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前期工作基础资料收集提纲
1. 地形图
1.1 地理位置地形图。比例尺1:25000~1:100000,等高距为5~10米。
1.2 区域位置地形图。比例尺1:5000~1:10000,等高距为1~5米。
2. 区域规划
2.1 区域规划资料和规划图
2.2 城市和地区规划图。
3. 气象资料(就近气象台连续10年以上资料)
3.1 气温
3.1.1 逐月平均气温
3.1.2 逐月平均最高气温
3.1.3 逐月平均最低气温
3.1.4 绝对最高气温
3.1.5 绝对最低气温
3.1.6 年平均气温(包括最高和最低)
3.1.7 逐年日平均温度低于+15℃的天数和起止日期或冬季采暖天数
3.1.8 最冷月逐月平均温度及最冷五天的平均值或冬季采暖设计温度
3.1.9 一年中连续三次的最热日昼夜平均温度
3.2 地温、冻土
3.2.1 年平均地面温度
3.2.2 年平均最高地面温度
3.2.3 年平均最低地面温度
3.2.4 极端最高地面温度
3.2.5 极端最低地面温度
3.2.6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结冻和解冻日期,冰冻日期(-5℃以下)。
3.2.7 土壤温度:-0.7米~冻结线以下1米的温度(可隔1米取一点温度)和最热月的月平均土壤温度。
3.3 风
3.3.1 风向频率(年、季、月)(附风玫瑰图)
3.3.2 全年平均风速及夏季和冬季主导风向的最大和最小平均风速。
3.3.3 各月最大风速和风向。
3.3.4 最大风速。10分钟最大持续风速和风压值。
3.3.5 静风天数
3.3.6 逆温层出现天数、次数、高度和厚度,对山区应了解气体扩散情况。
3.3.7 最冷和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3.3.8 冬季和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3.4 降雨、降雪
3.4.1 年平均降水量和各月降水量
3.4.2 年最大、最小降水量
3.4.3 一昼夜最大降水量
3.4.4 一次暴雨持续时间及最大雨量
3.4.5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及其降水量
3.4.6 一日、一小时、十分钟最大降水量
3.4.7 城市雨量计算公式和当地实用水文手册
3.4.8 最大积雪厚度、平均积雪厚度,基本雪压值。
3.4.9 初、终雪日期。
3.4.10 冻裹荷载
3.5 空气湿度
3.5.1 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
3.5.2 逐月最高平均相对湿度
3.5.3 逐月最低平均相对湿度
3.5.4 逐月平均、最大、最小水气压
3.5.5 最热月14:00的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6 气压
3.6.1 逐月平均气压
3.6.2 绝对最高、最低气压
3.6.3 年平均气压
3.7 蒸发量
3.7.1 逐月平均蒸发量
3.7.2 最大、最小蒸发量
3.8 雷、电
3.8.1 全年雷电日数(或小时数)
3.8.2 土壤电阻率(可在确定厂址后测定)
3.8.3 土壤热阻率(可在确定厂址后测定)
3.9 云雾及日照
3.9.1 年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冬季日照百分率。
3.9.2 全年晴天及阴天日数
3.9.3 雾天日数及能见度
3.9.4 初霜及终霜日期
3.10 空气污浊度及大气腐蚀
3.11 天气日数
3.11.1 各月大风(≥8级),沙尘暴、雾、雹日数。
3.11.2 各月雷暴日数及初、终期
4. 工程地质
4.1 区域地质、地貌、地质结构、地层、岩石(土)的类型、成因和时代。
4.2 地质地基的稳定性。如断层、滑坡、溶洞、崩塌、岩堆、泥石流、冲沟、流沙、移动沙丘、土壤膨胀或湿陷性等级,以及有类活动遗迹,如战壕、坑道、坟墓、砂巷、古井等。靠近河流厂址,应提供河床演变情况及坡岸的稳定性。
4.3 矿藏分布和开采评价
4.4 大区地震等级、小区地震等级和地震等线图、地震烈度以及因地震可能造成的滑坡和液化等现象。
4.5 土壤特征、允许地耐力。
4.6 地下水
4.6.1 地下水最高和最低水位
4.6.2 地下水类型、补给和排泄条件,地下水的水质、水量、流向及对基础的侵蚀性等。
4.7 对地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评价和结论意见
5. 水文地质
5.1 洪水
5.1.1 历年最高洪水位,百年、五十年、二十五年一遇的洪水位。
5.1.2 年最高水位、常水位、枯水位。
5.1.3 最大、最小及年平均流量和流速。
5.1.4 需要地点的流域面积,水域的环境卫生、安全情况及其要求。
5.1.5 水利工程规划,水系将来可能的变化。
5.2 水源
5.2.1 地下水作为水源时
大中型工程提供拟选水源地区的区域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或水文地质勘察部门所做的现场踏勘报告;小型工程或改扩建提供已有地下水源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地下水含水层层数、厚度、深度、水质、水量、水温等)。
5.2.2 地面水作为水源时,河流(湖泊、水库)水文资料
5.2.2.1 水量:近10年以上历年逐月平均流量、实测最大洪水流量、最小枯水流量及相应的持续时间。历史上实测最大、最小流量及相应的频率。
5.2.2.2 水位:近10年以上历年逐月平均水位、实测最高、最低水位及汛期水位的涨落速度。历史上实测最高、最低水位及相应的频率。水库取水时,还应有水库的水位容积曲线、兴利水位、死库容水位、最高溢洪水位及洪峰的水位过程曲线。
5.2.2.3 流速:近10年以上历年逐月平均流速、汛期最大流速、枯水期最小流速。
5.2.2.4 河流(水库、湖泊)封冻和开冻日期、结冰厚度。
