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里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2分 )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3x﹣2y=4zB.6xy+9=0
C.
D.
【答案】 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方程两边都是整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都是1次,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即可得出答案。
2、 ( 2分 ) 在3.14,﹣ 无理数的个数是( )
,π, ,﹣0.23,1.13133133313333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中,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第 1 页,共 21 页
【答案】C
【考点】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无理数有:、π、1.13133133313333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一共有3
个。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或开方开不尽的数,或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数,即可解答。
3、 ( 2分 ) 如图,有a,b,c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A. a户最长 B. b户最长 C. c户最长 D. 三户一样长【答案】D
【考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通过作辅助线,由平行线性质可选D项故答案为:D
【分析】a、b、c三线可以由其中一条得到另外两条,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第 2 页,共 21 页
)
4、 ( 2分 ) 观察701班学生上学方式统计图,下列关于图中信息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班骑车上学的人数不到全班人数的20% B. 该班步行人数超过骑车人数的50%C. 该班共有学生48人 D. 该班乘车上学的学生人数超过半数【答案】D
【考点】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A、由统计图可知,该班学生总数为48人,骑车上学的有9人,所占百分比为18.75%,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统计图可知,该班步行人数为14人,骑车人数有9人,该班步行人数超过骑车人数的50%,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统计图可知,该班学生总数为14+9+16+9=48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统计图可知,该班学生总数为48人,该班乘车上学的学生人数16人,没有超过半数,故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相加可得该班的人数,从而判断C,利用对应的人数除以班级总数可得对应的百
第 3 页,共 21 页
分比,从而判断A、B,根据乘车人数与班级人数对比可判断D.
5、 ( 2分 ) 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2x﹣4>5y+1B.3>﹣5C.4x+1>0
D.4y+3< 【答案】 C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用不等号连接的,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系数不为0,左右两边为整式的式子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可知2x-4>5y+1含有两个未知数,故不正确;
3>-5没有未知数,故不正确;4x+1>0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正确;根据4y+3< 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中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系数不为0,左右两边为整式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这个定义依次对各选项作出判断即可。
6、 ( 2分 ) 如图,∠AOB的边OA为平面反光镜,一束光线从OB上的C点射出,经OA上的D点反射
第 4 页,共 21 页
后,反射光线DE恰好与OB平行,若∠AOB=40°,则∠BCD的度数是( )
A.60°B.80°C.100°D.120°【答案】 B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DE∥OB
∴∠ADE=∠AOB=40°,∠CDE+∠DCB=180° ∵CD和DE为光线 ∴∠ODC=∠ADE=40° ∴∠CDE=180°-40°-40°=100° ∴∠BCD=180°-100°=80°。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他们与镜面所成的角相等,可得∠ODC=∠ADE;根据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进行计算即可。
第 5 页,共 21 页
7、 ( 2分 ) 已知方程组 的解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m>﹣1 B. m>1 C. m<﹣1 D. m<1【答案】C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两式相加得:3x+3y=2+2m∵x+y<0∴3(x+y)<0即2+2m<0
m<﹣1.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x和y的系数,如果相加,它们的系数相同,得x+y=(2+2m)÷3,再让(2+2m)÷3<0,解不等式得m<﹣1
8、 ( 2分 ) 如图,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的点落在( )
A.线段AB上B.线段BC上C.线段CD上D.线段DE上
第 6 页,共 21 页
【答案】 C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 ∴2.8<2.828<2.9, ∴在线段CD上. 故答案为:C.
=2≈2×1.414≈2.828,
【分析】根据无理数大概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
9、 ( 2分 )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答案】D
B. C. D.
【考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类项
【解析】【解答】解:A.∵2a与3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B.∵C.∵
=6,故错误,B不符合题意;≠3,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
D.∵72×73=75 , 故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第 7 页,共 21 页
【分析】A.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指数相同,由此判断是否为同类项;故可判断错误;B.算术平方根只有正,平方根才有正负;故错误;C.9开立方根不会等于3,故错误;
D.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由此计算即可.
