群体的难度、群体规模、
成员性别构成、外部威胁、以前的成功经验、有效
情绪认同、奖励方式、领导方式。
40.第10题 公平理论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41.第23题
组织行为学有何特点? 答案:①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②两重性.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这种两重性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多学科性;二是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三是来自管理的两重性。③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和掌握了组织中人的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技术.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所以说它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
42.第24题
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人际交往的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
7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43.第26题
简述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管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2)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3)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44.第44题
简述组织文化的特点及功能。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组织文化的特点是:(1)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组织文化作用是整体的效用;(3)具有历史的连续性;(4)具有个体性;(5)具有创新性。组织文化具有如下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创新功能;(5)约束功能;(6)效率功能
33.第24题 群体规范
答案: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38.第40题 双因素理论
8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答案: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1分)。他认为有些出自工作本身的因素,可以构成对职工的很大强度的激励和对工作的满足感。而有些来自工作环境打印素有缺陷或不具备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意.改善这些因素指挥消除不满而不能再促进生产率的增长.
41.第30题
影响群体规范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影响群体规范建立和发展的因素有:①个体的特征;②群体构成;③群体的任务;④物理环境;⑤组织的规范;⑥群体的绩效;⑦心理因素。
21。 从众是指在从众规范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从而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 A。态度
30。来自下级追求满足的欲望. 答案:奖惩权
33。组织生命周期
答案:指组织从产生、成长对最终衰落的过程
37.群体
答案: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
9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39.怎样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工作压力?
答案: 压力产生的后果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但通常更多的是表现在消极方面.压力的消极作用集中表现在对健康和工作绩效的损害方面,这种损害程度与控制能力和个人对压力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工作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样的压力在不同人的身上却可以产生不同的后果。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但经受的压力感水平过高,或中等水平压力感持续的时间过长,都会使员工绩效降低。这时就需要管理人员采取行动.其实压力感对于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并不直接,虽然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员工提高绩效,但他们仍然以为这种压力感令人不快.对付压力的方法很多,一般有以下几条措施:
(1)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
(2)通过员工个人的解决途径来减轻和抵消压力.
40.简述激励理论的分类。
答案:激励理论分为三类:(1)需要型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3)状态型激励理论。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
10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和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属于该激励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终点——需要的满足与否或状态来探讨激励问题的。它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41.期望理论在管理中的有哪些应用?
答案: ①管理者不要泛泛地抓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抓多数被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 ②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如果每月的奖金多少不仅意味着当月的收入状况,而且与年终分配、工资调级和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挂钩,则将大大增大效价的综合值。
③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的差值,加大组织希望行为和非希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如只奖不罚与奖罚分明,其激励效果大不一样.
④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期望概率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关键要适当.当一个期望概率远高于实际概率时可能产生挫折,而期望概率太小时又会减少某一目标的激发力量.实际概率最好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使大多数人受益。但实际概率应与效价相适应,效价大,实际概率可以小些,效价小,实际概率可以大些.
42.简述组织文化的作用.
答案: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导向作用(2)团结凝聚作用(3)激励振奋作用(4)约束教育作用(5)适应和辐射作用。组织文化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1)对变革的影响(2)对个性的影响(3)对组织兼并、收购的影响。
11 / 12
组织行为学问答题
43.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重要的意义是:①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③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④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⑤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44.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着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要和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如下:(1)人际关系影响群体内聚力和工作效率;(2)人际关系影响职工的身心健康;(3)人际关系影
响职工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