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黑熊资源及保护对策

广东省黑熊资源及保护对策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野生动物杂志 chinese J叫rnal 0f wildl 2OO7,28(4):44—46 广东省黑熊资源及保护对策 张春兰卢学理袁喜才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州,510260) 摘要:广东省的黑熊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但在1999~2001年的调查显示广东省的黑熊资源仅分 布在粤北的部分山地林区,而且数量在50~100只左右。栖息地的减少和大量的捕杀都对黑熊资源产生威胁。因此 我们建议对全省的黑熊资源进行调查及监测,加强野生黑熊资源保护及规范黑熊饲养场的管理等。 关键词:黑熊资源;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27(2OO7)04—44—03 Black Bear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ir Conservation Zhang Chunlan Lu Xueli Yuan Xicai (South Ch/na Institute ofEndangeredAnimals, 嘞Ⅱ,510260,Ch/na) Abstract:The Black bear,once widely distributed in Guangdong Province,is now restrictd onley to the north mountainous region of he provitnce,with a small population of 0~100 i5ndividuals,in the survey from 1999 to 2001,due to the habitat loss and restless hunting,80 the resoul ̄e of the black bear was in a very endangered state.In this article,survey and monitor of bear resources,its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breedig werne discussed. Key WOl ̄:Black bear;Co ̄rvation;Resource 1调查区域自然概况 广东省的黑熊主要分布于粤北地区,即南岭的南 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丛、稀树草坡及人工植被 等。植物以樟科、壳斗科、茶科、金缕梅科、大戟科、 侧。地形复杂,峰峦起伏,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是广 桃金娘科、茜草科、豆科、桑科、竹亚科为主,在繁多 东省地势最高的地区,石坑崆海拔1 902 in,是广东省的 最高峰。超过1 000 m以上的山峰,还有牛背脊 (1 824 in)、老蓬项(1 734 in)、石韭坑(1 888 m)、八宝 的植物种类中,优势种不甚明显。此外,在近居民的地 方也有些农作物、果树及经济作物等。 山(1 839 in)、天井山(1 693 in)、五指山(1 667 in)黄 泥峡(1 654 in)、岩坑山(1 6O4 in)、角苗岭(1 553 m) 等30多座。山顶部分有的土层较厚,有的岩石裸露,多 为花岗岩也有石灰岩。地表主要为山地黄壤、红壤及少 量山顶草甸土。 2调查方法 1999~2001年,广东省林业厅曾组织进行过黑熊资 源的专项调查,以后我们在广东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 也收集了有关黑熊资源的资料。 广东省在1992~1994年的黑熊资源调查采用的主要 方法是:组建调查队伍、访问调查、现场调查及查阅有 全省属于中亚热带温湿气候,由于地势较高也具有 山地气候特色。以乳源县为例,7月年平均气温28.6 ̄C, 1月气温9.8 ̄C,冬季个别地区有霜冻或降雪。雨量充 沛,年平均达1 752 mm,多集中在3~8月。 关的文献进行综合的评价。 现场调查主要目的是寻找黑熊活动的踪迹,调查黑 熊栖息自然生态环境,食物的丰富程度及组成。 广东省黑熊分布区域植被种类繁多,生长茂盛,组 成成分复杂,种子植物有2 138种_1 J。植被类型多种多 访问调查主要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首先是进行面 上的访问调查,了解黑熊的资源分布概况。然后深入到 有黑熊分布地区的乡镇、林场、自然保护区、果园等进 行深入地访问调查,更多地了解老猎人及有实践经验的 样,植被种类繁多,类型复杂,有大量的开花结果种 类。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ntis交林、针叶阔 *通讯作者:袁喜才,E—mail:yuanxc@gdei.sd.cn 第一作者简介:张春兰,女,3o岁,助研;主要从事鸟类生态学研究。E—mail:zhangel@gdei.sd.c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期 张春兰等:广东省黑熊资源及保护对策 45 群众。 