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母亲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母亲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来源:保捱科技网


母亲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篇一:以下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有()①母亲节②春节③万圣节④端午节⑤冬至⑥七夕】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

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传统节日问答】

《我们的节日》知识竞赛题

必答题:第一轮:单项选择题:

第一组: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定节假日的是:( c )

a、元旦 b、春节 c、中秋d、国庆

2、你认为以下四种活动,哪一种属于春节的传统习俗:( c )

a、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 b、和同学一起到游乐场游玩

c、跟这父母给亲戚拜年 d、欣赏电视台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3、下列节日中,全部属于外国节日的是( a )

a、感恩节、圣诞节、狂欢节、母亲节、愚人节

b、圣诞节、情人节、狂欢节、端午节、愚人节

c、狂欢节、母亲节、愚人节、中秋节、圣诞节

d、母亲节、愚人节、中秋节、圣诞节、端午节

第二组:

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 a )

a、元旦 b、端午 c、重阳 d、元宵

2、下面是四间传说。你认为,哪一个与元宵节的起源有关。( b )

a、牛郎织女的故事 b、东方朔设巧计让那位宫女与父母双亲相见

c、嫦娥奔月的传说 d、爱国诗人屈原含愤投江报国的传说

3、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 c )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元旦、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

第三组:

1、 下列选项不属于世界性节日的是:( d )

a、三八b、五一 c、六一 d、十一

2、以下内容,哪项属于七夕节的风俗?( b )

a、乞巧、祭拜钟馗、登高、赏月 b、乞巧、祭拜魁星、晒衣、晒书

c、乞巧、祭拜钟馗、晒衣、晒书 d、乞巧、团圆、祭拜魁星、饮菊花酒

3、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希冀家人团圆的两个节日是( d )

a、中秋节、七夕节 b、中秋节、重阳节 c、中秋节、春节 d、中秋节、元宵节

第四组:

1、你认为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d )

a、5月1日, b、6月6日 c、8月27日 d、9月10日

2、下列节日属于外国节日的是:( a )

a、感恩节b、植树节 c、教师节 d、环卫工人节

3、在以下内容中,哪项与中秋节起源的节俗完全相符?( b )

a、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拜月赏月、燃放鞭炮和张贴耀武扬威的门神

b、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拜月赏月赏玩神气活现的兔儿爷

c、嫦娥奔月、拜月赏月、祭祖扫墓、龙舟竞渡和祭拜面目狰狞的钟馗

d、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拜月赏月、晒衣晒书和祭拜相貌丑陋的魁星爷

第五组:

1、2006年中国国际动漫节将在( a )举办。

a、杭州b、上海 c、北京 d、南京

2、下列选项不属于端午风俗的是:( d )

a、悬艾草,挂菖蒲 b、赛龙舟 c、吃“五黄” d、春游踏青

3、按照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七月初七是七夕节,那么( c )是重阳节。

a、正月十五b、八月十五c、九月初九 d、六月初六

第六组:

1、1919年( c ),我国爆发了彻底反封建的伟爱国主义青年运动。后来,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中国青年节。

a、1月29日b、3月8日 c、5月4日 d、9月10日

2、以下哪一习俗不属于清明习俗:( d )

a、祭祖扫墓 b、插柳戴柳c、春游踏青 d、闹社火

3、母亲节是( c )

a、3月8日 b、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c、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d、每年的5月18日

第二轮:填空题

第一组:

1、春节时,人们在门上张贴倒着的“福”字,寓意是福到了 。

2、请说出端午节的两个习俗 、。(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后两句是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第二组:

1、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之义色彩的是七夕节。

2、请说出春节的两个习俗 、。(贴春联、年画和窗花、倒贴福字、除夕守岁、爆竹烟花、拜贺新年、压岁钱、饺子、年糕、中国结)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前两句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三组:

1、我国的老人节也就是 重阳节 ,老人在这一天或赏菊陶冶情操,或郊游以锻炼体魄。

2、请说出元宵节的两个习俗、 。(吃元宵、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猜灯谜)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夜思》,后两句是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第四组:

1、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也是 的开始。(春节)

2、请说出重阳节的两个习俗、 。(登高野餐、佩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3、“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出自孟郊的《古意》,前两句是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

第五组:

1、饮雄黄酒是 重阳节 的习俗。

2、请说出清明节的两个习俗、 。(祭祖扫墓、插柳戴柳、春游踏青、荡秋千、放风筝、吃青团和红耦、吃欢喜团、斗鸡等)

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出自殷尧藩的《端午日 》 。

第六组:

1、每年的七月一日是 中国党成立 的节日。

2、请说出中秋节的两个习俗、 。(吃月饼、玩花灯等斗蟋蟀等各种游戏、舞火龙、宫廷的吃螃蟹等)

3、杜牧的《七绝.清明》前两句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抢答题:

第一轮:

1、下面有四句诗,你知道哪一句与清明节有关?( b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日的景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个传统节日是:

a、重阳 b、七夕 c、中秋 d、元宵

3、元宵节中的“元”和“宵”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元指“第一天”,宵指“夜”。

4、“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这个成语出自于元宵节 节的一段故事。

5、“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这句民谚反映的是清明节 祭祖扫墓 这个习俗。

6、宋代张择端画的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汴京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时节忙碌的人群。

