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旋翼飞行器带速度补偿的多回路PID位置跟踪控制

四旋翼飞行器带速度补偿的多回路PID位置跟踪控制

来源:保捱科技网
・74・ 《测控技术}2017年第36卷第4期 四旋翼飞行器带速度补偿的多回路PID位置 跟踪控制 姜香菊 ,曾幼涵 ,刘二林 (1.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位置跟踪问题,采用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 软件搭建了四旋翼飞行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导入到Matlab中,采用多回路PID位置控制策 略对飞行器的位置跟踪进行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速度PID进行补偿多回路PID的位置跟踪控 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速度PID对多回路PID的位置跟踪控制策略进行补偿,对于四旋翼飞 行器位置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小、鲁棒性强等特点;所采用的联合仿真方法效果直观。 关键词:四旋翼飞行器;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位置跟踪控制;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829(2017)04—0074—05 Position Tracking Control of Multi-Loop PID with Speed Compensation For Quadrotor JIANG Xiang-ju ,ZENG You—han ,LIU Er—lin (1.School of Automation&Electrical Engineering,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osition tracking problem of the quadrotor.the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quadrotor is built by ADAMS software,and the model is impoaed to Matlab.The multi—loop PID control strategy is used to control the position tracking of quadrotor.The multi・loop PID control strategy with speed compensation is put forward for position tracking.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multi—loop PID con— trol strategy with speed compensation position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quadrotor position contro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response,small overshoot and strong robustness to the quadrotor.And the combined simu— lation method based on ADAMS and Mattab iS more effective than others. Key words:quadrotor;combined simulation of Matlab and ADAMS;position tracking control;control strategy 四旋翼飞行器是一个强耦合、非线性、多变量的欠 件提供了友好的交互式图形环境,使用户能方便地利 驱动系统。它以其结构简单、灵活性强、可实现垂直起 降、空中悬停等突出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关注。 四旋翼飞行器有6个自由度,通过4个旋翼的转动提 用它的零件库、约束库、函数库等来创建完全参数化的 机械虚拟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中的Lagrange方法建立模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 供升力,只要改变4个旋翼的转速就可以改变飞行器 的飞行姿态 J。 ADAMS软件是美国MDI(Mechanical Dynamics 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但ADAMS只能处理 简单的控制[2j。相比而言,Matlab能够进行高级控制, 真,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势 。 。 因此,本文将ADAMS和Matlab相结合,进行联合仿 Inc)公司开发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该软 文献[7]通过ADAMS和Matlab对四旋翼飞行器 收稿日期:2016—07—04 的姿态进行了联合仿真,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献[7]把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4A-041);兰州交通大 学校级青年科学基金(2014034) 作者简介:姜香菊(1979一),女,河南周口人,硕士,副教授,硕 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控制、检测技术。 