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保捱科技网


商的近似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执教者: 唐建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了解掌握这一方法的必要性,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探索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同学们,你们学过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吗?我们是用怎么方法求近似数的?求近似数时用什么符号连接?看来大家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掌握得很好,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43.9095保留整数是( )

43.9095精确到十分位是( )

43.9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

43.9095精确到千分位是( )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学例 6

教师:同学们都会打羽毛球吗?打羽毛球除了羽毛球拍还需要什么吗?

学生:羽毛球 ,还有打羽毛球的人

教师:今天王鹏的爸爸也给爱打羽毛球的王鹏买了1筒羽毛球

1、课件出示例6

教师: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单价=总价÷数量)

在解决问题时,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的吗?(大约,题目要求的是近似数,用约等于号连接。)

2、请学生列出算式。 板书:19.4÷12≈( ) (元)

3、学生计算。

4、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

生:怎么除也除不尽

师:哪里可以看出?

生:.......

师:现在同学们开动一下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可以求商的近似数

师: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法

师,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该怎样求商的近似数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课题:求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买羽毛球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

师:怎样求商的近似数呢?保留到哪一位比较合适,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联系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动脑想一想,说出你的想法。

5、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反馈。

(1) 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单位是元,小数点后第二位是分,是最小的面值,所以保留两位小数。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那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了?

生: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后是1.62元(用“≈ ”连接)

师,其实在付钱的时候,有时候2分没法付的,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生:交流,保留一位小数,找零也不方便,就可以精确到角,所以只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那你只要除到哪一位?

生: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后是1.6(用“≈”连接)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去感悟、体验、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需要,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使他们在反思、调整中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

(2)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规律(同桌交流)

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

(3)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生:交流发言

师总结:1.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

2.除——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3.取——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 P32 “做一做”。

2. 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km,用了2.6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路程÷时间=速度 305÷2.6=117.31(km)答:平均每小时行117.31km

3、现在有苹果32吨,如果东风牌汽车每次只能运5吨,32吨苹果要几次才能运完?

引导学生理解在运送货物时,最后一次所剩的货物无论是多少,都必须运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进一法”。

4、现有布料60尺,若做一套衣服需布料16尺,60尺布料可做几套衣服?

引导学生理解0 .75 米布是做不成一套衣服的。所以不能用“四舍五入”法约等于4。只能取近似数3了。这种方法叫做“去尾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梳理所学知识内容,理清知识脉络,形成自我知识,学生获得知识成功的体验,使知识水平得到提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作业:

1、《作业本》 作业:第37页练习八,第10题、第11题。

2、找一找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近似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