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
我国准备有条件放开二胎生育,某大学生根据调查数据(改变后生育率为原生育率的1.4倍左右)设计了人口变化前后的人口增长数学模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正确表达了改变后劳动力(15---60岁)增长(比重或人口数)的是( ) A.模型1 B.模型2 C.模型3 D.模型4
下图模型一、模型二分别是改变前、后的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力人口数/劳动力人口数)变化模型
- 1 -
2.说明人口改变后( )
A.劳动力数量变化最快 B.劳动力负担一直增加
C.低龄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前期负担加重 D.劳动力人数增加,抚养比立即减小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A、B、C、D中最有可能是郊区的是( ) A.A B.B C.C D.D
4.图中区域要建设一T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0年4月28日,中国最长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全线贯通,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市民开车5分钟即可到黄岛。结合图文材料,完成小题。
- 2 -
5.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是国内长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社会政治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 6.下列说法最能体现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建设意义的是( ) A.带动了隧道沿线经济的发展 B.加速胶州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C.缓解了青岛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D.证明中国隧道建设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7.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8.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冬季气温低 B.热量不足 C.土壤贫瘠D.光照不足 9.该地最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苹果 B.棉花 C.橡胶 D.甘蔗
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完善了的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读“集聚力与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根据题
- 3 -
意完成小题。
10.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
B.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 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心力变速快 D.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 11.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 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 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 D.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共160分。 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我国南沙群岛是南海上散布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南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多台风、缺土地、缺淡水、缺土壤的“四高、一多、三缺”恶劣环境条件,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2010年5月,海军南沙蔬菜生产生活保障项目——“南沙温室”建设正式启动。
- 4 -
(1)指出永兴岛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8分)
(2)分析南沙岛礁种植蔬菜的主要性自然因素。(4分)
(3)“南沙温室”与一般温室的功能有很大差异,推测其应具备的功能。(6分)
(4)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在“南沙温室”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本格拉铁路是安哥拉最重要的铁路,西起洛比托,经本格拉,东至卢奥,如下图所示。该铁路最初为葡萄牙所建,后遭内战炸毁.21世纪初,安哥拉内战结束,决定在原路线上恢复重建本格拉铁路,承建方为中国,2015年该铁路正式修复通车。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共聘用近10万人次从事罗安达和本格拉两条铁路工程建设,已有1万多名当地工人逐步成长为电焊、机械操作、通信电务等不同专业的技工。此外,还有20余名中国工人因交通事故、疾病、地雷等原因丧生。
材料二 安哥拉地图
- 5 -
(1)结合当地环境特征,简析铁路工人在筑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健康、生命威胁。(8分)
(2)简析本格拉铁路重建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的有利影响。(8分)
(3)专家建议向北延长本格拉铁路至罗安达,你是否赞成,试说明理由。(6分)
请从下面所给的42、43两道地理题中选定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选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计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计分。
42.(10分)【旅游地理】
张家界市1988年因为旅游立市,飞机飞越天门营销事件让张家界名闻天下。张家界旅游发展从1990至2010年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读张家界旅游成长过程图,回答问题。
- 6 -
指出张家界旅游发展两大阶段的分界并简述依据。
43. (10分)【环境保护】
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下图为某时段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和漏斗中心监测点地下水埋深分布图。
简述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分布特点和原因,并指出可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第17周文综周日测答案
- 7 -
地理:1-5DCBAB 6-10BADDA 11A 36. (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分)
原因:永兴岛是珊瑚岛,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岛上无河流、湖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中。(6分)
(2)由于岛礁面积小,缺少土地;由于岛礁是一种石灰质的岩石,不利于成土,缺少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由于四周是海洋,岛屿面积小且石灰质岩石不利于储水,缺少淡水。(6分) (3)“南沙温室”具有调节太阳光照的强度、气温和大气湿度的功能,还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4个功能,答对任意3个得6分)
(4)“南沙温室”地处热带海洋环境,多台风、风暴潮、波浪等海洋灾害,以及高温、高湿、高盐容易腐蚀物质的大气环境,所以“南沙温室”建设中,注意抗风、抗波浪、抗暴雨、抗腐蚀等问题。(6分)
37. (1)地处热带,易晒伤、中暑;(2分) 穿越热带原始森林,易受毒虫叮咬,动物侵袭等威胁;(2分)局部地形复杂、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2分)铁路曾遭战争破坏,施工沿线易残留地雷、未爆等,威胁生命安全。(2分)
(2)(铁路修建需要相关产品)促进了中国钢铁、机械、列车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该铁路的重建改善了安哥拉内陆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刺激沿线农矿资源的开发,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2分)同时激活安哥拉内陆消费,为中国商品提供销售市场;(2分)该线路的重建加强了安哥拉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转移,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创新提供空间。(2分)
(3)赞成:连接了北部与中部铁路(或连接洛比托和罗安达港口),激活了交通网;(2分)利于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安哥拉国内就业;(2分)沿海多平原,利于铁路施工。(2分) 反对:该国南北近海海上航运便利,无重复建设道路的必要;(2分)线路经过河流、海湾、沼泽等自然障碍,建设成本高;(2分)穿越浅海、沼泽等湿地,生态破坏大。(2分) 42. 第一阶段为1990~1999年,(2分)第二阶段为1999年以后至今(2分)。
判断依据:第一阶段,张家界旅游业人数呈现缓慢成长的趋势(2分)。①1999年后,第三产业急剧提升;②第二产业迅速下降;③旅游人次大幅度上升,旅游业迅速增长。(6分) 43.【环境保护】(10 分)
【答案】特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的城市及其周边地区(2 分)原因: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过量 开采地下水严重。(2 分)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水量较大的产业比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节水宣传,号
- 8 -
召公民节约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修建水库、雨水洪水积蓄设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答对 3 点得 6 分)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