旋翼的作用力和电机转速之间按线性关系进行处理, 主要分析了姿态的跟踪特性。文献[8]在Matlab中建 立了四旋翼飞行器的简化模型,并设计了多回路控制 方案,对四旋翼飞行器进行位置和偏航角控制,达到了 四旋翼飞行器带速度补偿的多回路PID位置跟踪控制 ¨ ¨ ¨ ¨ ¨y¨ ・75・ 很好的控制效果,但其没有把控制器输出电压与电机 转速之间的关系对应起来。本文则根据旋翼的作用力 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实际关系进行分析,采用速度反馈 PID来补偿位置PID,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 控制效果。所建模型能模拟四旋翼飞行器的实际情 况。仿真结果表明,本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响应速 度快、鲁棒性好等特点。 欧拉角:翻滚角 、俯仰角0和偏航角 进行描述。其 坐标定义如图1所示 。 1 四旋翼飞行器模型的建立 1.1 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分析 机体坐标系 为简化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且不失一般 性,做了如下简化: ①四旋翼飞行器为均匀对称的刚体; ②飞行器处于室内无风状态,忽略空气阻力的影 响。 选用机体坐标系描述机体的运动,机体坐标系的 原点与四旋翼飞行器的质心重合。地面坐标系作为参 考坐标系。机体坐标系与地面坐标系的关系通过3个 [Mx+ l1一l: ,I x 。 地面坐标系 图1 四旋翼飞行器坐标系 如果四旋翼飞行器机体坐标系的3个轴向动量矩 的分量分别为Ms、My、 ,其转动惯量分别为 、 、,z, 则四旋翼飞行器的角运动和线运动方程为 [z( — )+( 一 ) ]/L [M +(j:一L) ¥]/, [ +( 一,v) ]/,2 [f(F 一F。)+(,z— ) (5]/ly [z(F。一 + 一 )+( 一L)0 ]/L (cosq ̄sin0cosq>+simpsin( ̄)×(Fl+ + + )/m (simpsin0cos ̄b—cos ̄psinq))×(Fl+ + + )/m (cos0cos6)×(F1+ + + )/m—g (cos sin cos咖+singcsin( ̄)×(F1+ + + )/m (sin妒sin cos 一cosq ̄singb)×(Fl+ + + )/m (cos0cos6)×(F1+ + + )/m—g 式中, 、 、 、 分别为4个旋翼的作用力,且F = 如 ( 1,2,3,4),k为与旋翼桨盘的面积、半径、空气 密度和空气阻力有关的常数,∞ 为4个电机的转 速¨卜 ; 、Y、 分别为地理坐标系方向的位移。 从式(1)可以看出,翻滚角与2号和4号电机的 转速有关,仰俯角与1号和3号电机的转速有关。 1.2四旋翼飞行器的ADAMS模型 将SolidWorks中创建的四旋翼飞行器结构模型导 人到ADMAS中。首先把SolidWorks中的模型文件保 质量、转动惯量和飞行器的质心到旋翼作用力的距离 分别为:m=0.2303 kg,Iz =0.0626kg・m ,Ixx=/yy= 0.0313 kg・m ,Z=0.25 m。重力加速度g=9.8 m/s 。 经过处理后,虚拟样机便具有与真实样机相似的物理 特性,可实现ADAMS对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学及动 力学仿真。 为模拟实际系统,要为导人ADAMS中的模型定 义约束及驱动,在4个旋翼处定义旋转,机架中心处定 义为球铰链约束,在其他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处定义 固定约束。这样可确定飞行器的各个零件之间的约束 关系。同时,在4个旋翼处定义垂直于机体面的力作 为输入。 存为.x—T(Parasolid)格式,然后导人到ADMAS中。 ADAMS中四旋翼飞行器的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表1定义了ADAMS中旋翼受力函数。 表1旋翼受力函数定义 图2 四旋翼飞行器的结构模型 对每个零部件进行属性编辑,定义质量、材料、转 动惯量等相关属性,本设计采用碳钢材料,其飞行器的 ・76・ 要实现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须把 《测控技术}2017年第36卷第4期 根据四旋翼飞行器的多回路PID控制策略,得四 旋翼飞行器的控制器输出电压如式(5)所示。 u,=高度PID输出一多回路PID的输出 ADAMS中建立的四旋翼飞行器机械子系统导入到 Matlab,然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联合仿真系统。 所以建立四旋翼飞行器ADMAS模型的关键是设置与 Matlab的接口变量。本设计需要4个驱动力输入和3 个欧拉角输出变量。 I M =高度PID输出+多回路PID的输出 … 1【 =高度P ID输出一翻滚角PID的输出 :高度PID输出+翻滚角PID的输出 ADAMS/Control模块将生成3个文件,用于AD- AMS与Matlab之间的数据传递。在Matlab的命令行 中调用ADAMS/Control模块,即可显示联合仿真系统 式中,U 为控制器输出电机1的电压值;/Z 为控制器 值;u 为控制器输出电机4的电压值;高度PID输 输出电机2的电压值;/t 为控制器输出电机3的电压 的7个变量。在ADAMS的命令行中输人命令:adams —sys,即可产生四旋翼飞行器机械子系统模块,如图3 所示  iAD^MS uout U To Workspace … ….… I MUX ………。 I . DemUX ADAMS Plant AnAMs。ut LI—一 Y To Workspace 队 tout l Mux Clock T To Workspace Demux yaw 图3四旋翼飞行器的ADAMS模型 2 四旋翼飞行器的位置控制策略 四旋翼飞行器的每个旋翼都由一个直流无刷电机 驱动,电机由配套的直流调速器控制,直流调速器的指 令南姿态控制器给出,而控制器给电机的是电压值。 