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RY THEORY 文艺理论 文化研究 浅谈英汉语言的变化 高颖宋媛媛 (沈阳药科大学基础学院外语部,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不同语言的相互影响都会引起语言的发展变化、新词新义的数量大大增加。本 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分析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阐述了新词汇的特点。 关键词:新词汇;英语;汉语;变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HO一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31-02 一、引言 heavy industry、light industry、insurance indus时、service indus— 美国学者布赖特(William Bright)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 try;经济又分为market economy、planned economy、individual 提出了“共变”论,即指:语言和社会是两个变数,它们互相影 economy、collective economy、state economy;经济领域中的 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从而引起各种变化。社会的 stock market stock company、corporation、multinational corpora— 发展会引起语言的演变。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它的词汇。当 tion。如今,“WTO”(世界贸易组织)不断壮大,在国际社会发挥 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进步,许多旧词不断被淘汰,新生词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个组织的英文缩写已作为词汇用 汇已铺天盖地而来并不断被收入词典,所有这些新词新语新 于书面和口头语言中。 义,使得我们的语言文化宝库得以不断地丰富。人类语言就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引起了一连串的语 以社会的发展为变化的条件,语言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求生 言变化。如“三资”(enterprises in three forms of ventures),“经 存,在变化中才能求发展。本文仅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对语 济特区”(specila economic zone),现在又号召“西部大开发” 言的变化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随着经济的进~步 二、语言的变化 发展,更多的新经济类词汇还将呈现。 (一)时事政治引起的变化 (三)科技发展引起的变化 重大的政治事件都会导致一些新词汇的出现。比如,拿破 科技发展速度飞快,一批新的词汇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落 仑滑铁卢遭到惨败,于是英语就出现了短语“meet one’S 入寻常语言中:moonwalk(月球上行走)、space—walk(太空行 waterloo”,用来比喻遭到惨败或受到致命打击。在二战期间, 走)、black hole(太空黑洞)、soft landing(软着陆)、spaceshuttle 英语中就出现了nazi(纳粹)、gestapo(盖世太保)、fascist(法西斯) (太空飞船)、laser(激光)、nuclear weapons(核武器)、submarine 等词。到了冷战时期,the cold war(冷战)、nuclear threats(核威 (潜水艇)、microphone(麦克风)、nanometer(纳米)、cellphone 胁)、two superpowers( ̄j个超级大国)等词语出现。 (手机)、clone(克隆)。电子工业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及互 汉语的情况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出现大批反映中国特 联网的诞生也丰富扩大了我们的语言词库,如intemet(因特网 色的词有“改革”(refomr)、“开放”(opening up)、“四个现代化” 亦称互联网)、network(网络)、guru(电脑高手;电脑专家)、AL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致富光荣”“0 get rich is glorious)、 (Artiifcila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oot(启动电脑)、download “小康社会”(Well—off Society)、“一国两制”one country,wto (下载)、multimedia(多媒体)、E—mail(电子邮件)、E—zinc(电子 systems),现在又有了“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ing)。近年来我 杂志)、Ecommerce(电子商务)、blog(博客)等等。 们中国要“和平崛起”(peaceful rising)或“和平发展”(peaceful (四)语言间相互影响5I起的变化 development),要建立“和谐社会”(harmonious socieyt),要“与时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得外来词语不断进入另一种语 俱进”(going witll the times或者advance wiht the times),要 言,大大丰富了它的词汇,外来语已经融和在这种语中并深 “全球化”(lgobalization)。这类词汇含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时代 深扎下了根。 ̄H:jukebox投币式自动唱机(非洲语言),mbot机器 特征,充分反映了时事政治的变化。但许多政治性词汇随着时 人(捷克语),sputnik人造卫星(俄语),glitch故障(德语),时下流 代的变迁或政治事件的结束,也逐渐淡出甚至销声匿迹。当 行的“karaoke”卡拉OK(来自日语),“paper tiger”纸老虎(来自 然。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新政治事件的出现,又会涌现出新的 汉语)。 词汇。 中文成为英语新词汇的最主要来源。 (二)经济变革引起的变化 由于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中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的传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模式会不断变更,新的经济现 文化也走出了国门,输往国外,我国的宗教文化、茶文化、饮食 象不断涌现,这就需要人们不断更新语言来表达这类新经济。 文化、衣饰文化也被外国所接受,一大批地道的中文词汇成为 比如原来把农民称pedant,而现在更多地则用farmer。过去的 英语新词汇的主要来源。反映中国特色的词汇有Confucianism 工厂用mill多是手工作坊,而现在更多地则用factory、plant、 (儒家思想)、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silk(丝 works、甚至manufactoyr。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 绸)、china(瓷器)、chopsticks(筷子)、chopsuey(炒杂碎)、qi一 131 2010年9月 文艺理论 Set).201 0 LITERARY THEoRY pao(旗袍)、jiaozi(饺子)、baozi(包子)、tang’yuan(汤圆)、 参考文献: gongfu(功夫)、wushu(武术)、taijiquan(太极拳)、toufu(豆腐)、 [1]汪榕培.英语词汇的最新发展l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ping—pong(乒乓球)。另外,汉语对英语渗透的步伐不断加快, [2】陆国强.新世纪英语新词语双解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中国式英语的对英语也产生了强烈冲击,使英语不断地创造 版社,2000.118. 新词汇,大量中式英语逐步为英语国家所理解和接受。根据全 [3】吴景荣,程镇球.新时代汉英大词典[MI.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球语言监督的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人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 [4]吴克礼.英汉语新词新义词典【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这些新词 1999. 和词组,不用向母语为英语的人士特别解释都能被理解。逐字 【5】中国13报网站.汉英最新特色词汇【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翻译的中式英语例如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drink tea 版社,2002. (广东话的饮茶)。还有一些是中英混合的如coo1ie(苦力),tv— phoon(台风)等,并且更多中式英语还在继续产生。 } 亭j 窖妊 窖 亭 醅逝逝些业业 逝 妇 } 窖妊 妇船{ 逝夸 窖妇 妇螺 业船逝 j § (上接第123页)成的。”这样就可以构成this book或this 四、这和这里在现代汉语里的虚指用法 lfag,前加this明确所指的对象。而this做单独词项使用时,如 指代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达到了鼎盛,不仅使用频率居 果有背景相比照,htis的指代也很明确了然。如:This is Co— 常用词前列,而且还衍生出了许多基本用法之外的用法,如一 ca—Cola。可口可乐这个背景让我们识别对象this指的是饮料。 些虚化用法。“课就上到此。”“到此为止。”都是现代汉语中此 这样,htis就单独分离出来了,由指示发展成指代,成为了主 同这和这里能相互替代的句子,也是他们虚化后的共同之处, 语。 所以才能相互转化。 其后,这字逐渐出现了其它的用法,如虚化。 这和这里虚化的用法在日常口语中使用的较多,但至于 “这头儿要了两吊,那头儿要了四百。”《儿女英雄传》 这何时、怎样出现在口语中尚待考察。 “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红楼梦》 “这人怎么能这样?” 这两例中这字没有明确的所指,故已虚化。前文所举例句 “这试考的也够失败的。” 中已有这与时间地点词的搭配,在这里想再次强调这与时间 “这都是咋搞的?” 词和处所词的搭配。 这些句子都偏指不好的一面,虽是虚指,与“故事就说到 与时间词搭配: 这”也有所不同,属于贬义虚化。 “牟尼这日发慈言。”《维摩诘经讲》 “青春从这里起跑。” “这度双鸾愁失伴,后应孤影必潜伤。”《敦煌零拾本》 “这里发现爱。” “俺哥这早晚到流沙河了。”《金瓶梅》 “这里有江湖。” 与处所词搭配: 这里属于中性虚化。这里已经不再是表示地点状语,没有 “洞山离这岸,未到彼岸时,临水靓影,大省前事,颜色变 具体的近指地点,所以这里表示较近处所的实义就无处着落, 异,呵呵底笑。”《祖堂集》 这种“这里”结构已经虚化。 “石桥那畔这边无。”《景德传灯录》 类似于前面的例句:“我们就到这儿,今天。”“我们今天就 “只是这中间便着理会仁之体。”《朱子语录》 上到这里。”除上文分析的从古至今一步步的虚化外,这和这 随着搭配运用的多样化,具体用法的灵活化,说明这向指 里还有“他指”的成分在里面。在指代词的三分法中,有近指、 代不确定的时间和地点过渡及虚化是可行的。 中指和远指,这里的他指就表达一种指向其它的,或时间的、 三、这里 或空问的模糊化的概念。这取代这里,表达处所或是虚指,是 这和里组合成这里,大约从晚唐五代时开始。里是方位处 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遵循语言精炼简洁的原则,达到进一 所词,这里用于称代,是具体场所的实称。 步经济语言的目的。 “可惜却娘娘百匹锦,却教这里忍饥来。”《不知名变文》 综上所述,者、此、这三字的用法多有相同之处,渊源关系 “这里到那里,还有七八里路。”《老乞大》 复杂难解。今天的“这和这里”在语言中的这种虚指及他指的 这里的最初用法是代指某一具体处所,后逐渐虚化,指代 指向是与这和这里有关的一系列语词不断进行比较、淘汰、筛 地点逐渐模糊。李泉指出:这边、这里中的边、里是作为方位词 选、归纳的结果,是这和这里的抽象化和虚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附加在后面的,所以,重点可能转移到了‘这’所指代的部 分。上两例里一宾一主,是这里的灵活自由的使用,也有从指 参考文献: 示向指代发展的趋势,如:“我这里有刮骨之言。”《祖堂集》 [1]吕叔湘.吕叔湘集[MI.(语法札记—这、那考原)北京:中国社会 “这都是不曾平心读圣贤之书,只把自家心下先顿放在这 科学出版社,2001. 里。”《朱子语类》 [2]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 上文的这与处所词的连用,具有随意性,此处的这和里已 1985. 经固定化,不仅有实指,还有虚指,指代的处所已泛化。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