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来源:保捱科技网
买用甲医药杂志2018年1月第34卷1期(总第300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Vo1.34 No.01 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徐照运 (河南省睢县中医院豫东医院,河南睢县476900) [中图分类号]R274.1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8)01—0103—02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O例随 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中医治疗组用中医手术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手术治疗组用闭合穿针内固 定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医治疗组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中医治疗组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 (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对照治疗观察 本研究用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 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各40例。中医治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40岁,平均(16.8±3.6) 1 临床资料 岁。手术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7~41岁,平均 共80例,均为2015年7月至2016年1 1月我院诊治患 (17.6±3.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即用手指按压穴位处,随后改为俯卧位,用3mm带孔生 姜片置于中脘、下脘、关元穴位处,姜片上置艾柱,共 灸5壮,日1次,每5天休息2天,7天为一疗程。 观察组加用运动疗法:①仰卧等长训练,取仰卧 位,患肢屈膝6O。,主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②仰卧等张训练,取仰卧位,患肢屈膝90。,大腿保持 固定,小腿缓慢伸直并抬离床面,屈膝至60。,保持 7s,最后回复至仰卧位;③俯卧等张训练:取俯卧位, 平放患肢,大腿固定不动,小腿屈曲逐渐抬离至屈膝 60。,维持7s后回复俯卧位;④仰卧起桥闭链运动,取 仰卧位,双足平放于床面上,足底与床面接触,背部、 双足支撑身体,缓慢抬腰与臀部至最高点,维持7s后缓 慢回复至仰卧位;⑤直立下肢闭链运动,患者取直立体 位,缓慢屈下蹲至屈膝45。位置,保持7s后缓慢回复直 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46m最快步行时间对关 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及步行时间进行评价。HSS活动 范围共18分、分数越高表示活动范围越广。VAS共计10 分、分值越高表示痛感越强。 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表示、用x 检验,计量资料以( -4-S)表示、用f检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疗效标准 依据Lyshohn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 J,包括疼痛、 肿胀、楼梯攀爬等8项内容,满分100分。优为大于等于 95分,良为85 94分,可为65~84分,差为不足65分。 5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例(%) 立位 ,10个1组,1次3组,组间间隔30 ,日2次,l周为一疗程。 两组均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观察指标 采j ̄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中关于活动范围的评 ■面可-_ r— ■—— —— —— ■—丽 56 17( 36)26(46.43)9(16.07)4(7.14) (76.79) 56 29(51.79)22( 28)3(5.36) 2(357) (96.44) 注:与对照组比较, x =4.2364、P<0.05。 两组关节活动范围、VAS评分及行走时间比较见表2。 ± ) 表2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范围、VAs评分及步行时间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l参考文献J 6讨论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肝肾亏虚、骨失所养, 瘀血阻痹、脉络不通,不通则痛,属本虚标实证。艾灸 具有推动血液运行、调节津液分布,激发气血的功用。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 版)[I]冲华骨科杂志,2(X)7,27(10):793—796. [2]席军府,吴立华,沈杰.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 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I].颈腰痛杂 志,2013,34(5):418—420. 可借火助阳补虚,通过开门祛邪达到泻实的效用。针刺 可疏通气血、调节脏腑,艾灸活血行气、温通经络,从 而改善膝关节功能 。运动疗法可通过等长等张的训 练,对屈膝肌群进行锻炼,同时增加股四头肌、拈抗 肌、主动肌的肌力,使膝关节周围的组织肌力能够均衡 提高,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软骨的新陈代谢,使关节 液与软骨基质液能够更好进出,加快对受损关节软骨的 修复,同时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艾灸温通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可提高肌力,加强膝关 节稳定性,故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103 [3]李冉,白岚,李树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 模式研究进展[I].