10、( 2分 ) 下列图形中,
1与 2是对顶角的有( )
A. 【答案】A
B. C. D.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解答】解:A、此图形中的∠1与∠2是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它们是对顶角,故A符合题意;B、此图形中的∠1与∠2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它们不是对顶角,故B不符合题意;C、此图形中的∠1与∠2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它们不是对顶角,故C不符合题意;D、此图形中的∠1与∠2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它们不是对顶角,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两条直线相交,具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11、( 2分 ) 下列不等式变形中,一定正确的是( )
第 8 页,共 21 页
A. 若ac>bc,则a>b B. 若ac2>bc2 , 则a>bC. 若a>b,则ac2>bc2 D. 若a>0,b>0,且 【答案】B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则a>b
【解析】【解答】解:A、ac>bc,当c<0时,得a<b,A不符合题意,B、若ac2>bc2,则a>b,B符合题意;
C、若a>b,而c=0时,ac2=bc2,C不符合题意;
D、若a>0,b>0,且 故答案为:B
,当a= ,b= 时,而a<b,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号方向才不变,由于A,B两选项没有强调C是什么数,故不一定成立;对于B,其实是有隐含条件,C≠0的;对于D,可以用举例子来说明。
12、( 2分 ) 若 A.0B.1C.2D.3
【答案】 B
x2m-1-8>5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 )
第 9 页,共 21 页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得: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不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且一次项的系数不为0的不等式。根据定义可知2m-1=1,解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二、填空题
13、( 1分 ) 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OD,OC,OF分别平分∠AOE和∠BOD,若∠AOC=20°,则
∠BOF的度数为________.【答案】35°
【考点】角的平分线,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解答】由OC⊥OD,得∠COD=90°,由角的和差,得∠BOD=180°-∠AOC-∠
COD=180°-20°-90°=70°,由OF分别平分∠BOD,得∠BOF= ∠BOD=35°,故答案为:35°.【分析】根据
图形和角的和差,得到∠BOD=180°-∠AOC-∠COD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性质得到∠BOF的度数.
14、( 1分 ) 不等式5+3x>14的解集是________. 【答案】 x>3
第 10 页,共 21 页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 5+3x>14, 3x>14-5,3x>9,x>3.
故答案为:x>3.
【分析】根据下列步骤进行(1)移项(注意变号);(2) 合并同类项;(3)系数化为1(注意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
15、( 1分 )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________ . 【答案】-2<k<1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的解是一对异号的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解答】解:
①-②得3y=6k-6,解得y=2k-2③,把③代入②得x-2k+2=-k+4,解得x=k+2,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x与y异号,
∴ 或 ,
第 11 页,共 21 页
解第一个不等式组得-2<k<1,解第二个不等式组得无解,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2<k<1.故答案为:-2<k<1.
【分析】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出x,y的值,再利用x,y异号列出两个关于k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
16、( 1分 ) 如图,放置在水平操场上的篮球架的横梁EF始终平行于AB,EF与上拉杆CF形成的∠F=150°,主柱AD垂直于地面,通过调整CF和后拉杆BC的位置来调整篮筐的高度。当∠CDB=35°时,点
H,D,B在同一直线上,则∠H的度数是________.【答案】11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 :延长AD与GH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交EF的延长线的延长线于点N,∵GH∥AB∥EF,
∴∠M=∠A=∠FNA=90°,∵∠EFC=∠FND+∠FDN,
第 12 页,共 21 页
∴∠FDN=∠EFC-∠FND=150°-90°=60°,∵∠CDB=35°,∴∠FDH=35°,∴∠HDN=∠FDN-∠FDH=25°∴∠GHD=∠M+∠HDM=115°故答案为:115°。
【分析】延长AD与GH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交EF的延长线的延长线于点N,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得出∠M=∠A=∠FNA=90°,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理得出∠FDN=∠EFC-∠FND=150°-90°=60°,根据对顶角相等及角的和差得出∠HDN=∠FDN-∠FDH=25°,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出∠GHD=∠M+∠HDM=115°。
17、( 5分 ) 有理数m,n在数轴上如图,用不等号填空.
(1)m+n________0; (2)m-n________0; (3)m•n________0; (4)m2________n; (5)|m|________|n|. 【答案】 (1)<(2)<(3)>
第 13 页,共 21 页
(4)>(5)>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得m<n<0,(1)两个负数相加,和仍为负数,故m+n<0;(2)相当于两个异号的数相加,符号由绝对值大的数决定,故m-n<0;(3)两个负数的积是正数,故m•n>0;(4)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故m2>n;(5)由数轴离原点的距离可得,|m|>|n|. 【分析】 由数轴可得m<n<0,
(1)两个负数相加,和仍为负数,即m+n<0;
(2)m-n=m+(-n),根据两个异号的数相加,符号由绝对值大的数决定,可得m-n<0;(3)两个负数的积是正数,即m•n>0;(4)根据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可得m2>n;(5)由数轴上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可得,|m|>|n|.
18、( 1分 ) 规定[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2.3]=2,[-π]=-4,若[y]=2,则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2≤y<3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第 14 页,共 21 页
【解析】【解答】解:∵[y]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y]=3, ∴ 即
且y<4, x<3.故答案为:
x<3.
