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交通高教研究 文章编号:1004—6585(2002)04—0046—02 2002年第4期 加强高校审美教育 提 高学 生综合素质 杜智民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实际出发,强调审美教 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在审美教育中的 研究. 实践,提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手段,切实加强高校 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能力;艺术教育;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l 引言 随着新经济时代来临,我们面临着越来越激 烈的国际竞争,国际竞争的焦点是创新,而人才是 创新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表明,在德、智、体、美四 种基本素质中,审美素质对于人才创新的作用是 非常关键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所以在 当前的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中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 性。 党和国家对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非常重 视,对高等院校审美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 殷切希望。加强高等院校审美教育是全面推行素 质教育,培养具备创新能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也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素质的大事。经过广大 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高校审美教育 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出了不少成果。但是随 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 求不断提高,高等院校审美教育水平距离新的国 际竞争对人才的要求和时代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 距,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 2加强审美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效果 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陶冶 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 才,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 院校审美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审美素质,其内容在于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 作者简介:杜智民(1969一),男,陕西合阳人,讲师。 46 艺术美的手段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而最终的目 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美的创造能力,培养出具备较 强的创新能力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实际过程中,由于自然 美和社会美存在形式的特殊性,造成在具体实施 过程中可操控性不强,所以在教育实践中艺术教 育是高校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 而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教育则寓于艺术美的教育 过程中。国内外教育实践证明,以艺术教育为主 导,寓自然美、社会美教育于其中,加强对学生在 实践中接受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的引导和组织,是 高等院校加强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我 国高校加强审美教育的普遍做法。 学校艺术教育主要包括艺术欣赏和艺术创 造,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判断能力,是审美素 质的集中体现,是审美创造能力的基础,审美能力 和审美创造能力是相互促进的。 艺术欣赏是一种以情感激动为特点的美感享 受。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被艺术品所吸引,引起 情感上的激动,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艺术的熏 陶,由此培养欣赏者对美的感受能力,领悟能力, 提高其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逐步增强其审美创 造能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 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 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 不仅作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 体。”这就是说,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 美创造能力,创造出新的文明和历史,而创造出的 成果同时也会反作用于创造主体,让他们的审美 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这样相互 促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通过艺术欣赏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 力正是基于这一理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学生接触艺术的机会多了,见得多了,美的感 受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审美创造能力自 然也会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 吟”。我们所说的潜移默化也就是这个道理。笔者 所在的学校近年来针对学校学科设置和学生的特 点,在学生的选修课中开出了诸如“中外文学名著 欣赏”、“名曲欣赏”、“影视精品赏析”、“书画鉴赏” 等多门文学艺术类的课程,并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 老师授课,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在对学生的审美 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在学生中 广泛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动,引导和鼓励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自身 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 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最根本的 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当学生的审 美能力得到提高,很自然就会有美的创造欲望,如 果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完 全可以按照我们的教育意图得到大幅度提高,这 样就达到了我们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创 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在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一 定程度后,可继续通过选修课,对学生进行美的创 造教育,为他们进行创新作理论准备。同时还要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给他们营造创新的氛围,提供 创新的土壤,让他们在创新的空间中充分发挥自 己的创新潜能。学校在选修课中开出“写作”、“摄 影”、“素描”等实践性的课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 导下进行艺术创作,为今后开展创造性活动 打下基础。同时在校园里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 特点,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举行各类创造性的竞 赛,让学生进行美的创造实践活动,这样有助于学 生创造性的培养和激发。在审美教育实践中帮助 学生组织诸如“校园书画大赛”、“摄影比赛”、“热 点征文”、“模型制作比赛”等创作性的竞赛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 性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新成果。由于审美能力和 审美创造能力是相互促进的,所以在学生进行审 美创造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自身的审美创造能力, 也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进行艺术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寓自然美 和社会美于其中,以实现对学生自然美、社会美、 艺术美的教育并举。但是学生更进一步认识美、 发现美,检验自己的审美观,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社 会实践,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和发现自然美和社会 美,接受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熏陶,提高自身的审美 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引 导,鼓励学生有组织地走出校园进行审美实践活 动,有助于巩固我们的审美教育成果,实现审美教 育的目的。每年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 践活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又能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和发现美。并且学生的 社会实践能起到“走出去,带回来”的作用,通过学 生走入社会、认识社会、带回学校的是对存在于社 会和自然美的深刻认识,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 美的理解,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 素质和审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审美实 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拓宽视 野,增长社会阅历,丰富他们的学生生活,也不断 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让他们在实 践活动中检验自己的审美观,不断培养其审美的 创造能力。 高等院校加强审美教育,其实质是为了提高 学生的审美素质,以此提升其综合素质,培养出具 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近年来,在我们 探索性的加强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得到切实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的热情 空前高涨,毕业生综合素质逐年提高,竞争力不断 增强。在当前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使毕 业生的就业满意率稳定上升,在用人单位反馈的 信息中也反映出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 3 结语 加强审美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 要课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在思想上 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审美教育对学生 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把 这一项工作持之以恒的抓下去。同时,还要结合 高等院校的基本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在教育 的方式方法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把工作落到实 处,切实提高工科高等院校审美教育水平,真正提 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适应新经济时代国际竞争 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收稿日期:2002—04—11;编辑:韦翰飞)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