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的变脸
宁夏灵武市一小胡林芳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国的地方戏剧——川剧,初步了解中国戏剧脸谱艺术,引发学生对川剧艺术的喜爱愿望,学会尊重地方艺术,加强民族情感。
2、通过欣赏川剧《江雪》唱段和模仿川剧表演动作,激发学生深入感受川剧奇妙的“变脸”、高亢的腔调等地方戏剧的特点。 3、了解川剧“变脸”艺术的有关知识和面具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动手制作“变脸”面具。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川剧高腔的韵味。
2、 制作面具并模仿“变脸”进行游戏。 教学准备:
1、 教师:课件、面具等。
2、 学生:色卡纸、剪刀、彩纸、油画棒、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 创境激趣
1、师:昨天,班里有位同学告诉我,她学会了戏剧表演中的一个技巧,想展示给你们,想不想看呀,有请×××同学上来表演。
2、学生表演
(师:她用手蒙着脸干什么呀?)
3、 讨论:谁知道她模仿的是什么表演技巧?“变脸”是什么地方?什么剧种中的特殊技巧? 4、学生带面具进行表演
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将要给你们表演他学会的“变脸”。我们一起来观看他的表演。
谁能说一说,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的课题二——川剧的变脸。
5、课件出示课题
二、认识川剧及川剧绝活——变脸
1
1、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川剧及川剧绝活——变脸的相关知识。
师:谁能说一说你知道那些和川剧及变脸有关的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资料
2、师介绍川剧及川剧绝活——变脸
(1)川剧: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含有用四川话演唱的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
(2)欣赏川剧《江雪》唱段,感受川剧高腔的韵味。 (3)川剧绝活——变脸: “变脸”变的是什么?
(“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是因使用面具而形成的技巧,是一种在演出中用极快速度更换面具来刻画戏中角色的特技。
变脸的方法大体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
抹脸: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扯脸: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
川剧形成于明末清初,川剧变脸绝技经过不断创新发展,“戏圣”康子林作了重要的改革,,刘忠义老师将脸谱改为绸布制作。直到“变脸王”王道正老师的改革川剧变脸才日臻完美,名扬天下。
“变脸”所用面具是用猪尿泡或纸、布、薄绫子按演员的脸型制成,很薄,在按剧情分别绘上相应的脸谱,可多层叠加在一
2
起使用,演出时再一层一层撕下面具,从而形成“变脸”的效果。
川剧变脸有整脸变与局部变、面具变与技巧变、当场变与赶场变等不同的变法,依据变脸的次数又有“三变脸”、“五变脸”、“九变脸”之称,其中,“九变脸”难度最大。
3、欣赏川剧中的“变脸”视频 (1)欣赏“变脸”视频
(2)思考并讨论:变脸过程中,人物面具有什么特点? (3)欣赏各种川剧“变脸”脸谱图片
(4)讨论并归纳“变脸”所用面具上的脸谱的特点。 A、面具的外形要符合表演者的脸部轮廓。
B、面具的五官要夸张,再加上一些花纹图案突出五官。 C、面具的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 三、制作“变脸”所用的脸谱面具 1、欣赏小朋友画的脸谱面具 2、出示制作要求
(A、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
B、可先在彩纸上画出面部五官,再剪下贴在准备好的面
具上,并加上一些花纹图案突出五官。
C、还可以直接在面具上用油画棒画出人物的眉、眼、嘴、
鼻,但要画得夸张一些。)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我们也来玩变脸 1、每个小组派1人为代表,将本组面具收齐做游戏——“变脸”。
2、评选优秀面具制作小组及个人 3、评选优秀表演人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