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砼工程施工中有哪些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般存在有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刺伤、触电等危险因素。对与这些危险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总体上,在进行施工之前就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无论是施工人员的状态,还是物料的安全状态及环境的舒适程度都应该确保达到最佳状态。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危害、灾害与突发事件制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进行交底和培训,必要时应进行演练。然后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制订具体的施工方案,并应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且材料进场后,应按种类、规格、批次分开贮存与堆放,并应标识明晰。贮存与堆放条件不应影响材料品质。混凝土结构工程各工序的施工,应在前一道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其质量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有关规定。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对隐蔽工程应进行验收,对重要工序和关键部位应加强质量检查或进行测试,并应作出详细记录,同时宜留存图像资料。模板拆除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事故的发生主要就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的缺陷造成的,那么预防措施也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对于现场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及教育,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提高人员的事故应急自救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活动和奖励让安全深入人心,对现场施工的日常管理也应该严格到位,另外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对于现场的物,包括材料和钢筋机械,应该时常对这些物的状态进行检查及维护,材料分类清楚堆放应整齐,在对人员可能造成伤害的地方做出改善并贴上显眼的安全警示。管理
方面除了对施工现场人员及物料机械的管理,还应该注重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妥善管理,包括温度、阳光、湿度及噪声等环境因素,可以适当遮阳降温,人工调节湿度,尽量减少人工噪声,为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