根据黑熊资源呈不均匀分布,资源数量较少,不宜 发现实体与踪迹等特点,采用访问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 合,进行综合评估的统计方法较为客观。 3调查结果 3.1广东省地方志记载的黑熊分布 广东在历史时期,黑熊的分布曾是比较广泛的,在 县志有关黑熊的记载有:南雄(1542、1753)、潮阳 (1572)、龙川(明代)、曲江(1687、1875、1997)、新安 (1688)、博罗(1763)、封开(1823)、广宁(1824)、韶 关(1876)、河源(1877)、惠州(1881)、化州(1890)、 四会(1896、1962)、台山(1920)、阳山(1923、1938)、 始兴(1926)、石城(1931)、潮州(1934)、阳春 (1941)、高鹤(1960)、连县(1985)。从以上县志的记载 中可以看出,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黑熊在广东的分 布是很广泛的,从粤北山区到南海之滨,从粤东到粤西 都有黑熊的分布。随着历史的变化,黑熊资源分布范围 越来越小,分布地区从南向北逐渐退却(见图1)。 图1广东省黑熊分布示意图 3.2广东省黑熊的地理分布现状 广东黑熊资源的分布状况,与1992~1994年的调查 资料基本符合,广东黑熊主要分布于粤北山地林区的乳 源、阳山、连县、曲江、英德、乐昌等6个县市的范围 内(见图1)。主要分布地区如下: 乳源县:天井山、天井山林场、洛阳(暖水壶、金 字峰、下斜岭)、古母水、大布、龙南(南水水库地 区)、青溪洞自然保护区等。 南岭自然保护区: 乳阳保护站(乳源、乐昌)——石坑崆、鸡在坑、 鸡公坑、16公里、老蓬、石坑尾、小黄山、石韭坑、白 马坑、椿树坑、五里坑、黄龙北、八宝山等。 大顶山保护站(乳源、阳山)——大顶山、天t"3 嶂、铜锣坑等。 秤架保护站(阳山)——羊角坑、卢田、白水寨、 东坑坪、太平洞、鱼苗岭等。 龙潭角保护站(阳山)——五元坑、岭背、泥坑、 茅坪、东岭、观音山等。 大东山保护站(连州)——刘家岭、来神塘、朝天 镇、潘家等。 乐昌市:沙坪(茅坪、溶家洞等)。 曲江县:大东山、江湾、罗坑自然保护区、樟市、 船底顶等。 英德市: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船底顶、苏坑、联山 世 弋 o 3.3黑熊数量的评估 对于广东黑熊资源的数量评估有:徐龙辉等 (1989),估计全省黑熊“总数不超过50只”[ ;袁喜才 等(1997),根据调查统计,全省黑熊数量在73~103只 之间_3j。其他的动物综合调查没有对黑熊资源数量进行 评估。 4讨论 4.1 黑熊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4.1.1栖息地减少 中国是亚洲黑熊的主要分布国家,黑熊与其他大型 食肉兽资源相比,其分布区域及数量均属于较多的种类 之一。大量地开发自然资源,黑熊的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由于森林被砍伐,黑熊的栖息地不断地缩小。很多 原来有黑熊分布的地区现已难见到黑熊的踪影。 4.1.2大量捕捉野生黑熊 由于黑熊药用价值特殊,从古至今黑熊都作为人类 利用的主要动物药材,在保护人类的健康方面具有较重 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外 对黑熊胆的大量需求,促成了养熊业的快速发展。因而 大量的野生黑熊被捕,特别是捕获黑熊幼仔的现象特别 严重。当时很多黑熊在捕获、饲养过程中死亡,致使黑 熊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4.2关于保护黑熊资源的建议 4.2.1 对黑熊资源进行调查 黑熊资源的近况如何,生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布 及数量等都不太清楚。广东省进行黑熊专项资源调查, 距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进入21世纪以后,总不能还是 拿20世纪的数据为依据。因此有必要对全省的黑熊资源 进行一次全面的专项调查,以便掌握黑熊资源数量及分 布情况,了解黑熊栖息环境的状况和变化,对全省的黑 熊资源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野生动物杂志chinese Jo岫1al 0fwildl 2O07,28(4):44—46 对策。 施,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更应如此。饮水渠道应多建暗 渠,使动物有较多的安全通道。已开发水电并有条件的 地区应做些生态恢复工作,使动物主要通道地段的明渠 变成暗渠,以弥补因饮水渠道造成的损失。今后在重要 的保护区开发水电时最好要进行生态影响的论证,进行 4.2.2加强黑熊资源的监测 黑熊的适应能力较强,生态幅较宽。只要有基本的 生存条件和繁殖环境,其自然种群的恢复就比较容易。 建议在有黑熊分布的地区都应尽量划为自然保护区,使 黑熊资源得到基本的保护和发展。已经建立保护区的黑 熊分布区,应对黑熊资源进行定期的科学监测。以掌握 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使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4.2.4继续加强养熊场规范化管理 黑熊资源的动态变化,为科学管理和预测提供决策 依据。 