实际中四旋翼飞行器采用820空心杯电机,工作电压 3~5 V,转速3 V:30000 r/min,5 V:40000r/min。实际 应用中电机的工作电压采用的是4 V,6倍减速齿轮减 速后给飞行器的旋翼。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输人直流电压之间可以近似为 线性关系,以5 V:40000 r/min,经过6倍减速,得1 V 电压对应22 r/s。即 =22 X u (2) 式中, 为旋翼电机转速;u为控制器输出电压值。 已知螺旋桨拉力计算公式为 F=D×d×b× ×P×k (3) 式中,D=13.5 am,为螺旋桨的直径;d=2 cm,为螺旋 桨的宽度;b=1 cm,为螺旋浆的螺距;to为电机转速;P 为1大气压力(1标准大气压); =0.25为经验系数。 由于四旋翼飞行器的ADAMS模型的4个输人量 为拉力,而控制的输出量为电压,所以根据式(2)和 式(3)的关系得拉力与控制器输出电压值的关系为 F=6.75×10~ ×(22u) =3.267×10一 ×/Z2 (4) 为根据设定的高度所计算的控制器输出。 3 四旋翼飞行器的位置跟踪控制 3.1 四旋翼飞行器多回路PID位置控制 根据式(5)的控制器输出电压值与电机升力之问 的控制策略对四旋翼飞行器进行仿真,其控制框图如 图4所示 瑚位移 瑚加速肩 设定值 lO00mm )H! k 控制 y轴加速度 器输 Z轴加速度 z轴位移 出电 黯 (高度) 和压与 轴位移 设定值 IPID I】 电机 轴位移 500mm 转速 蜮 ,,之间 z轴位移 的对 ∽ 仰俯角 应关 蔓 口 系 翻滚角 要 设定值\、= I:! :二l : 偏航角 为0  1图4 四旋翼 行器多回路位置控制框图 根据图4所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其仿真模型 和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前1 S位置设定为0, 主要是为了让四旋翼飞行器稳定到给定的高度。从 5(C)的结果可以看出其高度在1 S时基本能够稳定在 设定的高度500 mm。在1 S时,对 轴的位移进行控 制,设定控制位移1000 mm,但由于ADAMS模型中忽 略了空气的阻力,从5(b)可以看出,当四旋翼飞行器 的位移达到设定值时,由于四旋翼飞行器存在速度,所 以飞行器继续前进,直到速度为0再返回。所以位移 的控制存在振荡,甚至发散的情况。所以设计提出采 用带0速度补偿的多回路PID位置控制策略。 3.2 四旋翼飞行器带速度补偿多回路PID控制 图4中的控制策略不能很好地跟踪位置输入,所 以对图4中的多回路PID控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控 制框图如图6所示,把四旋翼飞行器的ADAMS模型 输出 轴的加速度信号acc—X通过积分得到 轴的速 四旋翼飞行器带速度补偿的多回路PID位置跟踪控制 gⅢ/ ・77・ O 度信号,设计的控制目的是让四旋翼飞行器停留在 轴的设定值,所以通过设定 轴速度为0的PID控制 加 ∞ m ∞ 输出对图4中的位置PID输出进行补偿,其仿真模型 和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其中图7(a)中 轴位置外 环的PID参数分别为0.003、0和0.00011; 轴位置内 环的PID参数分别为0.007,0.0l和0.004;速度PID 参数分别为0.006,0.0001和0;高度PID参数分别为 0.038,0.02和0.009 (a)仿真模型 : : , f’. ': :t …‘ I/  位移阶跃信号 . .1 .….位移跟踪响应I 时间/s (b)位移控制 600 500 口400 , 越300 惺200 1O0 l——高度阶跃响应l I….高度跟踪响应 0 5 10 15 时间/s (c)高度控制 f ’ 厂、 、 { I | | } | 、 L t r | | } { | ‘ } } |‘  .. I ? 图6 四旋翼飞行器带速度补偿的多回路PID控制框图 通过图7(b)可以看出,所设计的速度PID补偿多 回路PID控制策略,能够使位移很快地跟踪设定值,而 且仰俯角的变化和位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也比较平 缓,达到了很好的位置跟踪效果。 当在Matlab中对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时,其在AD— AMS中模型的动态飞行过程如图8所示。 (a)仿真模型 ●●’一 ●, ●, 皇 昌 1^L nf, 口l I….莅 …I 时间/0 (b)位移控制 ● 1●, I I ”l . ….高度跟踪响应 I l l 时间/s (c)高度控制 ・78・ 《测控技术}2017年第36卷第4期 A/审 器轼明 ’ - 4 结束语 1 I 3 2 1 O g-. 娅 壁 J \ l / / 目前大多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都是在Matlab中 建立数学模型。本设计从ADAMS中建立四旋翼飞行 磐 _ 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将四旋翼飞行器的数学模 型导入Matlab中,进而设计了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策 略,在位移多回路PID控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速度 PID补偿的多回路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可知此控制策 时间/s (d)仰俯角的变化过程 、 | \ l I / ,,一 0 4 8 12 16 20 时问/s (e)位置控制器输出 2 > . 