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12期2013年12月 种子(Seed) Vo1.32 No.12 Dec. 2013 能糖兼用型甘蔗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朱文华 , 谢惠珏 , 周正邦 , 张正学 , 卢加举 , 彭仕容 , 成习伦 , 冯3.贵州省贞丰县农业局, 贵州贞丰562200) The Comparison Test of Energy Sugar Dual-purpose Sugar Cane Varieties ZHU Wen-hua ,XIE Hui-jue ,ZHOU Zheng-bang ,ZHANG Zheng-xue ,LU Jia-ju , PENG Shi.rong ,CHENG Xi-lun ,FENG Ping 萍 (1.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贵州兴义562400; 2.贵州省望谟县气象局, 贵州望谟552300; 摘要:能糖兼用型甘蔗品种能够适宜制糖和清洁燃料酒精加 工,可调节产品需求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是甘蔗育种的发展 方向。为了鉴选能糖兼用型甘蔗新品种,创新种质资源, 2010—2012年分别在贵州省望谟县坝地采用黔糖06/156、黔糖 06/89、黔糖06/212、桂糖96/21l、赣蔗18号、云蔗03/45、德蔗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能糖兼用;品比试验;产量 中图分类号:S 5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05(2013)12-0108-03 环境污染是世界性发展难题,随着工业化程度提 高,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 境的污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采 取发展燃料乙醇替代部分石油的可再生洁净能源战 略,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尾气有害物质的排 放量可减少25%一40%…。甘蔗是通过光合作用将 太阳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最强的C 作物,包括糖用、 03/83和桂糖11号(ck)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7个品种植 株生育表现好,产量、蔗糖分和单位面积含糖量比ck分别增加 21.0%~30.6%、1.54~4.31个百分点和21.7%一69.2%。黔 糖06/156、黔糖06/212、黔糖06/89、德蔗03/83、云蔗o3/45和 桂糖96/211这6个品种产量为7 527~8 123 kg/667 m2,蔗糖分 含量14.33%~15.31%,可作为能糖兼用型甘蔗品种应用,赣蔗 18号蔗糖分含量17.10%,可作为高糖品种应用。7个品种蚜虫 和螟虫发生率低,产量和出苗率受干旱影响小,增产、增糖效果 明显,综合表现和抗性比ck优良,具有应用推广价值和前景。 能源专用和能糖兼用三类品种,蔗茎产量高,其原料产 量和乙醇产率都显著优于其他作物…。被誉为“绿色 收稿日期:2013—06—26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能糖兼用类甘蔗品种鉴选及利用研究”(编号:黔科合NY字[2010]3015号);贵州省院所创能“贵州生物质能源植物研 发创新能力建设”(编号:黔科合院所创能[2O1O]4007号)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朱文华(1974一),男,农艺师,主要从事甘蔗育种、栽培研究;E-mail:zwh168@sohu.(3o11,1。 通讯作者:周正邦(1953一),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园艺、亚热带作物育种、栽培研究。 (接上页) 3.2用203 A育成了适应我国黄淮区和长江下游区2 个国审品种(成油1号,秦研211)和陕西省审定的陕 油9号。成油1号和陕油9号表现抗寒性强,丰产性 [2]董振生,刘创社,董军刚,等.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203 A及其杂交种成油一号的选育[J].西北农业学报, 2006,15(4):177—179. 好,成熟期较早。秦研211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抗倒伏性强。成油1号,秦研211示范推广获2011年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结果表明203 A是一个 配合力高,适应性广,成熟期较早,抗倒伏性强的理想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参考文献: [1]董振生,刘创社,董军刚,等.