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绿色建筑节水节能技术论文

绿色建筑节水节能技术论文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绿色建筑节水节能技术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对建筑节水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给排水工程设计在建筑节水能源的节约,是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必须充分认识并足够重视的课题。

绿色是生命之色,是生态系统的本色。绿色冠于建筑,意在把绿色生命赋予建筑,使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建筑和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就有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作出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一.研究绿色建筑节水问题的意义

绿色建筑就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节约能耗,保护环境,避免污染,为人们创

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如下所述:

(一)提高用水效率

(1)将生活用水或饮用水、绿化用水以及景观用水分别按照水质需求进行供水。某些水就可以得到循环使用。

(2)可使用循环水处理系统,或者在公共卫生间等场所,使用感应出水龙头或缓闭冲洗阀等节水设施设备和节水系统。

(3)实现雨水回收利用。可充分利用雨水,实施浇灌等用途。

(4)在施工用水工艺和节水设备设施等方面,做出优良设计,尽可能使水能够得到重复使用。

(5)在施工用水中,应当特别加强节水管理,并进行定额计量。 (二)雨水和污水的处理与排放

(1)可以通过雨水、污水和废水的分流系统,注重雨水和废水的回收再利用,而且这样处理也有利于污水处理系统。

(2)通过雨水与中水的回用系统,可以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排放量。

(三)节水指标

(1)雨、洪水利用率,等于常年降雨量除以使用或收集量。 (2)水使用率,等于正常使用量除以使用量。 (3)循环量,等于一次性用量与循环次数的乘积。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途径

(一)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

在建筑中用水器具的使用对于水源的节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器具的性能不同,其消耗的水量也不相同,所以在选择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器具的使用对象以及性能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佳节水效果的器具。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种先进的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不断的研发应用,达到了很好的节水效果,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安装水温自动控制阀

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淋浴用水占据了水资源消耗的很大比例,

在以往的淋浴系统中,在烧完热水后,需要将冷水与热水进行混合才能够使用,在此过程中,调试水温会浪费一部分水资源。新型水温自动控制阀的应用,提高了用水效率,在淋浴冷热水混合水龙头处,可以自动将等量的热水变成温水,既减少了调试过程中造成的水量流失,同时也提高了用水的舒适度,可以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三)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进行热水供应的过程中,由于开始阶段注入的水源在温度上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水温需要将这部分冷水放掉,造成水源的大量浪费。为了有效的改善这种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在对小区集中供水系统的设计进行改良,从经济角度、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管理方面全面考虑,可以使用支管循环或者立管循环的方式,尽量的减少无效冷水的浪费。

(四)控制超压出流

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由于超压出流造成的水量浪费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在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BJ15原2000 征求意见稿\"中虽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一定的性规定,但主要还是从防止给水配件承压过高会导致损坏的角度考虑的,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的角度考虑。

(五)合理设计水泵运行参数

在不设调节水箱的供水方式中应选用高效. 节能的变速水泵。变

速水泵的应用可避免传统供水系统中按供水最不利情况计算所引起的水、电的浪费问题,在各类资源紧缺的今天有着广阔的前景。同样,在热水供应系统中,随着水泵自控技术及各种监测仪表和新型感温材料的出现,循环水泵的运行也可采用变流量变扬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考虑在配水龙头处装设简易的水流指示器或在最远配水点处装设感温元件,把信号传递至循环水泵的控制系统,根据热水的不同配水工况命令水泵时停时转随机改变其运行参数,从而节省电耗。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比一般供水设备节电20%~40%。

(六)生活用水二次供水的污染防治

由于城市供水的原因, 二次供水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保证水压的必然措施,但因此也增加了贮水设施,供水设备等中间环节,增大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要防治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在设计上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系统。在确定供水系统时, 应作多方案比较,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2)管材。绝大部分自来水水质有腐蚀倾向, 致使金属管道腐蚀严重, 从而导致水中余氯迅速减少,浊度、色度、铁、锰、锌、溶解性总固体、细菌学指标等明显增大, 造成水质污染。我们应当逐步推广使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铝塑管、钢塑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纳米聚丙烯等卫生性能较好的新型管材,以保证生活用水在输送环节中不被污染。

(七)充分利用雨水

雨水的利用,就是将建筑的屋面雨水、小区的道路雨水等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之后,满足水资源再利用的水质标准。有关雨水的回收及净化处理,应根据雨水的来源、水量、水质以及回收标准等来决定。在小区道路雨水中,初期的COD 浓度较大,处理工艺复杂;但是屋面雨水的水质良好,径流量大,更符合利用标准,其应用价值高于道路雨水。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步骤为:(1)利用导管,将屋面雨水引入地下,进入雨水沉砂池中;(2)将沉砂池中沉积的雨水引入蓄水池,利用水泵引入杂用水蓄水池;(3)将雨水经过加氯消毒之后,流入中水管道系统中。经大量应用实践表明,雨水降落初期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前几分钟的降雨应作为弃流处理。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对建筑节水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给排水工程设计在建筑节水能源的节约,是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必须充分认识并足够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焱灵.议建筑给排水中的几个问题及合适的节水节能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1(5)

[2] 李倩.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途径探析[J].企业导报,2012(1):17-18.

[3] 李倩:《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途径探析》,《企业导报》, 2012 年01 期

[4] GB 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