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23(1):104—107. [4]钮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综合康复治疗进展[T]. 海南医学,2013,24(5):742—744. [5]田晓关,赵紫砚,侯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 结合康复治疗进展[f].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5(1):105—108. 『收稿日期]2017—08—10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年1月第34卷1期(总第300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Vo1.34 No.01 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宁晓军,洪潇挺,林佳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中医科,广东东莞523710) [中图分类号]R245.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8)01—0104—02 [摘要] 目的:观察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4-f ̄,1随机分为两组各274 ̄,J,对照 组用传统针灸及红外线治疗,治疗组用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7.78%、治疗组96.3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肩周炎;太极六合针;毫刃针 (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肘部有直接及间接外伤史,骨折部 位出现显著压痛、肿胀,移位骨折会出现活动性障碍、 骨擦音,或合并有张力性的水泡,肘后的三角关系无明 显异常,x线片示有骨折移位。 2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组:用中医手法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 定。患者仰卧,患肢轻度外展,前臂旋转向前,两名助 手分别握紧患肢上臂与前臂,顺着患肢畸形位置进行拔 伸牵引,并且纠正重叠移位。若有旋转移位,则需先进 行纠正,一只手固定接近骨折端,另一手则握住远骨折 端与肘部,同时根据旋转移位的方向旋转至骨折远端, 告诉远端助手进行配合 。若出现尺偏型骨折,则将 两只手分别放置在近端骨折外侧、远端骨折内侧,同时 进行挤压对偏移位进行纠正。桡偏型骨折外侧则需要进 行相对挤压纠正桡偏移位。最后纠正前后移位,伸直型 骨折则手术操作者下蹲位,并且使用两拇指将耻骨鹰嘴 后侧顶住,而余指将骨折近端前侧进行环抱,并且用力 进行提按,让远端助手慢慢屈曲患者肘关节,从而纠正 远端向后移位。夹板长度需要达到三角肌中部的水平, 而下端要超过肘关节,前后的夹板要呈现90。度弧形。 若骨折为尺偏型,则要在骨折近端的外侧、远端内侧分 别放置适合局部外形的塔型垫。若为桡偏型骨折,则患 肢内外侧不放置压垫,若移位现象明显则要在近端前侧 放置薄平垫或不放置垫,远端后侧要放置梯形垫 。 若为曲屈型骨折,则在肘关节部位打结,屈曲肘关节 90o~1 10o固定,根据肘关节的肿胀情况多以曲肘90。 为宜 J。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固定3~5星期。实施外 固定之后观察0.5h,以确定患肢远端血运的通畅性,及 时调整松紧。固定术两天时进行复查。儿童的治疗方法 为用石膏固定第2掌骨,同时在骨折线上方桡骨干进行 初步骨折牵引复位,之后固定好外固定的支架,并且在 x线的透视下实施对应的复位固定。 手术治疗组: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肘关节伸 直,将前臂进行中立位对抗牵引,纠正短缩、旋转移 位等,双手放置在肘内、外侧推挤,纠正尺偏移位。 将骨折近端环抱,并从前往后进行按压,在进行复位 时要保持前臂牵引状态下屈曲肘关节,纠正骨折前后 移位。复位完成后助手可维持复位,对肘部进行第2次 消毒,用直径2.Omm克氏针从肱骨外壳部位穿入皮肤, 当触及到骨质之后,在冠状面的上部与肱骨纵轴形成 35。~40 ̄、在矢状面的上部和肱骨纵轴向前15。进 针,指导穿透肱骨近端的对侧骨皮质,同样使用克氏针 经过内髁部进针,并且在冠状面的上部保持和肱骨纵轴 呈现35。~40。角,在矢状面上方向后10o进针没穿 透近端对侧骨的皮质,将两针进行交叉固定,针尾 弯曲90。,之后剪除多余的针尾,皮外留出0.5cm,用 无菌敷料包扎。儿童手术治疗方法步骤相似,但是进针 角度为15。。第2枚克氏针进针要在针旁0.5mm的位置刺 入,进针的角度与第1枚相同。 3疗效标准 痊愈:术后伸屈功能正常,能够进行自由活动。基 本痊愈:可以进行伸屈功能活动,但是伸屈受到一定限 制。无效:无法进行伸屈功能活动。 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 x 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例(%) 肘内翻中医治疗组1例,手术治疗组4例;无骨化性 肌炎中医治疗组1例,手术治疗组5例。中医治疗组并发 症发生率5.0%,手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2.5%,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5.16,P<0.05)。 5体会 中医手法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内固定术可提高手术治 疗效果,促进愈合,术后并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 [1]相道三,吴连国,刘其顺,等.手法复位杉树皮夹 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I]. 中医正骨,2014,26(10):52-54. [2]夏雷,王关美,陈伟楚,等.超声引导在肱骨骨 折患者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 分析[1].浙江创伤外科,2014,19(1):144- 146. [3]李水胜,黄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肱 骨外科颈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y].中国骨伤, 2014。27(11):925-927. [4]郭星,欧剑锋,原超,等.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 老龄肱骨近端骨折50例调查[『].内蒙古中医药, 2014,33(35):126—127. 『收稿日期]2017—08—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