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 其杂交种陕油8号的选育[J].西北农业学报,2002,11 (1):50—52. 108・ [3]李云昌,胡琼,梅得圣,等.高产油量优质杂交油菜中油杂8 号的选育及优良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1): 2 198—2 204. [4]李云昌,李英德,徐育松,等.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 杂2号的选育[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4(2):73—74. [5]吴江生,石淑稳,周永明,等.甘蓝型又双低油菜品种华杂3 号的选育和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1):1—4. [6]傅廷栋,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5:138—141. [7]刘创社,董振生.甘蓝型油菜耐寒性的筛选及利用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1(5):2—4.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朱文华等:能糖兼用型甘蔗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能源之国”的巴西每年种植甘蔗550万hm ,52%用于 3月21—23日种植后采用地膜覆盖。 生产汽车燃料乙醇,年产乙醇980多万t,有1/3以上 1.4施肥水平与园地管理 汽车完全使用乙醇 工],广西选育出的能源甘蔗新品 种植时施复合肥100 kg/667 m 作基肥,甘蔗生长 种桂糖33号、39号,蔗茎产量达到10.9 t/667 m。,蔗 期间施尿素40 +复合肥50 kg/667 m 作追肥,按 糖分14.0%【 ,贵州通过甘蔗新品种创新研究,选育 6月占30%和8月占70%分2次施用,施后除草培土, 和引种鉴选出一大批优良品种 。为了适应制糖和 9月用10%比虫啉+10%阿维磷乳油混配成 燃料乙醇加工,调节产品需求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 1 200倍液防治蚜虫和螟虫1次。宿根蔗在甘蔗砍收 发展需求,在省科技厅资助下,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 留下蔗叶干燥烧园后松蔸,施用复合肥100 kg/667 m 所于2010—2012年开展了能糖兼用型甘蔗新品种鉴 作基肥,甘蔗生长期间追肥与新植蔗相同。 选中的品比试验工作,现报道主要试验研究结果。 1.5观察记载项目 l材料和方法 按常规方法观察记载各品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1.1供试材料 和抗性。每个品种各处理田间定位定点30 in 调查出 供试材料为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自育甘蔗新 苗率和分蘖率,甘蔗收获时每个品种各处理随机抽样 品种黔糖06/156、黔糖06/212、黔糖06/89,引进甘蔗 3O株测定茎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按小区实际调查 新品种赣蔗18号、德蔗03/83、云蔗03/45、桂糖96/ 株数进行折算,对每个品种进行现场测产和蔗糖分检 211共7个品种,对照种桂糖11号(ok)。 测,根据相关结果进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1.2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2结果与分析 品比试验地点为本所望谟科技示范园和望谟县大 2.1 出苗率、分蘖率、茎高、有效茎和生长速 观乡王母沟。海拔650 m、年均温18℃、年降水 经2012年新植结果表明,供试7个品种出苗率为 1 100—1 200 mm。土壤类型为坝地,壤土、肥力中上、 40.3%~45.2%,分蘖率为42.2%~51.1%,品种问 前作为甘蔗。土壤深耕30 cm,按行距1.2 m,沟宽 差异不大,比ck提高9.9~14.9个百分点和9.7— 30 em,沟深30 em开植蔗沟,供试品种用多菌灵1 000 18.6个百分点;茎高德蔗03/83和云蔗03/45比ck降 倍液浸种灭菌12 h备用。 低3.1%一10.0%,其他品种增加5.9%一11.3%;茎 1.3试验设置及试验情况 径为2.92~3.07 em,品种间差异不大;有效茎4485~ 设8处理3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其中望谟科技 4 855 ̄/667 m ,比ck提高11.0%一20.2%;生长速 示范园设行长10.0 In、行距1.2 nI、每个品种种植2行 德蔗03/83和云蔗03/45比ck降低3.O%一9.9%,其 为1个小区,小区面积24.0 m。