4.2.3开发水电应保护动物资源 我国现有养熊场一般都已经过整顿,但技术管理水 平参差不齐,场地条件和饲养方式差别较大,有待提高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繁育能力,改进活熊取胆技术,对 近年来粤北林区水电发展很快,经济效益也很显 著。普遍认为“有了森林就有水,有了水就有电,有了 电就有钱,有了钱就能持续发展”。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不少林区由于水电的发展而带来了兴旺,保护森林的欲 设施和技术条件较差的养熊场应限期整改或进行调整兼 并。应重视改善管理条件,改善动物福利待遇,加强饲 养场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科技管理水平,进行定 期人员培训,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规 望更强了。然而,事情都有两个方面,有利与有弊同时 并存。在发展水电获得成效的前提下,而另一个问题却 被忽略了,就是拦河引水工程使大部分河道处于干枯状 态,这对水生动物的洄游、栖息、繁殖是不利的。再 有,水电较发达林区,满山都是水渠,不仅对野生动物 程,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使黑熊饲养水平保持或达到国家 有关规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何道泉,敖惠珍,伍辉民.广东山区植被.广州:广东科技出 版社,1991:24~84. 的活动造成了阻隔,也对很多动物的生命造成了直接的 威胁。这一问题如果被继续忽视,在发展水电时不予考 虑,就会对野生动物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 [2] 徐龙辉,吴屏英,余斯绵.广东山区经济动物.广州:广东科 技出版社,1989:10~l1. 建议在发展水电的同时要实施保护动物资源的措 [3] 袁喜才,夏伟,陈万成,等.广东省的黑熊资源.广州:中山 大学学报论丛,1997:93—97. (上接第15页) 【6 J Myron C.Bal【er.DiⅡ rentiati∞0fMating V0calizalj0lls in Birds:Acoustic F删uresin ̄nland ar-d Island lati0lls ar-d Evidellce 0f Habitat一 刘如笋,丁文宁,赵欣如,等.丽色噪鹛(C,amdax m ) 鸣声的语图结构初步研究.动物学报,1997,43(增刊):69~ 72.  ̄【7] Ment Se】ecti∞∞Sons ̄.E 。科,2OO6,112:757~771. alue rscllIleidIlrlg und  Ilrlg be_衄 h,19B2, Marten J.mn咖rrIlige 姜仕仁,丁平,施青松,等.白头鹎方言的初步研究.动物学 报,1996,42:361—367. 雷富民.鸟类呜声在鸟类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初探.动物分类 学报,1999,24(4):461~466. 石全华,田秀华,余溢,等.丹顶鹤与白枕鹤语图结构分析及 比较.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OO6,o6:63~65. z_dpzalp,PlIy 州)us o0u ta.Z.z .sys1.Evol ̄2o:82—100. [8] R B.Spec liIIlits.m the indi ds(P/oce/dae,w )0f West A caIll0ut}l嘶耐cIy,s0r1gmimic ̄,ar-d descri ∞0f w spe— cies.Michi8an:Misc Pub1.Museum Z .Umv.Midl,19B2:162. [9]Sarah K.Huber ar-d Jeff ̄y P0d0s.Beakmorphol ̄ar-d vary_m a popula ̄0f Darwin’s finch ̄( features oo. 李淑玲,包军,王文峰,等.丹顶鹤性活动的声行为研究.生 态学报,20O4,24(3):503~509. 刘如笋.鸟声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3—56. Morton E S.Ee010gical s0Ilroes 0f selecti∞ viaIl so,ods.AIrIlel afIlr, 1975.109:17—34. 肋 ).Bi0l0gical Joumal 0fSe UIlIlean Societv,2OO6,88:489~498. [1O] 蒋锦昌,徐幕玲,陈浩.虎皮鹦鹉声行为的研究.动物学报, 1992。38:286—2 . [11] 卢汰春,何芬奇,卢春雷.绿尾虹雉叫声的声谱分析.生态学 报,1986,6:87~88. Chapp ̄¥C.Un exmple de’l砌ueIlce du mIlieu sur les e’I ssi0lls v0cals des dseaux,I’evol ̄Vie。1971。25:1B3—202. des c}哪ts ell fbre’tequi ̄.T rI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