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节《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活动感受旋律的上行、下行、级进、跳进基本特点。通
过游戏法和手号了解旋律的上行、下行、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的概念,并能在旋律中听辨出来。 理解旋律的上行、下行、级进、跳进基本特点,为下节课更好地感受歌曲风格作铺垫。
教材分析:学生从音的高低、长短到旋律、音色、节奏、节拍、速度等
等进行学习,本节课是音乐要素“旋律”的第一次出现,从音的走向到音的级进、跳进,介绍旋律进行的特点。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而且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但是对于音高的掌握还不
太熟悉,个别同学对于音高4和5不能很好地区分开来,初次见面检测到学生对于画旋律线这个知识点比较陌生。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 第一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级 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活动感受旋律的上行、下行、级进、跳进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游戏法和手号了解旋律的上行、下行、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的教学 概念,并能在旋律中听辨出来。 目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旋律的上行、下行、级进、跳进基本特点,为下节课更好地感受歌曲风格作铺垫。 重点 通过听觉和视觉活动感受旋律的上行、下行、级进、跳进基本特点。 难点 学生通过复习手号了解旋律的上行、下行、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的概念,并能在旋律中听辨出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柯尔文手势 学生活动 找学生来完整的边唱边打手号 设计意图 为新课的学习打基础 讲授新课 1、音的走向 (1)教师表演柯尔文手势旋律片段 特征:上行(在旋律中,由低音向高音的进行是上行) (2)教师表演柯尔文手势旋律片段 特征:平行(在旋律中,相同高度的音的进行是同音反复) (3)教师表演柯尔文手势旋律片段 特征:下行(在旋律中,由高音向低音的进行是下行。) 2、旋律进行时的形态 (1)级进:旋律中的两个音之间,按音阶的音级顺序作二度的上或下行。 1 2 3 4 5 | 5 4 3 2 1 || (2) 跳进:三度以内(包含三度)为小跳,四度以上为大跳。 3、唱边感觉歌曲中的级进和跳进、上行和下行 1、学生按教师要求做 (1)学生看着手号练唱旋律并分析它们由什么特征。 (2)学生看着手号练唱旋律并分析它们由什么特征。 (3)学生看着手号练唱旋律并分析它们由什么特征。 2、学生按教师要求做 (1)请问题唱一唱右边的旋律,体验级进的旋律进行形态。 (2)请问题唱一唱下边的旋律,体验跳进的旋律进行形态。 3、学生唱出旋律并且说出音的走向和旋律进行中的形态。 1、掌握音的三种走向。学生通过认手号,唱旋律然后再找旋律走向特征,这样既复习了手号,又体会了音的走向。 2、出示一条旋律然后说明,进行时的形态就像跳格子游戏一样,有时挨着跳,有时需要隔几个数字大跳。 3、讲练结合,学生容易理解。 巩固练习 1、听一听 选一选:认真听老师弹奏,听辨旋律进行时的形态 2、唱一唱 辨一辨:以之前学过的歌曲为例,教师伴奏,学生分辨旋律片断中旋律进行中的形态。 1、试着跟着教师的伴奏视唱歌谱,体会旋律进行时的形态,并且选择做答。 2、试着跟着教师的伴奏演唱旋律片断,体会旋律进行时的形态,并且做答。 1、锻炼视唱能力的同时也检验了本课学习的内容。 2、复习之前学过的歌曲的同时又检验了本课学习的知识。 考查学生对知识实际运用情拓展延伸 把自己喜欢的歌曲唱给同学听,并且说出歌曲中属于上行、下行、平行、级进、跳进的地方。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一首不同旋律进行时的形态歌曲表演给同学。 况。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的走向和旋律进行时的形态,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歌曲,多尝试分析歌曲中旋律吧!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谈一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吧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巩固学习成果。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