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中学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期教学任务和目的
教学任务:本学期要完成选修2—2的三章(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和选修2—3的三章(第一章《计数原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教学任务,共85个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所产生的背景以及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以后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更好的帮组学生学习数学,以及别的理论科学,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持续发展。达到新课标的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班级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高二(11)、(12)是理科级的两个第二层次的重点班。经过上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最后的考试来看,还是不够理想,和另外一个重点班(10班)的差距还是很大,特别是(11)班,自我感觉很好,眼高手低。本学期,在对学生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作业的落实,适当的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通过本学期的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将(11)、(12)班与(10)的平均分差距缩小到5分之内。
三、具体措施
1、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并结合这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寻找适合他们接收、吸收的教学方法。
2、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切实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思想负担,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学生各种能力。
3、在学生中选出一些数学能力很强的同学,成立数学学习小组,带动大家去学习数学,定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营造学习氛围。
4、针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不断地给予信心和关爱,让在思想上取消对数学的恐惧感,另一个是在部分题目的要求上降低难度;让他们找到成功感;最后是有计划地给这些学生补课,确立比较实际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数学成绩。
5、利用平均变化率,将环保教育寓于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并身体力行,共同爱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四、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计划 周 次 时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第1周 5 选修2-2 变化率与导数(4) 的思想及其内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 义。 第2周 导数的计算(3) 根据导数定义会求五个函数的导数,5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2) 能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运第3周 5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2)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4) 定积分的概念(4) 微积分基本定理(2)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2) 第4周 5 第5周 第6周 3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3)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3) 2.3 数学归纳法(2) 第7周 5 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在某点取极值的条件。运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以直代曲”“以不变代变”的思想方法,定积分的概念、几何意义。利用微积分基本定理计算定积分。 应用定积分解决平面图形的面积、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变力作功问题,体验定积分的价值。 能利用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能利用“三段论”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猜想;证明. 结合已学数学实例,了解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及思考过程、特点. 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 第8周 5 第9周 5 第11周 5 第12周 5 第13周 5 第14周 5 第15周 5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理解复数的概念、代数形式、向量表念(2) 示;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了解加减法几何意义. 算(2) 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类乘法计选修2-3 数原理;会用两个计数原理分析和解1.1 计数原理(4)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1.2 排列与组合(4) 能用排列与组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1.3 二项式定理(3) 题;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简单问题. 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念;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应用;理解n列(3) 次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2.2 二项式分布及其应用(4)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3 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和方差的概差(3) 念;能用均值和方差解决实际问题;2.4 正态分布(1) 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特点. 3.1 回归分析的思想及应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了解回归分(4) 析、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3.2 性检验的思想及应其初步应用. 用(3) 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理解坐标系的作用及坐标法的思想;程》 了解伸缩变换及图形变换;能进行极1.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能在极坐标第16周 5 1.2 极坐标系(2) 1.3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2) 1.4 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2) 2.1 曲线的参数方程(3) 2.2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3) 2.3 直线的参数方程(2) 2.4 渐开线与摆线(2) 选修4-5 《不等式选讲》 1.1 不等式(3) 1.2 绝对值不等式(2) 2.1 比较法(1) 2.2 综合法与分析法(2) 2.3 反证法与放缩法(1) 3.1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1) 3.2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 3.3 排序不等式(2) 4.1 数学归纳法(2) 4.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2) 期末考试 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 了解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表示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了解平摆线、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推导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几何意义证明∣a+b∣≤∣a∣+∣b∣,∣a-b∣≤∣a-c∣+∣c-b∣. 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不等式 ∣ax+b∣≤c;∣ax+b∣≥c;∣x-c∣+∣x-b∣≥a 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了解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并会证明;能用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求一些特定函数极值/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范围,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利不等式. 注:暑假开始进行高三复习 第17周 5 第18周 5 第19周 5 第20周 5 第21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