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园位于福海西北。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之一。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浙江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该园巧妙的结构颇得乾隆皇帝喜爱,其言“喜其结构致佳,图以归”,回京后就在圆明园修葺四宜书屋之便按陈氏隅园的布局全部仿建,园成之后因其“左右前后,略经位臵,即与陈园曲折如一无二”,亦将这园中之园题名为“安澜园”。 安澜园之正宇五楹为四宜书屋,东南为薜经馆,又南为采芳洲,其后为飞睇亭,东北为绿帷舫。四宜书屋西南为无边风月之阁,又西南为涵秋堂,北为烟月清真楼,楼西稍南为远秀山房,楼北度曲桥为染霞楼。对于这些建筑,乾隆一一题咏,称《安澜园十咏》。 苏州狮子林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的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子们买地臵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史载,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雷峰塔建于五代(975),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初名
黄妃塔。
雷峰夕照因建在当时的西关外,故又称为西关砖塔。原拟建十三层,后因财力所限,只造了五层。明代嘉靖时,倭寇入侵,疑心塔内有伏兵,纵火焚塔,仅存塔心。
钱弘俶吴越忠懿王 ,字文德 五代十国时期 ,生卒年: 929—988 。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阳历为948年2月12日)将领胡进思趁吴越王钱弘倧夜宴将吏,发动政变,钱弘倧被软禁,钱俶被胡进思迎立为吴越王。钱俶嗣位三十余年,期间恭事后汉、后周和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