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③。
(注释)①迟日:指春日,因为春天光照时间长,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③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1]填空。
①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诗中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鸳鸯。
[2]请写出这首诗中后两句诗的大体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诗句中写出了两种动物,下面的诗句中也写有动物,你能填上吗?
①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 ②西塞山前___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___肥。 ③留连________时时舞,自在________恰恰啼。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莺啼”说明了____________,“绿映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4]读古诗的后两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 / 7
[宋]苏轼
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②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 、 、 ”四字,写岀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 ”“ ”描绘云和雨的特点;
“ ”和“ ”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 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4. 古诗阅读。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下面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阿(ā)谁 冢(zhuó)累累 B.狗窦(doù ) 雉(zhì) C.松柏(bǎi) 舂(chūn) D.羹(gēng) 贻(yí)
[2]下面关于这首诗中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冢(zhǒng):山顶。
B.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2 / 7
”字
C.贻(yí):送,赠送 D.雉:野鸡
[3]这是一首乐府诗,关于乐府诗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B.乐府初设于汉代,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C.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D.汉乐府诗常常是选取生活中典型的片断,使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既避免过多的交代与铺陈,又能反映广阔背景,
[4]“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对仗 D.夸张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情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情景,由远及近,逐层描写。 B.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C.诗的最后两句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D.《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6]下面关于这首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B.全诗写尽了人生苦难、社会遭遇,乃至更多人同样的遭遇,对社会发出强烈控诉。
C.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D.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5. 课内阅读。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想象出_______,感受到_______,心情由_______转为_______。
[2]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3 / 7
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的道理。
6. 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①西陆:指秋风。②南冠:指囚徒。 [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 A.边塞诗 B.咏物诗 C.送别诗
[2]诗中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明诗人心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B.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写自己在特殊处境中,听到秋蝉的悲鸣,引发心中的深沉悲恨。
C.“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7. 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故人:____ 辞:____ 烟花:____ 下:____ 唯:____
[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送别的时间:____;故人的去向:______。
[3]后人评说本诗是千古丽诗。请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文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 7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
____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你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C.“闲”的意思是空闲。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___的景象。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鲈鱼的鲜美和捕鱼者的艰辛进行对比
B.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会让人联想到《悯农》中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本诗后两句的朗读节奏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D.本诗语言质朴,朗读时应用叙述的语气进行朗读
[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5 / 7
资料 ①创作背景:诗人在苏州、常州一带查看水情时,目睹江中的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上起伏,由此联想到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故而创作了本诗。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的幸福出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12.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 7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题“蜀相”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业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
13.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____及____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家之一。
[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有关“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古诗鉴赏。
春水生① 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②莫漫喜,吾与汝曹③俱眼明。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②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③汝曹:你们,指水鸟。 (1)诗中写出了春水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