7、实际上端午节时民间一年一度的全民“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等。

8、中秋起源于远古人类对对自然的崇拜,所以中秋又是“祭月节” 。

9、在我国,少先队、共青团和党是我国不同年龄段三个先进的组织。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旗帜,以下旗帜分别代表()

( )( )( )

10、中国人民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四种不同的称谓:中国工农红军、 八路军 、新四军、中国人民。

11、除了汉族,我国共有 55 个少数民族。

12、感恩节时 美国人民 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

第二轮:

13、中国的七个传统节日是 春节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14、请报出《我们的节日》一书中列举的9个现代节日中的五个: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党成立纪念日、“八一”建军节、中国教师节、“十一”国庆节。

15、请报出《我们的节日》一书中列举的6个现代节日中的四个:感恩节、圣诞节、狂欢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

16、年糕又称年年糕,谐音是年年高,含有 期望生活一年比一年更美好的 愿望。

17、元宵又称“汤圆”,味道有:香、甜、酸、辣、咸。

18、嫩柳叶拌豆腐是 北京 (填地名)清明时节的寒食佳品。

19、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宋词,其中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20、东晋陶渊明最爱菊花,它的名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们传诵。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义勇军进行曲》 。

22、国际上把每年的( c )定为“世界水日”: a.5月31日 b.3月21日 c.3月

22日 d.6月5日

23、屈原和下列那个中国传统节日有联系:( d ) a.重阳节 b.青年节 c.元旦 d.端午节

24、我国古代根据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关系,共划分了 24 个节气。

备用加赛题:

1、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东风夜放花千树”、“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描绘的是( b )晚上的狂欢情景。

a、中秋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d、除夕

2、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以下不属于其形象组成部分的是( c )

a、蛇身b、鱼鳞c、虎爪d、鹿角

【篇三:《要不要设立“中华母亲节”?(有改动)》阅读答案】

要不要设立中华母亲节?(有改动)

张枫逸

⑴五月第二周的周日是母亲节。母亲节是洋节,既然是洋节,就一定会有人抵制,而抵制的法子通常就是设立中国人自己的times;times;节。

⑵设立中华母亲节的话题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就有全国政协委员在期间提交相关提案:指出中华民族有重视人伦亲情的优秀传统,呼吁尽快确立中华母亲节,并建议以中华第一贤母孟母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近年来,每到五月,关于中国是否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的话题,都会成为坊间热议的内容。

⑶在讨论是否应设中华母亲节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三个问题。

⑷首先,尊孝感恩是否一定拘泥于某种形式?把五月第二个周日作为母亲节,是美国等国家的做法,属于不折不扣的舶来品。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其传入中国之前,我们就不懂得尊孝感恩了?显然不是,中华民族素有重视人伦亲情的优秀传统,古有孟母三迁、二十四孝广为流传,今有90后女生孟佩杰背着母亲去上学的故事感动中国。其实,节日只是一种形式,每个回家看看的日子都可以是母亲节。只要心中有爱,尊孝感恩无须拘泥于节日的形式。

⑸其次,中西方节日是否水火不容?①用七夕节抵御西方情人节,用中华母亲节反对美国母亲节,这种正义凛然的态度,看似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捍卫,实则透露出强烈的文化不自信和狭隘的文化观。②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通过种种途径与世界有着若干的关联,中西方节日完全可以互补共存。③现在,许多外国人也开始过春节,有的国家和地区干脆将春节定为公众假日,就是例证。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是综合性的,缺少单项突出的人伦主题节日,西方的母亲节、情人节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满足了现代社会表达人伦感情的需要。④我们可能不知道五月母亲节的由来,但它却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而这就足够

了。

⑹此外,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意义何在?近年来,为了传承文化,我们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设为法定节日,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了这一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商家大张旗鼓的叫卖、景区摩肩接踵的游客,很难感受到文化所在。更值得担忧的是,成立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力推孟母生孟子的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的背后,恰恰是孟子故里在不遗余力地鼓吹。在节日过度商业化的当下,如果多了一个中华母亲节,仅仅是给商家一个促销活动的载体、给地方一个经济唱戏的舞台,这样的节日还有必要吗?

⑺诚然,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一道壁垒,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传承光大民族传统文化。不过,并非故意标新立异地设立中华某某节,就能凸显中华文化的大不同,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与其煞费苦心另设中华母亲节,倒不如反思端午节、中秋节沦为粽子节、月饼节的尴尬,丰富现有传统节日的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

21.第⑷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2分)

22.以下这段文字放在第⑸段的哪个位置最恰当?(2分)

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冯骥才所言,我们不应该拒绝洋节,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3.第⑹段中很丰满的理想具体指的是 ,很骨感的现实则是指

(均用原文回答,每格一字,不超过规定字数)。(3分)

24.第⑺段画线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25.纵观全文,作者对于设立中华母亲节持 态度,理由是:(4分)

参:语文网

21.举例论证(1分),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华民族素有重视人伦亲情的优秀传统这一观点。(1分)

22.d(1分)a(1分)

23.传承文化(1.5分)很难感受到文化/节日过度商业化(1.5分)

24.不能(1分),①画线部分认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的必要性以及传统节日对于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②画线句将中华母亲节与传统节日进行了区分(大意对即可)。这样一来,就使文章的论证显得更为严密和完整。(2分)

25.否定/反对(1分)

①只要心中有爱,尊孝感恩无须拘泥于节日的形式。(1分)

②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节日完全可以互补共存。(1分)

③在节日过度商业化的当下,设立中华母亲节对传承文化没有太大意义。(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