【分析】根据: 规定[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 [y]=2, 说明y的整数部分不超过2,据此作出判断即可。
三、解答题
19、( 10分 ) 为了解用电量的多少,李明在六月初连续八天同一时刻观察电表显示的度数,记录如下:
(1)估计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是多少度;
(2)若每度电的费用是0.5元,估计李明家六月份共付电费多少元? 【答案】(1)解:平均每天的用电量=
=4度∴估计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为4×30=120度
(2)解:总电费=总度数×每度电的费用=60答: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为120度;李明家六月份共付电费60元
【考点】统计表
【解析】【分析】(1)根据8号的电表显示和1号的电表显示,两数相减除以7可得平均每天的用电量,然后乘以6月份的天数即可确定总电量;
第 15 页,共 21 页
(2)根据总电费=总度数×每度电的费用代入对应的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20、( 5分 ) 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的和等于18,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比十位数字大14,如果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所得新数比原数大198,求原数!
【答案】解:设原数的个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百位数字为z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所以原来的三位数是729
【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
【解析】【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为: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百位数字=18;百位数字+个位数字-十位数字=14;新的三位数-原三位数=198,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求解,就可得出原来的三位数。
21、( 5分 )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第 16 页,共 21 页
【答案】解:∵∠1=40°,∴∠3=∠1=40°,∴∠2=∠4=180°-∠1=180°-40°=140°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得到对顶角∠3=∠1、∠2=∠4,∠1+∠2=180°,由∠1的度数求出∠2、∠3、∠4的度数.
22、( 5分 ) 如图,已知点A,D,B在同一直线上,∠1=∠2,∠3=∠E,若∠DAE=100°,∠E=30°,求∠B的度数.
【答案】 解:∵∠1=∠2,∴AE∥DC,∴∠CDE=∠E,∵∠3=∠E,∴∠CDE=∠3,∴DE∥BC,∴ ∠B=∠ADE,∵∠ADE=180°﹣∠DAE﹣∠E=50°,∴∠B=50°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本题利用∠1=∠2,可得AE//CD ,所以∠3=∠E=∠CDE,得到DE//BC,可知∠B=∠ADE,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可求出∠ADE的度数,从而求出∠B的度数.
第 17 页,共 21 页
23、( 5分 ) 如果A= 为a+3b的算术平方根,B=
为1-a2的立方根,求A+B的立方根 .
【答案】解:由题意得 所以A= B=
=
= =-2.
=3,
解得
所以A+B=3-2=1,所以A+B的立方根是1. 【考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建立关于a、b的方程组,求出a、b的值,再分别求出A、B的值,然后求出A+B的立方根即可。
24、( 5分 ) 小明在甲公司打工.几个月后同时又在乙公司打工.甲公司每月付给他薪金470元,乙公司每月付给他薪金350元.年终小明从这两家公司共获得薪金7620元.问他在甲、乙两公司分别打工几个月? 【答案】解:设他在甲公司打工x个月,在乙公司打工y个月,依题可得:470x+350y=7620,化简为:47x+35y=762,
∴x=∵x是整数,
=16-y+,
∴47|10+12y,∴y=7,x=11,
第 18 页,共 21 页
∴x=11,y=7是原方程的一组解,
∴原方程的整数解为:又∵x>0,y>0,
(k为任意整数),
∴解得:-k=0,
<k<
,,
∴原方程正整数解为:.
答:他在甲公司打工11个月,在乙公司打工7个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分析】设他在甲公司打工x个月,在乙公司打工y个月,根据等量关系式:甲公司乙公司+乙公司乙公司=总工资,列出方程,此题转换成求方程47x+35y=762的整数解,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时,可先求出它的通解。然后令x>0,y>0,得不等式组.由不等式组解得k的范围.在这范围内取k的整数值,代人通解,即得这个不定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
25、( 5分 )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P为BC上一点(点P与B,C不重合),设∠CDP=∠α,∠CPD=∠β,你能不能说明,不论点P在BC上怎样运动,总有∠α+∠β=∠B.
第 19 页,共 21 页
【答案】 解:过点P作PE∥CD交AD于E,则∠DPE=∠α. ∵AB∥CD,∴PE∥AB.
∴∠CPE=∠B,即∠DPE+∠β=∠α+∠β=∠B.故不论点P在BC上怎样运动,总有∠α+∠β=∠B【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分析】 过点P作PE∥CD交AD于E,根据平行线性质得∠DPE=∠α,由平行的传递性得PE∥AB,根据平行线性质得∠CPE=∠B,从而即可得证.
26、( 5分 ) 若a>b,讨论ac与bc的大小关系. 【答案】解:a>b,当c>0时,ac>bc,当c=0时,ac=bc,当c<0时,ac<bc
【考点】等式的性质,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类讨论:①当c>0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
第 20 页,共 21 页
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②当c=0时,根据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从而得出ac=bc;③当c<0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即可得出结论ac<bc。
第 21 页,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