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学目标
1、会认“虹、座、浇”等12个生字,规范书写“那”等7个汉字,识记部首“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3、感受小女孩关心父母、家人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指导读好长句子。难点:体会小女孩对家人的爱与关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课件。(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读儿歌。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汇报交流。
(1)指生说说一座美丽的桥是指什么?(2)学习量词:“座”,一座(3.指生读、齐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学:多么美丽的桥啊!文中的小姑娘在彩虹桥上干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我”想怎么做的句子,“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
2.汇报交流。(1)指生读并汇报。(2)其他学生补充。(3)教师相机指导:
)。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指导读“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话。
③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小女孩站在彩虹桥上为妈妈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2.汇报交流。(1)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三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指名读“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做?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指导学生说说)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女孩为哥哥做什么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二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问句。)②学习词语“荡来荡去”。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③齐读第四自然段。
④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三、拓展并想像模仿说话
1.你觉得文中的小女孩怎样?夸夸她。
2.导学: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为谁做什么事。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写话。四、完成课后读一读,说一说练习。(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