6. 人文及地理情况
6.1 工厂所在地区工农业概况及其远景发展规划。
6.2 工厂附近居民点、城镇人口和发展规划。
6.3 邻近企业的生产性质、规模和发展规划,邻近企业与本企业相邻面生产车间的位置和
生产类别。
6.4 工厂用水和周围工厂及农民用水的相互影响。
6.5 工厂排水的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6.6 地区传染病情况。
6.7 饮用水源水质有无有害物质。
6.8 厂址场地目前使用情况,有无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和工程管线情况,需拆迁赔偿的情况和资料。
6.9 有关、地震、人防、环保、航空、电台、气象台、卫生防疫等部门对本工厂的特殊要求及需要考虑的设计问题。
7. 各专业专用资料
7.1 工艺
7.1.1 工厂(装置)规模、产品品种,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来源,动力(水、电)供应情况。
7.1.2 工厂内原有装置情况,公用工程设施与能力。
7.1.3 国内外产品需求情况——市场调查。
7.1.4 上级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有关文件(或对项目建议书的批文)。
7.1.5 对项目前期工作的委托书。
7.1.6 各级主管部门对投资来源的批文。
7.1.7 主要原材料供应落实的有关主管部门的批文,关键原材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应尽量要求有原材料供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7.1.8 水、电(包括弱电)、汽供应落实的批文。
7.1.9 环保、消防部门的批文。
7.1.10 大量固体废渣排放地点的批文。
7.1.11 交通运输条件的文件。
7.2 电气
7.2.1 供电部门同意向本工厂供电的协议书,应包括供电电压等级、供电回路数、供电线路和类别(电缆线路或架空线路)。
7.2.2 工厂总变电所受电端的电力系统最小运行方式和最大运行方式短路数据(包括近期和远期)。
7.2.3 电力部门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包括电源供电端的继电保护方式及时限配合关系。
7.2.4 计量要求及电费的收取办法。
7.2.5 对通讯和调度的要求及管理分工的意见。
7.2.6 对改扩建项目应补充下列资料:
企业供配电系统图及线路平面布置图;
有关变电所和发电厂平断面图及主结线系统图;
企业近三年来各变电所的最大负荷、年耗电量、功率因数。
老厂有关的竣工图;
现有电气修理能力、规模;
供电部门同意增容的书面意见。
7.3 概算
7.3.1 当地近期建筑工程平米造价。
7.3.2 当地近期钢材(含钢板)、木材、水泥现行价格。
7.3.3 提供一套当地(省、市)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
7.3.4 当地(省、市)“建筑安装工程取费标准”。
7.3.5 建设单位需要列入投资估算中的各项其它费用。
7.3.6 当地(省、市)除“建筑安装工程取费标准”外的有关计费、税收等方面的文件。
7.4 技术经济
7.4.1 拟建项目的性质和经营方式。
7.4.2 建设资金来源、数量和偿还方式。
7.4.3 生产流动资金来源和利率。
7.4.4 各种税率(产品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
7.4.5 各种费率
7.4.5.1 对老厂老产品提供:老产品的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产品销售费用、上级核定的企业自留利润、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等。
7.4.5.2 对老厂新产品提供全厂。
7.4.6其它费用:能源交通基金、电力建设基金、退休养老和待业保险基金等。
7.4.7价格
7.4.7.1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到厂价和来源地。
7.4.7.2自产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成本。
7.4.7.3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地区。
7.4.目建设周期
7.4.9人均年工资总额和附加费
7.5机械化运输
7.5.1原料及产品的形态:散装、袋装或箱装。
7.5.2原料及产品的进、出厂运输及装卸方式,贮存天数及贮存量。
7.6总图运输
7.6.1铁路运输
7.6.1.1邻近铁路站、车站(包括工业编组站)的特征、主要技术条件、运通能力、现有运输负荷及发展规划情况。
7.6.1.2可能接轨站的地点、距离、运输组织、机务设施。
7.6.1.3铁路管理部门有关接轨技术条件\\运行制度和修理协作等方面的意见.
7.6.2汽车运输
7.6.2.1附近公路情况、公路等级、交通量和发展情况。
7.6.2.2汽车运输的协作意见或能力。
7.6.3水运
7.6.3.1当地港务和航运部门的意见。
7.6.3.2港口码头发生费用。
7.6.3.3可能利用的港口码头情况。
7.7给排水
7.7.1生产、生活及消防供水接管点的平面位置、水压、管径、管材、埋深标高。
7.7.2最热月日平均相对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实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或已经统计计算用于冷却塔计算的干、湿球温度。
7.7.3生活、生产清洁水、雨水的排放位置及要求。
7.7.4供应水源供水能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