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本课堂
全国中小学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学校的各科教学方式也有了巨大的改观。我校大力提倡课堂要“以生为本”,极力打造生本课堂。“以生为本”,也就是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使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生本”的理念还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如何打造“美术生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发展,是每位美术教师应该不断思索的课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进入情境。,让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例如,在湘版三年级下册《风来了》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风声。触动学生的记忆,使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讨论中,相互交流自然界有那些风。接着放映一段FLASH动画,让学生了解风来时物体的变化,利用声音、图片、文字完美的组合带来的一种艺术语言之美。充分触动学生的感知,增强其体验、感悟的能力,对发展想象力和表现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转换角色,实现以生为本。
首先让学生先学习,教师后指导。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不仅在语数外等文化学科能够推广,在美术课上,如果运用得当,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先学后教不但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六面怪脸》一课为例,我首先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老师给出自学指导后,规定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按照课本中的制作步骤示意图,小组探讨出制作出基本型。学生会仔细分析图示,寻找方法,并认真看图试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折,如何粘贴,促使他们动脑筋去修改完善。如果实在难以解决,再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合理利用了优生、中等生资源,克服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提高了课堂效率,效果显著。事实证明,学生经过了两年的美术学习,有足够自主探究本课的能力,学习效果好的出乎预料。师生成功的感觉都油然而生。
其次,让学生当“老师”,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中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两周后可以记住90/100。的确,有些知识,有些时候不妨就让学生来当“小老师”,比如折纸“六面怪脸”的基本型时,“小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老师当学生和同学们一起跟“小老师”学做,顺便帮“小老师”做一些准备材料、展示作品、提醒补充之类的助教工作。我还采用了小组内互教的方法,这样“小老师们”多了起来,在实际操作中,“小老师们”总是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的方法教给
大家,而且多有经典之作和出乎意料的惊喜。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最后,学生当“评委”,老师当“顾问”。美术《课标》中这样阐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改的过程中,在作业展评和课堂小结环节中,我常常采用全班集体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人人当“评委”,评自己,评别人;提建议,出主意,还可以谈谈感受等等。老师在适当时候给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学生们的评价是生动、丰富、自然、真实的,这样的评价方式才符合生本理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那就是教师教学思想及方法的不断更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不断在思考中进取,在实践中促进专业能力的进步与发展,切实打造好“生本课堂”,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