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书法题纲2
续章法
一 总则二十法(指写一个字、一幅作品都要注意到)
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萦带(环绕)、连绵、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气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 结构三十六法(与二十法有共通处)
排叠:疏密点画调匀,不可或阔或狭,造成不触不离。如“壽,麗”。 避就:回避迎就,避密就疏,避远就近。(如“鸠、颇”)。
顶戴:凡两字重叠者,不可上轻下重,或上重下轻,如“聲、驚”造成头戴帽状。 穿插:笔画交错之字,如“册、爽”,须穿其宽处,插其虚处。 向背:两字相背者,如“北、好”,作到各有体势。 偏侧:凡字形有偏斜者,如“勿、少”,写时不失重心。 挑挽:指“戈、气、旭之挽,宜曲直一定,不可变易。
相让:画少松散,画多拥挤,如“呼、鳯”,须彼此相让,妥贴安排。 补空:补其空处,神气贯通,如“我、哉之点,位置十分重要。 覆盖:指“字、宜”之类字,头须盖尽下面之画。
贴零:粘附零星之意,如“冬、令”,下面之点,须紧贴上画。 粘合:指画相离者,如“非、轩”,应左右顾及照应。
捷速:有些字的笔画,如“鳯”左宜速,右宜迟。写“鳥”字,点宜速,横宜迟。 满不要虚:写“國、圖”等字时,须饱满,不空虚。 意连:笔画本不相交,但笔意是连接的,如“八、小”。 复冒:同覆盖,但专指如下盖“亠、冖、宀、穴”。
垂曳(音页,拉牵引):指左缩右垂,右缩左曳,如“都、皮”。 借换:篆、隶多用,即字画移位,如“蘇作蘓”,“秋作秌”,“鹅作鵞”。 增减:画多者减,疏少者增,如“曹成曺”,“土成圡”。
应副:应,和也,副,相称。《易》曰:“同声相应,同气相合。指字画不论多少,须照应。”
撑拄:挺拄,凡之字,“千、丁”,要宁迟勿速,宁重勿佻。
朝揖:朝、对向,揖,拱手作揖。指两字或三字合体者,如“谢、顺”,须左右顾盼,如拱揖之状。
救应:指下笔时,对字的前后左右,应互相补救呼应。
附丽:依附着。字的结构,必有主次。须以小附大,以少附多,如“味,顽”。 回抱:指左右收笔时的动作,左收如“易”,右收如“免”。 包裹:四围紧裹之意,如“圈、尚”,须紧奏。
小成大:指汉字从一点画起,到几十画终,须一丝不苟。
小大成形:小字大字各有体势,小字难宽展,大字难结密,练习要注意。 小大与大小:即九宫格练字,从大字写到小,小字写到大。 褊:狭小。指结字收敛紧密。
各字成形:两字或三字虽合为一体,但各有本位,如“相、意”。 应接:指字的点画须互相照应。如“小、杰”。
相管领:一幅作品用。管:以上管下;领,以前领后。即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
左小右大:指病态,左右不相称。 左高右低:指病态,上下不协调。
却好:总结。作到妙理变化,讲求规矩,结束停当,皆得其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