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随笔JIAOYUSUIBI
李宏光
高考志定愿位的两个重要因素每年高考后,家长和考生有高兴的也有悲伤落泪的,高兴的家长是因为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悲伤的家长是因为孩子落榜了,成功者讲述的是自己填报志愿的经验,失败者说的最多的就是不会填报志愿。通过接触多名落榜家长,分析其落榜原因,发现大部分家长缺乏对高考有关的了解,更不用说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了,好多家长对孩子的情况了解不够,而且对待高考志愿的选报有点武断,不考虑孩子的想法,最终导致失败。盲目带来了苦果,他们完全忽略了填报志愿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高考志愿的定位。考生志愿定位有两个重要因素,即自己在本校本县区的考试排名以及考生本人的兴趣和爱好,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着考生能否步入大学的校门。
第一个因素,考试排名确定位置。要求考生平时估分准确,明确自己在本校本县区的实力。每次模
拟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对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试题难度虽然还达
不到高考程度,但很接近,每次练兵考试的排名就是你志愿定位的重要依据,因为本校历年来的升学规律一般是不会出现大幅度波折的,即哪个分数的考生能达二本线或者一本线,哪个分数的考生能走哪些对应的院校,每个考生成绩排名如何,班主任老师是比较清楚的,冲刺阶段即考前的三次模拟练兵很重要,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孩子的最近状况是否稳定,估分是否准确,成绩是否与期望的院校相近,家长和考生要了解本校以往升学的情况,熟悉孩子的真实实力,很实际地考虑自己孩子的志愿应该报哪些学校不应该报哪些学校,这样就避免了盲目,使得所报志愿更有效。
那么如何估分呢?我觉得估分最好还是考试完当天让考生估三次分,一次严格一些,可得不可得的不得;另一次松动一些,估计能得的分数就得,第三次不要看答案再做一次试卷,请老师依据评分标准再阅卷一次,三次成绩的总和算平均分,然后再减去5至10分就会比较贴近自己的真实分数。没有比较准确的估计分数,就保证不了自己应处的位置,也就无法接近自己所报志愿目标,估分不要参看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分数,只看自己群体即所在学校历年来的录取情况,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
要准确定位还需要学习掌握一些填报志愿相关的常识,比如志愿梯度、志愿级差、专业级差、历年来所选学校在本省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计划数、达线数、如何投档、如何录取、所报学校的类型、师资、学费标
早熟悉、早研究,有了数准等招生章程中详细的内容需要家长早动手、
据、有了相关知识,才能对照考生所估的分数找到相应的学校。
第二个因素是考生的兴趣和爱好。这个问题涉及到考生选报专业和
喜欢的专业学考生未来的发展。兴趣和爱好本身就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习时就带有娱乐性,娱乐的同时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这对考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反之是一种痛苦,同时也对学业产生厌恶,极不利于自身学业的完成和今后事业的发展。选专业是为了将来就业,能否就业、能否做出业绩,靠的是专业知识的竞争力,不喜欢就学不好,社会竞争力就不强。考虑考生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专业避免了日后就业压力下的转业问题,工作和专业不对口是非常影响本人的一生发展的。选专业可以同时兼顾自己基础学科的强项,也就是感兴趣的科目,比如化学成绩好就可以选化工类专业,数学成绩不好就不要选计算机专业,本身专业的学习是会受到基础学科的影响。爱好很重要,喜欢和孩子打交道,能坐下来做学术,就可以选择教师;喜欢经商做生意就可以报考经济类专业;喜欢交际、外语有特长可以考虑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业。等等,切不可勉强自己,随家长自便,那样会后悔莫及的。考生本来想象力很强、富有创造
喜欢建筑设计、桥梁设计类,却勉强学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最终是事性、
业无成。可见兴趣和爱好也是志愿定位时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另外就是要用好“专业服从调剂”这个保险栓,不同的专业其录取成绩是不同的,也是有梯度的,考上理想的大学不一定就能上理想的专业,要有心理准备,一般来说如果考生服从调剂,被所报院校录取的机会会增大,但也要考虑自己的爱好,这个保险栓要会用。因为院校也会考虑相近专业的调配,尽可能地接近考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当然不是绝对的。
总之,填报志愿要自己定位,定位的准确度就直接影响到考生能否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明确考生在本校本县区的排名位置,并顾及考生的兴趣和爱好会帮生报好高考志愿的。
(作者单位:交城县招生办)
輲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