,计24个小区,试种面 他品种比ck提高5.9%一11.9%(表1)。单茎重为 积576.0 rn ,2010年3月18—20日种植,2011年宿 1.54~1.76 kg,比ck增力Ⅱ11.6%~27.5%(表2)。 根;望谟县大观乡设行长15.0 In、行距1.2 In、每个品 2.2单茎重、产量、蔗糖分与含糖量 种种植4行为1个试验小区,小区面积72.0 m ,共24 经2010年和2012年新植,2011年宿根3年结果 个小区,试验面积1 728 m 。种植时,将甘种茎砍成 (表2)表明,7个品种新植和宿根加权平均产量为 2—3段芽,3行下种,下种量0.8万芽/667 m。,2012年 7 527~8 123 kg/667 m ,比ck增力口21.0%一30.6%, 表1参试品种出苗率、分蘖率、茎高、有效茎与生长速度比较 ・109・ 第32卷第12期2013年12月 种子(Seed) Vo1.32 No.12 Dec.2013 差异极显著,产量表现年度间无显著差异;蔗糖分为 14.33%一17.01%,比ck增加1.54—4.31个百分点, 含糖量为823—1 144 kg/667 m ,比ck增加21.7%~ 69.2%,差异极显著。7个品种中蔗糖分和含糖量赣 蔗18号为17.10%和l144 kg/667 m ,比ck增加4.31 个百分点,最高;其次是黔糖06/212,蔗糖分和含糖量 为l5.3l%和1 039 kg/667 m ,比ck增加2.52个百分 点和53.7%;黔糖06/156、桂糖96/211、德蔗03/83、 黔糖06/89品种间差异不大,云蔗03/45次之。 2.3 2010~2011年试种观察结果 生育除德蔗03/83和云蔗03/45不如ck低外,其他品 种均比ck优良。产量、蔗糖分和单位面积含糖量比 ck增加21.O%一30.6%,1.54—4.31个百分点和 21.7%一69.2%,增产增糖效果显著。 3.2从产量高、蔗糖含量14.O%左右品种最适宜作 为能糖兼用型甘蔗品种分析。供试品种中黔糖06/ 156、黔糖06/212、黔糖06/89、德蔗03/83、云蔗03/45 和桂糖96/211这6个品种产量为7 527~8 123 kg/667 m 、蔗糖含量14.33%~15.31%,可作为能糖兼用型 甘蔗品种应用,赣蔗18号蔗糖分含量17.10%,可作 为高糖品种应用。 3.3本试验中桂糖96/21 1,云蔗03/45和德蔗03/83 产量表现与报道试验结果有高低差异 J,这可能与 试验中年度间气候,土壤和管理水平有关,三者条件的 好坏均会影响甘蔗产量;7个甘蔗新品种在2010— 在2010年正常年景,2011年受到干旱影响情况 下,试种观察结果(表1)表明,云蔗03/45比ck增产 9.6%,差异不显著,其他6个品种比ck增产13.3%一 23.9%,差异显著和极显著;7个品种2011年比2010 年减产2.9%一9.2%,差异不显著,ck减产12.1%,差 异显著;7个品种2年平均蔗糖分为14.37%一 16.38%,比ck增加1.23~3.24个百分点,2011年比 2010年降低0.22—1.15个百分点,平均降低0.85个 2012年品比试验中,蚜虫和螟虫发生率比ck低,产量 和出苗率受干旱影响小,综合抗性比ck强,具有应用 推广前景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如凯.甘蔗燃料乙醇及其产业发展前景、中国经济与管理 科学[J].2009(3):20—23. 百分点,与ck同期降低0.74个百分点差异不大。7 个品种增产潜力大,抗干旱能力强。 2.4抗逆性表现 供试7个甘蔗新品种在2010~2012年品比试验 中,田间未发现病害;各品种在年度间不同程度发生蚜 虫和螟虫,发生率为5.1%~7.5%,ck发生率为 12.3%~14.2%;在2010年新植后,2011年宿根蔗受 到严重干旱影响情况下,7个品种2011年比2010年 减产2.9%一9.2%,差异不显著,ck减产l2.1%,差 [2]周正邦,龚德勇,{易代勇1,等.固氮甘蔗RB 72454引种试 验示范[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76—79. [3]贺根生.广西选育出能源甘蔗新品种[N].中国科学报, 2012.1 1—16. [4]周正邦,I易代勇I,龚德勇,等.高糖甘蔗新品种(系)品比试 验示范研究[J].种子,2008,27(9):126—128. 异显著;2012年3月种植后受到干旱影响,但7个品 种出苗率比ck提高9.9—14.9个百分点,表明7个品 种抗病虫害和抗干旱能力等综合抗性比ck强。 [5]I易代勇l,周正邦,龚德勇,等.云南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 [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 554—13 556. 3结果与讨论 3.1供试7个品种在3年品比试验新植宿根中,植株 ・[6]周正邦,l易代勇{,龚德勇,等.高糖甘蔗新品种(系)区试及 生产示范研究[J].种子,2010,29(4):l12一ll3. 1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