出 赴里 幕 褪 O 0 4 8 12 16 20 时问/s (f)高度控制器输出 图7 四旋翼飞行器速度补偿多回路位置联合控制仿真 (a)模型处于静止状态时屏幕截图 (b)模型运动到目标位置时屏幕截图 图8 ADAMS中模型动态飞行过程对比图 略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等特点。 设计的创新点:建立了从电压输入到电机姿态的 完整数学模型;采用ADAMS和Matlab对四旋翼飞行 器的位移进行联合控制仿真;设计了位移多回路PID 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速度PID进行补偿多 回路PID控制器,达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此联合位 移仿真方法,能在ADAMS中清楚地看到四旋翼飞行 器的动态飞行过程,相较于Matlab仿真更直观。 参考文献: [1]李俊,李运堂.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及PID控制 [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1). [2] Bouabdallah s,Noth A,Siegwart R.PID VS LQ control tech— niques applied to an indoor micro quadrotor[C]//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2004:2451—2456. 13j Argentim L M,Rezende W C,Santos P E,et a1.PID,LQR and LQR—PID on quadcopter platform[C]//2013 Interna— 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cs.Electronics&Vision. 2013:1—6. [4] Salih A L,Moghavvemi M,Mohamed H A F,et a1.Modelling and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quadrotor unmanned air vehi— cle[c ̄//2Ol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Qual— ity and Testing Robotics.2010:1—5. [5] 王涛,张会明.基于ADAMS和Matlab的联合控制系统仿 真[J].机械T程与自动化,2005,130(3):79—81. [6] 郑太雄,李倩敏,邬彪.基于ADAMS与MATLAB的汽车 ABS控制策略的联合仿真[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 31(5):68—70. [7]胡锦添,舒怀林.基于Adams与Matlab的四旋翼飞行器 控制仿真[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2(5):25—28. [8] Wang H Y,Zhao J K,Yu w X,et a1.Modelling and position tracking control ofr quadrotor vehicle ].Join'hal of Chinese Inertial Technology,2012,20(4):455—458. [9] Erginer B,Ahug E.Modeling and PD control of a quadrotor VTOL vehicle C]//Proceedings 0f the 2007 IEEE Intelli— gent Vehicles Symposium.2007:894—899. [10] Saad Sardar,Muhammad Bilal Kadri.Autonomous control 0f a quadcopter via fuzzy gain scheduled PD control[C]// 2014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Informa— tion Technology.2014:73—75. (下转第84页) ・84・ 《测控技术}2017年第36卷第4期 进算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34(1):115—119. f I / [2] 戚军,张晓峰,张有兵,等.考虑阴影影响的光伏阵列仿真 算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15):131— 138. 』 f [3] 卞海红,徐青山,高山,等.考虑随机阴影影响的光伏阵列 失配运行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10,25(6):104— 109. J一一 1 1  l l一一一一 [4] 朱艳伟,石新春,但扬清,等.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光伏阵列 1  IJ一一一一i一一一一  I I l l多峰最大功率点跟踪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32(4):42—48. [5] 胡义华,陈昊,徐瑞东,等.阴影影响下最大功率点跟踪控 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9):14—26. time ottset:0 t/s Zheng Y F,Wei C,Lin S B.A maxinmm power point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tabu search for PV systems under partially 图l1本文算法 而在0.06 s附近,阵列的工作电压出现短暂的脉 冲波动,这说明算法的全局重启条件被满足,模型重新 shaded conditions[C]//IET Conference on Renewable Pow. er Generation.201 1:52—56. Chin C S,Tan M K,Neelakantan P,et a1.Optimization of 检测各组件的瞬时短路电流值。