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起动检测:检测电动机机端的最大相电流,当最大相电流从没有电流流变为有电流,(大于0.1 Ie)认为电动机起动开始,电动机正常起动时电流很快增大到1.12 Ie以上,当电流降到1.12 Ie时则认为起动结束。当电流很快增大到1.12 Ie以上后,电流一直降不下来,但电流值又小于起动速断定值(速断1段),装置认为电机一直处于起动状态,则“起动后速断定值(速断2段)”尚不起作用(既无论电流是否大于速断2段),在这种情况下装置的“起动超时保护功能”(设定的电动机起动时间)就发挥了作用。
0 如电动机采用降压起动方式或者其它如汽轮机带动方式起动时,如果机端最大相电流一直小于1.12Ie,则装置在设定的起动时间结束后认为电动机起动结束。
0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中小型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供电电缆 相间故障的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在电动机起动过程中与正常运行时分别整定,起动过程按速断高值,结束后为速断低值。高值按躲开正常起动时的最大起动电流(应取实测值,如无实测值,可取系数7)并乘以1.5的可靠系数来整定(既10.5Ie);低值应考虑当供电电源短时中断或区外严重故障切除后母线电压恢复时,电动机处于自起动状态,但装置又不进行起动的识别功能, 这时的起动电流比静态起动时要小(电机转子依靠惯性仍在转动)但要比额定电流大几倍的情况,故一般低值取5 Ie,(?此外,还应该躲过供电母线三相短路故障时电动机的反馈电流,反馈电流可取起动电路的%)
0
速断保护动作时限:当采用真空断路器或少油断路器控制时,动作时限为0S,保护以断路器的固有动作时间出口。当采用熔断器――高压接触器控制时,其时限应与熔断器熔断时间配合,当故障电流大于高压接触器允许的切断电流(一般为3800A)时,熔断器应该在保护动作前熔断。
0
反时限过流保护:电动机起动完成后的保护,作为速断低值(5 Ie以下)或其
他保护的后备保护。2Ie≤I<5Ie 时限:5S
0
堵转保护:电动机起动结束后投入,起动过程中发生的堵转由起动超时保护功能保护动作。1.5 Ie 时限:1.2倍起动时间
0
过负荷保护:电动机起动结束后投入。1.15 Ie 360S
0负序电流保护:当电动机出现反相,断线,匝间短路(此时负序电流较小)或较严重的电压不对称(此时负序电流较大)等异常运行情况时,出现较大的负序电流,而负序电流将在转子中产生2倍工频电流,使转子附加发热大大增加,危及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0
当负序电流保护只有一段时,动作电流可取(30~40%)Ie;当负序电流有两段时,其中第一段可取100%Ie,第二段可取(30~40%)Ie;当负序电流有三段时,第一段可取100%Ie,第二段可取(30~40%)Ie,第三段可取20~25%Ie。
0
0负序电流动作时限:
1,具有外部短路故障闭锁的负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在这种情况下,装置检测的负序电流保护不反映电动机外部的相间短路故障,动作时限不必与外部保护配合。当电动机为断路器控制时,三段式负序电流保护可取:0S、0.4S、0.8S(反时限特性);两段式负序电流保护动作时限可取:0S,0.4S(设定为反时限特性);一段式负序电流保护具有反时限特性,取0.4S。当电动机为熔断器――高压接触器控制时,三段式取:0.4S、0.8S、0.8S(反时限特性);两段式可取0.4S、0.8S(设定为反时限特性);一段式负序电流保护具有反时限特性,取0.4S
0
2,不具有外部短路故障闭锁的负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既当电机回路本身没有问题,而是供电系统因短路等故障造成电机负序电流的产生,此时,
装置根据外部相间短路故障对电动机负序电流的估算,为防止负序电流保护误动作,动作时限应合理选择,当负序电流保护具有两段时,第1段动作时限可取1.1~1.5S,为定时限,第2段为反时限。
电动机启动时间整定为实测值的1.2倍。
低电压保护整定计算:
一套完整的电动机保护系统定值:
0000
电机启动过程中的速断定值――电机运行过程中的速断定值――超过额定负荷的反时限过负荷(也叫过电流)保护定值――过负荷(过电流)到某一倍数时,反时限固有的保护时限显得太长,不能满足要求,需要人为地缩短动作时间,(但这一时间相对于速断保护来说要明显的缓慢)既“堵转”。
0
为避免电机频繁启动或电机运行电流在设定的阶梯性电流--时间关系中,设置――过热保护,它利用装置模拟的电机热积累值来决定电机下一次的最早启动时间(或条件)
0
在以上以电流值为判断依据的各项保护基础上结合起动超时保护、负序过流保护、低电压保护、工艺联锁等,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电机保护系统。
0电机实际上在过负荷状态下运行,但
0
以上都是从电流---时间的曲线关系来对电机进行的保护,既装置检测到的电机实时最大相的电流与在该电流下的持续运行时间来做的保护,也就是说既便在反时限保护区间,也是遵循了这一关系,但这种关系相对于实际的电机运行状态而言还不能够满足要求,以下表为例:
0
设定的运行电流—动作时间表 1.1Ie 1.2 Ie 1.3 Ie 1.4 Ie 1.5 Ie 1.6 Ie 1.7 Ie 1.8 Ie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实际的运行电流—运行时间表 1.15Ie 1.25Ie 1.35Ie 1.45Ie 1.55Ie 1.65Ie 1.75Ie 1.85Ie 60 50 40 30 10 10 10 5 0如果一台电机在正常运行时出现了过负荷的状况,比如:1.55Ie 1.65Ie 1.75Ie 1.85Ie 0.9 Ie 10 10 10 5 持续运行
既超过设定的1.5 Ie过负荷总时间为35S,如按照设定的电流---动作时间表,保护就不会发出掉闸指令,但实际上电机绕组已经因过负荷而可能出现绝缘加速劣化的现象,也就是说在这种运行状态下,阶梯性的电流---动作时间表已不能满足保护要求,而要引入热过载保护,既装置所带的具有模拟电机发热的保护功能.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