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默写。(共8分)
【小题1】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桃花源记》)(1分)
【小题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1分) 【小题3】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1分) 【小题4】 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小题5】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莺歌燕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2分) 【小题6】那些为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现象,一经诗人的联想和想象,就打上了人的情感烙印。例如“雨”,李商隐以“”一句,含蓄而形象地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苦;再如“日”,龚自珍用“____________”一句,深沉道出了辞官归里之时的无尽哀痛。(2分)
2.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 【小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小题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 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5】孔子在《论语十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小题6】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3.古诗文默写(6分)
【小题1】汉乐府《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小题3】“乡愁”是古今诗词同的主题之一。崔颢《黄鹤楼》中的“__________,”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1.课内阅读(12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第1段中的“钟声”意味什么?(3分) 【小题2】韩麦尔老师“脸色惨白”“哽住了”“说不下去”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3分) 【小题3】这几段文字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韩麦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3分) 【小题4】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为什么对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3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11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__________,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__________,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不错意也错意:置意。错,通“措”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C.天下缟素缟素:白色的丝织品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徒以有先生也D.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聂政之刺韩傀也【小题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小题4】唐雎的形象鲜明,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4分)
2.文言文阅读(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小惠未徧()②小大之狱() ③公将鼓之()④望其旗靡()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小题3】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小题4】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2分)
1.古诗文阅读。(24分) 田园乐(4分)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小题2】诗歌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广袤森林中,你绝不可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茫茫人海里,你也不可能从中找出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
同一片树叶,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眼光去看,也会有所不同。 „„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总能发现原来看似“相同”的背后一定会有“不一样”。 请以“不一样的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文题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