经过0.003 S后,电 压突变为48.8 V,经过短暂的震荡,最后保持在49.6 V,此时系统的输出功率为339 W。 6 1J 7 1J partially shaded PV array using fuzzy MPFF[C]//2011 IEEE Colloquium on Humanitie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J8 2011:481—486. ]J9  通过以上仿真可以发现,本文所提的基于模型预 测的混合型MPPT算法寻优速度快,寻优结果精度较 高,而且对环境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与粒子群算 法相比,能够有效减小寻优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具有较 好的控制效果。 聂晓华,赖家俊.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全局最大功率点跟 踪控制方法综述[J].电网技术,2014,38(12):3279— 3285. 周西峰,刘晓丹,郭前岗.粒子群算法在光伏系统最大功 率点跟踪中的应用[J].微型机与应用,2013,32(3):7O 一72. 4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光伏阵列在阴影条件下的MPPT算法 orey J P,Wilson P R,Bagnall D.Improved optimization [1o] Ststrategy for irradiance equalization in dynamic photovoltaic 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混合型MPPT 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对该算法做了性能 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粒子群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 法的寻优速度明显更快,寻优过程中工作电压更加平 array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3. 6(28):2946—2956. 『11] Kobayashi K,Takano I,Sawada Y.A study on a two stag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of a photovoltaic sys— ten under partially shaded insolation conditions『C]//2003 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2003: .稳,有效地减少了功率的浪费,且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较 好的适应性,适用于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 追踪控制。 参考文献: [1] 孙博,梅军,郑建勇.局部阴影条件下最大功率点跟踪改 2612—2617. 罗时武,青志明.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数学模 _l纠 傅望,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30(7):120—123. 口 (上接第78页) [11]侯永锋,陆连山,高尚德,等.基于PD算法的四旋翼飞 行器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2,31(3): 359—362. [14] Angelica Torres Gaitan,Yolanda Bolea.Modeling and robust attitude control of a quadrotor system[C]//Proceedings of the 2013 lO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ee on Electrical Engi— neering,Computing Science and Automatic Contro12013:8 .—[12]万云霞,许伦豹,胡龙,等.基于Aeduino的四旋翼飞行 器控制系统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5,33(4):389—396. 12. [15] Soroush Sheikhpour,Saeed Bagheri Shouraki.A model— based fuzzy controller using the parellel distibutred compen— [13] 宿敬亚,樊鹏辉,蔡开元.四旋翼飞行器的非线性PID姿 态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I,37(9):1054 —sation method ofr quadrotor attitude stabilization[C]//Pro— ceedings of the 21 st Iranian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Engi— neering.2013:1—6. I l 10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