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二年级《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可能性》教案

来源:保捱科技网
小学二年级《可能性》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抽奖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

1、装有各色小球的双层袋十个。 2、学生分成6人小组。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元硬币提问:“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 生:一元硬币,可以用它买东西。 生:还可以用它玩猜正反的游戏。 师:你会玩吗?能介绍游戏的玩法吗?

生:把硬币往上抛,落下后用手遮住,让别人猜正反。 师:想不想现在玩? 生(齐):想!

师(抛出硬币后盖住):谁来猜?

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 师:能确定吗? 生(摇头):不能。 师:那该怎样说?

生: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生活中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摸球比赛

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球,请两组小朋友进行摸球比赛,摸到黄球多的小组取胜。

两小组开始摸球。其中一组全摸的是黄球,另一组一个黄球也没有摸到。

学生渐渐觉察到什么,纷纷说:“不公平,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一只袋里全装的黄球,当然摸到的都是黄球。

师:真的吗?抽出来看看,果真全是。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生: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 师;板书“一定”。另一只袋子里呢? 生:一个黄球也没有。

师(边抽出里面的网袋边提问):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黄球。

师:板书“不可能”。如果我想在这只袋中,可能摸到黄球,你有办法吗?

生:放一个黄球进去。

师:照你说的,放一个黄球,现在袋中任意摸一个会有什么结果? 生: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师:板书“可能”。 活动二:小组摸球

师:小朋友们都觉得刚才的比赛不公平、不合理,下面我们就举行一次公平合理的小组摸球比赛,比一比,哪一小组摸得最有秩序、收获最多?小组成员轮流摸球组长在表格内作好记录。附表格 红 球 黄 球 白 球

小组摸球,组长记录。 五分钟后。

师:谁愿意把你们这组的摸球情况向大家汇报。

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摸球情况记录表):我们小组摸了10次白球,6次红球。

师:猜一猜他们小组的袋中装了什么颜色的球? 生:白球和红球。

师:抽出你的网袋,看他猜对了吗?(猜对了)在这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 生:不可能是黄球。

师:根据你们组记录的情况,猜猜你们的袋中会有什么颜色的球。再抽出网袋验证一下。 生猜测验证。

师:你们猜对了吗?在你们组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小组成员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交流交流。

小组成员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从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出现的结果。

师任选两组网袋,让全班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交流摸球结果。

活动三:摸奖活动

师:以前我们这儿举行的摸奖活动你参加了吗?手气怎么样? 生(齐):不好! 师:今天想不想碰碰运气?

生(兴奋地叫了起来):想!

师(拿起一只装有6只黄球的网袋和一只装有4只白球、2只红球的网袋,把球合并到一只袋中。):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可能摸到黄球、可能摸到白球、还可能摸到红球。 师:现在规定摸到红球为中奖。

师生合作进行摸奖活动。大约摸了10次还没有人中奖。

师(故作疑惑):刚才明明小朋友说可能摸到红球的,怎么现在一个也没中奖?

生(急切地):因为红球少不容易摸到。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球中奖? 生:黄色,因为黄球个数多,容易摸到。

师:分析得真好。但真正摸奖活动的组织者才不会向你这么大方,他们总把大奖放得很少,这样中奖的人才会很少,他们才能赚到钱。不过如果是为社会作贡献的福利摸奖活动,老师还是希望你们献上一份爱心。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1、活动一: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师:同学们通过摸球比赛、抽奖活动发现,生活中有的事是可能发生的,有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的事是一定会发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判断一下这几件事是可能、不可能、还是一定会发生的。 (1 ) 太阳( )从东方升起。

(2 ) 汽车的轮子( )是方形的。 (3 ) 明天( )会下雨。 (4 ) 我们( )会长大。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你能举出事例吗? (学生举例) 2、活动二:看图说话。

(一位小男孩正在花园踢球,球飞向三楼的玻璃窗,窗下走着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子。)

师:同学们说一说画上谁在干什么? 师:想想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生1:球可能会打碎玻璃。

生2:球可能会反弹下来砸到老奶奶和小孙子。 生3:球可能会跑进别人家里,砸坏电视机或其他物品。 生4:球可能会打碎玻璃,玻璃掉下来会弄伤老奶奶和小孙子。 生5:砸坏了人家的东西要赔。

生6:砸伤了老奶奶和小孙子得赶快送医院。

师:可能发生这么多危险的事情,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生1:不要在花园踢球。 生2:应该找没人的地方去踢球。 生3:应该到比较空旷的地方去踢球。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反思: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要我们勤动脑,多思考,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准确判断,这样,我们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你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教学反思】

一、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概率与统计的对象大多来源于生活,其教学自然也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问题的实际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生活中人人皆知的“摸奖活动”,在模拟的摸奖活动中有机渗透概率思想,让孩子真切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通过对这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学生了解到获得一等奖的可能性最小,不但加深了对可能性的认识,也了解了商家搞活动的用意,也为形成随机意识提供了素材和可能性。

二、注重实践活动 。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要让学生能够理解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感受体验,他们才能相信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从而随机意识才有可能萌发。因此在“可能性”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