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年级地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地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来源:保捱科技网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课时 一课时 科目 地理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与旧教材相比,删减了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形成的部分内容,总体要求相对降低,但对洋流分布规律的要求却相对提高。 教材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接着给出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最后,结合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2.根据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培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性质分类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四、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没有涉及洋流的知识。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针对这一事实,在设计时应让学生充分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学生对事例比较感兴趣。可选取生活中的某个事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遇到的障碍: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不知该如何下手、如何表述,洋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口。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读图分析归纳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事例导入:一艘轮船从英国伦敦出发驶向美国纽约,去时花费42小时36分,返程时用时却缩短了10小时20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引起学生思考。 环节二:认识洋流类型和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读课本并使其总结。 环节三:课堂反馈 出示例题。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阅读导入材料。环节二:认识洋流类型和分布规律 阅读课本并总结洋流类型。 环节三:课堂反馈 读题,解题并作答。 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引起新课兴趣。 环节二:认识洋流类型和分布规律 养成自主学习及知识归纳和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的习惯。 环节三:课堂反馈 试探其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课堂反馈环节可以试着由学生来主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