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评价标准
B级指标 教学目方向性 1、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思想道德、5 标10% 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活泼的发展。 全面性 2、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多种目标的协同5 达成;至于目标和其他目标的整体推进;阶段性目标和方向性目标的有机结合。 教学内科学性 注意处理好教材知识的纵横向联系,形成知容20% 识网络;注意教学的“序”,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合理统筹、规划教与学的内容。 教学方启发性 4、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 法 与结构30% 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动笔练习,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并努力构建议 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 主体性 5、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9 参与的质量。 6、倡导“以趣激情、启迪创造、主动发展”。 差异性 7、从学生差异观出发,面向全体,尝试实施7 分层教学、分层联系、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 多样性 8、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媒体优化组合,7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推进教学现代化。 教学技综合性 9、符合标准的教态、语言和板书。 能15% 10、能综合运用教学基本功实施素质教育的7 8 7 6+ 7+ 7 评价标准 权值 过程教学。 教学效高效性 11、目标大程度的增量最大。即教学目标课果25% 10 前达成度为0(全员未达标),课后的目标达 成度为100%(全员达标)。 12、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性高,气氛好。 12、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最高效率,真正做到优质7 8
1、 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性高,气氛好。
2、 操作规范、步骤合理、现象明显、数据准确、推理符合逻辑、结论正确
3、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4、
⑸ 教学效果明显,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使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上得以实现。 4.实验实施过程(50分) ⑴ 实验原理正确。
⑵ 能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 ⑶ 实验操作 ① 操作规范
② 步骤合理 ③ 现象明显 ④ 数据准确 ⑤ 推理符合逻辑 ⑥ 结论正确
⑷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5、学生准备充分,有实验报告 6、认真指导学生操作,正确解释实验现象,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仔细审核实验数据
7、遵守教学纪律,实验中加强巡查,注意学生安全 8、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准确规范地记载实验成绩
实验教学评价表
FPIT-R-JX15-2104-31 编号 课程名称 实验内容 班级 学生数 课时数 实验属性 演示□验证□设计□综合□ 指导教师 项目 评价要点 评价意见 权重 得分 10 10 10 10 10 5 15 5 15 10 100 备注 实验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方内容 法、操作和技能 准备充分,实验室符合实验大纲要求 实验教学实验指导书内容详实 准备 实验仪器设备状态良好,实验材料齐全 实验前能讲解准确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原理、操作要领、注意事项 认真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 过程组织 认真指导学生操作,正确解释实验现象,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仔细审核实验数据 遵守教学纪律,实验中加强巡查,注意学生安全 实验报告 实验考核 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准确规范地记载实验成绩 考核内容和方式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成绩评定客观、公正、准确、及时 合计 综合评价和建议 评价人 评价时间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